一种新型曳引式内置施工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39242发布日期:2022-08-16 20:13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曳引式内置施工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置施工升降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曳引式内置施工升降机。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曳引式内置施工升降机在每次提升时,需将承重梁、绕绳器、防护平台、对重单独提升,通常需要借助手动葫芦、电动葫芦或塔吊等工具,提升时危险性大、工序繁琐、耗费时间长,需在结构上开洞、一般5-6层提升一次,可达层距离施工层层差较大,影响现场施工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曳引式内置施工升降机,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提升时危险性大、工序繁琐、耗费时间长、可达层距离施工层层差较大以及影响现场施工较大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曳引式内置施工升降机,包括井道、自爬升平台和轿厢,所述自爬升平台包括上部平台和下部平台,所述上部平台位于下部平台正上方,所述下部平台顶部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上部平台底部外壁上;
5.所述上部平台顶部外壁设置有顶部防护平台,所述顶部防护平台顶部外壁设置有施工操作平台,所述施工操作平台、顶部防护平台、上部平台和下部平台均位于井道内。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井道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主导轨,所述上部平台和下部平台均滑动连接在两个主导轨相对一侧内壁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井道内设置有副导轨,所述轿厢滑动连接在副导轨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所述主导轨相对一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承重梁,所述承重梁位于上部平台和下部平台之间。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承重梁顶部外壁设置有绕绳器,所述轿厢顶部外壁设置有盘绳器,所述盘绳器和绕绳器之间连接有牵引绳,且牵引绳延伸至井道的底部位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井道底部一侧设置有曳引机,所述曳引机的输出端连接在牵引绳上。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曳引式内置施工升降机,首先启动曳引机工作,曳引机经过牵引绳、盘绳器和副导轨的作用带动轿厢上下移动,然后配合绕绳器、主导轨和承重梁的作用带动上部平台和下部平台上下移动,当下部平台固定不动时,液压杆以下部平台为基础顶升上部平台,当上部平台固定不动时,液压杆以上部平台为基础提升下部平台,当下部平
台固定不动时,液压杆再以下部平台为基础顶升上部平台,如此循环,上部平台和下部平台上下部分交替提升,从而达到整体提升的目的,只需人工操控自爬升平台爬升即可,绕绳器、承重梁、施工操作平台和顶部防护平台可跟随自爬升平台在井道内自动同步爬升,每次提升安全、简便,耗时短,对现场垂直运输、工序穿插、安全文明施工等非常有利。
附图说明
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曳引式内置施工升降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曳引式内置施工升降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曳引式内置施工升降机的自爬升平台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曳引式内置施工升降机的自爬升平台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井道;2、施工操作平台;3、顶部防护平台;4、上部平台;5、绕绳器;6、承重梁;7、下部平台;8、盘绳器;9、轿厢;10、曳引机;11、主导轨;12、副导轨;13、液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曳引式内置施工升降机,包括井道1、自爬升平台和轿厢9,自爬升平台包括上部平台4和下部平台7,上部平台4位于下部平台7正上方,下部平台7顶部设置有液压杆13,液压杆1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上部平台4底部外壁上,液压杆13连接上部平台4和下部平台7两部分,上部平台4和下部平台7交替爬升以达到连续爬升的目的;
22.上部平台4顶部外壁设置有顶部防护平台3,顶部防护平台3顶部外壁设置有施工操作平台2,施工操作平台2、顶部防护平台3、上部平台4和下部平台7均位于井道1内。
23.请参阅图1-4,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井道1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主导轨11,上部平台4和下部平台7均滑动连接在两个主导轨11相对一侧内壁上,井道1内设置有副导轨12,轿厢9滑动连接在副导轨12上,主导轨11和副导轨12具有导向、防倾、防坠和传递载荷的作用。
24.请参阅图1-4,进一步的,两个主导轨11相对一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承重梁6,承重梁6位于上部平台4和下部平台7之间,形成主受力框架,承重梁6顶部外壁设置有绕绳器5,轿厢9顶部外壁设置有盘绳器8,盘绳器8和绕绳器5之间连接有牵引绳,且牵引绳延伸至井道1的底部位置,井道1底部一侧设置有曳引机10,曳引机10的输出端连接在牵引绳上。
2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曳引式内置施工升降机,各个件均为通用
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26.工作原理:具体工作时,首先启动曳引机10工作,曳引机10经过牵引绳、盘绳器8和副导轨12的作用带动轿厢9上下移动,然后配合绕绳器5、主导轨11和承重梁6的作用带动上部平台4和下部平台7上下移动,当下部平台7固定不动时,液压杆13以下部平台7为基础顶升上部平台4,当上部平台4固定不动时,液压杆13以上部平台4为基础提升下部平台7,当下部平台7固定不动时,液压杆13再以下部平台7为基础顶升上部平台4,如此循环,上部平台4和下部平台7上下部分交替提升,从而达到整体提升的目的,只需人工操控自爬升平台爬升即可,绕绳器5、承重梁6、施工操作平台2和顶部防护平台3可跟随自爬升平台在井道1内自动同步爬升,每次提升安全、简便,耗时短,对现场垂直运输、工序穿插、安全文明施工等非常有利。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曳引式内置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井道(1)、自爬升平台和轿厢(9),所述自爬升平台包括上部平台(4)和下部平台(7),所述上部平台(4)位于下部平台(7)正上方,所述下部平台(7)顶部设置有液压杆(13),所述液压杆(1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上部平台(4)底部外壁上;所述上部平台(4)顶部外壁设置有顶部防护平台(3),所述顶部防护平台(3)顶部外壁设置有施工操作平台(2),所述施工操作平台(2)、顶部防护平台(3)、上部平台(4)和下部平台(7)均位于井道(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曳引式内置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1)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主导轨(11),所述上部平台(4)和下部平台(7)均滑动连接在两个主导轨(11)相对一侧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曳引式内置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1)内设置有副导轨(12),所述轿厢(9)滑动连接在副导轨(12)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曳引式内置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主导轨(11)相对一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承重梁(6),所述承重梁(6)位于上部平台(4)和下部平台(7)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曳引式内置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6)顶部外壁设置有绕绳器(5),所述轿厢(9)顶部外壁设置有盘绳器(8),所述盘绳器(8)和绕绳器(5)之间连接有牵引绳,且牵引绳延伸至井道(1)的底部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曳引式内置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1)底部一侧设置有曳引机(10),所述曳引机(10)的输出端连接在牵引绳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置施工升降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曳引式内置施工升降机,包括井道、自爬升平台和轿厢,所述自爬升平台包括上部平台和下部平台,所述上部平台位于下部平台正上方,所述下部平台顶部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上部平台底部外壁上;所述上部平台顶部外壁设置有顶部防护平台。本实用新型当下部平台固定不动时,液压杆以下部平台为基础顶升上部平台,当上部平台固定不动时,液压杆以上部平台为基础提升下部平台,当下部平台固定不动时,液压杆再以下部平台为基础顶升上部平台,如此循环,上部平台和下部平台上下部分交替提升,从而达到整体提升的目的,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 武超 欧阳明勇 伍勇军 李继承 孙燊 吴江船 熊德成 范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6
技术公布日:2022/8/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