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折叠堆套式玻璃集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1750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折叠堆套式玻璃集装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包装架,尤其涉及一种玻璃集装架。
目前,我国玻璃行业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铁路、水路运力不断扩大,用户对玻璃的包装质量的要求也更高,对玻璃集装化包装运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的各种集装架的一些缺陷越来越明显。如折叠式集装架只能部分折叠,返空时体积太大,空架回收困难、费用太大;套装式集装架满载堆码层数少,只能垛两层,不适合水路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叠后体积小,空载、满载均堆码层次多的新型玻璃集装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集装架一般是由底座、背架、侧架、压紧装置等构件组成。本实用新型重点对背架及左侧架、右侧架进行改造,背架设计为可滑动式,滑动至底部可平折在底板上;左侧架、右侧架的转轴设置在底座的两侧。均可向内交叉折成水平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左侧架、右侧架的转轴轴线所处水平面相距一侧架厚度的间距,左侧架、右侧架上部设有一对背架挂耳,下部设有背架滑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架上端挂在背架挂耳上,下端插入背架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背架可滑动、转动,平放在底座上,且不会脱离底座,达到连接一体;左侧架、右侧架的转轴设置在底座的两侧,两转轴的轴线所处水平面相距一侧架厚度的间距,使得左侧架、右侧架均可向内交叉折成水平状态。保证了架子最大限度折叠,折叠状所占空间体积只有展开状所占体积的1/4,大大提高了空架回收率,且可以多层码垛,坚固稳定。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性能全面、自重轻、装载量大、空载满载堆码层数多,提高了仓储量及运输量。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附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如附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底座(7)、背架(6)、左右侧架(4)(9)、压紧装置、撑梁(5)等部件组成。底座(7)是固定各部件的基础,其下部有四个底脚(3)和两个叉筒(11),上部有两个支承座(10);左侧架(4)、右侧架(9)通过夹板(13)与底座(7)铰接,夹板(13)上端分别焊接在左、右侧架(4)(9)上,下端通过转轴(2)、(12)可向内转动;左侧架(4)、右侧架(9)上部设有一对背架挂耳(8),下部设有背架滑槽(1)直通底座(7);背架(6)下端插入背架滑槽(1),上端挂在背架挂耳(8)上;撑梁(5)的两端挂钩挂在左侧架(4)、右侧架(9)上部的挂耳上,撑梁(5)的两端面顶着左、右侧架(4)(9),防止满载时其内折。
左侧架(4)转轴(2)轴线所处水平面与右侧架(9)转轴(12)轴线所处水平面的相距一侧架厚度的间距,且左侧架(4)、右侧架(9)与底座(7)两侧结合面内侧为45度,外侧为平面,使侧架只能内折,不能外折。
本实用新型折叠时,先取下撑梁(5);向上推背架(6),使其脱离背架挂耳(8),再向下推背架(6)沿侧架滑槽(1)滑至底座(7),将背架(6)转动90度,平放在底座(7)上;然后先将左侧架(4)内折回转90度成水平状态,再将右侧架(9)内折回转90度成水平状态,即为折叠状。如附图中双点画线所示位置。
权利要求1.一种全折叠堆套式玻璃集装架,是由底座、背架、侧架、压紧装置等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侧架是由左侧架、右侧架组成,左侧架、右侧架的转轴设置在底座的两侧,均可向内交叉折成水平状态,背架为可滑动式,滑动至底部可平折在底板上,左侧架、右侧架上部设有一对背架挂耳,下部设有背架滑槽,背架上端挂在背架挂耳上,下端插入背架滑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折叠堆套式玻璃集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架、右侧架的转轴轴线所处水平面相距一侧架厚度的间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折叠堆套式玻璃集装架,是由底座、背架、左右侧架、压紧装置等部件组成。背架为可滑动式,滑动至底部可平折在底板上,且不会脱离底座;左侧架、右侧架的转轴设置在底座的两侧,两转轴的轴线所处水平面相距一侧架厚度的间距,使得左侧架、右侧架均可向内折成水平状态。保证了架子最大限度折叠,折叠状所占空间体积只有展开状所占体积的1/4,空载满载堆码层数多,提高了仓储量及运输量。
文档编号B65D85/48GK2285759SQ96247550
公开日1998年7月8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5日
发明者谢文南 申请人:明达玻璃(厦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