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构造的硬化剂料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7480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构造的硬化剂料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良构造的硬化剂料筒。
补土料筒是用于容纳各种补土料剂。使用时,需配合如


图1所示的一组挤压器10,将一管径较大的主料罐11与一管径较小的硬化剂料筒12倒置于料架内部,由推杆13两前端分别触压于主料罐11与硬化剂料筒12底部,握持驱动握把14并予加压,即可借由推杆13的推挤动作,向主料罐11与硬化剂料筒12内部挤压,使主料罐11与硬化剂料筒12的出料口端吐出比例精确的主剂与硬化剂。借由这种可吐出精确比例的双料筒同步挤压操作,能获得正确比例的混合补土料,以提高补土操作效率并节省原料。
上述主料罐11与硬化剂料筒12内部所填充的料剂与硬化剂,都是由多种原料搅拌混合而制成,故在制造与填料时,免不了在各料剂中会留存一些气泡。
这些留存于料剂内部的气泡,会在补土时的挤压操作中,形成俗称的“空包弹”现象,即混合于料剂内部的气泡因受到挤压而在出料口端发出喷气声。这种空包弹现象会导致料剂吐出量的误差,尤其是在混合量较小、比例精确性要求较高的硬化剂部分。若硬化剂量过多或不足,硬化剂与主剂混合比例不正确,不但易使主剂硬化时间改变,增加补土操作上的困难而提高失败率,更因此而浪费了操作工时成本与昂贵的补土原料。
在上述补土操作中,为了避免料剂接触空气而快速干涸,操作者在习惯上都会在挤压动作后,快速将前盖旋锁于出料口端,但是,受限于传统硬化剂料筒结构上的瑕疵,以及料筒与挤压器料架无法稳固嵌合的缺点,在旋入前盖的动作中,常会使硬化剂料筒跟随旋锁前盖的动作而在料架内自转。如此前盖与出料口不易旋紧为密封状,而仍会造成出料口端硬化剂快速干涸,甚至将前盖黏死在出料口端的情形也时有发生。
有鉴于此一问题仍有待改善,本创作人积极着手研究,经多次试制、改良,终于研制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构造的硬化剂料筒,是使外缘设有多数层凸出环圈、与弧形内缘壁面的料筒滑座,能在挤压操作中使料筒滑座滑移动作稳定,并使料筒与挤压器料架成为稳固嵌合,而能大幅提高补土硬化剂的操作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构造的硬化剂料筒,设计以具有外缘复数层凸出环圈的滑座,利用硬化剂剂料黏滞系数(ViscosityCofficient)大于气泡黏滞系数的特性,在挤压操作中使气泡受压而集中于滑座环圈之间的空间中,减少气泡自出料口吐出的空包弹现象,使硬化剂吐出量比例更为精确。
因此,在挤压操作中能使硬化剂中所含气泡集中于滑座环圈之间的空间中,并使推杆前端与滑座成为紧密嵌合,而能提升补土硬化剂的使用功效,达到前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良构造的硬化剂料筒,包括由前端设有出料口的筒体、与设于筒体末端开口内部的一滑座组合构成,此筒体中空内部是用以容纳补土用硬化剂,可借补土挤压器的推杆推送该滑座于筒体内滑移运动,而使硬化剂自筒体出料口吐出,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筒体,其内径大于前端出料口的内径,位于出料口外缘,分别设有螺纹段与平滑段,螺纹段上可供旋入一前盖,而使此出料口形成密封;滑座,为略呈一U形座体,恰可被置入筒体的末端开口内部,此滑座的外缘设有多数层凸出的环圈,用于接触筒体的内壁,而使每一环圈之间,形成滑座与筒体内壁之间的空间,滑座轴心端设有一开口向后的U形空间,用于套置挤压器推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所述的滑座外缘中间的环圈上两侧对应位置设有缺槽,而使各个空间成为相通,滑座的U形空间是设成开口端宽阔而渐渐向底缘内收的弧形壁面,而使此一U形空间呈一喇叭状开口,该滑座U形空间的底缘直径略小于推杆前端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用挤压器操作本实用新型时的使用实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未使用前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中已将滑座与前盖拆下。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是滑座放大示意图。
图6是滑座剖视放大示意图。
如图2、3、4所示,经改良的硬化剂料筒,整体包括由前端设有出料口21的筒体20、与设于此筒体末端开口25内部的一滑座30组合构成。
筒体20,其中空内部供容纳补土用硬化剂,可借补土挤压器的推杆推送该滑座30在筒体20内滑移运动,而使硬化剂自筒体出料口21吐出;出料口21的内径小于筒体20的内径,位于此出料口21外缘,分别设有螺纹段23与平滑段24,螺纹段23上可供旋入一前盖22,而使此出料口21形成密封。当此一料筒被装设于补土挤压器10(如
图1所示)的料架上时,出料口21的平滑段24,恰可套置入料架前端所设定位槽孔中,再由推杆13触压于筒体20末端的滑座30,而使此一硬化剂料筒在料架上定位。
如图5、6所示,滑座30,为略呈一U形座体,恰可被置入筒体20的未端开口25内部,此滑座30包括于其外缘设有多数层凸出的环圈31、32、33,以及在其轴心端设有一开口向后的U形空间35,各环圈31、32、33是用于接触筒体20的内壁,而使每一环圈31、32、33之间,形成滑座30与筒体20内壁之间的空间(如图6所示)。位于中间的环圈32上,在两侧对应位置设有缺槽34,借由两缺槽34而使得上述各空间成为相通。
位于滑座30上的U形空间35,其向后的开口端是供用以插置推杆13,此U形空间35是设成开口端宽阔而渐渐向底缘37内收的弧形壁面36,而使此一U形空间35呈一喇叭状开口,如图6所示。如此能快速准确地使推杆前端插置入内。又,该U形空间35的底缘37,其直径略小于推杆前端的直径,当推杆13前端置入此U形空间35中并施以挤压操作时,直径较大的推杆13前端即与直径较小的U形空间35底端形成紧密嵌合状态。
上述经改良的硬化剂料筒,因滑座30外缘是以多数层接触面积较小的环圈31、32、33来接触筒体20的内壁,当滑座30被推杆推送而向前挤压硬化剂料时,每一层环圈与筒体内壁的接触部位,能推挤黏滞系数较大、原料粒径也较大的硬化剂,而使混合于硬化剂内部黏滞系数极小(趋近于零)粒子亦极微小的气泡,顺利通过该接触面,使得气泡逐渐集中于滑座30与筒体内壁之间的空间中。位于料筒前端的硬化剂,自筒径较大的料筒20内被挤压至筒径较小的出料口21时,因硬化剂料向出料口端集中,使得挤压压力变大,而使得黏滞系数极小的气泡被压向压力较小的后端,也会在持续挤压操作中,逐渐被集中于末端滑座30与筒体20内壁之间的空间中。
又,上述经改良的硬化剂料筒,当此一料筒被置入
图1所示的挤压器10料架上时,因滑座30末端U形空间35办喇叭状开口的设计,而能快速准确的使推杆前端插置入内,握持驱动握把14并予加压,可借推挤动作使推杆前端与滑座U形空间35的底部形成紧密嵌合,如此,可相对使硬化剂料筒与挤压器10之间更为稳定地接触连结,不会发生硬化剂料筒在料架上任意晃动或自转的情形,在旋入前盖22时,能使前盖22与出料口21旋紧为密封状。
本实用新型设计以具有外缘数层凸出环圈的滑座,利用硬化剂剂料黏滞系数大于气泡黏滞系数的特性,在挤压操作中使气泡受压而集中于滑座环圈之间的空间中,减少气泡自出料口吐出,改善传统结构的空包弹现象,而能使硬化剂吐出量比例更为精确。又,本实用新型设计由弧形内缘壁面的料筒滑座,能使硬化剂料筒与挤压器料架稳定结合,大幅提高补土硬化剂的操作稳定性,能方便快速旋锁前盖成为密封状态,使硬化剂料筒操作使用更为方便实用,具有新颖性、创造性。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构造的硬化剂料筒,包括由前端设有出料口的筒体、与设于筒体末端开口内部的一滑座组合构成,此筒体中空内部是用以容纳补土用硬化剂,可借补土挤压器的推杆推送该滑座于筒体内滑移运动,而使硬化剂自筒体出料口吐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其内径大于前端出料口的内径,位于出料口外缘,分别设有螺纹段与平滑段,螺纹段上可供旋入一前盖,而使此出料口形成密封;滑座,为略呈一U形座体,恰可被置入筒体的末端开口内部,此滑座的外缘设有多数层凸出的环圈,用于接触筒体的内壁,而使每一环圈之间,形成滑座与筒体内壁之间的空间,滑座轴心端设有一开口向后的U形空间,用于套置挤压器推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构造的硬化剂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座外缘中间的环圈上两侧对应位置设有缺槽,而使各个空间成为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构造的硬化剂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座的U形空间是设成开口端宽阔而渐渐向底缘内收的弧形壁面,而使此一U形空间呈一喇叭状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构造的硬化剂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座U形空间的底缘直径略小于推杆前端的直径。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构造的硬化剂料筒,包括筒体与一滑座,筒体大于前端出料口的内径,位于出料口外缘,分别设有螺纹段与平滑段,螺纹段上供旋入一前盖,使此出料口形成密封;滑座为略呈一U形座体,可被置入筒体的末端开口内部,滑座外缘设有多数层凸出的环圈,滑座轴心端设有一开口向后的U形空间,以套置挤压器推杆。可借补土挤压器的推杆推送该滑座于筒体内滑移运动,硬化剂自筒体出料口吐出,其操作稳定,使硬化剂吐出量比例精确。
文档编号B65D83/00GK2343112SQ9820761
公开日1999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24日
发明者何炳村 申请人:何炳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