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255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
现在生活中各种饮料和矿泉水等已被消费者广泛接受。为了方便消费者使用保护消费者利益,各生产厂家都在瓶盖上作了许多改进。瓶盖上方设带活动塞的出水口,是方便消费者使用的一种改进。这种瓶盖在饮用瓶内饮料时可将活动塞向上拔露出出水口,不用时可将活动塞推回原位,将出水口堵住。虽然这种改进方便了消费者使用,但是由于活动塞要手拔出和推回,饮用时手上的细菌进入口内,很不卫生。现有市场上的饮料瓶盖大都没有防伪圈或使用一个防伪圈不能有效的达到防伪的目的,使生产厂家和消费者的利益都受到侵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防伪且使用时卫生的瓶盖。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瓶盖上方的出水口上套装有活动塞,活动塞的外表面上有不连续的凸沿,出水口外套装的防尘罩的内壁有凸块,防尘罩内壁的凸块的宽度小于活动塞上相邻凸沿之间的距离,并位于活动塞的凸沿的下方。瓶盖下方有与瓶盖通过有效数量的连结点连接的防伪圈,防尘罩下部有通过有效数量连结点连接的小防伪圈,小防伪圈套装在瓶盖上或镶嵌在瓶盖的凹槽内。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出水口的活动塞上有不连续的凸沿,且套装在出水口外的防尘罩上的内壁有宽度小于活动塞上相邻凸沿之间的距离,并位于活动塞的凸沿的下方的凸块。当活动塞的凸沿与防尘罩上的凸块都错开时防光罩可套装于出水口外,当防尘罩转动一定角度使防尘罩的凸块与活动塞的凸沿相配合时拔动防尘罩可将活动塞拔出,同理可将活动塞推回。这样避免了用手接触活动塞使用时方便卫生。瓶盖下方和防尘罩都使用防伪圈,使伪造难度加大,有效的保护了生产厂和消费者的利益。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瓶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切剖面图。

图1和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瓶盖上方的出水口上套装有活动塞6,活动塞6的外表面上有不连续的凸沿,出水口外套装的防尘罩1的内壁有凸块3,防尘罩1内壁的凸块3的宽度小于活动塞6上相邻凸沿2之间的距离,并位于活动塞6的凸沿2的下方。瓶盖下方有与瓶盖通过有效数量的连结点连接的防伪圈5,防尘罩1下部有通过有效数量连结点连接的小防伪圈4,小防伪圈4镶嵌在瓶盖的凹槽内。
权利要求1.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瓶盖上方的出水口上套装有活动塞,活动塞的外表面上有不连续的凸沿,出水口外套装的防尘罩的内壁有凸块,防尘罩内壁的凸块的宽度小于活动塞上相邻凸沿之间的距离,并位于活动塞的凸沿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瓶盖下方有与瓶盖通过有效数量的连结点连接的防伪圈,防尘罩下部有通过有效数量连结点连接的小防伪圈,小防伪圈套装在瓶盖上或镶嵌在瓶盖的凹槽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瓶盖,这种瓶盖分别在瓶盖下方和防尘罩下方设置两个防伪圈。并在出水口的活动塞的外表面和防尘罩的内表面设置相配合的凸沿和凸块,这样,瓶盖防伪性强且使用时方便卫生。
文档编号B65D50/00GK2403718SQ9924926
公开日2000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22日
发明者刘海燕 申请人:刘海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