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用于在船上连接两个上下堆叠的集装箱的连接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87167阅读:744来源:国知局
特别用于在船上连接两个上下堆叠的集装箱的连接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特别在船上连接两个上下堆叠的集装箱的连接部件,所述部件具有啮合上方集装箱的底角件的上连接突出部,以及啮合下方集装箱的顶角件的下连接突出部,所述下连接突出部具有以集装箱的纵向来看侧面设置的连接凸缘以及在下连接突出部的连接凸缘的背侧这样设置的垂直的后壁,使得连接凸缘的边缘与后壁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顶角件的上开长形孔的宽度。
【背景技术】
[0002]DE 102 38 895 Al公开了如上所述这样的连接部件。
[0003]自从因其快捷货物转运的可能性而投入使用集装箱以来,在船上对多个集装箱的绑定方式进行的改良工作持续进行着。除了考虑到安全问题以外,也持续致力于将集装箱在港口的转运步骤加快,以便于缩短船舶的停泊时间。这特别涉及到了运至船的甲板上的集装箱。首先要通过手动扭锁来锁定这些集装箱,而这在装载集装箱到船上时以及卸货(卸载)时都必须通过手动操作。这不仅仅费时而且在甲板上装载集装箱时还需要装卸工人在场,因此迫使其停留在悬吊的货物下。此外,装卸工人必须行走的集装箱顶的表面在不良天气状况下非常的滑。因此这对于装卸工人构成了巨大危险,以至于在九十年代曾经禁止装卸工人停留于正在为船舶装载集装箱的港湾区域。
[0004]半自动扭锁(Semi Automatic Twistlock-SAT)实现了为装卸工人提高安全性并且加快港口的集装箱转运的第一步。在把上方的集装箱加载到下方集装箱上时,半自动扭锁会自动将其连接,以便于上下堆叠的集装箱可以相互牢固连接。为了卸载集装箱必须通过装卸工人来手动打开这些半自动扭锁。这对于装卸工人非常安全,因为装卸工人们可以在船刚到达港口内,从甲板上拉吊集装箱之前,就打开全部需要卸载的集装箱的扭锁并且随后离开船。装卸工人不再需要因此而停留在悬吊的货物下面。尽管如此,手动的解除扭锁还是非常费时。
[0005]通过前文开始提到的DE 102 38 895 Al,创造了一种全自动扭锁(FullyAutomatic Twistlock - FAT),这种全自动扭锁不但在把上方集装箱加载到下方集装箱时会全自动地接合集装箱,而且在卸载集装箱时也会全自动地解开。装卸员工只需要在把集装箱拉吊到船甲板上以前,在码头上把全自动扭锁装入上方集装箱的底角件内,并且,在把集装箱从船甲板上拉吊以后,在码头把扭锁卸下。
[0006]根据DE 102 38 895 Al的全自动扭锁在海运中之所以能安全地连接上下堆叠的集装箱,是因为其侧面设置的连接凸缘。这种全自动扭锁以这样的认识为基础:船舶的颠簸几乎不会对集装箱造成垂直加速度的影响,因此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对集装箱作用拉力。实际上,在船摇动的情况下会产生很大的垂直加速度。这会在两个上下堆叠的集装箱之间对一个侧面作用压力(推侧)而对另一个侧面作用拉力(拉侧)。由于全自动扭锁的设计,在压侧设置的扭锁会阻止上下堆叠的集装箱水平方向上相互滑动。由此,可以确定在拉侧设置的扭锁的连接凸缘不会松开连接。然而,在上方集装箱在港口内被起重机拉起时,会在四个扭锁上全部作用拉力,由此扭锁可能会解开。
[0007]尽管如此仍然担心的是,在一些特定的堆箱位置,例如在前湾或者后湾,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能会对全部四个扭锁产生拉力并且因此发生不期望的解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提出了有两个相对的连接凸缘全自动扭锁(DE 20 2004 017 252 Ul)。其文件的图3示出了一种这样设计的全自动扭锁,在扭锁的不同高度上设置了两个连接凸缘。这导致了在连接和解开扭锁时不利的“Z形运动”,因为这可能在装载过程或卸载过程中引起勾住/卡住的情况。

【发明内容】

[0008]由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良前文开始所提到的那种连接部件,使其在纯拉力的作用下安全地把两个上下堆叠的集装箱连接起来并且防止了连接和断开连接时的“Z形运动”。
[0009]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本发明的连接部件的特征在于,下连接突出部在后壁处具有槽形延伸通过下连接突出部全长的凹槽。
[0010]根据本发明的连接部件在基本上就如同根据DE 102 38 895 Al的全自动扭锁一样地构造。只是在扭锁的后壁设置了沟槽形的空隙。由此,在连接和断开连接时便不会产生“Z形运动”。如果拉侧的连接凸缘在各种防护措施下还是从所属的角件中滑出,也就是说,从角件的上开长形孔边缘后面脱离出来,上方的集装箱会在下方集装箱上水平地以连接凸缘所向方向的相反方向滑动,也就是向凹槽的方向。由此,上开长形孔与连接凸缘相反一侧的边缘会与这个凹槽啮合,从而使连接部件不会完全断开连接。上方的集装箱与下方的集装箱由此保持着连接。根据发明的连接部件因此具有一定的故障保护属性。
[0011]由于凹槽而在连接凸缘的背侧形成了额外凸缘。这个凸缘应该具有向外下斜的肩部。由此避免了卸载集装箱的过程中长形孔的边缘无意间插入凹槽内的情况下,下连接突出部勾住角件的长形孔。出于这个目的,这个斜肩部不需要像连接凸缘的斜肩部那样平。因此,这个斜肩部与下连接突出部的后壁的夹角可以比连接凸缘的斜肩部与前壁之间的夹角大。由于制造工艺上的原因,特别优选地,使凸缘的斜肩部与下连接突出部的把手凹槽的内表面齐平。因为连接部件通常都由铸钢制成,而由于齐平的斜肩部使铸模得到了简化。
[0012]在额外凸缘相反的另一面,也就是在面向上连接突出部的一面,根据本发明的改良,通过引入槽而形成了凹槽的边线。如果凹槽以上述方式发挥作用或长形孔的边缘在使连接部件与下集装箱的顶角件连接时无意间进入凹槽(这可能由于风压或集装箱在码头晃动的原因而发生),会通过引入槽而保证连接部件(重新)到达它的连接位置上。
【附图说明】
[0013]接下来,结合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其中:
[0014]图1示出了具有所述发明特征的连接部件的前视图;
[0015]图2示出了根据图1中所示的连接部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图中所示的连接部件具有上连接突出部10以及下连接突出部11。在连接突出部10,11之间设有冲击挡板12,这个冲击挡板同时也构成了(图中没有示出的)两个上下堆叠的集装箱之间的分隔面。所述冲击挡板12的底面置于下方集装箱的顶角件的上面,而上方集装箱的底角件的底面则置于冲击挡板12的上面。而根据本发明也这样设定,冲击挡板12在常规方式下以楔形突起的凸缘形式来构成,这个凸缘啮合在角件的长形孔上的斜边所形成的凹槽,从而使上下集装箱的角件之间可以直接接触。
[0017]上连接突出部10具有在冲击挡板12上方的柄部13,这个柄部在其与冲击挡板12相反的一侧具有头部14。可以在图1中很容易地辨认出,头部14在其两侧都突出于柄部13,从而也形成了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