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水辘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98480阅读:1008来源:国知局
打水辘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深井打水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是能根据使用环境的变化而来调节的一种生活工具,属于生活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所常用的提水工具从最早的桔槔、辘辘水车等正在不断向着更加简便、适合人类生产的方向发展,当电的产生也带动了机械化的大力发展,现在普遍都用电力抽水泵来作为提水工具,但是电力抽水泵除了简便快捷之外也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对于还没有使用上电的偏远农村地区来说,电力抽水泵就显得不那么现实了,即使使用上电的农村家庭,有时停电或断电较久,吃水也成了重要问题,所以吃水井的打水辘辘在关键时刻就解决了这一难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井打水装置,以解决农村地区关键时刻难以吃到水以及提水费时、费力的难题。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发明主要是采用长50cm、直径Icm的钢筋10根与三个同样粗细焊接而成的钢筋圈焊接成一个圆柱体状的辘辘主体,然后在圆柱体的两头钢筋圆圈的中心部位用四条同样粗细的钢筋各焊接一个直径6cm的小钢筋圈,在较大钢筋圆圈的边缘焊接一个成90度拐角的把手,然后截取一段长100cm、直径4cm的钢筋杆,在钢筋杆的一端对应井辘辘主体两个小钢筋圈的部位各装一个轴承,把辘辘主体套入钢筋杆使轴承正好卡死在小钢筋圈内,把钢筋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架上,在辘辘主体上缠绕一截细钢丝绳,细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辘辘上,另一端连接一个水桶,转动把手使细钢丝绳伸缩来达到打水的目的。
[0005]本发明创新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人们通过转动钢筋把手控制钢丝绳的伸缩长短来达到提水的目的,从力学角度来说也是一个最省力的装置,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且结构简单,用途广泛。
[0006]【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07]图1是打水辘辘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把手,2.轴承,3.大钢筋圈,4.钢筋杆,5.承载杆,6.固定架,7.钢丝绳,8.水桶。
【主权项】
1.一种深井打水装置,通过把粗细一样的钢筋焊接成一个圆柱体状的辘辘主体,然后在圆柱体的两头钢筋圆圈的中心部位用四条同样粗细的钢筋各焊接一个直径6cm的小钢筋圈,在较大钢筋圆圈的边缘焊接一个把手,在一段长100cm、直径4cm的钢筋杆的一端对应井辘辘主体两个小钢筋圈的部位各装一个轴承组装而成,转动把手使细钢丝绳伸缩来达到打水的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井打水装置,可以使人们通过转动钢筋把手控制钢丝绳的伸缩长短来达到提水的目的,从力学角度来说也是一个最省力的装置,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且结构简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深井打水装置,通过把粗细一样的钢筋焊接成一个圆柱体状的辘辘主体,然后在圆柱体的两头钢筋圆圈的中心部位用四条同样粗细的钢筋各焊接一个直径6cm的小钢筋圈,在较大钢筋圆圈的边缘焊接一个把手,在一段长100cm、直径4cm的钢筋杆的一端对应井辘辘主体两个小钢筋圈的部位各装一个轴承组装而成,转动把手使细钢丝绳伸缩来达到打水的目的,从力学角度来说便于省力,操作方便,且结构简单,用途广泛。
【IPC分类】B66D3/14, E03B3/08
【公开号】CN105016231
【申请号】CN201410152502
【发明人】左宏博
【申请人】左宏博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4年4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