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吊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56507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吊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机械设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起吊工装,尤其适用于大型工件或货箱的起吊。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随车起重机起吊大型货箱或工件时多采用钢丝绳起吊方式,如图1所示,通常是将钢丝绳通过U型吊环分别穿设于货箱或工件的四个吊耳,然后汇集于中间一吊钩上。在起吊转运的过程中,需要做一些人工辅助工作以减少晃动,维持平稳;而为了方便地进行自动化作业,需采用刚性吊具以解决钢丝绳起吊带来的弹性变形、摇摆及晃动、以及人工维稳危险性大等问题,但受制于车子运载空间或道路运输限界等条件,吊具机构通常要求小巧、轻便。目前,现有的吊具在结构、体积及形状等条件受限的情况下,由于其结构设计上的特点,在起吊过程中极容易造成大中型待转运物体的摇摆晃动,危险性较高。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吊工装,其中通过对起吊工装的组成以及各组件的形状结构参数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起吊过程中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并且该工装的体积小巧,适用于各种应用场合条件,适应性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起吊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平台(21)、下平台(22)和梯形连接结构(23),其中,
[0005]所述上平台(21)位于所述下平台(22)的正上方,所述上平台(21)和所述下平台
(22)均为立方体形;该上平台(21)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平台(22)的上表面相互平行;所述上平台(21)在所述下平台(22)上表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该下平台(22)的上表面内;
[0006]所述梯形连接结构(23)分别与所述上平台(21)的下表面和所述下平台(22)的上表面相连;所述梯形连接结构(23)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平台(21)的下表面重合,所述梯形连接结构(23)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平台(22)的上表面重合;该梯形连接结构(23)在垂直于所述下平台(22)上表面的平面上的投影为梯形形状;
[0007]所述下平台(22)还设置有吊耳,用于与待起吊的物体相连;所述吊耳在所述下平台(22)下表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该下平台(22)下表面的4个角重合。
[000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上平台(21)的长度为1020mm,宽度为600mm,高度为10mm ;所述下平台(22)的长度为2400_,宽度为1200_,高度为150mm ;所述梯形连接结构(23)的高度为200mm。
[000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梯形连接结构(23)与所述上平台(21)焊接相连,并与所述下平台(22)焊接相连。
[00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下平台(22)的下表面上还设置有四个定位块
(26),这四个定位块(26)在所述下平台(22)的下表面上的投影按矩形形状的四个顶点分布。
[0011]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对起吊工装的组件及其形状参数等进行改进,克服了随车起重机的吊具尺寸受制于车子运载空间或道路运输限界等条件的限制,采用较小地吊具机构即可起吊大型货箱或工件;并且该起吊工装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0012]本发明起吊工装中的上平台长度为1020mm,宽度为600mm,高度为100mm;下平台的长度为2400mm,宽度为1200mm,高度为150mm;梯形连接结构的高度为200mm。各组件通过采用上述形状结构参数,使得本发明中的起吊工装小巧、轻便,但在起吊过程中对待起吊物体的控制性好,稳定性高,尤其适用于大型工件或货箱的起吊作业。
[0013]本发明中的起吊工装具有较好地刚性结构,很好地解决了在吊具结构、尺寸及空间受限的情况下,起吊大型工件或货箱所带来的摇摆、晃动及危险性高等失衡问题,避免了大型工件或货箱转运所需的其它机械费,大大降低了转运成本,提高了转运速度,且技术可行,结构小巧、易于操作,作业安全。保证在吊运过程稳定与吊具结构不失效的前提下,采用较小的吊具顺利完成大型工件或货箱的起吊、转运作业。非常适用于车间、物流等行业。
【附图说明】
[0014I图1是现有的起吊装置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发明起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1为吊钩,12为钢丝绳,13为U型吊环,14为吊耳;21为上平台,22为下平台,23为梯形焊接结构,24为吊耳,25为插销,26为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8]实施例1
[0019]本发明中的起吊工装,如图2所示,包括一上平台21及下平台22,所述上平台21与下平台22均为即立方体形(任意一个表面均为矩形);所述上平台21与随车起重机的吊具机构相连,可根据随车起重机的吊具形式配套加工出相应地连接结构,如为L型吊钩开设沟槽等。所述上平台21与下平台22通过梯形焊接结构23相连。所述下平台焊有与货箱或工件上四吊点相对应的吊耳24,所述吊耳均24通过插销25进行连接固定。所述下平台底部对称设有四个定位块26,方便吊耳24的对中连接。
[0020]本发明中的起吊工装可以按照收下调整方式进行起吊作业:
[0021]吊箱作业时,借助定位块26,下平台22四个角对应地吊耳24可以方便地与货箱或工件吊耳对中,完全对中后,人工将插销25插入各吊孔,将起吊工装与待起吊的物体(如货箱或工件)固定,随车起重机即可借助自身的吊具机构进行起吊作业。
[0022]落箱作业时,人工将插销25拔出各吊孔,使起吊工装与待起吊的物体(此时起吊已完成)分离,随车起重机即可进行下一个起吊作业循环。
[0023]本发明中的起吊工装中的梯形连接结构23在垂直于所述下平台22上表面的平面上的投影为梯形形状,由于空间中垂直于所述下平台22上表面的平面可以有2个方向(即垂直于所述下平台22上表面的平面有2个,这2个平面之间也相互垂直),该梯形连接结构23只要在任意一个垂直于所述下平台22上表面的平面上的投影为梯形形状即可,当然,也可以是在上述两个垂直于所述下平台22上表面的平面上的投影均为梯形形状的情况。
[0024]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起吊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平台(21)、下平台(22)和梯形连接结构(23),其中,所述上平台(21)位于所述下平台(22)的正上方,所述上平台(21)和所述下平台(22)均为立方体形;该上平台(21)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平台(22)的上表面相互平行;所述上平台(21)在所述下平台(22)上表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该下平台(22)的上表面内; 所述梯形连接结构(23)分别与所述上平台(21)的下表面和所述下平台(22)的上表面相连;所述梯形连接结构(23)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平台(21)的下表面重合,所述梯形连接结构(23)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平台(22)的上表面重合;该梯形连接结构(23)在垂直于所述下平台(22)上表面的平面上的投影为梯形形状;所述下平台(22)还设置有吊耳,用于与待起吊的物体相连;所述吊耳在所述下平台(22)下表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该下平台(22)下表面的4个角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起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台(21)的长度为1020mm,宽度为600mm,高度为10mm;所述下平台(22)的长度为2400mm,宽度为1200mm,高度为1500mm;所述梯形连接结构(23)的高度为200mm。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起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连接结构(23)与所述上平台(21)焊接相连,并与所述下平台(22)焊接相连。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起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台(22)的下表面上还设置有四个定位块(26),这四个定位块(26)在所述下平台(22)的下表面上的投影按矩形形状的四个顶点分布。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吊工装,包括上平台、下平台和梯形连接结构,其中,上平台和下平台均为立方体形;该上平台的下表面与下平台的上表面相互平行;上平台在下平台上表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该下平台的上表面内;梯形连接结构的上表面与上平台的下表面重合,梯形连接结构的下表面与下平台的上表面重合;该梯形连接结构在垂直于下平台上表面的平面上的投影为梯形形状;下平台还设置有吊耳,用于与待起吊的物体相连。通过对起吊工装的组成以及各组件的形状结构参数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起吊过程中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并且该工装体积小巧,适用于各种应用场合条件,适应性好。
【IPC分类】B66C1/10, B66C13/06
【公开号】CN105621224
【申请号】CN201610113543
【发明人】胡友民, 郑永锋, 吴波
【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