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缆索式桅杆起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526019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缆索式桅杆起重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缆索式桅杆起重装置,包括底板装置、第一支架装置、电机装置、卷扬机装置、第二支架装置、拉动装置、顶靠装置及移动装置,底板装置包括底板、第一螺钉、第一固定环及第一拉线,第一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架、第一横杆、第一滚轮及第二固定环,电机装置包括第二横杆、电机、第一输出轴、第二拉线、第一弯曲杆、滑环、第三拉线及卡扣杆,卷扬机装置包括第三横杆、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卷扬机、第二输出轴、第四横杆、第四支架、第一定位架,第二支架装置包括横板、第二螺钉、第三固定环、第二支撑杆、第四固定环、第五拉线、第三支撑杆、第二滚轮,本发明能够对需要吊起的作业进行快速有效的作业,吊起效率较高。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缆索式桅杆起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吊装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缆索式桅杆起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桅杆式吊装装置即固定安装的起重机,桅杆式起重机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制造容易、费用低等特点。桅杆式起重机包括斜撑式起重机和缆索式起重机等多种,一般多用于较重、吊装工程比较集中、施工场地较窄等场合。缆索式起重机是通过两个桅杆固定在工作场地的两端,在两个桅杆上架设缆索,吊钩通过起升滑轮和行走滑轮安装于缆索上。然而现有的桅杆式吊装装置结构复杂,吊装效率较低,结构不稳固,无法有效的控制吊起物体的位置,使得工作效率较低。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新型缆索式桅杆起重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新型缆索式桅杆起重装置,所述新型缆索式桅杆起重装置包括底板装置、位于所述底板装置上方的第一支架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左侧的电机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右侧的卷扬机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右侧的第二支架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支架装置右侧的拉动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支架装置左侧的顶靠装置及位于所述顶靠装置左侧的移动装置,所述底板装置包括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螺钉、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第一固定环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环上的第一拉线,所述第一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的第一横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左端的第一滚轮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二固定环,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上方的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第一输出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第二拉线、设置于所述第二拉线上的第一弯曲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曲杆上的滑环、设置于所述滑环上的第三拉线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曲杆上的卡扣杆,所述卷扬机装置包括第三横杆、位于所述第三横杆下方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横杆右侧额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支架左侧的卷扬机、设置于所述卷扬机上的第二输出轴、位于所述卷扬机左侧的第四横杆、位于所述卷扬机上方的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四支架上方的第一定位架、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架左侧的第一连接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的第四拉线,所述第二支架装置包括横板、设置于所述横板上的若干第二螺钉、位于所述第二螺钉右侧的第三固定环、位于所述横板上方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右侧的第四固定环、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环上的第五拉线、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方的第三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端的第二滚轮、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左侧的第五固定环,所述拉动装置包括第五横杆、位于所述第五横杆下方的弹簧、位于所述弹簧下方的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下方的握持环、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方的第六拉线、位于所述第六拉线左侧的第一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方的第一斜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斜杆上的第三滚轮,所述顶靠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上的第四滚轮、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下方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上方的第三斜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架左侧的第六横杆,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架下方的移动杆、设置于所述移动杆上端的第五滚轮、设置于所述移动杆下端的第六滚轮、位于所述移动杆左右两侧的第四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架上的第七滚轮及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架右侧的第六固定环。
[0007]所述底板呈长方体,所述底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螺钉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螺钉贯穿所述底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固定连接。
[0008]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横杆轴转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环固定连接。
[0009]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输出轴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拉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线顶靠在所述第一滚轮上,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环呈圆环状,所述滑环套在所述第一弯曲杆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卡扣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拉线的左端与所述滑环固定连接。
[0010]所述第三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横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卷扬机固定连接,所述卷扬机与所述第三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呈圆柱体,所述第二输出轴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卷扬机连接,所述第四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四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的右端与所述卷扬机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卷扬机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呈L型,所述第一定位架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架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拉线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拉线的另一端设有挂钩,所述挂钩呈弯曲状且与所述第四拉线固定连接。
[0011]所述横板呈长方体,所述横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螺钉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螺钉贯穿所述横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三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第四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拉线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拉线的上端与所述第四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三支撑杆轴转连接,所述第五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五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拉线的右端与所述第五固定环固定连接。
[0012]所述第五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五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五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横杆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弹簧设有两个,所述弹簧呈竖直状,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呈长方体,所述握持环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拉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拉线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斜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三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斜杆轴转连接。
[0013]所述第二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且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四滚轮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固定架轴转连接,所述第四滚轮顶靠在所述第三拉线上,所述第二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六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六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0014]所述移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移动杆竖直放置,所述移动杆上设有方孔及位于其下端的第五凹槽,所述第五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五滚轮收容于所述方孔内且与所述移动杆轴转连接,所述第三拉线穿过所述方孔且顶靠在所述第五滚轮上,所述第六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六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五凹槽内且与所述移动杆轴转连接,所述第四拉线穿过所述第五凹槽且顶靠在所述第六滚轮上,所述第四固定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移动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四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且设有第六凹槽,所述第七滚轮设有两个,所述第七滚轮收容于所述第六凹槽内且与所述第四固定架轴转连接,所述第七滚轮顶靠在所述第三拉线上,所述第三固定架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三固定架的两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第六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架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拉线的上端与所述第六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拉线穿过所述第二凹槽且顶靠在所述第二滚轮及第三滚轮上。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6]本发明新型缆索式桅杆起重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需要吊起的作业进行快速有效的作业,吊起效率较高。并且可以将本发明稳固的固定在地面上。同时可以稳定的控制吊起物体的位置,使得吊起作业稳固高效,提高吊起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新型缆索式桅杆起重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新型缆索式桅杆起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所示,本发明新型缆索式桅杆起重装置包括底板装置1、位于所述底板装置I上方的第一支架装置2、位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2左侧的电机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2右侧的卷扬机装置4、位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2右侧的第二支架装置5、位于所述第二支架装置5右侧的拉动装置6、位于所述第二支架装置5左侧的顶靠装置7及位于所述顶靠装置7左侧的移动装置8。
[0020]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装置I包括底板11、设置于所述底板11上的第一螺钉12、位于所述底板I上方的第一固定环13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环13上的第一拉线14。所述底板I呈长方体,所述底板I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螺钉12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螺钉12贯穿所述底板I的上下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钉12可以深入到地面内或者其他物体内,从而可以固定底板I。所述第一固定环13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一固定环13的两端与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1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13固定连接。
[0021]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支架装置2包括第一支撑杆2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左侧的第一支架22、位于所述第一支架22上方的第一横杆23、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23左端的第一滚轮24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左侧的第二固定环25。所述第一支撑杆2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21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I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2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2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23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23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23的左端设有第一凹槽231,所述第一凹槽23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滚轮24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24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231内且与所述第一横杆23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滚轮24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231内旋转。所述第二固定环25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二固定环25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14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环25固定连接。
[0022]如图1所示,所述电机装置3包括第二横杆31、位于所述第二横杆31上方的电机32、设置于所述电机32上的第一输出轴33、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轴33上的第二拉线34、设置于所述第二拉线34上的第一弯曲杆35、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曲杆35上的滑环36、设置于所述滑环36上的第三拉线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曲杆35上的卡扣杆37。所述第二横杆31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31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31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横杆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2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33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输出轴33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输出轴33与所述电机32连接,带动所述第一输出轴33旋转。所述第二拉线3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输出轴3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线3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35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线34顶靠在所述第一滚轮24上。所述第一弯曲杆35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35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35可以发生弹性变形,所述第一弯曲杆35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滑环36呈圆环状,所述滑环36套在所述第一弯曲杆35上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滑环36可以左右滑动。所述卡扣杆3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35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扣杆37可以防止所述滑环36脱落。所述第三拉线的左端与所述滑环36固定连接。
[0023]如图1所示,所述卷扬机装置4包括第三横杆41、位于所述第三横杆41下方的第二支架42、位于所述第三横杆41右侧额的第三支架43、位于所述第三支架43左侧的卷扬机44、设置于所述卷扬机44上的第二输出轴45、位于所述卷扬机44左侧的第四横杆46、位于所述卷扬机44上方的第四支架47、位于所述第四支架47上方的第一定位架48、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架48左侧的第一连接杆49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出轴45上的第四拉线40。所述第三横杆41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41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41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42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横杆4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43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43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横杆41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43的另一端与所述卷扬机44固定连接。所述卷扬机44与所述第三横杆4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45呈圆柱体,所述第二输出轴45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输出轴45与所述卷扬机44连接,进而带动所述第二输出轴45旋转。所述第四横杆46呈水平状,所述第四横杆46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46的右端与所述卷扬机44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47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47的一端与所述卷扬机44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4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48呈L型,所述第一定位架48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架4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48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连接杆49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49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49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49的右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架48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拉线40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输出轴45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拉线40的另一端设有挂钩401,所述挂钩401呈弯曲状且与所述第四拉线40固定连接。
[0024]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支架装置5包括横板51、设置于所述横板51上的若干第二螺钉52、位于所述第二螺钉52右侧的第三固定环53、位于所述横板51上方的第二支撑杆54、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54右侧的第四固定环55、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环55上的第五拉线56、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54上方的第三支撑杆57、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57上端的第二滚轮58、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54左侧的第五固定环59。所述横板51呈长方体,所述横板51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螺钉52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螺钉52贯穿所述横板51的上下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钉52可以用于固定所述横板51。所述第三固定环53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三固定环53的两端与所述横板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54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54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54的下端与所述横板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环55呈半圆环状,所述第四固定环55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54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拉线56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固定环53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拉线56的上端与所述第四固定环55固定连接,从而可以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杆54。所述第三支撑杆57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57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57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5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57的上端设有第二凹槽571,所述第二凹槽57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滚轮58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58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571内且与所述第三支撑杆57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滚轮58可以在所述第二凹槽571内旋转。所述第五固定环59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五固定环59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54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拉线的右端与所述第五固定环59固定连接。
[0025]如图1所述,所述拉动装置6包括第五横杆61、位于所述第五横杆61下方的弹簧62、位于所述弹簧62下方的第一固定杆63、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63下方的握持环64、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63上方的第六拉线65、位于所述第六拉线65左侧的第一固定架66、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66上方的第一斜杆67、设置于所述第一斜杆67上的第三滚轮68。所述第五横杆61呈长方体,所述第五横杆61水平放置,所述第五横杆61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54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横杆61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611,所述通孔611呈圆柱体状。所述弹簧62设有两个,所述弹簧62呈竖直状,所述弹簧62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横杆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6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6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63呈长方体。所述握持环64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环64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6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方便使用者握住。所述第六拉线6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63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拉线65穿过所述通孔611。所述第一固定架66呈L型,所述第一固定架6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54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6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斜杆6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67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67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54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67的上端设有第三凹槽671,所述第三凹槽67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三滚轮68呈圆柱体,所述第三滚轮68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671内且与所述第一斜杆67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三滚轮68可以在所述第三凹槽671内旋转。
[0026]如图1所示,所述顶靠装置7包括第二固定架71、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架71上的第四滚轮72、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架71下方的第二斜杆73、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架71上方的第三斜杆74、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架71左侧的第六横杆75。所述第二固定架71呈L型,所述第二固定架7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54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71的另一端呈竖直状且设有第四凹槽711,所述第四凹槽71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四滚轮72呈圆柱体,所述第四滚轮72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711内且与所述第二固定架71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四滚轮72可以在所述第四凹槽711内旋转,所述第四滚轮72顶靠在所述第三拉线上。所述第二斜杆73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73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5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73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架7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74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斜杆74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54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74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架71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横杆75呈长方体,所述第六横杆75水平放置,所述第六横杆75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架7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0027]如图1所示,所述移动装置8包括第三固定架81、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架81下方的移动杆82、设置于所述移动杆82上端的第五滚轮83、设置于所述移动杆82下端的第六滚轮84、位于所述移动杆82左右两侧的第四固定架85、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架85上的第七滚轮86及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架81右侧的第六固定环87。所述移动杆82呈长方体,所述移动杆82竖直放置,所述移动杆82上设有方孔821及位于其下端的第五凹槽822,所述方孔821及第五凹槽822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五滚轮83呈圆柱体,所述第五滚轮83收容于所述方孔821内且与所述移动杆82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五滚轮83可以在所述方孔821内旋转,所述第三拉线穿过所述方孔821且顶靠在所述第五滚轮83上。所述第六滚轮84呈圆柱体,所述第六滚轮84收容于所述第五凹槽822内且与所述移动杆82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六滚轮84可以在所述第五凹槽822内旋转,所述第四拉线40穿过所述第五凹槽822且顶靠在所述第六滚轮84上。所述第四固定架8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移动杆82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固定架85呈L型,所述第四固定架85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杆8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架85的另一端呈竖直状且设有第六凹槽851,所述第六凹槽85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七滚轮86设有两个,所述第七滚轮86收容于所述第六凹槽851内且与所述第四固定架85轴转连接,所述第七滚轮86顶靠在所述第三拉线上,从而可以对所述移动杆82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三固定架81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三固定架81的两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架85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固定环87呈半圆环状,所述第六固定环87的两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架8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拉线65的上端与所述第六固定环87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拉线65穿过所述第二凹槽571且顶靠在所述第二滚轮58及第三滚轮68上。
[0028]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缆索式桅杆起重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底板11及横板51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然后通过第一螺钉12及第二螺钉52将其固定在地面上或者其他物体上。然后启动电机32,使得第一输出轴33逆时针旋转,进而使得第二拉线34被拉紧,然后使得第一弯曲杆35的上端向左弯曲,通过滑环36将第三拉线拉紧且处于水平状态。然后将挂钩401钩住需要吊装的物体,然后启动卷扬机44,使得第二输出轴45逆时针旋转,进而使得第四拉线40被拉紧,然后挂钩401带动物体上升,直至上升到需要的高度。当需要将移动杆82向右移动时,握住握持环64向下移动,通过第六拉线65使得第六固定环87及第三固定架81向右移动,进而使得移动杆82向右移动,所述第五滚轮83及第七滚轮86对其起到支撑作用。当需要向左移动移动杆82时,使用者握住握持环64,同时电机32使得第一输出轴33稍微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使得第一弯曲杆35向右弯曲,进而使得滑环36向下移动,从而第三拉线的左端低于其右端,使得移动杆82向左移动,从而可以移动到左侧,使用者握住握持环64可以使得移动杆82稳定的向左移动,防止移动的幅度过大,所述第六横杆75及第一定位架48可以防止所述移动杆82过度向左或者向右移动。至此,本发明缆索式桅杆起重装置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缆索式桅杆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缆索式桅杆起重装置包括底板装置、位于所述底板装置上方的第一支架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左侧的电机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右侧的卷扬机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右侧的第二支架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支架装置右侧的拉动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支架装置左侧的顶靠装置及位于所述顶靠装置左侧的移动装置,所述底板装置包括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螺钉、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第一固定环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环上的第一拉线,所述第一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的第一横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左端的第一滚轮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二固定环,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上方的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第一输出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第二拉线、设置于所述第二拉线上的第一弯曲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曲杆上的滑环、设置于所述滑环上的第三拉线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曲杆上的卡扣杆,所述卷扬机装置包括第三横杆、位于所述第三横杆下方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横杆右侧额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支架左侧的卷扬机、设置于所述卷扬机上的第二输出轴、位于所述卷扬机左侧的第四横杆、位于所述卷扬机上方的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四支架上方的第一定位架、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架左侧的第一连接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的第四拉线,所述第二支架装置包括横板、设置于所述横板上的若干第二螺钉、位于所述第二螺钉右侧的第三固定环、位于所述横板上方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右侧的第四固定环、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环上的第五拉线、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方的第三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端的第二滚轮、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左侧的第五固定环,所述拉动装置包括第五横杆、位于所述第五横杆下方的弹簧、位于所述弹簧下方的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下方的握持环、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方的第六拉线、位于所述第六拉线左侧的第一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方的第一斜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斜杆上的第三滚轮,所述顶靠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上的第四滚轮、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下方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上方的第三斜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架左侧的第六横杆,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架下方的移动杆、设置于所述移动杆上端的第五滚轮、设置于所述移动杆下端的第六滚轮、位于所述移动杆左右两侧的第四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架上的第七滚轮及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架右侧的第六固定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缆索式桅杆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呈长方体,所述底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螺钉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螺钉贯穿所述底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缆索式桅杆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横杆轴转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缆索式桅杆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输出轴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拉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线顶靠在所述第一滚轮上,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环呈圆环状,所述滑环套在所述第一弯曲杆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卡扣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拉线的左端与所述滑环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缆索式桅杆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横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卷扬机固定连接,所述卷扬机与所述第三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呈圆柱体,所述第二输出轴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卷扬机连接,所述第四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四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的右端与所述卷扬机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卷扬机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呈L型,所述第一定位架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架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拉线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拉线的另一端设有挂钩,所述挂钩呈弯曲状且与所述第四拉线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缆索式桅杆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呈长方体,所述横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螺钉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螺钉贯穿所述横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三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第四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拉线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拉线的上端与所述第四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三支撑杆轴转连接,所述第五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五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拉线的右端与所述第五固定环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缆索式桅杆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五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五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横杆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弹簧设有两个,所述弹簧呈竖直状,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呈长方体,所述握持环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拉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拉线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斜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三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斜杆轴转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缆索式桅杆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且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四滚轮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固定架轴转连接,所述第四滚轮顶靠在所述第三拉线上,所述第二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六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六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左表面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缆索式桅杆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移动杆竖直放置,所述移动杆上设有方孔及位于其下端的第五凹槽,所述第五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五滚轮收容于所述方孔内且与所述移动杆轴转连接,所述第三拉线穿过所述方孔且顶靠在所述第五滚轮上,所述第六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六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五凹槽内且与所述移动杆轴转连接,所述第四拉线穿过所述第五凹槽且顶靠在所述第六滚轮上,所述第四固定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移动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四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且设有第六凹槽,所述第七滚轮设有两个,所述第七滚轮收容于所述第六凹槽内且与所述第四固定架轴转连接,所述第七滚轮顶靠在所述第三拉线上,所述第三固定架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三固定架的两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第六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架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拉线的上端与所述第六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拉线穿过所述第二凹槽且顶靠在所述第二滚轮及第三滚轮上。
【文档编号】B66C21/10GK105883637SQ201610413866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3日
【发明人】周洪春
【申请人】周洪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