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用曳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6678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电梯用曳引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在电梯用曳引机中,在沿水平方向相互分离的第1支撑部(12)和第2支撑部(13)之间,配置有固定在旋转轴(21)上的驱动绳轮(8)。电动机具有:固定在第1支撑部上的筒状的定子(25)、和在定子的内侧固定于旋转轴上且相对于定子旋转的转子(26)。并且,电动机配置在从第1支撑部(12)观察时与驱动绳轮(8)侧相反的一侧。对定子的径向尺寸变化这样的定子的弹性变形进行抑制的变形抑制体(23)具有设置在定子上的减振部件(41)。
【专利说明】
电梯用曳引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产生使轿厢移动的驱动力的电梯用曳引机。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公知有这样的结构:为了降低来自电动机的噪声,使由树脂或橡胶构成的减振部件介于定子和壳体之间而使电动机的振动减小(参照专利文献I)。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1665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7]然而,在现有的电动机中,无法抑制由电动机的电磁加振力产生的定子自身的弹性变形,无法进一步降低由电动机的振动引起的噪声。
[0008]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作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得到一种可以更可靠地降低噪声的电梯用曳引机。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本发明的电梯用曳引机具有:支撑座,其具有第I支撑部、和在水平方向上与第I支撑部分离的第2支撑部;旋转轴,其旋转自如地支撑在第I支撑部和第2支撑部上;驱动绳轮,其配置在第I支撑部和第2支撑部之间,且固定在旋转轴上;电动机,其具有固定在第I支撑部上的筒状的定子、和在定子的内侧固定于旋转轴上且相对于定子旋转的转子,电动机配置在从第I支撑部观察时与驱动绳轮侧相反的一侧;以及变形抑制体,其具有设置在定子上的减振部件,抑制定子的弹性变形,其中该弹性变形是定子的径向尺寸变化。
[0011]发明的效果
[0012]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用曳引机,可以利用变形抑制体抑制定子自身的弹性变形,可以有效地抑制由定子自身的弹性变形引起的振动。因此,可以更可靠地降低曳引机的噪声。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电梯的结构图。
[0014]图2是示出图1的曳引机的纵剖视图。
[0015]图3是沿着图2的III一 III线的剖视图。
[0016]图4是示出以椭圆模式振动的图3的定子的弹性变形的状态的示意图。
[0017]图5是示出以椭圆模式振动的图3的定子的弹性变形的状态的示意图。
[0018]图6是示出以三角形模式振动的图3的定子的弹性变形的状态的示意图。
[0019]图7是示出以三角形模式振动的图3的定子的弹性变形的状态的示意图。
[0020]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曳引机的纵剖视图。
[0021]图9是沿着图8的IX— IX线的剖视图。
[0022]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曳引机的纵剖视图。
[0023]图11是沿着图10的XI— XI线的剖视图。
[0024]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曳引机的纵剖视图。
[0025]图13是沿着图12的XIII— XIII线的剖视图。
[0026]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曳引机的纵剖视图。
[0027]图15是沿着图14的XV—XV线的剖视图。
[0028]图16是示出沿着图14的箭头XVI观察时的定子的图。
[0029]图17是示出图15的定子的要部的放大图。
[0030]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曳引机的纵剖视图。
[0031]图19是示出沿着图18的箭头XIX观察时的定子的图。
[0032]图20是示出图19的减振部件的立体图。
[0033]图2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曳引机的纵剖视图。
[0034]图22是示出沿着图21的箭头XXII观察时的定子的图。
[0035]图23是示出图22的减振部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7]实施方式I
[0038]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电梯的结构图。在图中,在井道I内能够升降地设置有轿厢2和对重3。在井道I的上部设置有机房4。在机房4内设置有产生使轿厢2和对重3在井道I内升降的驱动力的曳引机(电梯用曳引机)5和偏导轮6。
[0039]曳引机5具有:曳引机主体7、通过曳引机主体7的驱动力而旋转的驱动绳轮8、以及固定在机房4内并支撑曳引机主体7和驱动绳轮8的支撑座9。偏导轮6离开驱动绳轮8而配置。轿厢2和对重3通过卷绕在驱动绳轮8和偏导轮6上的多个索状体(悬吊体)10悬吊在井道I内。作为索状体10,使用例如绳索或皮带等。轿厢2和对重3通过驱动绳轮8的旋转而在井道I内升降。
[0040]图2是示出图1的曳引机5的纵剖视图。并且,图3是沿着图2的III一III线的剖视图。在图中,曳引机5被配置为使其轴线水平。支撑座9具有:水平配置的基座11、以及在曳引机5的轴线方向(S卩,水平方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并分别固定在基座11的上表面上的第I支撑部12和第2支撑部13。
[0041]曳引机主体7具有:沿着曳引机5的轴线方向配置的旋转轴21、产生使旋转轴21旋转的驱动力的电动机22、设置在电动机22上并用于抑制电动机22的噪声的变形抑制体23、以及覆盖电动机22的盖24。
[0042]旋转轴21经由轴承(未图示)旋转自如地支撑在第I支撑部12和第2支撑部13的各方上。并且,旋转轴21贯通第I支撑部12和第2支撑部13。驱动绳轮8在配置于第I支撑部12和第2支撑部13之间的空间内的状态下固定在旋转轴21上。由此,驱动绳轮8与旋转轴21—体旋转。
[0043]电动机22在曳引机5的轴线方向上设置在从第I支撑部12观察时与驱动绳轮8侧相反的一侧。并且,电动机22具有:包围旋转轴21的圆筒状的定子25、和隔着预定的间隙配置在定子25的内侧并固定在旋转轴21上的转子26。
[0044]定子25在定子25的轴线方向一端部固定于第I支撑部12上的状态下,与旋转轴21同轴配置。并且,定子25具有:包围转子26的圆筒状的定子芯27、设置在定子芯27上的多个定子线圈28、以及固定在定子芯27的外周部的金属制的定子固定部件29。定子芯27是使多块钢板层叠而构成的层叠体。各定子线圈28在使一部分从定子芯27朝旋转轴21的轴线方向突出的状态下设置在定子芯27上。
[0045]定子固定部件29具有:圆筒状的第I外周环30,其固定在定子芯27的轴线方向一端部(定子芯27的轴线方向两端部中、接近第I支撑部12的一侧的端部)的外周部上;第2外周环31,其固定在定子芯27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部(定子芯27的轴线方向两端部中、远离第I支撑部12的一侧的端部)的外周部上;以及多个联结部件32,其使第I和第2外周环30、31之间联结,且多个联结部件32被配置成在定子25的周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第I外周环30、第2外周环31和各联结部件32分别通过例如焊接等固定在定子芯27上。
[0046]在第I支撑部12的电动机22侧的侧面(S卩,第I支撑部12的与驱动绳轮8侧相反一侧的侧面),使用多个螺栓33固定有第I外周环30。定子25在第I外周环30固定于第I支撑部12上的状态下支撑在第I支撑部12上。在定子25的下方配置有基座11。
[0047]转子26与定子25同轴配置。并且,转子26具有:转子芯34,其固定在旋转轴21上;和多个永久磁铁35,其设置在转子芯34上,沿转子芯34的周向排列。转子芯34由铸件等构成。
[0048]定子25通过对定子线圈28的通电而产生旋转磁场。转子26和旋转轴21通过定子25所产生的旋转磁场而相对于定子25旋转。驱动绳轮8通过旋转轴21和转子26的旋转而旋转。
[0049]当转子26通过对定子线圈28的通电而旋转时,由于在定子芯27和永久磁铁35之间产生的电磁力而使得定子25受到朝向电动机22的径向的加振力。当定子25受到加振力时,定子25容易发生定子25的径向尺寸变化这样的弹性变形,从而定子25容易发生由定子25的弹性变形引起的振动。
[0050]变形抑制体23通过设置在盖24的底部处的开口部而连结在定子25和基座11之间。并且,变形抑制体23具有:减振部件41,其固定在位于定子25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部的第2外周环31上;和支承板(支承部件)42,其上固定有减振部件41,并且被固定在基座11上。在该例子中,减振部件41和支承板42是铸件,是不发生弹性变形的金属制的刚体。
[0051]如图3所示,沿着定子25的轴线观察定子25和变形抑制体23时的减振部件41和支承板42的宽度方向尺寸与定子25的外径尺寸大致相同。并且,减振部件41的上表面的形状为沿着第2外周环31的圆弧状。减振部件41的上部以使减振部件41的上表面与第2外周环31的周向一致的方式利用多个螺栓43固定在第2外周环31的侧面。各螺栓43沿第2外周环31的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由此,定子25的弹性变形得到抑制,其中该弹性变形是定子25的径向尺寸变化。
[0052]支承板42利用多个螺栓44水平地固定在基座11上。减振部件41的下端部利用多个螺栓45固定在支承板42的上表面。由此,定子25相对于基座11的振动得到抑制。盖24使用螺栓等安装在第I支撑部12上。
[0053]下面,对动作进行说明。当通过对定子线圈28的通电而使定子25产生旋转磁场时,转子26相对于定子25旋转。由此,驱动绳轮8旋转,轿厢2和对重3在井道I内升降。
[0054]当转子26相对于定子25旋转时,通过在定子25和转子26之间产生的电磁力而使得定子25受到朝向电动机22的径向的加振力。此时,随着转子26的旋转速度变高,由定子25和转子26之间的电磁力引起的加振频率也变高。
[0055]当加振频率变高且加振频率接近曳引机5和支撑座9的各方的构成要素(例如定子25或第I支撑部12等)的共振频率时,定子25和第I支撑部12容易发生弹性变形。特别是,当定子25以低阶的振动模式(例如,椭圆模式(二阶振动模式)或三角形模式(三阶振动模式)等)发生弹性变形并振动时,定子25的变形量变大,由定子25的弹性变形引起的振动的噪声容易变大。并且,与接近第I支撑部12的定子25的轴线方向一端部相比,远离第I支撑部12的定子25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部的由定子25的弹性变形引起的振动容易变大。
[0056]图4和图5是不出以捕圆_旲式振动的图3的定子25的弹性变形的状态的不意图,图6和图7是示出以三角形模式振动的图3的定子25的弹性变形的状态的示意图。如图4?图7所示,在定子25受到朝向电动机22的径向的加振力并振动的状态下,定子25产生定子25的径向尺寸变化这样的弹性变形(图4?图7的实线所示的形状)。并且,振动的腹部的位置(SP,定子25的通过定子25的振动而朝定子25的径向外侧发生了最大弹性变形的部分的位置)按各阶的振动模式来确定。
[0057]当定子25振动而使得定子25发生了定子25的径向尺寸变化这样的弹性变形时,以维持定子25的通常的形状(圆筒状)的方式从减振部件41对定子25施加力,定子25的弹性变形的增大得到抑制。并且,通过利用固定在基座11上的支承板42支承减振部件41,也抑制了定子25相对于基座11的振动。
[0058]在这样的曳引机5中,由于利用具有设置在定子25上的减振部件41的变形抑制体23抑制了定子25的径向尺寸变化这样的定子25的弹性变形,因而可以有效地抑制由定子25自身的弹性变形引起的振动。由此,可以更可靠地降低由电动机22的振动引起的噪声。
[0059]并且,由于变形抑制体23连结在基座11和定子25之间,因而不仅可以抑制由定子25自身的弹性变形引起的振动,而且可以抑制定子25相对于基座11的振动。由此,可以更可靠地降低由电动机22的振动引起的噪声。
[0060]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减振部件41经由支承板42固定在基座11上,然而也可以去掉支承板42,不经由支承板42而使用螺栓等将减振部件41直接固定在基座11上。
[0061 ]实施方式2
[0062]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曳引机5的纵剖视图。并且,图9是沿着图8的IX—IX线的剖视图。变形抑制体23与实施方式I一样,通过设置在盖24的底部处的开口部而连结在定子25和基座11之间。并且,变形抑制体23具有:多个(在该例子中是2个)减振部件51,其固定在位于定子25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部的第2外周环31上;和共同的支承板(支承部件)52,其固定有各减振部件51,并使用多个螺栓44固定在基座11上。支承板52的结构与实施方式I的支承板42的结构相同。
[0063]各减振部件51在定子25的周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在该例子中,各减振部件51在相对于定子25的轴线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沿水平方向相互分离地配置。并且,当沿着定子25的轴线方向观察定子25时,各减振部件51相对于定子25的轴线配置于左右。各减振部件51的上端部使用螺栓53单独固定在第2外周环31的外周面上。各减振部件51的下端部使用螺栓54单独固定在支承板52的上表面上。
[0064]如图8所示,各减振部件51具有:上部连接板(连接部件)511,其固定在第2外周环31上;下部连接板(连接部件)512,其固定在支承板52上;以及粘弹性体513,其具有粘性和弹性,夹在上部连接板511和下部连接板512之间。
[0065]上部连接板511和下部连接板512被配置成使上部连接板511的下部和下部连接板512的上部在旋转轴21的轴线方向上对置的状态。粘弹性体513在旋转轴21的轴线方向上夹在上部连接板511的下部和下部连接板512的上部之间。上部连接板511和下部连接板512经由粘弹性体513相互连接。在该例子中,粘弹性体513使用粘结剂固定在上部连接板511和下部连接板512上。作为构成粘弹性体513的材料,列举有例如橡胶或者树脂等。定子25的径向尺寸变化这样的定子25的弹性变形主要通过粘弹性体513的粘弹性变形而得到抑制。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I相同。
[0066]在这样的曳引机5中,由于变形抑制体23连结在第2外周环31和基座11之间,变形抑制体23内包含的减振部件51具有上部连接板511、下部连接板512、以及夹在上部连接板511和下部连接板512之间的粘弹性体513,因而可通过粘弹性体513的粘弹性变形来吸收由定子25的弹性变形引起的振动,可以使用简单的结构且有效地抑制定子25的径向尺寸变化这样的定子25的弹性变形。
[0067]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减振部件51的数目是2个,然而减振部件51的数目也可以是I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0068]实施方式3
[0069]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曳引机5的纵剖视图。并且,图11是沿着图10的XI — XI线的剖视图。变形抑制体23具有连结在定子25和基座11之间的多个(在该例子中是2个)金属制的减振部件61。在该例子中,当沿着定子25的轴线方向观察定子25时,一个和另一个减振部件61相对于定子25的轴线配置在左右两侧。
[0070]如图11所示,各减振部件61具有:基座侧固定部61a,其使用螺栓44固定在基座11的上表面;和定子侧固定部61b,其从基座侧固定部61a朝第2外周环31的周向延伸。各定子侧固定部61b与第2外周环31的外周面接触。在该例子中,如图10所示,各减振部件61配置在定子25的轴线方向的整个范围内。因此,在该例子中,各减振部件61在使定子侧固定部61b不仅与第2外周环31的外周面接触而且与第I外周环30的外周面接触的状态下,配置在定子25和基座11之间。各定子侧固定部61b使用螺栓62固定在第2外周环31上。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I相同。
[0071 ]这样,即使减振部件61直接固定在定子25和基座11的各方上,也可以通过减振部件61抑制定子25的径向尺寸变化这样的定子25的弹性变形,可以有效地抑制由定子25自身的弹性变形引起的振动。
[0072]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各减振部件61的定子侧固定部61b与第I外周环30和第2外周环31的各方接触,然而也可以使各减振部件61的定子侧固定部61b仅与第2外周环31的外周面接触。
[0073]并且,在上述的例子中,减振部件61的数目是2个,然而减振部件61的数目也可以是I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0074]实施方式4
[0075]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曳引机5的纵剖视图。并且,图13是沿着图12的XIII — XIII线的剖视图。变形抑制体23具有:多个(在该例子中是2个)油减振器(减振部件)65,其固定在位于定子25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部的第2外周环31上;和共同的支承板(支承部件)66,其固定有各油减振器65,并使用多个螺栓44固定在基座11上。支承板66的结构与实施方式I的支承板42的结构相同。并且,在该例子中,当沿着定子25的轴线方向观察定子25时,一个和另一个油减振器65相对于定子25的轴线配置在左右两侧。而且,在该例子中,如图13所示,以各油减振器65的轴线方向为定子25的径向的方式配置各油减振器65。
[0076]在变形抑制体23中,各油减振器65的上端部固定在第2外周环31的外周面,各油减振器65的下端部固定在支承板66的上表面。各油减振器65在受到油减振器65内的油的抵抗力的同时进行伸缩。如图12所示,各油减振器65上连接有控制各油减振器65的衰减力的减振器控制部67。在第2外周环31上设置有检测定子25的振动的振动传感器68。来自振动传感器68的信息被送到减振器控制部67。减振器控制部67根据来自振动传感器68的信息,朝抑制由振动传感器68检测出的振动的方向控制各油减振器65的衰减力。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I相同。
[0077]在这样的曳引机5中,由于在第2外周环31和基座11之间连结有变形抑制体23,变形抑制体23内包含的减振部件是油减振器65,因而可以利用油减振器65的抵抗力使由定子25的弹性变形引起的振动衰减,可以使用简单的结构且有效地抑制定子25的径向尺寸变化这样的定子25的弹性变形。
[0078]并且,由于振动传感器68设置在第2外周环31上,减振器控制部67朝抑制由振动传感器68检测出的振动的方向控制油减振器65的衰减力,因而可以更可靠地抑制由定子25的弹性变形引起的振动。
[0079]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油减振器65的衰减力是根据来自振动传感器68的信息由减振器控制部67控制的,然而即使不控制油减振器65的衰减力,也可以抑制定子25的弹性变形,因而可以去掉振动传感器68和减振器控制部67。
[0080]并且,在上述的例子中,油减振器65的数目是2个,然而油减振器65的数目也可以是I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0081 ]实施方式5
[0082]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曳引机5的纵剖视图。并且,图15是沿着图14的XV—XV线的剖视图,图16是示出沿着图14的箭头XVI观察时的定子25的图。而且,图17是示出图15的定子25的要部的放大图。如图14和图16所示,变形抑制体23具有:包围第I外周环30的外周部的第I减振部件71、和包围第2外周环31的外周部的第2减振部件72。如图15和图17所示,第I和第2减振部件71、72分别具有沿定子25的周向排列的多个减振用构成部件701。
[0083]在第I减振部件71中,彼此相邻的2个减振用构成部件701的一部分彼此在定子25的径向上重合。并且,在第I减振部件71中,通过利用螺栓73使彼此相邻的减振用构成部件701之间的重合部分集中紧固,而将各减振用构成部件701固定在第I外周环30上。
[0084]在第2减振部件72中,彼此相邻的2个减振用构成部件701的一部分彼此在定子25的径向上重合。并且,在第2减振部件72中,通过利用螺栓73使彼此相邻的减振用构成部件701之间的重合部分集中紧固,而将各减振用构成部件701固定在第2外周环31上。
[0085]各减振用构成部件701具有:金属制的第I连接板(连接部件)702、金属制的第2连接板(连接部件)703、以及具有粘性和弹性且夹在第I连接板702和第2连接板703之间的粘弹性体704。
[0086]第I和第2连接板702、703沿着定子25的周向配置。第I和第2连接板702、703各方的周向一端部彼此在定子25的径向上相互对置。
[0087]粘弹性体704在定子25的径向上被夹在第I连接板702的周向一端部和第2连接板703的周向一端部之间。第I连接板702和第2连接板703经由粘弹性体704相互连接。在该例子中,粘弹性体704使用粘结剂固定在第I连接板702和第2连接板703上。作为构成粘弹性体704的材料,列举有例如橡I父或者树脂等。
[0088]在第I减振部件71中,第I和第2连接板702、703各方的周向另一端部使用螺栓73固定在第I外周环30上。在第2减振部件72中,第I和第2连接板702、703各方的周向另一端部使用螺栓73固定在第2外周环31上。定子25的径向尺寸变化这样的定子25的弹性变形主要通过第I和第2减振部件71、72各方的粘弹性体704的粘弹性变形来抑制。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I相同。
[0089]在这样的曳引机5中,由于第I和第2减振部件71、72包围定子25的外周部,因而可以在使定子25的径向尺寸变化这样的定子25的弹性变形部分地抵消的同时,有效地抑制由定子25的弹性变形引起的振动。由此,可以更可靠地降低曳引机5的噪声。
[0090]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第I和第2减振部件71、72分别设置在定子25上,然而也可以仅将第I和第2减振部件71、72中的任一方设置在定子25上。
[0091]实施方式6
[0092]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曳引机5的纵剖视图。并且,图19是示出沿着图18的箭头XIX观察时的定子25的图。变形抑制体23具有设置在定子25的外周部的多个减振部件81。各减振部件81在定子25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各减振部件81沿着定子25的轴线方向配置。
[0093]如图19所示,各减振部件81的轴线方向一端部使用螺栓82固定在第I外周环30的外周面,各减振部件81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部使用螺栓83固定在第2外周环31的外周面。由此,各减振部件81将定子25的轴线方向两端部连结起来。
[0094]图20是示出图19的减振部件81的立体图。减振部件81具有:在定子25的径向上相互对置的分别由金属制成的第I连接板(连接部件)801和第2连接板(连接部件)802、以及具有粘性和弹性且夹在第I连接板801和第2连接板802之间的粘弹性体803。在该例子中,第2连接板802位于比第I连接板801靠定子25的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在该例子中,粘弹性体803与第I连接板801的整个面重合,第2连接板802与粘弹性体803的整个面重合。第I和第2连接板801、802经由粘弹性体803相互连接。在该例子中,粘弹性体803使用粘结剂固定在第I连接板801和第2连接板802上。作为构成粘弹性体803的材料,列举有例如橡胶或者树脂等。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I相同。
[0095]在这样的曳引机5中,由于各减振部件81将定子25的轴线方向两端部连结起来,因而在定子25的轴线方向两端部中,不仅在固定于第I支撑部12上的端部,而且在远离第I支撑部12的端部,也可以抑制定子25的径向尺寸变化这样的定子25的弹性变形。
[0096]S卩,在定子25的固定于第I支撑部12上的端部,使用第I支撑部12容易维持定子25的形状。因此,利用与定子25的借助第I支撑部12而难以弹性变形的端部联结的各减振部件81,可以按压定子25的远离第I支撑部12的端部,即使在定子25的远离第I支撑部12的端部,也可以抑制定子25的弹性变形。由此,可以更可靠地降低曳引机5的噪声。
[0097]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粘弹性体803与第I连接板801的整个面重合,然而也可以使粘弹性体803仅与第I连接板801的一部分重合。
[0098]实施方式7
[0099]图2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曳引机5的纵剖视图。并且,图22是示出沿着图21的箭头XXII观察时的定子25的图。变形抑制体23具有设置在定子25的外周部的多个减振部件91。各减振部件91在定子25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
[0100]如图22所示,各减振部件91的一端部使用螺栓92固定在第I外周环30的外周面上,各减振部件91的另一端部使用螺栓93固定在第2外周环31的外周面上。由此,各减振部件91将定子25的轴线方向两端部连结起来。
[0101]各减振部件91的一端部的位置相对于减振部件91的另一端部的位置在定子25的周向上错开。并且,各减振部件91具有:固定在第I外周环30上的第I轴向部91a、固定在第2外周环31上的第2轴向部91b、以及使第I和第2轴向部91a、91b各方的端部联结的联结部91c。第I和第2轴向部91a、91b分别沿着定子25的轴线方向配置,联结部91c沿着定子25的周向配置。
[0102]图23是示出图22的减振部件91的立体图。减振部件91具有;在定子25的径向上相互对置的分别由金属制成的第I连接板(连接部件)901和第2连接板(连接部件)902、以及具有粘性和弹性且夹在第I连接板901和第2连接板902之间的粘弹性体903。在该例子中,第2连接板902位于比第I连接板901靠定子25的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在该例子中,粘弹性体903与第I连接板901的整个面重合,第2连接板902与粘弹性体903的整个面重合。因此,第I轴向部91a、第2轴向部91b和联结部91c分别由第I连接板901、第2连接板902和粘弹性体903各方的一部分构成。第I和第2连接板901、902经由粘弹性体903相互连接。在该例子中,粘弹性体903使用粘结剂固定在第I连接板901和第2连接板902上。作为构成粘弹性体903的材料,列举有例如橡胶或者树脂等。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I相同。
[0103]在这样的曳引机5中,由于将定子25的轴线方向两端部连结起来的减振部件91的一端部的位置相对于减振部件91的另一端部的位置在定子25的周向上错开,因而如实施方式6那样利用与定子25的借助第I支撑部12而难以弹性变形的端部联结的各减振部件91,可以按压定子25的远离第I支撑部12的端部。并且,即使在定子25的周向上,也可以利用各减振部件91抑制定子25的弹性变形。由此,可以更可靠地抑制定子25的径向尺寸变化这样的定子25的弹性变形,可以更可靠地降低曳引机5的噪声。
[0104]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各减振部件91的联结部91c沿着定子25的周向配置,然而也可以相对于定子25的周向倾斜地配置联结部91c。并且,第I和第2轴向部91a、91b的各方与联结部91 c的连接部分也可以平缓地弯曲。而且,也可以使沿着直线的带状的减振部件91在相对于定子25的轴线方向倾斜的同时沿着定子25的外周部配置。
[0105]并且,在上述的例子中,粘弹性体903与第I连接板901的整个面重合,然而也可以使粘弹性体903仅与第I连接板901的一部分重合。
[0106]并且,在实施方式2和5?7中,也可以利用容易吸收振动的减振合金构成减振部件。这样,可以使用同一材料制造减振部件,可以使减振部件的结构更简单。
[0107]并且,也可以对各上述实施方式中的2个以上的实施方式的变形抑制体23进行组入口 O
【主权项】
1.一种电梯用曳引机,其中,上述电梯用曳引机具有: 支撑座,其具有第I支撑部、和在水平方向上与上述第I支撑部分离的第2支撑部; 旋转轴,其旋转自如地支撑在上述第I支撑部和上述第2支撑部上; 驱动绳轮,其配置在上述第I支撑部和上述第2支撑部之间,且固定在上述旋转轴上;电动机,其具有固定在上述第I支撑部上的筒状的定子、和在上述定子的内侧固定于上述旋转轴上且相对于上述定子旋转的转子,上述电动机配置在从上述第I支撑部观察时与上述驱动绳轮侧相反的一侧;以及 变形抑制体,其具有设置在上述定子上的减振部件,抑制上述定子的弹性变形,其中该弹性变形是上述定子的径向尺寸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曳引机,其中, 上述支撑座还具有基座,上述基座配置在上述电动机的下方并固定有上述第I支撑部和上述第2支撑部, 上述变形抑制体连结在上述定子和上述基座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曳引机,其中, 上述减振部件包围上述定子的外周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曳引机,其中, 上述减振部件设置在上述定子的外周部并将上述定子的轴线方向两端部连结起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用曳引机,其中, 上述减振部件的一端部的位置相对于上述减振部件的另一端部的位置在上述定子的周向上错开。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用曳引机,其中, 上述减振部件具有多个连接部件和夹在各上述连接部件之间的粘弹性体。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用曳引机,其中, 上述减振部件是油减振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用曳引机,其中, 上述电梯用曳引机具有: 振动传感器,其设置在上述定子上;和 减振器控制部,其朝抑制由上述振动传感器检测出的振动的方向控制上述油减振器的衰减力。
【文档编号】B66B11/08GK105916794SQ201480073333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4年1月16日
【发明人】山本幸弘, 木村康树, 桥本昭, 山代谕, 多田顺, 多田顺一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