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21331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电梯轿厢扶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扶手,包括骨架、聚氨酯包覆外壳,骨架沿长度方向延伸,聚氨酯包覆外壳沿长度方向将骨架包裹于其内;聚氨酯包覆外壳通过聚氨酯材料浇筑的方式与骨架实现固定连接;所述骨架形成一内凹部;骨架的开口向前。本发明通过将聚氨酯包覆层包裹在骨架上,能够使扶手起到抓握、倚靠舒适、防撞缓冲的作用。
【专利说明】
电梯轿厢扶手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轿厢的附件,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厢扶手。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电梯轿厢扶手通常采用金属制成。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3906698A公开的一种电梯的轿厢室的扶手装置,其在推车、病床等硬物撞击时,金属与金属之间会产生冲击,这种冲击既容易造成电梯扶手和撞击物的损坏,有时人也会因为撞击产生的反作用而导致手部发麻甚至受伤。由于轿厢扶手处于安装紧固的考虑,连接往往是牢固的刚性连接,这就更加大了撞击的反作用力。
[0003]中国专利文献CN201494988U公开的一种医用电梯,其扶手采用防撞硬木来防撞。但硬木防撞效果生硬,且不美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轿厢扶手,它可以起到抓握、倚靠和防撞缓冲的作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电梯轿厢扶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0006]包括骨架、聚氨酯包覆外壳,骨架沿长度方向延伸,聚氨酯包覆外壳沿长度方向将骨架包裹于其内;聚氨酯包覆外壳通过聚氨酯材料浇筑的方式与骨架实现固定连接;所述骨架形成一内凹部;骨架的开口向前。
[0007]所述骨架的两翼形成弯折部。
[0008]所述骨架的截面为U字型或Ω型。
[0009]所述聚氨酯包覆外壳的截面高度在50mm至200mm之间;所述聚氨酯包覆外壳的截面宽度不小于20mm ;所述聚氨酯包覆外壳的高宽比在5:1至3:1之间。
[0010]所述骨架的内凹部沿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骨架支撑件。
[0011]所述聚氨酯材料的密度在0.09至0.12kg/cm3之间。
[0012]所述聚氨酯材料中添加有抗菌剂和/或染色颗粒。
[0013]所述骨架的背部通过螺纹部实现与扶手安装座的固定连接。
[0014]所述聚氨酯包覆外壳的两端设置有封头或端盖。
[0015]所述电梯轿厢扶手的离地安装高度在700_至900_之间;所述电梯轿厢扶手为单排或双排。
[0016]本发明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0017]相对现有技术采用管材、棒材等包裹层,由于包裹层的厚度一般都不大,只能起到提高使用者舒适度的作用,不能有效起到撞击时的缓冲作用。本发明通过将聚氨酯包覆层包裹在骨架上,同时骨架截面为U字形或Ω型,骨架截面凹陷的部分聚氨酯包覆层厚度最厚,使得扶手最易受到冲击的中央区域有最佳的缓冲性能,能够使扶手起到抓握、倚靠舒适、防撞缓冲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图1是本发明电梯轿厢扶手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发明的U字型骨架的截面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发明的Ω型骨架的截面示意图;
[0022]图4是本发明的Ω型骨架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5至图6是本发明在电梯轿厢内的安装示意图。
[0024]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0025]I为骨架,2为聚氨酯包覆外壳,
[0026]11为背部,12为开口,
[0027]13为弯折部,
[0028]3为端盖,4为扶手安装座,
[0029]5为骨架支撑件,6为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如图1所示,本发明电梯轿厢扶手,包括骨架1、聚氨酯包覆外壳2,骨架I沿长度方向延伸,聚氨酯包覆外壳2沿长度方向将骨架I包裹于其内;
[0031]骨架I的截面为U字型(如图2所示,)或Ω型(即U字型的两端形成向外的弯折部13,如图3所示,),以形成一内凹部;骨架I的开口 12向前;
[0032]骨架I通过金属挤压或板材折弯等方法形成,也可以使用塑料等材料成型以减轻重量;
[0033]聚氨酯包覆外壳2由聚氨酯材料通过浇筑的方式与成型后的骨架I固定连接;本发明采用浇筑的方式,能够使骨架I与聚氨酯包覆外壳2之间的连接更紧密;相比传统的在管材外套一层包覆层的方式,其连接更加牢固,不宜损坏和变形。
[0034]本发明的骨架I形成一内凹部,该内凹部形成一个类似腔体的结构,该腔体能够使扶手中心有更多空间,在骨架I被聚氨酯包覆外壳2包覆后,内部有更多聚氨酯材质,从而能够提尚缓冲能力。
[0035]本发明的Ω型骨架I两翼的弯折部13能够大大提高骨架本身的刚性,以保证扶手具有足够的刚度。
[0036]由于电梯轿厢扶手的撞击通常来自横向水平方向的撞击,其他方向的撞击力都不会很大,即撞击的方向相对固定,本发明针对这一特点,采用U字型或Ω型的骨架结构且开口向前,能够使水平横向撞击点位置填充更多的聚氨酯材质,而上下及背部则填充较少的聚氨酯材质,既减少了聚氨酯材质的使用,又最大限度地提升了防撞缓冲的效果。
[0037]聚氨酯包覆外壳2的截面高度在50mm至200mm之间;过小的截面高度由于冲击面过小而起不到有效的防撞缓冲作用,而截面高度如果大于200mm,扶手的整体刚度会大大减弱,在倚靠扶手时会发生较大的变形,容易发生扶手的松动等现象。
[0038]聚氨酯包覆外壳2的截面宽度不小于20mm ;截面宽度直接决定了聚氨酯材质的填充厚度,如果截面宽度过小,填充的聚氨酯材质厚度也要相应减薄,影响了防撞的效果;
[0039]考虑到扶手的外观效果,聚氨酯包覆外壳2的高宽比约在5:1至3:1,这样不影响扶手在轿厢整体的效果,过宽或过长会使其不像扶手。
[0040]本发明电梯轿厢扶手的离地安装高度在700mm至900mm之间;由于防撞的对象主要为医院的病床或推车等,过高的安装高度会使撞击点发生在扶手以外的区域,实际起不到防撞效果。
[0041]对于一些货运或其他场合的电梯,也可以考虑在第一根扶手下再安装一根扶手,双排扶手能够更加有效地起到防撞缓冲的作用,即轿厢扶手可以安装单排(如图5所示)或双排(如图6所示)。
[0042]骨架I的内凹部沿长度方向可以分布有多个骨架支撑件5 ;由于聚氨酯包覆外壳2通过浇筑方式成型,骨架支撑件5能够防止因聚氨酯收缩而导致的骨架变形,即在骨架I被聚氨酯包覆外壳2包覆的过程中,骨架I不会向着内凹部的腔体变形,在聚氨酯包覆后的缓冲效果不因骨架塌陷而减弱。
[0043]如图4所示,骨架I的背部11可以焊接螺母,也可以直接在骨架I的背部11攻螺纹6,如图4所示;骨架I的背部11通过螺纹6与扶手安装座4固定连接,并通过扶手安装座4实现与电梯轿厢的固定连接;
[0044]聚氨酯包覆外壳2所采用的聚氨酯材料的密度在0.09至0.12kg/cm3之间;在此范围内聚氨酯的缓冲效果最适宜病床或推车的撞击,密度低的聚氨酯材料自身质地较稀疏,在遇到撞击时,变形量会明显增加,吸收能量的效果相对致密的材质要差,防撞效果也会降低;对于病床或推车等质量较大的物体,其动能也会相应变大;密度低的聚氨酯材质吸收能量的能力较低,在冲击动能未完全吸收,而聚氨酯材料已经被压实,无法有效起到防撞缓冲的作用;密度在0.09kg/cm3以上的聚氨酯材质可以较好的吸收冲击,起到防撞缓冲的作用;而聚氨酯材质密度过高时,由于材质过于致密,缓冲后的反弹力会相应的加大,反而不利于扶手的缓冲效果。
[0045]在通过浇筑的方式形成聚氨酯包覆外壳2的过程中,可以在聚氨酯材料中添加其他成分使其产生额外的效果;在聚氨酯材料中添加抗菌剂,可以使扶手具有抗菌的功效,更卫生、更环保,尤其适合商场、地铁、医院等公共场合;在聚氨酯材料中添加染色颗粒,可以改变聚氨酯材料的颜色,使扶手外观更鲜艳,提高扶手整体的质量感。
[0046]聚氨酯包覆外壳2的两端设置有封头或端盖3,这样既起到美观的作用,同时也可保护聚氨酯的端部不暴露,保护聚氨酯材质,延长使用寿命。
【主权项】
1.一种电梯轿厢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聚氨酯包覆外壳,骨架沿长度方向延伸,聚氨酯包覆外壳沿长度方向将骨架包裹于其内;聚氨酯包覆外壳通过聚氨酯材料浇筑的方式与骨架实现固定连接; 所述骨架形成一内凹部;骨架的开口向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的两翼形成弯折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的截面为U字型或Ω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包覆外壳的截面高度在50mm至200mm之间;所述聚氨酯包覆外壳的截面宽度不小于20mm ;所述聚氨酯包覆外壳的高宽比在5:1至3: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的内凹部沿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骨架支撑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材料的密度在0.09至 0.12kg/cm3 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材料中添加有抗菌剂和/或染色颗粒。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的背部通过螺纹部实现与扶手安装座的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包覆外壳的两端设置有封头或端盖。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扶手的离地安装高度在700_至900_之间;所述电梯轿厢扶手为单排或双排。
【文档编号】F16F1/371GK105984788SQ201510056191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3日
【发明人】陈燮申, 包帆
【申请人】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