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瓶针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7629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瓶针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瓶针上料机构,属于医疗机械技术领域。本插瓶针上料机构,包括插瓶针的震动盘、直震板、错位接料装置,直震板两端分别与震动盘、错位接料装置相连,直震板上设有供插瓶针排列前移的插瓶针料道,错位接料装置的另一侧设有载具循环装置,载具循环装置内包括用于承接转移插瓶针的插瓶针载具,载具循环装置上设有能将插瓶针从错位接料装置夹取并运送到插瓶针载具上的插瓶针放料装置,该上料装置还包括插瓶针翻转整形装置,所述插瓶针翻转整形装置设在错位接料装置内;所述直震板与错位接料装置之间还设有用于将直震板上的插瓶针取出并放至错位接料装置上的取料装置。本上料机构是设计简单巧妙,自动化程度高,能够保证的插瓶针进气管口方向一致,利于插瓶针装配的插瓶针上料机构。
【专利说明】
一种插瓶针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插瓶针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插瓶针属于静脉输液中输液器的必要组成配件,用于穿刺瓶塞使药液从插瓶针内流出至输液导管内,又称为塑针。插瓶针一般包括有针座、针刺、进气管口与出液管口,进气管口一般设于针座中间,并与针座垂直,针刺与出液管口分别设在针座的上下位置,针座上还设有与针座、进气管口均垂直的针座平台,用于辅助手部施力使针刺插入输液瓶内。
[0003]我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输液器上端连线自动组装机(申请号:201510452362.9),其中包括插瓶针治具,所述插瓶针治具通过直震板与插瓶针振动盘相连接,所述的直振板上开有连通插瓶针治具和插瓶针振动盘的插瓶针料道,所述的插瓶针料道与能够检测插瓶针料道是否料满的第一光电感应器相连接,所述的插瓶针治具包括接料板,所述接料板上开有接料缺口,所述接料缺口的数量是插瓶针料道的整数倍,翻转驱动机构包括与接料板相连接且能够驱动接料板横向错位移动的错位气缸以及与接料板相连接且能够驱动接料板周向错位的侧拉气缸,所述的插瓶针治具上设置有能将插瓶针进行夹取并运送到循环治具上的插瓶针上料气爪,所述的循环治具上设置有能够对插瓶针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的循环治具与水平驱动机构相连接。
[0004]上述专利文献中,插瓶针从插瓶针振动盘振动到直震板前端,接料板与直震板相接,第一光电感应器检测插瓶针料道是否料满,若填满则错位气缸驱动接料板进行错位,将接料板的其他接料缺口填满,填满后将插瓶针夹取到循环治具上,定位机构对插瓶针进行定位,利于下一步操作。
[0005]上述装置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插瓶针的出料转移,但在现实情况中,插瓶针从直震板出料时并不能保证插瓶针的进气管口朝向一致,直接进行下步操作则会导致后续装配失败,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设计简单巧妙,自动化程度高,能够保证的插瓶针进气管口方向一致,利于插瓶针装配的插瓶针上料机构。
[0007]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插瓶针上料机构,包括插瓶针的震动盘、直震板、错位接料装置,直震板两端分别与震动盘、错位接料装置相连,直震板上设有供插瓶针排列前移的插瓶针料道,错位接料装置的另一侧设有载具循环装置,载具循环装置内包括用于承接转移插瓶针的插瓶针载具,载具循环装置上设有能将插瓶针从错位接料装置夹取并运送到插瓶针载具上的插瓶针放料装置,该上料装置还包括插瓶针翻转整形装置,所述插瓶针翻转整形装置设在错位接料装置内;所述直震板与错位接料装置之间还设有用于将直震板上的插瓶针取出并放至错位接料装置上的取料装置。
[0008]插瓶针经由震动盘、直震板出料,取料装置将直震板上的插瓶针取出并放至错位接料装置上,错位接料装置错位实现多次接料,错位接料装置内的插瓶针翻转整形装置对插瓶针进行整形,调整使插瓶针进气管口方向一致,再由放料装置将插瓶针取出,放入插瓶针载具内,载具循环装置将其循环输送,实现插瓶针的不间断上料输送。
[0009]进一步的,错位接料装置包括底板、活动座、底座、后接料板、前接料板及错位驱动源,其中活动座滑动连接在底板上,底座固连在活动座上端,底座上端两侧分别固设有竖直放置的前接料板与后接料板,前接料板与后接料板上分别设有数量、位置对应的前接料槽和后接料槽,前接料槽和后接料槽组成整体的用于承接插瓶针的接料槽。
[0010]进一步的,插瓶针翻转整形装置包括调整块,调整块设于前接料板与后接料板之间并滑动连接在底座上,底座上还设有能驱动调整块滑动的翻转整形驱动源;所述调整块上间隔设有调整凹槽,调整块上相应包括有凸起的拨动块。
[0011]插瓶针翻转整形装置设置在错位接料装置内,节省空间。插瓶针从震动盘竖直形态出料,大部分插瓶针的排气孔统朝向,少部分可能为相反朝向。机械手将插瓶针取出后平放在前接料板与后接料板的前接料槽和后接料槽之间,插瓶针的针座卡搭在前接料槽和后接料槽内,插瓶针的排气口部分朝上,部分朝下。调整块的凹槽初始与接料槽相对应,朝下的排气口空置在凹槽内,排气口朝上的插瓶针仅搭放在前、后接料槽之间,悬于调整块上方。驱动源驱动带动调整块向一侧滑动,调整块上的拨动块逐渐与排气口接触,拨动带动排气口从竖直朝下状态翻转成水平状态,最终拨动翻转成竖直朝上,同时插瓶针针座在前、后接料槽内原地旋转。
[0012]进一步的,前接料槽的底端-前槽底与后接料槽的底端-后槽底相比,后槽底的水平高度高于前槽底。
[0013]插瓶针针座从排气口处分成两段,其中靠近出液口的为后针座,靠近针刺的为前针座,插瓶针放在接料槽中,后针座置于后接料槽内,前针座置于前接料槽内,另外前针座与针刺相连,为了插瓶方便,一般设计为类圆柱形,表面为弧面,而后针座有的设计成类矩形,有的则为圆柱形。
[0014]设计后槽底比前槽底高,使后接料槽较前接料槽高,插瓶针整个处于倾斜状态,针座放在接料槽上时后高前低,排气口更靠近前接料板。插瓶针被拨动时,针座前半段与前接料槽之间所受摩擦力更大,但由于处于前接料槽内的为针座前半段,弧形表面会使插瓶针旋转更为顺畅,利于排气口的拨动。而排气口倾斜靠近前接料板,排气口更多的会容置在调整块的凹槽内,拨动块与排气口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拨动成功率。
[0015]另外设计后槽底比前槽底高,可使排气口朝上的插瓶针倾斜悬空更明显,调整块滑动拨动的过程中也不会影响到该状态下的插瓶针,从而可以减少调整块的滑动驱动力,只需用于拨动少量的排气口朝下的插瓶针,设计省力高效。
[0016]进一步的,调整块上的调整凹槽与拨动块数量相同,且较接料槽的数量多0-3个。
[0017]调整凹槽与拨动块的数量对应,从而容置在调整凹槽内的排气口均能得及拨动。调整凹槽与拨动块的数量较接料槽的数量多0-3个,可以使插瓶针得到多次拨动,提高拨动成功率。拨动块因调整凹槽间隔设立,拨动块可一次性拨动完成,也可分几次先拨动排气口后针座平台进入调整凹槽,再行拨动针座平台,以此达到使排气口调整朝上的目的。
[0018]进一步的,取料装置包括取料夹指与能够驱动取料夹指翻转的取料驱动组件,取料夹指位于直震板出料端部下方;所述取料夹指包括取料第一夹指和取料第二夹指,所述取料第一夹指和取料第二夹指与能够使得取料第一夹指和取料第二夹指夹紧和分开的夹紧件相连接,当取料第一夹指和取料第二夹指相夹紧时共同构成的取料夹持孔,所述的取料夹持孔与插瓶针前针座相配合。
[0019]取料夹指将插瓶针竖直夹住,取料驱动组件驱动取料夹指翻转至插瓶针为水平状态,将插瓶针水平放置在错位接料组件上实现插瓶针的准确定位,整体设计合理。同时,采用取料第一夹指和取料第二夹指夹持的方式对插瓶针夹持,夹持较为牢固,在翻转过程中不容易掉落。
[0020]进一步的,直震板出料端设有挡料组件,所述的挡料组件包括设置在以插瓶针料道为对称轴在插瓶针料道上端两个对称的定位块,两个对称的定位块上均活动连接有挡料块,两个挡料块组成封闭插瓶针料道的挡沿,挡料块和定位块之间设有当取料装置拉出插瓶针时能够将挡沿开启的弹簧。
[0021]利用弹簧使挡料块为活动组件,取料装置拉出插瓶针时推开两侧的挡料块,挡沿开启,待插瓶针料道端部的插瓶针被取走后,弹簧拉动挡料块回至原位,挡沿合并,重新起挡料作用。此设计,代替了利用驱动组件进行挡料的传统模式,简单巧妙,且更省力省资源。
[0022]进一步的,插瓶针载具包括竖直设置的载具本体及载具底座,载具底座上设有若干个载具本体,所述的载具本体上设有能够放入插瓶针的通孔,所述的载具本体上端面设有凸起的挡块,该挡块上设有能够放入插瓶针排气口的凹槽一,所述的凹槽一呈圆弧形,圆弧形的弧度与插瓶针排气口相匹配。
[0023]通过插瓶针载具来运送插瓶针,可一次性运送多只插瓶针,还可用于插瓶针的装配,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该载具上的通孔能够保证插瓶针在轴向的方向上保持竖直向上,同时通过载具上的挡块的凹槽一能够保证插瓶针在圆周方向上的定位;从而保证了插瓶针在输送的过程中方向始终一致。
[0024]进一步的,载具循环装置两端设有用于将插瓶针载具定位装料、卸料的前定位组件、后定位组件,以及供插瓶针载具循环移动的循环通道,载具循环装置下方还设有用于推送插瓶针载具的推送组件,推送组件的位置与定位组件对应。
[0025]通过载具循环装置使载具能循环使用,自动化程度高,节省资源。推送组件在端部推送插瓶针载具,载具之间相互抵靠向前移动,定位组件用于插瓶针载具的装料、卸料时的载具定位作用,且能使载具变道,从而达到循环的效果。
[0026]进一步的,前定位组件上设有插瓶针调整组件,包括固定模具和滑动模具,固定模具设置在插瓶针载具朝向直震板的一侧,滑动模具设置在插瓶针载具的另一侧,滑动模具移动到固定模具端面时形成一完整的模具,所述的固定模具上设有能够包裹插瓶针载具的且与其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的滑动模具上设有能够包裹插瓶针载具且与第一凹槽匹配的第二凹槽,滑动模具一侧设有若干个能够放入插瓶针排气口的调整通孔,所述的调整通孔与第二凹槽连通。
[0027]设置插瓶针调整组件,可对插瓶针排气口进行进一步调整,使排气口通过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导向作用,使排气口精准落入调整通孔内,从而进入插瓶针载具凹槽一内,进一步使插瓶针排气口统一朝向,辅助完成插瓶针的放料过程。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插瓶针上料机构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设置的插瓶针翻转整形装置及插瓶针调整组件,调整插瓶针形态,保证的插瓶针进气口方向一致,提高生产装配的成功率,避免了资源浪费。
[0029]2、本发明通过取料组件和放料装置能够实现插瓶针位置的转移,从而实现料盘到载具循环装置的搬运的过程,同时通过整形、调整组件实现了在转移搬运的过程中,位置的时刻调整,避免搬运机械化过程中出现凌乱,确保该自动化过程的准齐和准确,从而取代人工。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将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示意图。
[0032]图2是本发明另一角度的总体示意图。
[003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插瓶针的示意图。
[0034]图4是本发明中直震板的示意图。
[00;35]图5是图4中的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0036]图6是本发明中直震板另一角度的简化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
[0037]图8是取料夹指的不意图。
[0038]图9是错位接料装置与插瓶针翻转整形装置的示意图。
[0039]图10是插瓶针翻转整形装置的示意图。
[0040]图11是插瓶针放入翻转整形装置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0041 ]图12是调整块滑动后插瓶针在翻转整形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0042]图13是后接料板与前接料板的装配正示图。
[0043]图14是拨动块拨动插瓶针时插瓶针的状态变化过程图。
[0044]图15是放料装置与载具循环装置的示意图。
[0045]图16是图15的局部C的放大示意图。
[0046]图17是载具循环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47]图18是载具循环装置的仰视示意图。
[0048I图19是插瓶针载具的示意图。
[0049]图20是插瓶针载具中载具本体的示意图。
[0050]图21是调整组件的示意图。
[0051]图中,1、震动盘;2、直震板;21、插瓶针料道;22、取料装置;221、取料驱动组件;222、取料夹指;2221、取料第一夹指;2222、取料第二夹指;2223、取料夹持孔;23、挡料组件;231、定位块;232、挡料块;233、挡沿;234、弹簧;3、错位接料装置;31、底板;32、活动座;33、底座;34、后接料板;341、后接料槽;3411、后槽底;35、前接料板;351、前接料槽;3511、前槽底;36、错位驱动源;37、前托板;371、上竖板;38、导料板;381、上导板;4、放料装置;41、放料翻转驱动组件;42、放料夹具;43、放料平移驱动组件;5、载具循环装置;51、前定位组件;52、后定位组件;53、推送组件;54、循环通道;55、调整组件;551、固定模具;552、滑动模具;553、第一凹槽;554、第二凹槽;555、调整通孔;556、调整圆弧面;557、第一导滑面;558、第二导滑面;6、插瓶针载具;61、载具本体;62、通孔;63、挡块;64、凹槽一;65、倒滑面一;66、缺口 ;67、凹槽二; 68、倒滑面二; 69、载具底座;7、插瓶针翻转整形装置;71、导条;72、翻转整形驱动源;721、缸体.J 22、活塞杆;723、气缸接头;724、连接片;73、调整块;731、调整凹槽;732、拨动块;8、插瓶针;81、针座;811、针座平台;812、前针座;813、后针座;82、针刺;83、排气口 ;84、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下面将结合使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3]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所应用的插瓶针8,包括针座81、锥形针刺82、外凸的管形排气口 83、管形出液口 84,其中针刺82与出液口 84分设针座81两端,排气口 83设于针座81中间部位,且与针座81垂直;针座81上还设有用于辅助针刺插入输液瓶内的针座平台811,针座平台811与针座81、进气口 83均垂直。
[0054]插瓶针针座81从排气口83处分成两段,其中靠近出液口 84的为后针座813,靠近针刺81的为前针座812,本实施例中针座前半段设计为类圆柱形,表面为弧面,针座后半段设计成类矩形。
[0055]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瓶针上料机构,包括插瓶针的震动盘1、直震板2、错位接料装置3,直震板2两端分别与震动盘1、错位接料装置3相连,直震板2上设有供插瓶针8排列前移的插瓶针料道21,错位接料装置3的另一侧设有载具循环装置5,载具循环装置5内包括用于承接转移插瓶针8的插瓶针载具6,载具循环装置5上设有能将插瓶针8从错位接料装置3夹取并运送到插瓶针载具6上的插瓶针放料装置4。
[0056]如图4-8所示,直震板2出料端设有挡料组件23;直震板2与错位接料装置3之间还设有用于将直震板2上的插瓶针8取出并放至错位接料装置3上的取料装置22。插瓶针8竖直从直震板2震动前移至端部,前针座812朝下,后针座813朝上。
[0057]挡料组件23包括设置在以插瓶针料道21为对称轴在插瓶针料道21上端两个对称的定位块231,两个对称的定位块231上均活动连接有挡料块232,两个挡料块232组成封闭插瓶针料道21的挡沿233,挡料块232和定位块231之间设有当取料装置22拉出插瓶针8时能够将挡沿233开启的弹簧234。
[0058]利用弹簧234使挡料块232为活动组件,取料装置22拉出插瓶针8时推开两侧的挡料块232,挡沿233开启,待插瓶针料道21端部的插瓶针8被取走后,弹簧234拉动挡料块232回至原位,挡沿233合并,重新起挡料作用。
[0059]取料装置22包括取料夹指222与能够驱动取料夹指222翻转的取料驱动组件221,取料夹指222位于直震板2出料端部下方;所述取料夹指222包括取料第一夹指2221和取料第二夹指2222,所述取料第一夹指2221和取料第二夹指2222与能够使得取料第一夹指2221和取料第二夹指2222夹紧和分开的夹紧件相连接,当取料第一夹指2221和取料第二夹指2222相夹紧时共同构成的取料夹持孔2223,所述的取料夹持孔2223与插瓶针前针座812相配合。
[0060]取料夹指222夹住插瓶针前针座812,取料驱动组件221驱动取料夹指222翻转至插瓶针8为水平状态,将插瓶针8水平放置在错位接料组件3上实现插瓶针的准确定位,整体设计合理。同时,采用取料第一夹指2221和取料第二夹指2222夹持的方式对插瓶针8夹持,夹持较为牢固,在翻转过程中不容易掉落。
[0061]如图9-14所示,本上料机构还包括插瓶针翻转整形装置7,滑动设置在错位接料装置3内。错位接料装置3包括底板31、活动座32、底座32、后接料板34、前接料板35及错位驱动源36,其中活动座32滑动连接在底板31上,底座32固连在活动座32上端,底座32上端两侧分别固设有竖直放置的前接料板35与后接料板34,前接料板35与后接料板34上分别设有数量、位置对应的前接料槽351和后接料槽341,前接料槽351和后接料槽341组成整体的用于承接插瓶针的接料槽。插瓶针翻转整形装置7包括调整块73,调整块73设于前接料板35与后接料板34之间并滑动连接在底座33上,底座33上还设有能驱动调整块73滑动的翻转整形驱动源72;底座33上设有导条71,供调整块73滑动。调整块73上间隔设有调整凹槽731,调整块上相应包括有凸起的拨动块732。
[0062]插瓶针翻转整形装置7设置在错位接料装置3内,节省空间。取料装置22从直震板2端部统一取出一组插瓶针8,放至错位接料装置3上的接料槽内,然后错位驱动源36驱动活动座32移动,从而带动活动座32上的接料板等零件一起向一侧移动,露出空接料槽,待放料,从而实现多次接料,提高生产效率。本实施例中错位接料装置3的接料槽数量为插瓶针料道21的2倍,即可实现二次接料。
[0063]前接料板35外侧设有用于托放插瓶针针刺82的前托板37,前托板37呈“h”型,针刺82搭在前托板37的上竖板371上端,上竖板371为竖直朝上,且朝外;前托板37连同前接料板35—起固装在底座33上。后接料板34外侧设有用于导向插瓶针放入接料槽内的导料板38,导料板38与前托板37对应呈反“h”型,插瓶针出液口 84顺着导料板38的上导板381使针座进入接料槽内,上导板381为倾斜朝外状,是为了更好的起导向作用;导料板38连同后接料板34—起固装在底座33上。
[0064]插瓶针8从震动盘2竖直形态出料,大部分插瓶针8的排气孔83统一一朝向,少部分可能为相反朝向。机械手将插瓶针8取出后平放在前接料板35与后接料板34的前接料槽351和后接料槽341之间,插瓶针8放在接料槽中,后针座813置于后接料槽341内,前针座812置于前接料槽351内,插瓶针的排气口83部分朝上,部分朝下。调整块73的调整凹槽731初始与接料槽相对应,朝下的排气口 83空置在调整凹槽731内,排气口 83朝上的插瓶针8仅搭放在前、后接料槽之间,悬于调整块73上方。翻转整形驱动源72驱动带动调整块73向一侧滑动,调整块73上的拨动块732逐渐与排气口 83接触,拨动带动排气口 83从竖直朝下状态翻转成水平状态,最终拨动翻转成竖直朝上,同时插瓶针针座81在前、后接料槽内原地旋转。
[0065]翻转整形驱动源72为一侧推气缸,包括缸体721、活塞杆722,活塞杆顶端通过气缸接头723与底座33固连,缸体721通过连接片724与调整块73固连。底座33上端面连接两根导条71,用于辅助调整块73在底座33上滑动。气缸驱动时,活塞杆722顶端不动,反推缸体721向前移动,从而带动调整块73在底座33上滑动。
[0066]调整块73上的调整凹槽731与拨动块732数量相同,且较接料槽的数量多0-3个。从而可以使插瓶针8得到多次拨动,提高翻转整形成功率。本实施例中,如图11、12所示,调整块73上的调整凹槽731与拨动块732数量相同,且较接料槽的数量多I个,即接料槽351、341的数量均为12个,且槽孔位置相对应,可一次性处理12个插瓶针,工作效率高,而调整凹槽731与拨动块732均为13个。初始状态,以图11为例,接料板上的接料槽351、341与调整块73上的凹槽731相对应,插瓶针8刚放入接料槽351、341内,从左向右数,第二个接料槽351、341内的插瓶针8的排气孔83为朝上状态,第三个接料槽351、341内的插瓶针8的排气孔83为朝下状态,排气孔83容置在第三个调整凹槽731内。当翻转整形驱动源72驱动调整块73向左侧滑动到底,每个插瓶针8都会经过2次拨动块732的拨动,即如图12所示,插瓶针8经2次拨动后已调整整形为排气孔83为朝上状态,第三个接料槽351、341变为对应第五个调整凹槽731。
[0067]如图13、14所示,前接料槽351的底端-前槽底3511与后接料槽341的底端-后槽底3411相比,后槽底3411的水平高度高于前槽底3511。接料槽为底端带有圆弧的V型凹槽。设计后槽底3411比前槽底3511高,可使排气口朝上的插瓶针8倾斜悬空更明显,调整块73滑动拨动的过程中也不会影响到该状态下的插瓶针8,从而可以减少调整块73的滑动驱动力,只需用于拨动少量的排气口朝下的插瓶针,设计省力高效。
[0068]如图14所示,为插瓶针8被拨动的效果图。前槽底3511与拨动块732上端面的垂直高度大于0,小于插瓶针排气口的长度。这样插瓶针针座81就不会与拨动块732接触,朝下的排气口 83也能置于调整凹槽731内,如该图中左边第一副图所示,从而拨动块732能有效对排气口 83进行拨动。进一步的,前槽底3511与拨动块732的垂直高度大于O,小于插瓶针针座平台811的长度。拨动插瓶针排气口 83时也带动针座平台811进行旋转,如该图中中间第二副图所示,拨动块732—次拨动后,排气口83呈水平状态,针座平台811变为朝下,为了让排气口 83完全朝上,拨动块732还需要对针座平台811进行拨动,前槽底3511与拨动块732的垂直高度小于插瓶针针座平台811的长度,可使旋转朝下的针座平台811也能置于凹槽31内,从而拨动块32能有效对针座平台811进行拨动,最终二次拨动使排气口 83完全朝上,如该图中右边第三副图所示。
[0069]如图15、16所示,放料装置4包括放料夹指42、能带动放料夹指42旋转的放料翻转驱动组件41以及能带动放料夹具42从错位接料装置3夹取插瓶针8移动至放载具循环装置5内的插瓶针载具6上方的放料平移驱动组件43。插瓶针8由水平状态翻转成针刺82朝上的状态,然后插入插瓶针载具6内,待进一步装配。
[0070]如图17、18所示,载具循环装置5两端设有用于将插瓶针载具6定位装料、卸料的前定位组件51、后定位组件52,以及供插瓶针载具6循环移动的循环通道54,载具循环装置5下方还设有用于推送插瓶针载具6的推送组件53,推送组件53的位置与定位组件对应。通过载具循环装置5使载具6能循环使用,自动化程度高,节省资源。推送组件53在端部推送插瓶针载具6,载具之间相互抵靠向前移动,定位组件用于插瓶针载具6的装料、卸料时的载具定位作用,且能使载具变道,从而达到循环的效果。
[0071 ]如图19、20所示,插瓶针载具6包括竖直设置的载具本体61及载具底座69,载具底座69上设有若干个载具本体61,载具底座69上安装载具本体61的数量与错位接料装置3内的接料槽相对应。载具本体61竖直设置在载具底座69上,载具本体61截面为圆形。载具本体61上设有能够放入插瓶针8的通孔62,通孔62能够保证插瓶针8在轴向的方向上保持竖直向上,载具本体61的外表面设有与通孔62连通的缺口 66,该缺口 66的从载具本体61表面的到其底部的距离小于载具本体61外表面的半径。通孔62下端呈圆锥形。载具本体61上端面设有凸起的挡块63,该挡块63上设有能够放入插瓶针排气口 83的凹槽一 64,挡块63的凹槽一64能够保证插瓶针8在圆周方向上的定位;从而保证了插瓶针在输送的过程中方向始终一致。凹槽一 64呈圆弧形,圆弧形的弧度与插瓶针排气口 83相匹配,由于通常的排气口 83呈圆柱形,因此放入到凹槽一 64内能够形成较为合理的配合。凹槽一 64与挡块63的连接处设有倒滑面一65。挡块63呈圆弧形,且圆弧的弧度与载具本体61外表面的弧度相同,挡块63厚度小于载具本体61的壁厚,挡块63的内侧设有倒滑面二 68。倒滑面二 68和倒滑面一 65都是为了保证插瓶针在放置的过程中不被损坏。载具本体61与插瓶针接触的上端面设有凹槽二67,该凹槽二 67的宽度小于架设在载具本体61上端面针座平台811的宽度。凹槽二 67和缺口66不但能够保证整个载具通气,而且可以减少接触面积,起到卫生的作用。
[0072]如图21、16所示,前定位组件51上设有插瓶针调整组件55,包括固定模具551和滑动模具552,固定模具551设置在插瓶针载具6朝向直震板2的一侧,滑动模具552设置在插瓶针载具6的另一侧,滑动模具552移动到固定模具551端面时形成一完整的模具,所述的固定模具551上设有能够包裹插瓶针载具6的且与其匹配的第一凹槽553;所述的滑动模具552上设有能够包裹插瓶针载具6且与第一凹槽553匹配的第二凹槽554,滑动模具552—侧设有若干个能够放入插瓶针排气口 83的调整通孔555,所述的调整通孔555与第二凹槽554连通。固定模具551和滑动模具552的上端分别设有第一导滑面557和第二导滑面558,在形成一完整的模具时组成一完整的导滑面,所述的导滑面与水平面形成25°-30°夹角。第一凹槽553和第二凹槽554的截面均为圆形,在形成一完整的模具时组成一完整的圆孔。所述的圆孔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孔,且在阶梯孔的交接处设有圆弧面556,该圆弧面556与调整通孔555连通。
[0073]设置插瓶针调整组件55,可对插瓶针排气口83进行进一步调整,使排气口 83通过第一凹槽553与第二凹槽554的导向作用,使排气口83精准落入调整通孔555内,从而进入插瓶针载具6的凹槽一64内,进一步使插瓶针排气口 83统一朝向,辅助完成插瓶针的放料过程。
[0074]插瓶针8经由震动盘1、直震板2出料,取料装置22将直震板2上的插瓶针8取出旋转平放至错位接料装置3上,错位接料装置3错位实现多次接料,错位接料装置3内的插瓶针翻转整形装置7对插瓶针8进行整形,调整使插瓶针8进气管口方向一致,再由放料装置4将插瓶针8取出,旋转竖直放入插瓶针载具6内,载具循环装置5将其循环输送,实现插瓶针的不间断上料输送。
[0075]所述仅为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发明,凡在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插瓶针上料机构,包括插瓶针的震动盘(I)、直震板(2)、错位接料装置(3),直震板(2)两端分别与震动盘(1)、错位接料装置(3)相连,直震板(2)上设有供插瓶针(8)排列前移的插瓶针料道(21),错位接料装置(3)的另一侧设有载具循环装置(5),载具循环装置(5)内包括用于承接转移插瓶针(8)的插瓶针载具(6),载具循环装置(5)上设有能将插瓶针(8)从错位接料装置(3)夹取并运送到插瓶针载具(6)上的插瓶针放料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插瓶针翻转整形装置(7),所述插瓶针翻转整形装置(7)设在错位接料装置(3)内;所述直震板(2)与错位接料装置(3)之间还设有用于将直震板(2)上的插瓶针(8)取出并放至错位接料装置(3)上的取料装置(2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瓶针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错位接料装置(3)包括底板(31)、活动座(32)、底座(32 )、后接料板(34)、前接料板(35 )及错位驱动源(36 ),其中活动座(32)滑动连接在底板(31)上,底座(32)固连在活动座(32)上端,底座(32)上端两侧分别固设有竖直放置的前接料板(35 )与后接料板(34),前接料板(35)与后接料板(34)上分别设有数量、位置对应的前接料槽(351)和后接料槽(341),前接料槽(351)和后接料槽(341)组成整体的用于承接插瓶针的接料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瓶针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瓶针翻转整形装置(7)包括调整块(73),调整块(73)设于前接料板(35)与后接料板(34)之间并滑动连接在底座(33)上,底座(33)上还设有能驱动调整块(73)滑动的翻转整形驱动源(72);所述调整块(73)上间隔设有调整凹槽(731),调整块上相应包括有凸起的拨动块(73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瓶针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接料槽(351)的底端-前槽底(3511)与后接料槽(341)的底端-后槽底(3411)相比,后槽底(3411)的水平高度高于前槽底(3511)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瓶针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块(73)上的调整凹槽(731)与拨动块(732)数量相同,且较接料槽的数量多0-3个。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瓶针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装置(22)包括取料夹指(222)与能够驱动取料夹指(222)翻转的取料驱动组件(221),取料夹指(222)位于直震板(2)出料端部下方;所述取料夹指(222)包括取料第一夹指(2221)和取料第二夹指(2222),所述取料第一夹指(2221)和取料第二夹指(2222)与能够使得取料第一夹指(2221)和取料第二夹指(2222)夹紧和分开的夹紧件相连接,当取料第一夹指(2221)和取料第二夹指(2222)相夹紧时共同构成的取料夹持孔(2223),所述的取料夹持孔(2223)与插瓶针前针座(812)相配合。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瓶针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震板(2)出料端设有挡料组件(23),所述的挡料组件(23)包括设置在以插瓶针料道(21)为对称轴在插瓶针料道(21)上端两个对称的定位块(231),两个对称的定位块(231)上均活动连接有挡料块(232),两个挡料块(232)组成封闭插瓶针料道(21)的挡沿(233),挡料块(232)和定位块(231)之间设有当取料装置(22)拉出插瓶针(8)时能够将挡沿(233)开启的弹簧(234)。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瓶针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瓶针载具(6)包括竖直设置的载具本体(61)及载具底座(69),载具底座(69)上设有若干个载具本体(61),所述的载具本体(61)上设有能够放入插瓶针(8)的通孔(62),所述的载具本体(61)上端面设有凸起的挡块(63),该挡块上设有能够放入插瓶针排气口(83)的凹槽一(64),所述的凹槽一(64)呈圆弧形,圆弧形的弧度与插瓶针排气口(83)相匹配。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瓶针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循环装置(5)两端设有用于将插瓶针载具(6)定位装料、卸料的前定位组件(51)、后定位组件(52),以及供插瓶针载具(6)循环移动的循环通道(54),载具循环装置(5)下方还设有用于推送插瓶针载具(6)的推送组件(53),推送组件(53)的位置与定位组件对应。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瓶针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定位组件(51)上设有插瓶针调整组件(55),包括固定模具(551)和滑动模具(552),固定模具(551)设置在插瓶针载具(6)朝向直震板(2)的一侧,滑动模具(552)设置在插瓶针载具(6)的另一侧,滑动模具(552)移动到固定模具(551)端面时形成一完整的模具,所述的固定模具(551)上设有能够包裹插瓶针载具(6)的且与其匹配的第一凹槽(553);所述的滑动模具(552)上设有能够包裹插瓶针载具(6)且与第一凹槽(553)匹配的第二凹槽(554),滑动模具(552)—侧设有若干个能够放入插瓶针排气口(83)的调整通孔(555),所述的调整通孔(555)与第二凹槽(554)连通。
【文档编号】B65G47/248GK106044132SQ201610620119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7月29日
【发明人】梁启明
【申请人】梁启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