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层建筑用塔机爬升结构及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76754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高层建筑用塔机爬升结构及塔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建筑用塔机爬升结构及塔机,包括塔机本体和爬升结构,所述爬升结构包括:顶模主梁,塔身与顶模主梁之间固定连接,位于顶模主梁下侧的塔身设置于核心筒中,且位于顶模立柱之间;核心筒内墙与顶模立柱之间设置有多组侧向轮装置和侧向支撑油缸,顶模立柱内部设置有顶升油缸,顶升油缸驱动活塞杆伸长,带动顶模立柱及塔身一起向上爬升;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超高层建筑中具有爬升结构的塔机结构进行了整体优化,设计了爬升结构,省去了塔机自身的顶升系统,因塔身固定于顶模主梁上,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从下到上附着在建筑物外墙上,不会导致建筑物外部装饰无法与整体施工同时进行,降低了施工效率的技术问题。
【专利说明】
一种超高层建筑用塔机爬升结构及塔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用塔机爬升结构及塔机。
技术背景
[0002]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地超高层钢结构建筑日益增多,对效率、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开始大量采用动臂式起重机。目前动臂式起重机的顶升方式有两种:外附着式和核心筒内爬式,在发挥各自优点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外附着的缺点在于:一、建筑物的增高需要安装大量的塔身,二、制作塔身需要耗费大量的钢材和人工,且因塔身需要从下到上附着在建筑物外墙上,导致建筑物外部装饰无法与整体施工同时进行,滞后严重,从而降低了施工效率;核心筒内爬式的缺点在于核心筒内部尺寸要求严格,且内部空间狭小,导致支撑装置的安、拆困难,会使得核心筒内爬式的施工不顺畅;同时以上两种方式在顶升过程中塔机必须具备爬升装置,且需一定的顶升周期;在顶升的过程中,塔机的载荷或多或少对附着结构或支撑结构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变形影响。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坚固耐用、操作便捷,安全实用、经济效高,顶升周期短的超高层建筑用塔机爬升结构及塔机。该塔机及爬升结构,适用于超高层钢结构建筑施工,能够解决建筑物外墙装饰滞后严重、支撑装置在核心筒内安装困难、核心筒内部施工不顺畅等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种超高层建筑用塔机爬升结构,包括顶模主梁,顶模主梁支撑于顶模立柱的顶端,并与顶模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成一体,顶模立柱设置于核心筒中;
[0006]塔身与顶模主梁之间固定连接,位于顶模主梁下侧的塔身设置于核心筒中,且位于顶模立柱之间;顶模立柱与塔身之间通过多道支撑梁固定连接,支撑梁上设置有C型框钢梁,C型框钢梁与支撑梁之间设置有马凳,塔身上设置有挂爪,塔身通过挂爪支撑于C型框钢梁上;
[0007]核心筒内墙与顶模立柱之间设置有多组侧向轮装置和侧向支撑油缸,顶模立柱内部设置有顶升油缸,顶升油缸的活塞杆与顶模立柱固定连接,顶升油缸驱动活塞杆伸长,带动顶模立柱及塔身一起向上爬升;
[0008]每道支撑梁上各有一台栗站,为侧向支撑油缸及侧向轮装置的伸缩油缸提供动力;每道支撑梁各有一个电气控制柜,实时监测侧向支撑油缸及侧向轮装置伸缩油缸的动作控制及载荷。
[0009]—种超高层建筑用塔机,包括塔机本体和爬升结构,所述爬升结构包括:
[0010]顶模主梁,顶模主梁支撑于顶模立柱的顶端,并与顶模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成一体,顶模立柱设置于核心筒中;
[0011]塔身与顶模主梁之间固定连接,位于顶模主梁下侧的塔身设置于核心筒中,且位于顶模立柱之间;顶模立柱与塔身之间通过多道支撑梁固定连接,支撑梁上设置有C型框钢梁,C型框钢梁与支撑梁之间设置有马凳,塔身上设置有挂爪,塔身通过挂爪支撑于C型框钢梁上;
[0012]核心筒内墙与顶模立柱之间设置有多组侧向轮装置和侧向支撑油缸,顶模立柱内部设置有顶升油缸,顶升油缸的活塞杆杆与顶模立柱固定连接,顶升油缸驱动活塞杆伸长,带动顶模立柱及塔身一起向上爬升;
[0013]所述塔机本体通过回转机构固定于塔身顶端,回转机构的回转上座上设置有配重架,配重架的一端连接起重臂,配重架的另一端设置有配重块,配重架上还设置有起升卷扬和变幅卷扬;
[0014]每道支撑梁上各有一台栗站,为侧向支撑油缸及侧向轮装置的伸缩油缸提供动力;每道支撑梁各有一个电气控制柜,实时监测侧向支撑油缸及侧向轮装置伸缩油缸的动作控制及载荷。
[0015]以上所述塔身与顶模主梁之间采用高强度螺栓固定连接。
[0016]以上所述顶模主梁与顶模立柱之间焊接连接。
[001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8]本发明提供的超高层建筑用塔机及爬升结构,对整体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了爬升结构,省去了塔机自身的顶升系统,避免了因塔身随着爬升时需逐节增加高度,而造成要耗费大量的钢材和人工的情况,且因塔身固定于顶模主梁上,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从下到上附着在建筑物外墙上,不会导致建筑物外部装饰无法与整体施工同时进行,降低了施工效率的技术问题。
[0019]本发明提供的爬升结构及塔机,顶模主梁与顶模立柱焊接为一个整体,结构更坚固。
[0020]本发明提供的爬升结构及塔机,核心筒内墙与顶模立柱之间设置多组侧向轮装置,塔机顶升过程中侧向轮装置将在核心筒内墙上滑动,侧向轮装置保持塔机的侧向稳定。
[0021]本发明提供的爬升结构及塔机,核心筒内墙与顶模立柱之间多组侧向支撑油缸,塔机的侧向固定全部依靠侧向支撑油缸抵住剪力墙提供的侧向反力。塔机载重工作时,水平载荷与垂直载荷均不会传给顶模主梁,不会使顶模主梁产生变形影响。
【附图说明】
[0022]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整体结构。
[0023]图2显示了本发明核心筒中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25]如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建筑用塔机,包括塔机本体和上述爬升结构,爬升结构包括顶模主梁1,顶模主梁I支撑于顶模立柱2的顶端,并与顶模立柱2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成一体,顶模立柱2设置于核心筒中;
[0026]塔身8与顶模主梁I之间采用高强度螺栓固定连接,位于顶模主梁I下侧的塔身8设置于核心筒中,且位于顶模立柱2之间;顶模立柱2与塔身8之间通过多道支撑梁5固定连接,支撑梁5上设置有C型框钢梁3,C型框钢梁3与支撑梁5之间设置有马凳,塔身8上设置有挂爪4,塔身8通过挂爪4支撑于C型框钢梁3上;
[0027]核心筒内墙6与顶模立柱2之间设置有多组侧向轮装置10和侧向支撑油缸,顶模立柱2内部设置有顶升油缸7,顶升油缸7的活塞杆与顶模立柱2固定连接,顶升油缸7驱动活塞杆伸长,带动顶模立柱2及塔身8—起向上爬升。
[0028]如图1所示,所述塔机本体通过回转机构固定于塔身8顶端,回转机构的回转上座上设置有配重架,配重架的一端连接起重臂,配重架的另一端设置有配重块,配重架上靠近配重块处设置有变幅卷扬,配重架上靠近回转机构处设置有起升卷扬,配重架上位于回转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司机室。
[0029]起重臂根部与配重架之间通过2支高强度销轴连接,起重臂以该销轴为中心能够旋转一定角度,约15°左右;起重臂上设置有托辊和导轮,起重臂的前端设置有滑轮;起重臂包括多节,每节之间通过4支高强度销轴连接。
[0030]变幅卷扬包括设置在配重架上的A形塔和变幅卷扬机,A形塔包括拉杆和压杆,A形塔的压杆一端固定于配重架上,压杆另一端通过高强度销子连接于拉杆中部位置,拉杆一端固定于配重架上,拉杆另一端连接有定滑轮组和笼头滑轮组,变幅钢丝绳从变幅卷扬机引出,经A形塔顶部的定滑轮组,在定滑轮组和笼头滑轮组之间来回4倍率穿绕后经过起重臂上设置的托辊和导轮,最终固定于起重臂前端的滑轮;起重臂上对应于笼头滑轮组处设置有笼头平台。
[0031]起升卷扬包括起升钢丝绳和起升卷扬机,起升钢丝绳从起升卷扬机引出,经起重臂上的托辊、导轮、起重臂前端的滑轮与吊钩连接,单倍率穿绕。
[0032]起重臂通过高强度销轴与配重架铰接在一起,起升卷扬通过起升钢丝绳将重物牵引至指定的状态;变幅钢丝绳通过变幅卷扬拉起起重臂,很好的实现起重臂的变幅,结构合理,安全性高。
[0033]每道支撑梁5上各有一台栗站,为侧向支撑油缸及侧向轮装置10的伸缩油缸提供动力;每道支撑梁5各有一个电气控制柜,实时监测侧向支撑油缸及侧向轮装置10伸缩油缸的动作控制及载荷。
[0034]优选在每道支撑梁上安装8个侧向支撑油缸,8个侧向轮装置。
[0035]塔机的每道支撑梁上各有一台栗站,为8只侧向支撑油缸及8只侧向轮伸缩油缸提供动力。
[0036]塔机的每道支撑梁各有一个电气控制柜,实时监测8只侧向支撑油缸及8只侧向轮伸缩油缸的动作控制及载荷。
[0037]塔机正常工作状态下,塔机的侧向固定全部依靠侧向支撑油缸抵住剪力墙提供的侧向反力,每道支撑梁上安装8个侧向支撑油缸,侧向支撑油缸采用机械螺母锁紧。
[0038]在塔机顶升过程中侧向轮装置将在核心筒内墙上滑动,侧向轮装置中也有伸缩油缸,侧向轮装置保持塔机的侧向稳定。每道支撑梁上安装8个侧向轮装置,侧向轮装置的伸缩油缸采用液压锁锁紧。
[0039]塔身8与顶模主梁I之间采用高强度螺栓固定连接,顶模主梁I与顶模立柱2之间焊接连接。
[0040]本发明的侧向支撑油缸及侧向轮装置的伸缩油缸可采用50T自锁顶,顶升油缸可采用100T自锁顶,100T自锁顶负载100吨,行程200mm,可机械自锁(行程范围内,任意位置可自锁),液压自动回缩。活塞杆头部球铰与鞍座连接,能承受载荷的偏载;能适应剪力墙的不平整,可适应任意方向的转角要求。螺套与活塞的同步顶升或下降,通过旋转自锁螺母,能使千斤顶机械自锁。
[0041 ] 100T顶升油缸的底部安装的轮辐荷重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能实时的在电控柜的显示器上显示载荷。当塔机被顶升到正常工作状态的高度时,固定在第一道支撑梁侧向上的8台50T自锁顶(四个方向每个方向上各固定两台自锁顶)和固定在第二道支撑梁侧向上的8台50T自锁顶(四个方向每个方向上各固定两台自锁顶)开始工作,通过液压栗站向50T自锁顶提供的压力油,推动16台50T自锁顶的活塞同步运动,当50T自锁顶顶升到一定高度后,依靠100T自锁顶的鞍座抵住剪力墙,向塔机提供侧向的反力,对塔机提供水平方向的顶持力,从而达到固定塔机的目的。
[004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超高层建筑用塔机爬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模主梁(I),顶模主梁(I)支撑于顶模立柱(2)的顶端,并与顶模立柱(2)之间固定连接成一体,顶模立柱(2)设置于核心筒中; 塔身(8)与顶模主梁(I)之间固定连接,位于顶模主梁(I)下侧的塔身(8)设置于核心筒中,且位于顶模立柱(2)之间;顶模立柱(2)与塔身(8)之间通过多道支撑梁(5)固定连接,支撑梁(5)上设置有C型框钢梁(3),C型框钢梁(3)与支撑梁(5)之间设置有马凳,塔身(8)上设置有挂爪(4),塔身(8)通过挂爪(4)支撑于C型框钢梁(3)上; 核心筒内墙(6)与顶模立柱(2)之间设置有多组侧向轮装置(10)和侧向支撑油缸,顶模立柱(2)内部设置有顶升油缸(7),顶升油缸(7)的活塞杆与顶模立柱(2)固定连接,顶升油缸(7)驱动活塞杆伸长,带动顶模立柱(2)及塔身(8) —起向上爬升; 每道支撑梁(5)上各有一台栗站,为侧向支撑油缸及侧向轮装置(10)的伸缩油缸提供动力;每道支撑梁(5)各有一个电气控制柜,实时监测侧向支撑油缸及侧向轮装置(10)伸缩油缸的动作控制及载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用塔机爬升结构,其特征在于,塔身(8)与顶模主梁(I)之间采用高强度螺栓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用塔机爬升结构,其特征在于,顶模主梁(I)与顶模立柱(2)之间焊接连接。4.一种超高层建筑用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塔机本体和爬升结构,所述爬升结构包括: 顶模主梁(I),顶模主梁(I)支撑于顶模立柱(2)的顶端,并与顶模立柱(2)之间固定连接成一体,顶模立柱(2)设置于核心筒中; 塔身(8)与顶模主梁(I)之间固定连接,位于顶模主梁(I)下侧的塔身(8)设置于核心筒中,且位于顶模立柱(2)之间;顶模立柱(2)与塔身(8)之间通过多道支撑梁(5)固定连接,支撑梁(5)上设置有C型框钢梁(3),C型框钢梁(3)与支撑梁(5)之间设置有马凳,塔身(8)上设置有挂爪(4),塔身(8)通过挂爪(4)支撑于C型框钢梁(3)上; 核心筒内墙(6)与顶模立柱(2)之间设置有多组侧向轮装置(10)和侧向支撑油缸,顶模立柱(2)内部设置有顶升油缸(7),顶升油缸(7)的活塞杆与顶模立柱(2)固定连接,顶升油缸(7)驱动活塞杆伸长,带动顶模立柱(2)及塔身(8) —起向上爬升; 所述塔机本体通过回转机构固定于塔身(8)顶端,回转机构的回转上座上设置有配重架,配重架的一端连接起重臂,配重架的另一端设置有配重块,配重架上还设置有起升卷扬和变幅卷扬; 每道支撑梁(5)上各有一台栗站,为侧向支撑油缸及侧向轮装置(10)的伸缩油缸提供动力;每道支撑梁(5)各有一个电气控制柜,实时监测侧向支撑油缸及侧向轮装置(10)伸缩油缸的动作控制及载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高层建筑用塔机,其特征在于,塔身(8)与顶模主梁(I)之间采用高强度螺栓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高层建筑用塔机,其特征在于,顶模主梁(I)与顶模立柱(2)之间焊接连接。
【文档编号】B66C23/80GK106044592SQ201610673394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8月16日 公开号201610673394.6, CN 106044592 A, CN 106044592A, CN 201610673394, CN-A-106044592, CN106044592 A, CN106044592A, CN201610673394, CN201610673394.6
【发明人】许贵林, 朱弘, 黄建军, 马夫华, 潘天才
【申请人】中昇建机(南京)重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