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73930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起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特别涉及一种起升机构。
【背景技术】
[0002]起重机(hoist)在工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起重机通常包括用于提供拉力的起升机构(hoisting machinery)、用于使起升机在轨道梁上行进的运行机构(travelingmachinery)、吊绳以及吊钩等部件。
[0003]起升机构是起重机的重要部分,通常包括卷筒、变速箱和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变速箱中的齿轮相配合。通过变速箱的传导,电机输出扭矩传送至卷筒,从而驱动卷筒转动,向绕在卷筒上的吊绳提供拉力。在起重机的使用过程中,需要确保吊绳不会与电机等设备发生碰撞、摩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起重机的吊绳容易接触到电机。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起升机构,包括:卷筒、电机以及变速箱,所述卷筒和所述电机装配于所述变速箱的同一侧,所述卷筒的转轴装配在所述变速箱的第一位置上,所述电机的转轴装配在所述变速箱的第二位置上,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变速箱的第一长轴上,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长轴之间具有第一距离。
[0006]可选地,在使用所述起升机构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长轴与重力方向平行。
[0007]可选地,在使用所述起升机构的过程中,吊绳从所述卷筒上伸出,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上方,所述第二位置和伸出的所述吊绳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长轴的两侧。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距离的范围是30毫米至50毫米。
[0009]可选地,所述变速箱中与所述卷筒接触以驱动所述卷筒转动的齿轮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连线上。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1 ] 通过将电机的位置进行偏移,使得卷筒上的吊绳远离电机,提高起升机构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起升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3]图2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起升机构沿A-A方向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5]为确保在起重机的使用过程中,吊绳不会与电机发生摩擦、碰撞,在设计时,通常会在从卷筒处伸出的吊绳和电机之间设有安全距离。吊绳与电机边缘之间的距离与卷筒和电机的尺寸,以及它们的装配位置有关。然而,在实际的工业设计中,卷筒和电机的外径尺寸往往受到诸多因素所限,不能随意改变。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升机构,能够在不改变卷筒和电机的尺寸的前提下,增大吊绳和电机之间预留的安全距离,提高起重机的使用安全性。
[0017]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起升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起升机构100包括卷筒101、变速箱103以及电机105。所述电机105的输出轴(图1中未显示)与变速箱103中的齿轮(图1中未显示)相配合连接,向其输入扭矩。在有些实施例中,所述变速箱103起到了降低转速以及提高扭矩的作用。通过所述变速箱103的传输,所述电机105的扭矩被传送至所述卷筒101,从而驱动所述卷筒101转动。在所述卷筒101上绕有吊绳107,通过所述卷筒101的转动,对所述吊绳107施加拉力,从而提升重物。
[0018]所述卷筒101和所述电机105装配在所述变速箱103的同一侧,从而使设备结构更加紧凑。图2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起升机构沿A-A方向的正视图。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显示,所述卷筒101和所述电机105被所述变速箱103遮住的部分在图2中也以虚线示出,以显示卷筒和电机的轮廓。
[0019]如图2所示,所述卷筒101装配在所述变速箱103的第一位置X上,所述电机105装配在所述变速箱103的第二位置Y上。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卷筒装配在变速箱上的位置和电机装配在变速箱上的位置,是指卷筒和电机的转轴与其所在一侧的变速箱表面的接触点。为了便于显示,图2中分别以标有X和Y的实心圆点表示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实际上,所述第一位置X和所述第二位置Y位于与图2所示的变速箱103表面的相对面上。
[0020]通常,起升机构的变速箱整体上具有长条形的形状,以提供装配卷筒和电机的表面。如图2所示,所述变速箱103的正视图大体呈长方形形状。然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变速箱的形状并不限于标准的长方体。在整体呈长条形的前提下,变速箱的轮廓可以有变型。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变速箱103的外壳可以具有曲面,边角可以做圆弧处理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即使外形上具有不同的变形,大体上呈长条形的起升机构变速箱都具有一个延伸方向,即变速箱的长轴所在的方向。例如,所述延伸方向为变速箱最长的一边所在的方向上。
[0021]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位置X位于所述变速箱103的第一长轴(图2中以点划线示出)上,而所述第二位置Y并不位于所述第一长轴上,而是与所述第一长轴具有第一距离Zo在起重机的使用过程中,即起重机装配到厂房、仓库等空间轨道横梁上时,所述起升机构100的装配位置满足如下条件:所述变速箱103的第一长轴与重力方向平行,即垂直于地面,以获得更稳定的结构;以及,所述卷筒101位于所述电机105的上方。
[0022]由于所述卷筒101位于所述电机105的上方,从所述卷筒101处伸出的吊绳107向下延伸,会经过靠近所述电机105的区域。所述吊绳107与所述电机105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卷筒101和所述电机105的尺寸,以及它们的装配位置有关。如上所述,所述卷筒101和所述电机105的尺寸受诸多因素限制。然而,在所述卷筒101和所述电机105的尺寸确定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增大所述吊绳107与所述电机105的边缘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所述电机105的装配位置,即所述第二位置Y,并不位于所述第一长轴上,而是向与吊绳107伸出的一侧相反的方向偏移了一段距离。由此,在起重机的使用过程中,从所述卷筒101处伸出的吊绳107与所述第二位置Y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长轴的两侧,从而使吊绳107和电机105更为远离。
[0023]在本实用新型的有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距离Z的取值范围是30毫米至50毫米。
[0024]在有些实施例中,所述变速箱103中具有与所述卷筒101的边缘接触以驱动所述卷筒101转动的齿轮。为了进一步提高起升机构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在有些实施例中,该齿轮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X和所述第二位置Y的连线上。
[0025]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起升机构,包括:卷筒、电机以及变速箱,所述卷筒和所述电机装配于所述变速箱的同一侧,所述卷筒的转轴装配在所述变速箱的第一位置上,所述电机的转轴装配在所述变速箱的第二位置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变速箱的第一长轴上,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长轴之间具有第一距离,在使用所述起升机构的过程中,吊绳从所述卷筒上伸出,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上方,所述第二位置和伸出的所述吊绳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长轴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所述起升机构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长轴与重力方向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的范围是30毫米至50毫米。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起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中与所述卷筒接触以驱动所述卷筒转动的齿轮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连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升机构,包括:卷筒、电机以及变速箱,所述卷筒和所述电机装配于所述变速箱的同一侧,所述卷筒的转轴装配在所述变速箱的第一位置上,所述电机的转轴装配在所述变速箱的第二位置上,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变速箱的第一长轴上,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长轴之间具有第一距离。通过将电机的位置进行偏移,使得卷筒上的吊绳远离电机,提高起升机构的安全性。
【IPC分类】B66C17-00, B66D1-22
【公开号】CN204281101
【申请号】CN201420497853
【发明人】夏玉娟, 冯培成
【申请人】科尼起重机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8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