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动地平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61158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电动地平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电动地平车。
【背景技术】
[0002]电动地平车主要是将380V电源降压至36V安全电压,连接至钢轨上,电动平车从轨道上取电,然后经过升压变压器升压至380V,来控制交流电机使平车运行。轨道即作为车轮的行走轨道又兼做馈电轨。由于不用电缆,轨道以低压供电,故安全可靠、不怕烫,不怕砸,不妨碍交叉运输,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易实现遥控和自动化,给厂区运输布置以很大方便。
[0003]现有的专利申请号:201020541208.1,公开了一种低压轨道供电电动平车,该电动平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维护、承载能力大、污染少,可配合吊车运输重物过跨之用,但是,还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4]1、现有的电动平车电机控制不够精确,无法完全实现自动化,电动平车在工作时效率较低,因为有人工的参与,有一定的危险性;
[0005]2、现有的电动平车不具有避障功能,当电动平车遇到障碍物时,不能及时作出反馈,影响电动平车的使用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动地平车,该电动地平车电机的控制精确,在遇到障碍物时,能够实时识别,在控制上能够实现智能化。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0008]一种智能电动地平车,包括电动地平车本体,电动地平车本体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电机驱动电路相连,所述电机驱动电路输出与主控芯片相连,电动地平车本体的车架上还设有避障电路,所述避障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芯片相连。
[0009]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LG9110,所述驱动芯片LG9110的两个信号输入端IA端及IB端分别与电机相连且均通过电阻与供电电源端相连,所述驱动芯片LG9110的两个GND端的公共端分两路,一路通过电阻R7与地相连,另一路与电阻R54的一端相连,电阻R54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通过极性电容与地相连,另一路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两路,一路通过上拉电阻与电源相连,另一路与主控芯片相连。
[0010]所述避障电路包括三条相并联的支路,第一条支路包括相串联的红外发射二极管D8及电阻R14,第二条支路包括相串联的红外接收二极管D9及电阻R15,第二条支路包括相串联的电阻R16及电阻R21,红外接收二极管D9与电容C13相并联,电阻R16及电阻R21中点与运算放大器TS92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红外接收二极管D9与电容C13的公共端与运算放大器TS92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TS922的输出分两路,一路通过上拉电阻R17与电源端相连,另一路与电阻R9的一端相连,电阻R9的另一端分三路,一路通过滤波电容与地相连,另一路通过电阻R26与地相连,第三路通过二极管D7与三极管Q6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6的集电极分两路,一路通过上拉电阻R19与电源相连,另一路与控制芯片相连。
[0011]所述红外接收二极管D9、红外发射二极管D8、电容C13及运算放大器TS922的正极输入端均接地。
[0012]工作原理:电机驱动电路采用LG9110作为驱动核心,该芯片具有廉价、高效、操作方便等优点。其工作原理为,输出电流经过电阻R7流入地线,当电机发生堵转或者电流过大等极端情况时,R7的分压增大,此时三极管Q4导通,主控芯片检测到对应引脚的下跳沿时,控制芯片发出指令,关闭控制芯片的PWM输出或者电源等,从而防止电机被电流过大而出现烧坏的危险。
[0013]避障电路采用一对红外发射及接收管作为避障的主要功能单元,经过电阻分压得到参考电压,利用双运算放大器TS922组成的电压比较器电路进行电压对比,并在输出端加上滤波及防抖动电路,从而得到切实可靠的障碍物报警信号。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5]本实用新型电动地平车电机的控制精确,在遇到障碍物时,能够实时识别,在控制上能够实现智能化。
[0016]当电机发生堵转或者电流过大等极端情况时,通过关闭控制芯片的PWM输出或者电源等从而防止电机被电流过大而出现烧坏的危险。
[0017]当电动地平车遇到障碍物时,通过避障电路从而得到切实可靠的障碍物报警信号,控制芯片及时驱动相应的报警设备动作,避免危险发生。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驱动电路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避障电路图。
[0020]【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2]一种智能电动地平车,包括电动地平车本体,电动地平车本体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电机驱动电路相连,所述电机驱动电路输出与主控芯片相连,电动地平车本体的车架上还设有避障电路,所述避障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芯片相连。
[0023]电机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LG9110,所述驱动芯片LG9110的两个信号输入端IA端及IB端分别与电机相连且均通过电阻与供电电源端相连,所述驱动芯片LG9110的两个GND端的公共端分两路,一路通过电阻R7与地相连,另一路与电阻R54的一端相连,电阻R54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通过极性电容与地相连,另一路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两路,一路通过上拉电阻与电源相连,另一路与主控芯片相连。
[0024]避障电路包括三条相并联的支路,第一条支路包括相串联的红外发射二极管D8及电阻R14,第二条支路包括相串联的红外接收二极管D9及电阻R15,第二条支路包括相串联的电阻R16及电阻R21,红外接收二极管D9与电容C13相并联,电阻R16及电阻R21中点与运算放大器TS92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红外接收二极管D9与电容C13的公共端与运算放大器TS92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TS922的输出分两路,一路通过上拉电阻R17与电源端相连,另一路与电阻R9的一端相连,电阻R9的另一端分三路,一路通过滤波电容与地相连,另一路通过电阻R26与地相连,第三路通过二极管D7与三极管Q6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6的集电极分两路,一路通过上拉电阻R19与电源相连,另一路与控制芯片相连。
[0025]红外接收二极管D9、红外发射二极管D8、电容C13及运算放大器TS922的正极输入端均接地。
[0026]如图1所不,电机驱动电路米用LG9110作为驱动核心,该芯片具有廉价、尚效、操作方便等优点。其工作原理为,输出电流经过电阻R7流入地线,当电机发生堵转或者电流过大等极端情况时,R7的分压增大,此时三极管Q4导通,主控芯片检测到对应引脚的下跳沿时,控制芯片发出指令,关闭控制芯片的PWM输出或者电源等,从而防止电机被电流过大而出现烧坏的危险。
[0027]如图2所示,避障电路采用一对红外发射及接收管作为避障的主要功能单元,经过电阻分压得到参考电压,利用双运算放大器TS922组成的电压比较器电路进行电压对比,并在输出端加上滤波及防抖动电路,从而得到切实可靠的障碍物报警信号。
[0028]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主权项】
1.一种智能电动地平车,其特征是,包括电动地平车本体,电动地平车本体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电机驱动电路相连,所述电机驱动电路输出与主控芯片相连,电动地平车本体的车架上还设有避障电路,所述避障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芯片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动地平车,其特征是,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LG9110,所述驱动芯片LG9110的两个信号输入端IA端及IB端分别与电机相连且均通过电阻与供电电源端相连,所述驱动芯片LG9110的两个GND端的公共端分两路,一路通过电阻R7与地相连,另一路与电阻R54的一端相连,电阻R54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通过极性电容与地相连,另一路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两路,一路通过上拉电阻与电源相连,另一路与主控芯片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动地平车,其特征是,所述避障电路包括三条相并联的支路,第一条支路包括相串联的红外发射二极管D8及电阻R14,第二条支路包括相串联的红外接收二极管D9及电阻R15,第二条支路包括相串联的电阻R16及电阻R21,红外接收二极管D9与电容C13相并联,电阻R16及电阻R21中点与运算放大器TS92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红外接收二极管D9与电容C13的公共端与运算放大器TS92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TS922的输出分两路,一路通过上拉电阻R17与电源端相连,另一路与电阻R9的一端相连,电阻R9的另一端分三路,一路通过滤波电容与地相连,另一路通过电阻R26与地相连,第三路通过二极管D7与三极管Q6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6的集电极分两路,一路通过上拉电阻R19与电源相连,另一路与控制芯片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动地平车,其特征是,所述红外接收二极管D9、红外发射二极管D8、电容C13及运算放大器TS922的正极输入端均接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动地平车,包括电动地平车本体,电动地平车本体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电机驱动电路相连,所述电机驱动电路输出与主控芯片相连,电动地平车本体的车架上还设有避障电路,所述避障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芯片相连。本实用新型电动地平车电机的控制精确,在遇到障碍物时,能够实时识别,在控制上能够实现智能化。
【IPC分类】B65G35-00, B65G43-00
【公开号】CN204368984
【申请号】CN201420854865
【发明人】张银峰
【申请人】山东众冠钢板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