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用采血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64233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临床检验用采血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检验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临床检验用采血盒。
【背景技术】
[0002]在医院的临床检验中,通常病人手术前检查身体状况,需要采血检验的项目非常多,例如:1.血常规或血细胞分析:筛查有无感染、贫血以及一些血液病;2.肝功能:辅助肝炎、脂肪肝、胆囊炎等诊断;3.肾功能:辅助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功能损伤诊断;4.血糖:筛查及辅助诊断糖尿病、低血糖等疾病,糖尿病疗效观察;5.血脂: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的辅助诊断,提供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参考;6.血尿酸:痛风、早期肾损伤的辅助诊断;7.血沉:结核、风湿、感染、肿瘤等疾病的辅助诊断;8.血流变:提供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参考;9.凝血项:出凝血疾病的辅助诊断,抗凝药效果观察,手术检查常规项目;10.乙肝五项: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复制情况,注射乙肝疫苗效果观察;11.甲肝抗体:有无甲型肝炎感染;12.丙肝抗体:有无丙型肝炎感染;13.抗0、类风湿因子:类风湿辅助诊断;14.甲胎蛋白:肝癌早期辅助诊断;15.癌胚抗原:直肠癌、胆囊癌等肿瘤早期筛查;16.前列腺素:前列腺疾病良、恶性辅助诊断;17.甲状腺功能(T3、T4、TSH):甲亢、甲减等辅助诊断,需要一次采集多管血液样本,将血样做好标记,送到不同的检验项目,在血样转运的过程中需要将试管进行固定,以避免发生试管倾斜、破碎等现象,进而防止试管内的样品溢出或损坏。目前,血样转运使用的采血架或直接放在医疗器械托盘内运送,这种采血架在标本送检转运过程中,样本会随同架体的晃动而外溅,甚至造成相邻的标本混淆碰撞,并且容易感染病毒、病菌,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解决血样转运过程中相邻试管混淆碰撞,易感染病菌的临床检验用采血盒。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临床检验用采血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内设有夹层,夹层上设有采血管孔,夹层位于采血管上部1/3-1/2处,盒盖内对应采血管孔的位置嵌设采血管帽,盒盖内侧边缘设有紫外灯,紫外灯与蓄电池电连接,盒体与盒盖一侧铰接,另一侧通过磁扣连接。
[0005]夹层与盒体底面之间设有缓冲衬垫。
[0006]缓冲衬垫上设有凹槽,凹槽位置对应采血管孔。
[0007]本实用新型盒体与盒盖通过强力磁扣扣合,开启方便;盒盖内设有紫外灯,对采血盒消毒,确保盒内无菌条件,血样存储转运安全;采血管置于夹层内的采血管孔内,露出1/3-1/2,拿取方便且防倾倒,盒盖内嵌设采血管帽,进一步固定采血管,防止晃动外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图2所示,临床检验用采血盒,包括盒体I和盒盖2,盒体I内设有夹层3,夹层3上设有采血管孔4,夹层3位于采血管上部1/3-1/2处,拿取方便且防倾倒,盒盖2内对应采血管孔的位置嵌设采血管帽7,进一步固定采血管,盒盖2内侧边缘设有紫外灯9,对采血盒消毒,紫外灯9与蓄电池8电连接,盒体I与盒盖2 —侧铰接,另一侧通过强力磁扣6连接,开启方便,夹层3与盒体I底面之间设有缓冲衬垫5,进一步地,缓冲衬垫上设有凹槽,凹槽位置对应采血管孔,如图3所示。
【主权项】
1.临床检验用采血盒,包括盒体和盒盖,其特征在于:盒体内设有夹层,夹层上设有采血管孔,夹层位于采血管上部1/3-1/2处,盒盖内对应采血管孔的位置嵌设采血管帽,盒盖内侧边缘设有紫外灯,紫外灯与蓄电池电连接,盒体与盒盖一侧铰接,另一侧通过磁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临床检验用采血盒,其特征在于:夹层与盒体底面之间设有缓冲衬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临床检验用采血盒,其特征在于:缓冲衬垫上设有凹槽,凹槽位置对应采血管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床检验用采血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内设有夹层,夹层上设有采血管孔,夹层位于采血管上部1/3-1/2处,盒盖内对应采血管孔的位置嵌设采血管帽,盒盖内侧边缘设有紫外灯,紫外灯与蓄电池电连接,盒体与盒盖一侧铰接,另一侧通过磁扣连接。本实用新型盒体与盒盖通过强力磁扣扣合,开启方便;盒盖内设有紫外灯,对采血盒消毒,确保盒内无菌条件,血样存储转运安全;采血管置于夹层内的采血管孔内,露出1/3-1/2,拿取方便且防倾倒,盒盖内嵌设采血管帽,进一步固定采血管,防止晃动外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IPC分类】B65D81-05, B65D25-10, A61L2-10, B65D55-02
【公开号】CN204473408
【申请号】CN201520030625
【发明人】张志梅, 李彦娜, 潘国良
【申请人】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