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格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80137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格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插格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纸箱内部卡格纸板分格处理没有专门机器进行自动化生产。有些工厂自行制作简单的半机械装置进行简单的分格处理,针对性很强,只适应特定规格的卡格纸,生产效
[0003]率低下,现实中还是依靠人工进行分格处理,在目前多数工厂生产员工不足,人力成本上升的压力大。包装行业快速发展,纸箱内部卡格纸板分格处理完全依靠人工进行处理,很多工厂不堪重负。现实生产中进行人工插卡格,由于操作难度大,生产效率低。每天重复的大量机械式动作,员工感觉烦燥,同时生产劳动强度大。
[0004]文献号“CN 203877059 U”的“快速插格机”、文献号“CN 202528505 U”的“一种插格机”、河南华鑫包装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插格机以及中山市华通包装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插格机纵隔板下料装置结构复杂,生产工序长。而且上述两种插格机的纵隔板位置不可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插格定位准确、出板位置可调、省时省力且工作效率高的插格机。
[0006]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传输装置、设置在传输装置一侧的横隔板送料装置、设置在传输装置另一侧的纵隔板送料装置以及设置在传输装置上方的一个以上的纵隔板通道,所述纵隔板通道位于纵隔板送料装置下方;所述纵隔板送料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机架端部前后两侧的支撑工作台、设置在支撑工作台的台板上的挡料立板框、设置在挡料立板框下端和台板之间的出料口、设置在台板上的推料装置、设置在出料口外侧上端的上导向弯板以及设置在出料口外侧下端的下导向弯板,所述纵隔板通道设置在支撑工作台之间,所述上导向弯板和与之对应的下导向弯板之间为导向弯板通道,所述导向弯板通道出口与纵隔板通道对应设置;所述推料装置和出料口相对应,所述出料口的宽度为一片纵隔板通过的宽度。
[0008]进一步,所述推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台板上的气缸、设置在气缸气缸端上的通过PLC控制的电磁换向阀以及设置在气缸活塞杆端部的推板,所述推板和出料口相对应,所述推板厚度不大于一片纵隔板的厚度。
[0009]进一步,在所述对应的支撑工作台之间设置有调节杆,所述支撑工作台为一组以上。
[0010]进一步,所述挡料立板框内侧对应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和相应的挡料立板框通过螺栓或者丝杠丝母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传输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传送带以及设置在传送带上的纵隔板定位板。
[0012]进一步,所述上导向弯板和下导向弯板采用钢板煨弯制成,所述导向弯板通道出口可调。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本实用新型采用气缸推动纵隔板沿导向弯板通道一次性送入滑入纵隔板通道,节省工序,提高工作效率,通过PCL控制电磁换向阀实现自动化下料;通过调整上、下导向弯板的弯曲长度或者台板在调节杆上的位置,实现对不同纵隔板间距的要求;通过纵隔板定位板使得纵隔板对齐,定位精准;通过螺栓调整卡板间距,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纵隔板要求,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节省工序、工作效率高,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1机架、11出料口、12台板、13推板、2支撑工作台、211传送带、212纵隔板定位板、22横隔板送料装置、3气缸、4电磁换向阀、5挡料立板框、6卡板、7纵隔板通道、81上导向弯板、82下导向弯板、9调节杆、10螺栓、111格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I上的传输装置、设置在传输装置一侧的横隔板送料装置22、设置在传输装置另一侧的纵隔板送料装置以及设置在传输装置上方的一个以上的纵隔板通道7,所述纵隔板通道7位于纵隔板送料装置下方;所述传输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I上的传送带211以及设置在传送带211上的纵隔板定位板212,传输装置还可以是链条传输装置等其他常见结构,横隔板送料装置22为常见插格机的横隔板下料机构。
[0019]所述纵隔板送料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机架I端部前后两侧的支撑工作台2、设置在支撑工作台2的台板12上的挡料立板框5、设置在挡料立板框5下端和台板12之间的出料口 11、设置在台板12上的推料装置、设置在出料口 11外侧上端的上导向弯板81以及设置在出料口 11外侧下端的下导向弯板82,所述纵隔板通道7设置在支撑工作台2之间,所述上导向弯板81和与之对应的下导向弯板82之间为导向弯板通道,所述导向弯板通道出口与纵隔板通道7对应设置;所述出料口 11的宽度为一片纵隔板通过的宽度,所述推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台板12上的气缸3、设置在气缸3气缸端上的通过PLC控制的电磁换向阀4以及设置在气缸3活塞杆端部的推板13,所述推板13和出料口 11相对应,所述推板13厚度不大于一片纵隔板的厚度。优选在所述对应的支撑工作台2之间设置有调节杆9,从而根据实际纵隔板插格要求调整实现支撑工作台2的位置,支撑工作台2为一组以上。所述挡料立板框5内侧对应设置有卡板6,所述卡板6和相应的挡料立板框5通过螺栓10或者丝杠丝母连接。所述上导向弯板81和下导向弯板82采用薄钢板:!:畏弯制成,所述导向弯板通道出口可调。
[0020]所述纵隔板送料装置、导向弯板通道以及纵隔板通道7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数量。支撑工作台2和机架I之间设置有丝杠丝母升降结构,从而可以调节纵隔板送料装置的高度。
[002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0022]根据纵隔板的长度通过螺栓10调整卡板6之间的距离,然后将纵隔板堆放入卡板6内,接通电源,通过PCL编程控制电磁换向阀4带动气缸3伸缩,从而将纵隔板从出料口11推入,纵隔板沿着导向弯板通道滑入纵隔板通道7中,传送带211在机架I上运动,纵隔板定位板212将纵隔板推齐并推动纵隔板随着传送带211运动,在传输装置的带动下,当纵隔板到达横隔板送料装置22位置时,其中横隔板送料装置22为常见横隔板送料装置,优选带传感器的横隔板送料装置22,传动器感应,横隔板送料装置22将横隔板插在纵隔板上,传输装置继续运动,将组装好的格料板111送出。通过调整上导向弯板81、下导向弯板82的长度或者调整纵隔板送料装置在调节杆9的位置,从而使纵隔板到达相应的纵隔板通道7中,实现不同尺寸间距隔板的插装。
[002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插格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I)上的传输装置、设置在传输装置一侧的横隔板送料装置(22)、设置在传输装置另一侧的纵隔板送料装置以及设置在传输装置上方的一个以上的纵隔板通道(7),所述纵隔板通道(7)位于纵隔板送料装置下方; 所述纵隔板送料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机架(I)端部前后两侧的支撑工作台(2)、设置在支撑工作台(2)的台板(12)上的挡料立板框(5)、设置在挡料立板框(5)下端和台板(12)之间的出料口(11)、设置在台板(12)上的推料装置、设置在出料口(11)外侧上端的上导向弯板(81)以及设置在出料口(11)外侧下端的下导向弯板(82),所述纵隔板通道(7)设置在支撑工作台(2)之间,所述上导向弯板(81)和与之对应的下导向弯板(82)之间为导向弯板通道,所述导向弯板通道出口与纵隔板通道(7 )对应设置;所述推料装置和出料口( 11)相对应,所述出料口(11)的宽度为一片纵隔板通过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台板(12)上的气缸(3 )、设置在气缸(3 )气缸端上的通过PLC控制的电磁换向阀(4 )以及设置在气缸(3 )活塞杆端部的推板(13),所述推板(13 )和出料口( 11)相对应,所述推板(13 )厚度不大于一片纵隔板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插格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应的支撑工作台(2)之间设置有调节杆(9),所述支撑工作台(2)为一组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插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立板框(5)内侧对应设置有卡板(6),所述卡板(6)和相应的挡料立板框(5)通过螺栓(10)或者丝杠丝母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插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I)上的传送带(211)以及设置在传送带(211)上的纵隔板定位板(2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插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向弯板(81)和下导向弯板(82 )采用钢板煨弯制成,所述导向弯板通道出口可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格机,其包括机架、传输装置、横隔板送料装置、纵隔板送料装置以及纵隔板通道,纵隔板送料装置包括支撑工作台、挡料立板框、出料口、推料装置、上导向弯板以及下导向弯板,纵隔板通道设置在支撑工作台之间,上导向弯板和与之对应的下导向弯板之间为导向弯板通道,导向弯板通道出口与纵隔板通道对应设置;所述推料装置和出料口相对应,所述出料口的宽度为一片纵隔板通过的宽度,本实用新型省时省力,自动化生产,适用不同纵隔板的要求,定位精准,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工作效率高,适合大规模推广。
【IPC分类】B65B43-26
【公开号】CN204489316
【申请号】CN201520136468
【发明人】高石磊
【申请人】高石磊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