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顶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18369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推顶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顶器,属于卷扬、提升、牵引或推动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对于集装箱散装货物特别是散装废旧物品的装卸过程,常规的推顶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常规的推顶器仅限于推动装箱,不便于卸货的使用。同时常规的推顶器承受能力有限,常适用于5t以下货物的推动,当货物过重时,会造成推杆与固定板之间撕裂,因此需要采用多次操作的方式完成工作,耗费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顶器,该推顶器即可以推动货物的运装,还可以卸载货物;同时,该推顶器承载能力大,节约操作时间。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推顶器,包括推顶部、推杆和固定板,推杆的顶部连接推顶部,底部连接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连接在推杆的底部,固定板的另一侧上方设置活动对接头I和下方设置固定对接头II ;对接头的设置可使得推顶器在使用时,不仅可以起到常规推顶器的推动装载货物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对接头的运动而产生起吊的功能。
[0006]进一步地,固定板上部设置牵引部位I,推杆上设置牵引部位II,牵引部位I和牵引部位II之间设置牵引线;牵引部位和牵引线的设置可有效地增加承重;且当载重量较大时,可防止推杆和固定板之间产生撕裂。
[0007]进一步地,推顶部到牵引部位II之间的距离,牵引部位II到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二者的比例优选1: 1.5-4;牵引部位II的位置的设定,可以有效增加牵引作用的效果,进而增加承重量。
[0008]进一步地,推顶部是板体形薄板,薄板的一侧板面连接在推杆的顶部,薄板的另一侧板面设置防滑部件;防滑部件的设置,可以在装载货物时增大推顶部和货物之间的摩擦,防止货物滑移。
[0009]进一步地,防滑部件优选重复的凹槽齿形结构,齿槽结构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滑,另一方面可以在起吊时作为起吊挂件使用。
[0010]进一步地,推顶部与推杆之间设置用于加固的加强筋。
[0011]进一步地,固定板与推杆之间设置用于加固的加强筋,加强筋不仅设置在左右两侦U,在其上侧的设置尤为重要,可有效防止推杆和固定板之间产生撕裂。
[0012]进一步地,推杆在靠近推顶部一端的上部设置凸起阻挡部件,推顶部和阻挡部件之间用于起吊货物;或者,推杆在靠近推顶部一端的下部设置可折叠起吊部件;可折叠起吊部件收叠于推杆内,起吊部件用于起吊货物。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4](I)所述推顶器既可以推动货物的运装,防止货物滑移,还可以起吊卸载货物;本实用新型突破了常规推顶器的平推装载作用,起到装载和卸载两大功能。
[0015](2)所述推顶器可有效防止固定板与推杆间的撕裂,且承载能力大,最大可推动35t货物,因此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装卸货时间。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推顶器实施例1的左立体视图,
[0017]图2是推顶器实施例1的右立体视图,
[0018]图3是推顶器实施例2的左立体视图;
[0019]图中编号:1推顶部,2推杆,3固定板,4活动对接头I,5固定对接头II,6牵引部位I,7牵引部位II,8牵引线,9防滑部件,1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实阐述,实施例中的上下左右方位以推顶器保持平推时的状态为描述依据: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推顶器包括推顶部1、推杆2、固定板3、活动对接头I 4和固定对接头II 5。
[0023]推顶部I是长方体薄板,薄板的一侧板面连接在推杆2的顶部,薄板的另一侧板面设置防滑部件9,本实施例的防滑部件具体结构为重复的凹槽齿形结构。
[0024]固定板3为板体形,固定板3的一侧连接在推杆2的底部,固定板3的另一侧上方横向设置2个活动对接头I 4和下方横向设置2个固定对接头II 5。
[0025]所述固定对接头II 5,固定在装载机或铲车的固定对接头上,仅产生绕固定轴心的运动;所述活动对接头I 4,安装在装载机或铲车的活动对接头上,一方面可以绕轴心运动,另一方面还可以跟随装载机或铲车的活动对接头一起运动,主要是使得推杆2进行上下运转。
[0026]固定板3上部设置牵引部位I 6,推杆2上设置牵引部位II 7,牵引部位I 6和牵引部位II 7之间通过牵引线8相连。
[0027]推顶部I到牵引部位II 7之间的距离,牵引部位II 7到固定板3之间的距离,二者的比例为1:2.4。
[0028]推顶部I与推杆2之间的左右两侧设置用于加固的加强筋10,固定板3与推杆2之间除左右两侧设置加强筋10以外,二者连接处的上部也设置加强筋10。防止起吊时固定板3与推杆2之间撕裂。
[0029]工作时,将推顶器的两个固定对接头II 5安装在装载机或铲车下部的两个固定对接头上,两个活动对接头I 4安装在装载机或铲车上部的两个活动对接头上;活动对接头I 4和固定对接头II 5均可绕着轴心旋转,活动对接头I 4还可跟随装载机或铲车的两个活动对接头一起运动。
[0030]当推顶器水平推动货物时,将活动对接头I 4和固定对接头II 5固定在装载机上,保持推杆2呈水平方向,推动货物运装;当起吊卸载货物时,固定对接头II 5固定并处于旋转状态,装载机上的活动对接头拉动活动对接头I 4,使推杆2向上翘起,将挂在推顶部I凹槽齿形结构上的货物起吊,同时牵引线8在起吊过程中发挥牵引作用。
[0031]实施例2
[0032]如图3所示,除以下特征外,其他特征同实施例1 ;
[0033]固定板3为板体形,固定板3的一侧连接在推杆2的底部,固定板3的另一侧上方设置I个活动对接头I 4和下方横向设置2个固定对接头II 5,从稳定性出发,将活动对接头I 4设置在纵向位置的中间,即在纵向上位于2个固定对接头II 5之间,形成等边三角形。
[0034]工作时,将推顶器的两个固定对接头II 5安装在装载机或铲车下部的两个固定对接头上,一个活动对接头I 4安装在装载机或铲车上部的一个活动对接头上;活动对接头I 4和固定对接头II 5均可绕着轴心旋转,活动对接头I 4还可跟随装载机或铲车的两个活动对接头一起运动。
[0035]当推顶器水平推动货物时,将活动对接头I 4和固定对接头II 5固定在装载机上,保持推杆2呈水平方向,推动货物运装;当起吊卸载货物时,固定对接头II 5固定并处于旋转状态,装载机上的活动对接头拉动活动对接头I 4,使推杆2向上翘起,将挂在推顶部I凹槽齿形结构上的货物起吊,同时牵引线8在起吊过程中发挥牵引作用。
[0036]实施例3
[0037]除以下特征外,其他特征同实施例1或实施例2 ;
[0038]推杆2在靠近推顶部I 一端的上部设置凸起阻挡部件;起吊工作时,将起吊货物挂在推顶部I和凸起阻挡部件之间,防止起吊时货物沿着推杆2下滑。
[0039]实施例4
[0040]除以下特征外,其他特征同实施例1或实施例2 ;
[0041]推杆2在靠近推顶部I 一端的下部设置可折叠起吊部件,如吊钩;平推装箱时,将可折叠起吊部件收叠于推杆2内;起吊工作时,将起吊货物挂在可折叠起吊部件上起吊。
[0042]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推顶器,包括推顶部(1)、推杆(2)和固定板(3),推杆(2)的顶部连接推顶部(I),底部连接固定板(3);其特征在于:固定板(3)的一侧连接在推杆(2)的底部,固定板(3)的另一侧上方设置活动对接头I (4)和下方设置固定对接头II (5) 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顶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板(3)上部设置牵引部位I(6),推杆⑵上设置牵引部位II (7),牵引部位I (6)和牵引部位II (7)之间设置牵引线(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顶器,其特征在于:推顶部(I)到牵引部位II(7)之间的距离,牵引部位II (7)到固定板(3)之间的距离,二者的比例为1:1.5-4。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推顶器,其特征在于:推顶部(I)是板体形薄板,薄板的一侧板面连接在推杆(2)的顶部,薄板的另一侧板面设置防滑部件(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顶器,其特征在于:防滑部件(9)为重复的凹槽齿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推顶器,其特征在于:推顶部⑴与推杆(2)之间设置用于加固的加强筋(10)。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推顶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板(3)与推杆(2)之间设置用于加固的加强筋(10)。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推顶器,其特征在于:推杆(2)在靠近推顶部(I)一端的上部设置凸起阻挡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推顶器,其特征在于:推杆(2)在靠近推顶部(I)一端的下部设置可折叠起吊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推顶器,其特征在于:可折叠起吊部件收叠于推杆(2)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顶器,属于卷扬、提升、牵引或推动设备领域;用于散装货物的装载和卸载。所述推顶器,包括推顶部、推杆和固定板,推杆的顶部连接推顶部,底部连接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连接在推杆的底部,固定板的另一侧上方设置活动对接头Ⅰ和下方设置固定对接头Ⅱ。所述推顶器既可以推动货物的运装,防止货物滑移,还可以起吊卸载货物;同时可有效防止固定板与推杆间的撕裂,承载能力大,提高工作效率。
【IPC分类】B65G65-00
【公开号】CN204528690
【申请号】CN201520216578
【发明人】葛童, 徐云峰, 刘宝良
【申请人】葛童, 徐云峰, 刘宝良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