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型升降机附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18692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v型升降机附墙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机附属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型升降机附墙架。
【背景技术】
[0002]施工升降机在安装的时候通常需要先安装标准节,标准节是升降机的重要承压结构,所以标准节的稳定性对于升降机的安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防止标准节发生位移,需要在标准节上安装附墙架,附墙架连接标准节和墙体,对于标准节具有支撑作用,然而现有的一些附墙架结构较为复杂,附墙架上的连接处较多,给安装带来不便,而且附墙架的安装属于高空作业,较长的安装时间意味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一般附墙架发生事故一般是因为连接处的损坏,减少连接处可以提高附墙架的使用寿命。
[0003]申请号为“CN201120320791.8”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名称为“一种附墙架”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公布的附墙架将导轨架连接到建筑物墙体上,在从导轨架到建筑物墙体的方向上,所述附墙架依次包括彼此连接的导轨架连接杆、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延伸管和附墙座,在所述第一连接架中,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架一侧的宽度大于位于所述导轨架连接杆一侧的宽度。该附墙架连接结构较多,不仅给安装带来麻烦,又增加了安全隐患。
[0004]申请号为“CN200920281458.3”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名称为“施工升降机自由调节式附墙架”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公布的一种施工升降机自由调节式附墙架,属于施工升降机附属设施,包括固定于标准节上的伸缩架和调节杆,伸缩架的底座两侧分别设置销孔座,底座的销孔座和建筑物之间设置连接调节杆,所述的调节杆包括斜向伸缩调节杆和三角伸缩调节杆,两根斜向伸缩调节杆一端分别固定在底座两侧的销孔座,另一端分别固定于建筑物,三角伸缩调节杆连接两根斜向伸缩调节杆构成三角形状结构。该附墙架的斜向伸缩调节杆与底座是通过螺栓连接,附墙架的应力集中在连接处,连接稳固性和耐用性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V型升降机附墙架,以解决现有的附墙架连接结构较多,安装不便和不耐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整体性高的V型升降机附墙架,通过将主体架构一体化,减少了附墙架的连接结构,同时加强了连接结构的连接强度,从而减小了附墙架的安装难度、增加了附墙架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0006]一种V型升降机附墙架,包括标准节和附墙架,所述标准节包括导向柱和结构架,所述附墙架由附墙臂、主架、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和附墙座构成,所述附墙臂分为第一附墙臂和第二附墙臂,所述附墙臂通过螺栓连接于结构架上,所述主架为一体化架构,依次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凹形架体、第一附墙臂连接杆和第二附墙臂连接杆,所述凹形架体内部设置横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呈八字形分开,并在中间设置斜支撑杆,所述斜支撑杆分别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头部和第二支撑杆的尾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头部上各设置有一排调节螺栓孔,所述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上相应地设置了一排调节螺栓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一支撑管进行套管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二支撑管进行套管连接,并通过销轴固定。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附墙臂与第一附墙臂连接杆、第二附墙臂与第二附墙臂连接杆通过螺栓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附墙臂连接杆与凹形架体连接处设置第一加强肋,所述第二附墙臂连接杆与凹形架体连接处设置第二加强肋。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设置与附墙座连接的带通孔的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设置与附墙座连接的带通孔的第二连接耳。
[001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附墙架的主架一体化,加强了结构上的严谨性,免去了传统附墙架的一些连接结构,在安装时可以整体化安装,操作更加简便,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安装时间,减小了安装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呈八字形设置,提高了附墙架的受力性能,可以将标准节传来的垂直方向的应力分散,同时提供水平方向上的应力支撑,减小对附墙座上穿墙螺栓的受力。通过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杆和第二支撑管进行套管连接,在附墙臂连接杆处设置了加强肋,加强了其连接部位的牢固性,提高了该附墙架的耐用性能。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一种V型升降机附墙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V型升降机附墙架,通过将主体架构一体化,减少了附墙架的连接结构,同时加强了连接结构的连接强度,从而减小了附墙架的安装难度、增加了附墙架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00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参见图1所示,一种V型升降机附墙架,包括标准节7和附墙架,所述标准节包括导向柱71和结构架72,所述附墙架由附墙臂、主架3、第一支撑管2、第二支撑管4和附墙座I构成,所述附墙臂分为第一附墙臂5和第二附墙臂6,所述附墙臂通过螺栓连接于结构架72上,所述主架3为一体化架构,依次包括第一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36、凹形架体3、第一附墙臂连接杆33和第二附墙臂连接杆34,将附墙架的主架一体化,加强了结构上的严谨性,免去了传统附墙架的一些连接结构,在安装时可以整体化安装,操作更加简便,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安装时间,减小了安装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所述凹形架32体内部设置横支撑杆35,所述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6呈八字形分开,并在中间设置斜支撑杆8,所述斜支撑杆8分别连接第一支撑杆31的头部和第二支撑杆36的尾部,提高了附墙架的受力性能,可以将标准节7传来的垂直方向的应力分散,同时提供水平方向上的应力支撑,减小对附墙座I上穿墙螺栓的应力,所述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6头部上各设置有一排调节螺栓孔,所述第一支撑管2和第二支撑管4上相应地设置了一排调节螺栓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杆31与第一支撑管2进行套管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36与第二支撑管4进行套管连接,安装时先将第一附墙臂5和第二附墙臂6安装固定在标准节7上,拧紧螺母,再将主架3通过螺栓与附墙臂连接,将两条支撑管通过销轴固定在主架3上,根据现场的附着距离调节支撑管的孔位及支撑杆长度达到安装目的。所述第一附墙臂5与第一附墙臂连接杆33、第二附墙臂6与第二附墙臂连接杆34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附墙臂连接杆33与凹形架体32连接处设置第一加强肋37,所述第二附墙臂连接杆34与凹形架体32连接处设置第二加强肋38,通过将支撑杆和支撑管进行套管连接,在附墙臂连接杆处设置了加强肋,加强了其连接部位的牢固性,提高了该附墙架的耐用性能。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一端设置与附墙座I连接的带通孔的第一连接耳21,所述第二支撑杆4的一端设置与附墙座I连接的带通孔的第二连接耳41。
[0017]通过以上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附墙架具有以下优点:1、安装简便,节省了安装用时,减小施工安全隐患;2、结构牢固,通过进行八字形设置和相应连接处的加固,使得该附墙架更加稳定和耐用。
[0018]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V型升降机附墙架,包括标准节和附墙架,所述标准节包括导向柱和结构架,所述附墙架由附墙臂、主架、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和附墙座构成,所述附墙臂分为第一附墙臂和第二附墙臂,所述附墙臂通过螺栓连接于结构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为一体化架构,依次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凹形架体、第一附墙臂连接杆和第二附墙臂连接杆,所述凹形架体内部设置横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呈八字形分开,并在中间设置斜支撑杆,所述斜支撑杆分别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头部和第二支撑杆的尾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升降机附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头部上各设置有一排调节螺栓孔,所述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上相应地设置了一排调节螺栓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一支撑管进行套管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二支撑管进行套管连接,并通过销轴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升降机附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墙臂与第一附墙臂连接杆、第二附墙臂与第二附墙臂连接杆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V型升降机附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墙臂连接杆与凹形架体连接处设置第一加强肋,所述第二附墙臂连接杆与凹形架体连接处设置第二加强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升降机附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设置与附墙座连接的带通孔的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设置与附墙座连接的带通孔的第二连接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V型升降机附墙架,包括标准节和附墙架,所述标准节包括导向柱和结构架,所述附墙架由附墙臂、主架、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和附墙座构成,所述附墙臂分为第一附墙臂和第二附墙臂,所述附墙臂通过螺栓连接于结构架上,所述主架为一体化架构,依次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凹形架体、第一附墙臂连接杆和第二附墙臂连接杆,所述凹形架体内部设置横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呈八字形分开,并在中间设置斜支撑杆,所述斜支撑杆分别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头部和第二支撑杆的尾部。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附墙架连接结构较多,安装不便和不耐用的问题。
【IPC分类】B66B11-00
【公开号】CN204529015
【申请号】CN201520012806
【发明人】刘跃进, 王化龙, 李向辉, 贺伟萍, 程惠祺, 赵洪亮, 黄玉祯, 曾以昌
【申请人】广州市京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1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