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诊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3988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诊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我国大中型医院,特别是大型三甲医院门诊量特别大,日门诊就诊量3000个患者以上,对门诊药房的配发药工作造成很大的工作压力。为了应付这么大的配发药业务量,大多数的门诊药房采用预先摆药,患者来药房后,再寻找其药品,发给患者的工作模式。
[0003]目前为了提高配发药效率,一般采用门诊发药装置进行发药,而现有的发药装置适用于颗粒状等不怕碰碎的药物,而对于针剂类的药物则通常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这种人工操作方式,在药房向患者配药数量巨大时,需要一个一个的手工拿放,耗费人力资源,且人工拿放针剂,容易造成针剂碰撞出现损坏的问题,既浪费成本,安全性也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用于自动配发针剂类药物、避免针剂间碰撞的门诊装置,其可以提高发药效率与安全性。
[000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门诊装置,包括用于整盒药发药的整盒药发药系统,还包括用于针剂发药的针剂自动发药系统,所述针剂自动发药系统的出口与所述整盒药发药系统的出口之间设置有输送带。
[0007]其中,所述针剂自动发药系统的出口与所述整盒药发药系统的出口相对设置,且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药篮,在发药时,所述药篮同时对齐所述整盒药发药系统的出口和所述针剂自动发药系统的出口,以接收所述整盒药发药系统发出的整盒药和所述针剂自动发药系统发出的针剂。
[0008]其中,还包括用于临时存放所述药篮的缓存架,装有针剂和整盒药的所述药篮经所述输送带传送至所述缓存架进行存放。
[0009]其中,所述针剂自动发药系统的出口与所述整盒药发药系统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药篮分发至所述输送带上的分篮系统。
[0010]其中,所述针剂自动发药系统包括药剂冷藏柜,所述药剂冷藏柜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存放针剂的药剂储藏柜,发药时,所述药剂储藏柜中的针剂通过辅助机构落入所述药篮。[0011 ] 其中,所述辅助机构为发药机械手,所述发药机械手设置于所述药剂冷藏柜的内侧。
[0012]其中,所述辅助机构为滑道,所述滑道的表面具有弹性。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实用新型的门诊装置,包括用于整盒药发药的整盒药发药系统,还包括用于针剂发药的针剂自动发药系统,所述针剂自动发药系统的出口与所述整盒药发药系统的出口之间设置有输送带;同时配置整盒药发药系统和针剂自动发药系统,并通过输送带将两个发药系统连接起来,使得无论是整盒药还是针剂药都可以实现自动发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通过整盒药发药系统进行整盒药发药后还需要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再对针剂进行人工分发的问题,进而可以代替人力发药,降低人员劳动强度,能够用于自动配发针剂类药物、避免针剂间碰撞,可以提高发药效率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门诊装置的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的门诊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1中的针剂自动发药系统在发药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_整盒药发药系统;2_针剂自动发药系统;3_输送带;4_缓存架;5-药篮;6-分篮系统;21_药剂冷藏柜;22_药剂储藏柜;23_发药机械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0]如图1至3所示,一种门诊装置,包括用于整盒药发药的整盒药发药系统I,还包括用于针剂发药的针剂自动发药系统2,针剂自动发药系统2的出口与整盒药发药系统I的出口之间设置有输送带3。
[0021 ] 该门诊装置同时配置整盒药发药系统和针剂自动发药系统,并通过输送带将两个发药系统连接起来,使得无论是整盒药还是针剂药都可以实现自动发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通过整盒药发药系统进行整盒药发药后还需要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再对针剂进行人工分发的问题,进而可以代替人力发药,降低人员劳动强度,能够用于自动配发针剂类药物、避免针剂间碰撞,可以提高发药效率与安全性。
[0022]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针剂自动发药系统2的出口与整盒药发药系统I的出口相对设置,且输送带3上设置有药篮5,在发药时,药篮5同时对齐整盒药发药系统I的出口和针剂自动发药系统2的出口,以接收整盒药发药系统I发出的整盒药和针剂自动发药系统2发出的针剂。通过此过程,可以同时进行整盒药和针剂的发药,实现同步进行,大大节省发药时间,提高发药效率,并且,针剂自动发药系统2与整盒药发药系统I能将各自的药物发放至同一个药篮5中,能够节省药篮5的使用量,节省成本,进而使得药篮5 —次性存储一个处方对应的药物,方便护士发放药物,也能够很好地避免发错药物,减轻护士劳动强度。
[0023]当然,除此之外,如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空间等因素的影响,也可以将整盒药发药系统I和针剂自动发药系统2放置在输送带3的同一侧,采用先针剂自动发药系统2进行发药,将针剂放入与针剂自动发药系统2的出口对齐的药篮5中,装有针剂的药篮5在输送带3的传送下,运行至整盒药发药系统I的出口处,此时,整盒药发药系统I再将整盒药发放至该药篮5中,也就完成整盒药和针剂的发药,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整盒药发药系统I和针剂自动发药系统2所放置的位置并不局限于此。
[0024]进一步地,该门诊装置还包括用于临时存放药篮5的缓存架4,装有针剂和整盒药的药篮5经输送带3传送至缓存架4进行存放。将装有针剂和整盒药的药篮5存放在缓存架4处,等待医务人员拿取,这就大大方便了医务人员在药房进行发药,也减轻了劳动强度,大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0025]针剂自动发药系统2的出口与整盒药发药系统I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将药篮5分发至输送带3上的分篮系统6。利用该分篮系统6可以实现自动定时的药篮分发,进而配合整盒药发药系统I和针剂自动发药系统2进行自动发药,提高整个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0026]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针剂自动发药系统2包括药剂冷藏柜21,药剂冷藏柜2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存放针剂的药剂储藏柜22,发药时,药剂储藏柜22中的针剂通过辅助机构落入药篮5。
[0027]作为一种优选,辅助机构为发药机械手23,发药机械手23设置于药剂冷藏柜21的内侧。通过机械手拾取针剂后,再将针剂缓慢地放入药篮5中,这种方式稳定可靠,能够有效避免针剂碰撞破碎。发药机械手23的拿取部位将设置有弹性或者具有缓冲性能的材料层,使得拾取更加柔和。
[0028]作为另一种优选,辅助机构为滑道,滑道的表面具有弹性。在此处,针剂通过滑道下滑时,在滑道的入口处设置有用于限制每次进入滑道的针剂数量的限制板,而在滑动的表面设置有斜向下的导流板,导流板均为柔性材质,这样就可以使得针剂缓慢下滑至药篮5中。
[0029]本实用新型的门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发药装置无法同时进行针剂发药的问题,能够大大提高效率。
[0030]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门诊装置,包括用于整盒药发药的整盒药发药系统(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针剂发药的针剂自动发药系统(2),所述针剂自动发药系统(2)的出口与所述整盒药发药系统(I)的出口之间设置有输送带(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剂自动发药系统(2)的出口与所述整盒药发药系统(I)的出口相对设置,且所述输送带(3)上设置有药篮(5),在发药时,所述药篮(5)同时对齐所述整盒药发药系统(I)的出口和所述针剂自动发药系统(2)的出口,以接收所述整盒药发药系统(I)发出的整盒药和所述针剂自动发药系统(2)发出的针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临时存放所述药篮(5)的缓存架(4),装有针剂和整盒药的所述药篮(5)经所述输送带(3)传送至所述缓存架(4)进行存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剂自动发药系统(2)的出口与所述整盒药发药系统(I)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药篮(5)分发至所述输送带(3)上的分篮系统(6)。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门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剂自动发药系统(2)包括药剂冷藏柜(21),所述药剂冷藏柜(2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存放针剂的药剂储藏柜(22),发药时,所述药剂储藏柜(22)中的针剂通过辅助机构落入所述药篮(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为发药机械手(23),所述发药机械手(23)设置于所述药剂冷藏柜(21)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为滑道,所述滑道的表面具有弹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诊装置,包括用于整盒药发药的整盒药发药系统,还包括用于针剂发药的针剂自动发药系统,所述针剂自动发药系统的出口与所述整盒药发药系统的出口之间设置有输送带。其中,所述针剂自动发药系统的出口与所述整盒药发药系统的出口相对设置,且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药篮,在发药时,所述药篮同时对齐所述整盒药发药系统的出口和所述针剂自动发药系统的出口,以接收所述整盒药发药系统发出的整盒药和所述针剂自动发药系统发出的针剂。该门诊装置能够用于自动配发针剂类药物、避免针剂间碰撞,可以提高发药效率与安全性,代替人力发药,降低人员劳动强度。
【IPC分类】B65G1-04
【公开号】CN204549112
【申请号】CN201520029507
【发明人】陈伟
【申请人】深圳市海川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