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盒龙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2814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入盒龙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一种入盒龙门,属于自动包装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软体手套自动包装机主要包括手套入盒机构、包装盒展开机构和插盒机构,包装盒展开机构将折叠的包装盒展开为矩形,手套入盒机构将一组手套整理并推送入包装盒内,插盒机构将包装盒端部插接,完成手套的包装。在手套的包装过程中,由于包装盒折痕的存在,包装盒的盒盖会自动向将包装盒封闭的方向弯折,弯折的盒盖会阻碍手套的入盒,影响包装效率。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将包装盒的盖板撑开且不会影响包装机将手套推入包装盒内的入盒龙门。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入盒龙门,包括下撑板、左撑板、上撑板和右撑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机构和动力装置,所述下撑板、左撑板、上撑板和右撑板固定在传动机构上,动力装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下撑板、左撑板、上撑板和右撑板同步翻转,将包装盒的盖板撑开。
[0005]优选的,所述的传动机构安装在安装座上。
[0006]优选的,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由动力装置带动的下撑板轴、左撑板轴、上撑板轴和右撑板轴,所述下撑板、左撑板、上撑板和右撑板分别固定在下撑板轴、左撑板轴、上撑板轴和右撑板轴上,下撑板轴、左撑板轴、上撑板轴和右撑板轴依次通过锥齿轮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驱动气缸和驱动连杆,驱动连杆一端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
[0008]优选的,所述的下撑板、左撑板和右撑板由柔性塑料制成,上撑板由金属板或硬质塑料制成。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入盒龙门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0]1、本入盒龙门的下撑板、左撑板、上撑板和右撑板安装在传动机构上,动力装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下撑板、左撑板、上撑板和右撑板翻转将盒盖撑开,在手套入盒过程中不会损坏包装盒,在将盒盖撑开后盒盖不会妨碍包装机将软体手套推入包装盒内,工作效率高。
[0011]2、下撑板、左撑板和右撑板由柔性塑料制成,能够防止装盒完成后下撑板、左撑板和右撑板回收不及时损坏盒盖。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入盒龙门的主视示意图。
[0013]图中:1、安装座2、下撑板3、下撑板轴4、左撑板5、左撑板轴6、上撑板轴
7、上撑板8、右撑板9、右撑板轴10、驱动连杆11、驱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5]—种入盒龙门,包括下撑板2、左撑板4、上撑板7和右撑板8,还包括传动机构和动力装置,下撑板2、左撑板4、上撑板7和右撑板8固定在传动机构上,动力装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下撑板2、左撑板4、上撑板7和右撑板8同步翻转,将包装盒的盖板撑开。通过下撑板2、左撑板4、上撑板7和右撑板8的翻转将盒盖撑开,在手套入盒过程中不会损坏包装盒,在将盒盖撑开后盒盖不会妨碍包装机将软体手套推入包装盒内,工作效率高。
[0016]具体的:如图1所示:该入盒龙门包括下撑板2、左撑板4、上撑板7和右撑板8、传动机构和动力装置。传动机构安装在安装座I上,下撑板2、左撑板4、上撑板7和右撑板8分别安装在传动机构的下方、左侧、上方和右侧。动力装置与传动机构相连,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下撑板2、左撑板4、上撑板7和右撑板8翻转,将包装盒的盖板撑开。
[0017]安装座I还用于将该入盒龙门安装在手套包装机上。
[0018]动力装置包括驱动气缸11和驱动连杆10。驱动连杆10 —端与驱动气缸11的活塞缸铰接,另一端通过“Y”形接头与传动机构相连。驱动气缸11带动驱动连杆10带动传动机构。
[0019]传动机构包括下撑板轴3、左撑板轴5、上撑板轴6和右撑板轴9。下撑板轴3、左撑板轴5、上撑板轴6和右撑板轴9粉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安装座I上。
[0020]上撑板轴6安装在安装座I的上部,上撑板轴6的右端伸出安装座1,Y形接头与上撑板轴6固定相连,驱动气缸11的活塞杆通过驱动连杆10推动上撑板轴6转动。
[0021]左撑板轴5和右撑板轴9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安装座I的左右两侧,下撑板轴3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安装座I的下部。左撑板轴5、上撑板轴6、右撑板轴9和下撑板轴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相适配的锥齿轮,左撑板轴5两端的锥齿轮分别与上撑板轴6和下撑板轴3左端的锥齿轮相啮合,右撑板轴9两端的锥齿轮分别与上撑板轴6和下撑板轴3右端的锥齿轮相啮合。上撑板轴6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左撑板轴5和右撑板轴9转动,左撑板轴5和右撑板轴9通过齿轮传动带动下撑板轴3转动,使下撑板轴3、左撑板轴5和右撑板轴9与上撑板轴6保持同步转动。
[0022]上撑板7上部固定在上撑板轴6上,下撑板2下部固定在下撑板轴3上,左撑板4的左侧固定在左撑板轴5上,右撑板8的右侧固定在右撑板轴9上,上撑板7、下撑板2、左撑板4和右撑板8的另一端重叠设置。上撑板7、下撑板2、左撑板4和右撑板8均为矩形板,且重叠部分的两直角分别设置倒角。
[0023]上撑板7为金属板,下撑板2、左撑板4和右撑板8为柔性塑料板,这样能够防止装盒完成后下撑板2、左撑板4和右撑板8回收不及时损坏盒盖。上撑板7还可以为硬质塑料板。
[0024]本入盒龙门的工作过程如下:当包装盒输送到装料位置时,驱动气缸11通过驱动连杆10带动上撑板轴6转动,同时左撑板轴5、右撑板轴9和下撑板轴3同步转动,并分别带动上撑板7、左撑板4、右撑板8和下撑板2翻转,将包装盒的盒盖撑开,此时包装机将软体手套推入包装盒内。
[0025]软体手套进入包装盒之后,驱动气缸11通过驱动连杆10带动上撑板轴6反向转动,同时左撑板轴5、右撑板轴9和下撑板轴3同步转动,并分别带动上撑板7、左撑板4、右撑板8和下撑板2翻转至位于同一平面,装有软体手套的包装盒输送至下一工序。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入盒龙门,包括下撑板(2)、左撑板(4)、上撑板(7)和右撑板(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机构和动力装置,所述下撑板(2)、左撑板(4)、上撑板(7)和右撑板(8)固定在传动机构上,动力装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下撑板(2)、左撑板(4)、上撑板(7)和右撑板(8)同步翻转,将包装盒的盖板撑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盒龙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安装在安装座(I)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盒龙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由动力装置带动的下撑板轴(3)、左撑板轴(5)、上撑板轴(6)和右撑板轴(9),所述下撑板(2)、左撑板(4)、上撑板(7)和右撑板(8)分别固定在下撑板轴(3)、左撑板轴(5)、上撑板轴(6)和右撑板轴(9)上,下撑板轴(3)、左撑板轴(5)、上撑板轴(6)和右撑板轴(9)依次通过锥齿轮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盒龙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驱动气缸(11)和驱动连杆(10),驱动连杆(10) —端与驱动气缸(11)的活塞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盒龙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撑板(2)、左撑板(4)和右撑板(8)由柔性塑料制成,上撑板(7)由金属板或硬质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入盒龙门,属于自动包装设备领域。包括下撑板(2)、左撑板(4)、上撑板(7)和右撑板(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机构和动力装置,所述下撑板(2)、左撑板(4)、上撑板(7)和右撑板(8)固定在传动机构上,动力装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下撑板(2)、左撑板(4)、上撑板(7)和右撑板(8)同步翻转,将包装盒的盖板撑开。本实用新型入盒龙门的下撑板、左撑板、上撑板和右撑板安装在传动机构上,动力装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下撑板、左撑板、上撑板和右撑板翻转将盒盖撑开,在手套入盒过程中不会损坏包装盒,在将盒盖撑开后盒盖不会妨碍包装机将软体手套推入包装盒内,工作效率高。
【IPC分类】B65B5/10, B65B43/26
【公开号】CN204937563
【申请号】CN201520670480
【发明人】王秀春, 徐连国
【申请人】淄博诚迅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