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载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8936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多排载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用于容纳电子零件、零组件等对象的载带结构,特别是指一种于一载带本体上开设有多排凹穴的多排载带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对于载带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其连续的特性,透过加热、冲压成型出用于收纳如电子零件、零组件等对象的凹穴,以致可适用于连续加工的自动化设备,来节省人力成本,提升产线的稳定性;此外,透过载带具相当的韧性,可于收纳后进行卷收,有利于对对象的保存、运输及保护。
[0003]然而,现有的载带均为单排的凹穴结构,在自动化设备的加工序列,于载带连续或间歇式的前进过程中,每次仅得有位于加工区段上的一个或少数几个凹穴,可配合自动化设备进行对象收放的作业,工作的速度极为有限,进而限制了每一自动化设备产能上的效率。
[0004]随着产业日益精进,现有工序在成本及效能的考虑上,已无法满足逐渐提升的需求,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以其浸濡于该领域多年的经验,针对载带结构研究改进之道,终有本创作产生,以克服了单排载带于工序上受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排载带结构,利用于连续载带上并列多排凹穴的设计,减少载带本身所耗费的材料成本,以及载带卷收所需耗费卷轴成本,改善并提高加工效率。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排载带结构,其包括有载带本体,该载带本体为连续长条状的片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带本体依其短边方向设有数个向长边方向沿伸的容置排,各容置排包含由该载带本体表面向下凹设的数个用于容纳对象的凹穴,且该凹穴沿该载带本体的长边方向间隔排列,藉以构成多排并列的凹穴结构,以达到节省空间及材料成本来收放更多对象的目的,进而配合自动化设备以提升加工效能。
[0007]所述载带本体于其至少一侧开设有数个间隔排列的边孔。
[0008]所述各容置排间凹设的凹穴呈整齐对应。
[0009]所述载带本体进一步设有数个下凹且与短边方向平行的补强横肋,藉以提升载带抵抗横向弯折的能力。
[0010]所述各补强横肋连续或间断地设于该载带本体沿长边方向排列的凹穴之间。
[0011]所述各补强横肋设于该各容置排间相对应的二凹穴之间,且该补强横肋的两端分别连结于相对应的二凹穴。
[0012]所述载带本体进一步设有数个下凹且与长边方向平行的补强直肋,藉以提升载带抵抗纵向弯折的能力。
[0013]所述各补强直肋连续或间断地设于该各容置排间。
[0014]所述各补强直肋设于该各容置排中相邻的二凹穴之间,且该补强直肋的两端分别连结于相邻的二凹穴。
[0015]根据上述优点,为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了解,以下兹举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图号,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内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双排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多排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设有补强横肋的一示意图。
[0019]图3A是图3中沿A-A线的剖示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设有补强横肋的另一示意图。
[0021 ]图4A是图4中沿B-B线的剖示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设有补强横肋的又一示意图。
[0023]图6为图4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设有补强直肋的一示意图。
[0025]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设有补强直肋的另一示意图。
[0026]符号说明:
[0027]10 载带本体L 长边方向
[0028]W 短边方向20容置排
[0029]21 凹穴30边孔
[0030]40 补强横肋41补强横肋
[0031]50 补强直肋51补强直肋。
【具体实施方式】
[0032]请参阅图1,为一具双排凹穴的载带的外观示意图,由此可知,其主要结构包括有载带本体10,该载带本体10为连续长条状的片状体,并于其至少一侧(左侧或右侧)开设有数个间隔排列的边孔30,依其连续延伸的方向,可分别定义有长边方向L及短边方向W ;该载带本体10依其短边方向W并列有二容置排20,各容置排20沿载带本体10的长边方向L延伸,且各容置排20包含有数个沿载带本体10的长边方向L间隔排列的凹穴21,各凹穴21由载带本体10的表面向下凹设所构成,用于容纳默认的对象。
[0033]再请一并参阅图2,其揭示了具三排凹穴载带的示意图,可知其与前述双排凹穴载带的差异是在该载带本体10依其短边方向W并列有三容置排20,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多排载带的结构,可进一步衍伸为四排、五排等数个容置排20的结构,藉以达到节省空间及材料成本来收放更多对象的目的,且利用本实用新型多排载带结构的设计,于载带本体10行进加工的过程中,每次进入自动化设备加工区间的凹穴21为现有单排载带的数倍,藉此可于有限时间内,提高加工效能。
[0034]于一可行的实施例中,当载带本体10上并列的容置排20增加时,因凹穴21皆具有基本的宽度,势必会使载带本体10逐渐加宽,即沿短边方向W延长;为避免载带本体10无法承受对象的重量而产生弯折,如图3至图6所示,可进一步设有与短边方向W平行的补强横肋40、41,藉以提升载带本体10抵抗横向弯折的能力,以利于实际应用时各个作业程序。其中,其可如图3及图3A所示,是于各容置20排彼此间相对应的二凹穴21之间设置有补强横肋40,且该补强横肋40的两端分别连结该相对应的二凹穴21 ;又或者如图4至图6所示,可再进一步于载带本体10沿长边方向L排列的凹穴之间设置有连续或间断的补强横肋41,进一步增强载带本体10抗弯折的能力。
[0035]同理,请参见图7与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亦可增设有与长边方向L平行的补强直肋50、51以提升载带抵抗纵向弯折的能力,其是设置于各容置排20中相邻二凹穴21之间,且其两端分别连结于该相邻二凹穴21,如图7所示;或者,可将其以连续或间断的方式设置于各容置排20彼此之间,如图8所示。
[003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突破已知技术的结构下,却可达欲增进的功效,实为一具新颖性、进步性、且可广泛应用的创作,依法提出专利申请。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所有范围应以下述的申请专利范围为准,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变化、修饰或等效置换,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涵盖。
【主权项】
1.一种多排载带结构,其包括有载带本体,该载带本体为连续长条状的片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带本体依其短边方向设有数个向长边方向沿伸的容置排,各容置排包含由该载带本体表面向下凹设的数个用于容纳对象的凹穴,且该凹穴沿该载带本体的长边方向间隔排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排载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带本体于其至少一侧开设有数个间隔排列的边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排载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容置排间凹设的凹穴呈整齐对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排载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带本体进一步设有数个下凹且与短边方向平行的补强横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排载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补强横肋连续或间断地设于该载带本体沿长边方向排列的凹穴之间。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排载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补强横肋设于该各容置排间相对应的二凹穴之间,且该补强横肋的两端分别连结于相对应的二凹穴。7.如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排载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带本体进一步设有数个下凹且与长边方向平行的补强直肋。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排载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补强直肋连续或间断地设于该各容置排间。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排载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补强直肋设于该各容置排中相邻的二凹穴之间,且该补强直肋的两端分别连结于相邻的二凹穴。
【专利摘要】一种多排载带结构,其包括有载带本体,该载带本体为连续长条状的片状体,且该载带本体依其短边方向设有数个向长边方向沿伸的容置排,各容置排包含由该载带本体表面向下凹设的数个用于容纳对象的凹穴,且该凹穴沿该载带本体长边方向间隔排列;藉以构成多排并列的凹穴结构,以达到节省空间及材料成本来收放更多对象的目的,进而配合自动化设备以提升加工效能。
【IPC分类】B65D73/02
【公开号】CN204999007
【申请号】CN201520688987
【发明人】周天宇
【申请人】合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9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