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场加热牛奶冲泡炒米的包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92403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现场加热牛奶冲泡炒米的包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包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现场加热牛奶冲泡炒米的包装。
【背景技术】
[0002]我国内蒙、新疆等省的人们喜欢食用热牛奶冲泡炒米,已经形成一种传统习惯,是家家户户的一种需要,每天进行着一个重复性的工作,就是将储存好的牛奶进行加热,再往盛有炒米的食用容器中冲泡,拌匀后食用,这种模式既不卫生,程序也比较复杂,且市场上购置的牛奶、炒米,均是分开包装,没有加热的工具,操作极不方便。炒货为传统产业,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然而市场上没有一次性成型的加热、牛奶、炒米相结合的包装形式,牛奶冲泡炒米的传统饮食推广和销售受到极大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现场加热牛奶冲泡炒米的包装,有自动加热功能,牛奶和炒米比例合理配置,可以随时随地加热牛奶后冲泡炒米,简化食用热牛奶冲泡炒米的准备过程,结构简单、卫生、易操作、携带方便。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现场加热牛奶冲泡炒米的包装,包括杯体,杯体分为两层,上层和下层;上层为桶式,上层内放置小包装的炒米及汤勺,上层的顶部设置塑料材质的上层封口;下层也为桶式,下层内盛装液态牛奶,下层的顶部设置塑料材质的下层封口;下层的底部设置传热板,传热板的下方设置腔体,腔体内放置小包装的碳酸钙,腔体侧面设有注水口。
[0006]进一步的,所述杯体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
[0007]进一步的,所述碳酸钙采用透水的无纺布包装,注水口(8)端部采用薄膜封盖。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加热系统、炒米、牛奶设置为一个整体,消费者只需购置一个单元,就可以实现加热、冲泡、混合、配料等过程,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健康卫生,方便消费者就地食用。整个准备过程操作简单方便,健康卫生,为内蒙古、新疆等地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食用热牛奶冲泡炒米的方式;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携带方便、可就地食用,因而可以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更远的地方,传播传统饮食文化,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10]图中,1.杯体,2.上层,3.下层,4.腔体,5.上层封口,6.下层封口,7.传热板,8.注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2]本实用新型能随时随地自动加热,配置好炒米和牛奶比例,能即时冲泡,即时食用。
[001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杯体I,杯体I分为两层,上层2和下层3;上层2为桶式,上层2内放置小包装的炒米及汤勺,上层2的顶部设置塑料材质的上层封口 5;下层3也为桶式,下层3内盛装液态牛奶,下层3的顶部设置塑料材质的下层封口 6;下层3的底部设置传热板7,传热板7的下方设置腔体4,腔体4内放置小包装的碳酸钙,腔体4侧面设有注水口 8。传热板7采用可传热的包装材料,可以是塑料材质,其他未特殊说明的部位采用硬度适中的纸质材料。其中,小包装的炒米可根据液态牛奶的放入量根据比例放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杯体I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
[0015]进一步的,所述碳酸钙采用透水的无纺布包装,注水口8端部采用薄膜封盖。
[0016]本实用信息的工作原理为:食用时,将注水口端部的薄膜撕开,从注水口8向腔体4中注水,碳酸钙因采用无纺布包装,能够渗水,和水反应产生的热量加热牛奶,牛奶加热后,打开下层封口 6,放入炒米冲泡,用汤勺拌匀后即可食用。
【主权项】
1.一种现场加热牛奶冲泡炒米的包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I),杯体(I)分为两层,上层(2)和下层(3);上层(2)为桶式,上层(2)内放置汤勺及小包装的炒米,上层(2)的顶部设置塑料材质的上层封口(5);下层(3)也为桶式,下层(3)内盛装液态牛奶,下层(3)的顶部设置塑料材质的下层封口(6);下层(3)的底部设置传热板(7),传热板(7)的下方设置腔体(4),腔体(4)内放置小包装的碳酸钙,腔体(4)侧面设有注水口(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场加热牛奶冲泡炒米的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I)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场加热牛奶冲泡炒米的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钙采用透水的无纺布包装,注水口(8)端部采用薄膜封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现场加热牛奶冲泡炒米的包装,属于食品包装技术领域,杯体分为两层,上层和下层;上层为桶式,上层内放置汤勺及小包装的炒米,上层的顶部设置塑料材质的上层封口;下层也为桶式,下层内盛装液态牛奶,下层的顶部设置塑料材质的下层封口;下层的底部设置传热板,传热板的下方设置腔体,腔体内放置小包装的碳酸钙,腔体侧面设有注水口。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加热、冲泡、混合、配料等过程,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健康卫生,方便消费者就地食用。
【IPC分类】B65D85/816, A47J36/28, B65D81/32, B65D81/34
【公开号】CN205203831
【申请号】CN201521067569
【发明人】朱思弋, 朱玉平
【申请人】朱思弋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