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滑轮计重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63298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滑轮计重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计重传感器,特别是塔机监控系统用于监测起重钢丝绳承受载荷的三滑轮式计重传感器。
【背景技术】
[0002]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三滑轮传感器”(CN201220012589.3),它包括三滑轮组件(下面两个,中部一个,呈品字形布置)和穿过三滑轮组件的钢丝绳,传感装置(高速磁敏文件或霍尔转速传感器)与三滑轮组件的中部滑轮连接,三滑轮组件底部设有固定板以及中部设置固定轴。它主要存在以下缺陷:其一,在塔机结构件上安装不方便(其固定板不能在塔机结构件上固定、其固定轴上的连接件与起重设备连接,该连接件14在图3中为一板件,也不能在结构件(如钢管)上固定)。其二,没有钢丝绳进入和穿出的导向限位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固定稳固可靠的一种三滑轮计重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三滑轮计重器,包括形状相同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中部滑轮、左滑轮和右滑轮呈品字形可转动地设置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所述中部滑轮固定在轴承的外圈上,轴销传感器固定在该轴承的内圈上,且设置在所述前、后侧板之间:该轴销传感器从前侧板向后侧板方向穿出,定位卡条卡入轴销传感器的前部下方的槽口,并经螺钉固定在后侧板上;所述前侧板下方中部有一安装孔,安装孔上焊接有一圆筒。
[0005]所述前、后侧板之间位于钢丝绳入口和出口上方分别固定有左、右钢绳防跳丝杆,该左、右钢绳防跳丝杆上均活动套装有套筒。
[0006]所述左、右钢绳防跳丝杆的螺纹前部有开口销插孔。
[0007]所述前、后侧板之间位于左滑轮上方还固定有螺栓,且该螺栓上套装有活动套筒。
[0008 ]所述前、后侧板上均开有减重用的椭圆孔。
[0009]所述右滑轮与左滑轮以相同的结构设置方式设置在前、后侧板之间;左滑轮的设置方式为:左滑轮固定在左轴承的外圈上,左轴承的内圈固定在左轴上,左轴架设在前、后侦贩之间。
[0010]所述左轴为空心螺栓,且该空心螺栓的螺纹前部有开口销插孔。
[0011 ]所述左轴上位于左轴承与前、后侧板之间的两个间隙内均活动套装有定位套环,该定位套环的外直径和厚度分别与左轴承内圈的外直径和厚度相同。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0013]1、安装方便。
[0014]本计重器有两种安装方式,一种方式是采用钢管扣件将安装孔上的管节(两个安装孔上均有一节圆管,以增大接触面)与塔机的结构件相固定。另一种方式是将左滑轮上方的螺栓(其上有套管)采用悬挂方式固定在塔机结构件上。
[0015]2、固定方式稳固可靠,可以抗击塔机运行过程的频繁冲击荷载。
[0016]3、全拆卸式结构。
[0017]前、后侧板,左、右轴,中轴,左、右滑轮,中部滑轮,左、右钢绳防跳丝杆以及螺栓(悬挂固定用)等部件均可方便拆卸开来,对其中易损部件单独拆除更换,不影响其余部件的继续使用。
[0018]4、采用减重设计,以减轻整个装置的重量。如,前、后侧板的减重椭圆孔设计以及左、右轴的空心结构。
[0019]5、整个装置的抗震性好,适应塔机的频繁振动运行工况。如,左、右轴,螺栓(悬挂用)以及左、右钢绳防跳丝杆上均设有开口销孔,用于对丝杆上的螺栓起限位作用,防止因震动引起的起重钢丝绳的跳槽动作。
[0020]本装置用于测量起吊重物的重量(传感器为重量传感器),具有重量轻,安装简易稳固,抗冲击性好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塔机重量监测。
【附图说明】
[0021]图1、图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方向和后视方向的立体图。
[0022 ]图3是图1所示前侧板(其上有减重椭圆孔)的主视图(与后侧板相同)。
[0023]图4是图1所示左轴的立体图(右轴与之相同)。
[0024]图4-1、图4-2分别是图4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0025]图5是图1所示左钢绳防跳丝杆(与右钢绳防跳丝杆相同)的立体图。
[0026]图5-1是图5的主视图。
[0027]图6是定位套环(左、右轴以及中轴上均采用)的立体图。
[0028]图7是活动套筒(与文中其它套筒相同)的立体图。
[0029I图8是图1所示螺栓的立体图。
[0030]图8-1、图8-2分别是图8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0031]图9是左滑轮的立体图(右滑轮与左滑轮相同,中部滑轮与左滑轮形状相似,且直径大一点)。
[0032]图9_1是9的俯视图。
[0033]图10是图1的主视图。
[0034]图11是图10沿1-1线的剖面图,即是图1沿中轴的剖面图。
[0035]图12是图10沿2-2线的剖面图(即是沿右轴的剖面图。左轴的剖面图与图12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图1图2示出本三滑轮计重器,前侧板4和后侧板5的形状相同,中部滑轮3、左滑轮I和右滑轮2分别经中轴(采用轴销传感器)、左轴6、右轴7呈品字形可转动地设置在前侧板4和后侧板5之间,传感器,传感器采用轴销传感器8(如,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H91-3系列);中部滑轮3固定在轴承的外圈上,轴销传感器固定在该轴承的内圈上,且设置在所述前、后侧板4、5之间:该轴销传感器(参见图1、图10和图11,其信号引出线22从前、后侧板以外的位置引出)从前侧板4向后侧板5方向穿出,定位卡条14卡入轴销传感器的前部下方的槽口,并经螺钉15固定在后侧板5上;所述前侧板4下方中部有一安装孔9,安装孔9上焊接有一圆筒4a(后侧板上同样有安装孔和圆筒5a,参见图11)。参见图5、图5-1,前、后侧板4、5之间位于钢丝绳入口和出口上方分别固定有左、右钢绳防跳丝杆11、12,该左、右钢绳防跳丝杆11、12上均活动套装有套筒(活动地套装其上)。左、右钢绳防跳丝杆11、12的螺纹前部有开口销插孔。前、后侧板4、5之间位于左滑轮I上方还固定有螺栓13,且该螺栓13上套装有活动套筒21(用于悬挂方式固定。参见图7)。参见图3,前、后侧板4、5上均开有减重用的椭圆孔16(或其它开孔形状)。右滑轮2与左滑轮I以相同的结构设置方式设置在前、后侧板4、5之间;左滑轮的设置方式为:左滑轮I固定在左轴承的外圈上,左轴承的内圈固定在左轴6上,左轴6架设在前、后侧板4、5之间(右轴固定方式与左轴的相同)。参见图4、图4-1、图4-2,左轴6为空心螺栓(右轴同样可采用空心螺栓),且该空心螺栓的螺纹前部有开口销插孔6a(右轴与左轴相同)。参见图10、图11、图12,左轴6上位于左轴承与前、后侧板4、5之间的两个间隙内均活动套装有定位套环10,该定位套环10的外直径和厚度分别与左轴承内圈的外直径和厚度相同(定位套环的厚度略小于轴承内圈厚度也可以。右轴和中轴上同样有定位套环)。
[0037]图11中,轴承18安装在中部滑轮3与中轴之间,限位套环10主要对前、后夹板与轴承之间,以及与滑轮之间的间隙起限定作用。
[0038]图12中,轴承19,限位套环20(与图11中限位套环10相同),螺母17旋接在右轴的丝杆上,并被开口销锁定。
【主权项】
1.一种三滑轮计重器,包括,形状相同的前侧板(4)和后侧板(5),中部滑轮(3)、左滑轮(I)和右滑轮(2)呈品字形可转动地设置在前侧板(4)和后侧板(5)之间,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传感器为轴销传感器(8);所述中部滑轮(3)固定在轴承的外圈上,上述轴销传感器固定在该轴承的内圈上,且设置在所述前、后侧板(4、5)之间:该轴销传感器从前侧板(4)向后侧板(5 )方向穿出,定位卡条(14)卡入轴销传感器的前部下方的槽口,并经螺钉(15 )固定在后侧板(5)上;所述前侧板(4)下方中部有一安装孔(9),安装孔(9)上焊接有一圆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滑轮计重器,其特征是,所述前、后侧板(4、5)之间位于钢丝绳入口和出口上方分别固定有左、右钢绳防跳丝杆(11、12),该左、右钢绳防跳丝杆(11、12)上均活动套装有套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滑轮计重器,其特征是,所述左、右钢绳防跳丝杆(11、12 )的螺纹前部有开口销插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滑轮计重器,其特征是,所述前、后侧板(4、5)之间位于左滑轮(I)上方还固定有螺栓(13),且该螺栓(13)上套装有活动套筒(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滑轮计重器,其特征是,所述前、后侧板(4、5)上均开有减重用的椭圆孔(1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滑轮计重器,其特征是,所述右滑轮(2)与左滑轮(I)以相同的结构设置方式设置在前、后侧板(4、5)之间;左滑轮的设置方式为:左滑轮(I)固定在左轴承的外圈上,左轴承的内圈固定在左轴(6)上,左轴(6)架设在前、后侧板(4、5)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滑轮计重器,其特征是,所述左轴(6)为空心螺栓,且该空心螺栓的螺纹前部有开口销插孔(6a)。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三滑轮计重器,其特征是,所述左轴(6)上位于左轴承与前、后侧板(4、5)之间的两个间隙内均活动套装有定位套环(10),该定位套环(10)的外直径和厚度分别与左轴承内圈的外直径和厚度相同。
【专利摘要】一种三滑轮计重器,包括形状相同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中部滑轮、左滑轮和右滑轮呈品字形可转动地设置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中部滑轮固定在轴承的外圈上,轴销传感器固定在该轴承的内圈上,且设置在所述前、后侧板之间:该轴销传感器从前侧板向后侧板方向穿出,定位卡条卡入轴销传感器的前部下方的槽口,并经螺钉固定在后侧板上;所述前侧板下方中部有一安装孔,安装孔上焊接有一圆筒。本装置采用全拆卸式结构,具有安装方便,固定稳定可靠,重量轻,抗震性好等特点。
【IPC分类】B66C13/16, B66C13/12
【公开号】CN205275047
【申请号】CN201521015231
【发明人】杜昌君
【申请人】杜昌君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