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00816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塔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塔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汽车保有量大幅上涨,居民停车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在新建设的住房规划里几乎全部都是带地下车库的,这就给日后的楼房维护或者再建带来了麻烦,因为高层楼顶上运输物料,需要起重运输机械,但是因地下车库顶的承载力有限,导致大的固定式塔机和汽车吊等起重机械都无法满足安装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型塔机,该塔机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安全设施齐备,重量轻,用材合理,便于采购和制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5]—种小型塔机,包括底梁,所述底梁上与塔身固定连接,塔身的顶部与回转过度节连接,所述回转过度节的一侧与平衡臂连接,回转过度节的另一侧与起重臂连接;所述底梁上固定连接司机室;所述起重臂上设有在起重臂上移动的吊装小车,吊装小车上固定吊装抱杆,吊装抱杆端部连接有滑轮组。
[0006]所述平衡臂上固设有起升机构和变幅机构,起重臂下部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沿起重臂移动的变幅小车,变幅小车下部吊接吊钩。
[0007 ] 所述起升机构通过起升钢丝绳与吊钩连接。
[0008]所述变幅机构通过变幅钢丝绳与变幅小车一侧连接,变幅小车另一侧通过变幅钢丝绳连接回变幅机构。
[0009]所述底梁底部通过连接件与压板连接;底梁通过压板固定在楼顶上的横梁。
[0010]优选的,所述塔身上连接若干个吊装抱杆,吊装抱杆端部连接有滑轮组;通过吊装抱杆进行吊装安拆,无需其他辅助吊装设备。
[0011]所述平衡臂的端部设置有平衡重块;设置平衡重块以平衡起重臂部分起重的重量。
[0012]所述塔身顶部与回转过度节之间设有回转支承和下转台,下转台底部与塔身顶部连接,下转台顶部与回转支承连接,回转支承上部与回转过度节固定连接。
[0013 ]所述回转过度节的一侧设有电控柜,回转过度节的另一侧设有回转机构。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5]1、本实用新型的塔机所有单部件长度都不超过电梯容纳尺寸,都可以通过电梯运送到楼顶再组装。
[0016]2、本实用新型塔机的塔身和前后臂均是采用现成的施工升降机标准节在端部加上连接套即可,无需单独制作工装,制作方便。
[0017]3、本实用新型塔机底梁安装时,只需几节塔身连接起来并在上面加装一个简易的滑轮组就可通过手拉葫芦将底梁的各节组装并吊装到楼顶的横梁上。
[0018]4、每一个塔身节都可以通过吊装抱杆,吊装安拆,无需其他辅助吊装设备。
[0019]5、每一个起重臂节和平衡臂节以及变幅机构、起升机构、平衡重都可以通过吊装小车6和吊装抱杆21联合安装拆卸,无需其他辅助吊装设备,大大降低安装拆卸费用。
[0020]6、本实用新型塔机设计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安全设施齐备,重量轻,用材合理,便于采购和制作。所有部件都可人抬装车,且整机小巧紧凑,也可用于山区、矿区和其他狭小场地使用。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塔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回转过度节与塔身的连接处的示意图;
[0023]图3为牵引钢丝绳系统示意图;
[0024]图4为起升钢丝绳二倍率绕绳系统示意图;
[0025]图5为安装过程中吊装小车与回转过度节的配合示意图;
[00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塔机底梁的主视图;
[0027]图7为本实用新型塔机底梁的俯视图;
[0028]图8为本实用新型塔机底梁的侧视图;
[0029]图中,I平衡臂,2起升机构,3变幅机构,4回转过度节,5起重臂,6吊装小车,7变幅小车,8吊钩,9电控柜,10回转机构,11回转支承,12下转台,13高强度螺栓,14塔身,15司机室,16底梁,17双头螺栓,18压板,19铰制孔螺栓,20高强度螺栓,21吊装抱杆,22平衡重块,23变幅钢丝绳,24起升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31]如图1所示,一种特殊用途小型塔机,该塔机有平衡臂1、起升机构2、变幅机构3、回转过度节4、起重臂5、吊装小车6、变幅小车7、吊钩8、电控柜9、回转机构10、回转支承11、下转台12、高强度螺栓13、塔身14、司机室15、底梁16、双头螺栓17、压板18、铰制孔螺栓19、高强度螺栓20、吊装抱杆21、平衡重块22、变幅钢丝绳23、起升钢丝绳24等组成。
[0032]双头螺栓17通过压板18将底梁16固定在楼顶的横梁上,底梁16的各段用铰制孔螺栓19组装在一起,底梁16上部与塔身14固定连接,底梁16上固定连接司机室15;塔身14的顶部与回转过度节4连接,回转过度节4的一侧与平衡臂I连接,回转过度节4的另一侧与起重臂5连接;起重臂5上设有在起重臂5上移动的吊装小车6,吊装小车6上固定吊装抱杆21,吊装抱杆端部连接有滑轮组。
[0033]平衡臂I上固设有起升机构2和变幅机构3,起重臂5下部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沿起重臂5移动的变幅小车7,变幅小车7下部吊接吊钩8;平衡臂I的端部设置有平衡重块22;设置平衡重块22以平衡起重臂5部分起重的重量。
[0034]塔身14上连接若干个吊装抱杆21,吊装抱杆端部连接有滑轮组;通过吊装抱杆进行吊装安拆,无需其他辅助吊装设备。
[0035]如图2所示,塔身14顶部与回转过度节4之间设有回转支承11和下转台12,下转台12底部与塔身14顶部连接,下转台12顶部与回转支承11连接,回转支承11上部与回转过度节4固定连接。
[0036]回转过度节4的一侧设有电控柜9,回转过度节4的另一侧设有回转机构10。
[0037]如图3所示,变幅机构3通过变幅钢丝绳23与变幅小车7—侧连接,变幅小车7另一侧通过变幅钢丝绳23连接回变幅机构3。
[0038]如图4所示,起升机构2通过起升钢丝绳24与吊钩8连接。
[0039]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为:
[0040]首先将底梁16的各段用铰制孔螺栓19组装在一起(如附图6-图8所示),再用双头螺栓17通过压板18将底梁16固定在楼顶的横梁上,然后用高强度螺栓20将塔身14下端与底梁16固定连接起来,接着将下转台12用高强度螺栓20与塔身14上端连接固定,再用高强度螺栓13将回转支承11与下转台12连接固定,然后再用高强度螺栓13将回转支承11上部与回转过度节4下部连接固定,注意在安装回转过度节4时要提前将吊装小车6套在回转过度节4上弦上面并用铁丝暂时固定(如附图5所示),接着将平衡臂I与回转过度节4后端通过高强度螺栓20固定连接,再用高强度螺栓20将起重臂5与回转过度节4前端连接固定,注意在安装起重臂5时要提前将变幅小车7套在起重臂5下弦上并用铁丝暂时固定,然后依次将平衡重22、起升机构2、变幅机构3分别安装到平衡臂I上的相应位置上,再将电控柜9、回转机构10分别安装到回转过度节4两侧相应位置上。最后分别用变幅钢丝绳23、起升钢丝绳24与变幅机构3、起升机构2和变幅小车7、吊钩8等穿绕连接起来,再将司机室安装到底梁16相应位置上,完成整个塔机的组装,组装后的塔机整体如附图1所示。
[0041]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主权项】
1.一种小型塔机,其特征是,包括底梁,所述底梁上与塔身固定连接,塔身的顶部与回转过度节连接,所述回转过度节的一侧与平衡臂连接,回转过度节的另一侧与起重臂连接;所述底梁上固定连接司机室;所述起重臂上设有在起重臂上移动的吊装小车,吊装小车上固定吊装抱杆,吊装抱杆端部连接有滑轮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塔机,其特征是,所述平衡臂上固设有起升机构和变幅机构,起重臂下部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沿起重臂移动的变幅小车,变幅小车下部吊接吊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塔机,其特征是,所述起升机构通过起升钢丝绳与吊钩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塔机,其特征是,所述变幅机构通过变幅钢丝绳与变幅小车一侧连接,变幅小车另一侧通过变幅钢丝绳连接回变幅机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塔机,其特征是,所述底梁底部通过连接件与压板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塔机,其特征是,所述塔身中部连接有吊装抱杆,吊装抱杆端部连接有滑轮组。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塔机,其特征是,所述平衡臂的端部设置有平衡重块。8.如权利要求1或6或7所述的小型塔机,其特征是,所述塔身顶部与回转过度节之间设有回转支承和下转台,下转台底部与塔身顶部连接,下转台顶部与回转支承连接,回转支承上部与回转过度节固定连接。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塔机,其特征是,所述回转过度节的一侧设有电控柜,回转过度节的另一侧设有回转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塔机,包括底梁,所述底梁上与塔身固定连接,塔身的顶部与回转过度节连接,所述回转过度节的一侧与平衡臂连接,回转过度节的另一侧与起重臂连接;所述底梁上固定连接司机室;所述起重臂上设有在起重臂上移动的吊装小车,吊装小车上固定吊装抱杆,吊装抱杆端部连接有滑轮组。塔机所有单部件长度都不超过电梯容纳尺寸,都可以通过电梯运送到楼顶再组装。塔机的塔身和前后臂均是采用现成的施工升降机标准节在端部加上连接套即可,无需单独制作工装,制作方便。塔机底梁安装时,只需几节塔身连接起来并在上面加装一个简易的滑轮组就可通过手拉葫芦将底梁的各节组装并吊装到楼顶的横梁上。
【IPC分类】B66C23/16, B66C23/06
【公开号】CN205312920
【申请号】CN201620095806
【发明人】康与宙, 靳义新, 罗建峰, 张继森
【申请人】山东大汉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