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咖啡牛奶比例的瓶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15604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调节咖啡牛奶比例的瓶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物件或物料储存或运输的容器领域,具体是一种调节咖啡牛奶比例的瓶子。
【背景技术】
[0002]瓶子是一种常用于装液体物质的口较小,颈细肚大,多用塑料、瓷或玻璃制成的容器。咖啡瓶是一种装有咖啡的瓶子,其中的咖啡大多是速溶咖啡,即满足了人们对咖啡的需求又节约了冲咖啡的时间和精力。
[0003]但是,目前市售的咖啡其中的奶、糖、咖啡粉的比例都已经调好,打开瓶子便可直接饮用。这样一个简单的配比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一部分人喜欢喝奶浓的咖啡,而另一部分人更喜欢纯咖啡。所以,比例单一的咖啡严重的影响了咖啡的销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目前的咖啡瓶不能调节牛奶和纯咖啡的比例的问题,所提出的一种调节咖啡牛奶比例的瓶子。
[0005]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种调节咖啡牛奶比例的瓶子,包括顶部密封的瓶体以及盖在瓶体上圆台形的瓶盖,所述瓶体内被第一纵向隔板分割成两个腔室,在两个腔室的顶面上均形成有通孔;在所述瓶盖内设置有下部分叉成两个支管的吸管,吸管的上部穿过瓶盖顶面设置的吸管孔,下部的两个支管分别穿过所述两个腔室顶面的通孔;在所述吸管下部分叉处设置有将两个支管分隔开的第二纵向隔板;在垂直于第二纵向隔板的方向设置有贯穿瓶盖的圆槽,所述圆槽内形成有内螺纹;表面带有外螺纹的T形圆杆沿圆槽延伸的方向移动。
[0007]所述瓶体内被纵向隔板分割成体积不同的两个腔室,两个腔室的体积比为4:5。
[0008]本实用新型获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0009]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的咖啡瓶不能调节牛奶和纯咖啡的比例的问题。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圆杆对其中一个支管(吸取牛奶的支管)的挤压,调节了牛奶被吸取的体积,可喝到纯咖啡与牛奶不同比例的咖啡,满足了不同人群对咖啡纯度的需求。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其中:1.瓶体2.瓶盖
[0012]3.第一纵向隔板 4.吸管
[0013]5.第二纵向隔板 6.圆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所示,一种调节咖啡牛奶比例的瓶子,包括顶部密封的瓶体I以及盖在瓶体I上圆台形的瓶盖2,所述瓶体I内被第一纵向隔板3分割成两个腔室,在两个腔室的顶面上均形成有通孔;在所述瓶盖2内设置有下部分叉成两个支管的吸管4,吸管4的上部穿过瓶盖2顶面设置的吸管孔,下部的两个支管分别穿过所述两个腔室顶面的通孔;在所述吸管4下部分叉处设置有将两个支管分隔开的第二纵向隔板5;在垂直于第二纵向隔板5的方向设置有贯穿瓶盖2的圆槽,所述圆槽内形成有内螺纹;表面带有外螺纹的T形圆杆6沿圆槽延伸的方向移动。
[0016]所述瓶体I内被纵向隔板3分割成体积不同的两个腔室,两个腔室的体积比为4:5。
[0017]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将纯咖啡放到体积比较大的腔室中,将牛奶放入体积比较小的腔室中。从吸管口吸取瓶体I中的液体,纯咖啡与牛奶分别沿着两个支管被吸取上来,在两个支管的交汇处混合后被饮用者吸入嘴中。当需要调节牛奶和纯咖啡的比例的时候,可转动圆杆6挤压吸取牛奶的支管,减少牛奶被吸取的体积,调节纯咖啡与牛奶的比例。
【主权项】
1.一种调节咖啡牛奶比例的瓶子,包括顶部密封的瓶体(I)以及盖在瓶体(I)上圆台形的瓶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I)内被第一纵向隔板(3)分割成两个腔室,在两个腔室的顶面上均形成有通孔;在所述瓶盖(2)内设置有下部分叉成两个支管的吸管(4),吸管(4)的上部穿过瓶盖(2)顶面设置的吸管孔,下部的两个支管分别穿过所述两个腔室顶面的通孔;在所述吸管(4)下部分叉处设置有将两个支管分隔开的第二纵向隔板(5);在垂直于第二纵向隔板(5)的方向设置有贯穿瓶盖(2)的圆槽,所述圆槽内形成有内螺纹;表面带有外螺纹的T形圆杆(6 )沿圆槽延伸的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咖啡牛奶比例的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I)内被纵向隔板(3)分割成体积不同的两个腔室,两个腔室的体积比为4: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节咖啡牛奶比例的瓶子,属于用于物件或物料储存或运输的容器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顶部密封的瓶体以及盖在瓶体上圆台形的瓶盖,所述瓶体内被第一纵向隔板分割成两个腔室,在两个腔室的顶面上均形成有通孔;在所述瓶盖内设置有下部分叉成两个支管的吸管,吸管的上部穿过瓶盖顶面设置的吸管孔,下部的两个支管分别穿过所述两个腔室顶面的通孔;在所述吸管下部分叉处设置有将两个支管分隔开的第二纵向隔板;在垂直于第二纵向隔板的方向设置有贯穿瓶盖的圆槽,所述圆槽内形成有内螺纹;表面带有外螺纹的T形圆杆沿圆槽延伸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IPC分类】B65D77/28, B65D85/72, B65D1/04
【公开号】CN205327615
【申请号】CN201521039790
【发明人】于绍帅
【申请人】于绍帅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