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方矩管排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37221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方矩管排管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方矩管排管机,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其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凸出机架上表面的第一输送带,特征在于:第一输送带一侧的机架上还安装第一推臂和第二推臂,机架的后端设置竖向的导轨,第一推臂和第二推臂的顶端位于机架的上表面和第一输送带的上表面之间,第一推臂和第二推臂的前端位置位于第一输送带后端的前方,第二推臂的后端位置位于导轨的后端,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托臂;机架的前部还安装搬运装置,搬运装置的后端位于第一输送带前端的后方。此种排管机利用第一推臂将管件排成排,第二推臂将成排管件推送到托臂上,在托臂上排成列,整个过程中参与动作的部件少,且动作单一,提高了排管的效率与可靠性。
【专利说明】
一种全自动方矩管排管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方矩管排管机。
【背景技术】
[0002]方矩管是一种截面为方形或者矩形的细长管状体,为了便于搬运和运输并提高效率,需要将其按行列的形式排成规则的管束,然后打包成捆。目前,基本采用人工进行打捆,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低。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配备更多的人员,占用了更多的生产空间,降低了单位面积的生产率。
[0003]为了改善上述现状,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410246315.4公开了一种钢管的自动排管装置,此种排管装置能将方矩管排成规则的管束,但由于结构复杂,排管动作繁琐,只能适应60米/分钟以下的生产需求,一旦生产速度稍有提高,就会造成管件积压,排管机的各部件动作混乱,不能有序进行排管工作,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且故障点多,在应用中容易出现故障,一旦出现故障就得被迫停机,致使大部分生产厂家仍停留在配备更多人工进行排管阶段。
[0004]所以,急需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发一款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自动排管设备。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方矩管排管机,结构简单,能稳定、可靠地自动排管。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发明一种全自动方矩管排管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第一输送带,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带凸出机架的上表面设置;机架上还安装有第一推臂、第二推臂和竖向设置的导轨,第一推臂和第二推臂的顶端位于机架的上表面和第一输送带的上表面之间,第一推臂和第二推臂的前端位置位于第一输送带后端的前方,第二推臂的后端位置位于导轨的后端,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托臂;
[0007]机架的前部还安装有搬运装置,搬运装置的后端位于第一输送带前端的后方。
[0008]优选的,机架的一侧设置朝向机架的第一推板,第一推板在机架上的位置与搬运装置相对应。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推板上安装有高压气嘴。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推板上开设有横向放置的通槽,高压气嘴安装在通槽中。
[0011]优选的,所述机架上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推臂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中,第一滑槽的前端位于第一输送带后端的前方;第二推臂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中,第一滑槽的前端位于第一输送带后端的前方、后端位于导轨的后端。
[0012]优选的,第二滑槽内还滑动安装有托板,托板连接在第二推臂上。
[0013]优选的,所述搬运装置包括转臂,转臂的一端铰接在机架上、另一端与传动杆相铰接;转臂与机架的铰接点位于传送带前端的后方。
[0014]优选的,机架的后端设置管束输送架,管束输送架中安装第二输送带。
[0015]优选的,所述管束输送架上还铰接有档臂,档臂连接动力装置。
[0016]优选的,第二输送带一侧设置固定的底座,底座上设有横杆,横杆中开设有滑孔,滑孔中安装导臂,导臂的另一端固定第二推板,第二推板朝向第二输送带设置。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8]1、将搬运装置放置在制管机的出管端,制出的管件输放到搬运装置上后,自动被转移到第一输送带上,输送到第一输送带的后端落入机架上时,第一推臂将其向后推送一段距离,给下一根即将到来的管件留出空间,依次反复待第一推臂的推送次数达到管束中一排排放的数量时,第二推臂动作,将管束排推送到托臂上,托臂带动成排管件下降成排管件的厚度,如此往复,管件最终在托臂排列成指定要求的管束,整个过程中参与动作的部件少,且其动作单一,提高了排管的效率与可靠性。
[0019]2、由于机架的一侧设置朝向机架的第一推板,且第一推板在机架上的位置与搬运装置相对应,使得第一推板能够推动位于搬运装置上的管件,将单根管件推到指定位置,为保证管束端头整齐奠定了基础。
[0020]3、由于第一推板上安装有高压气嘴,可以在第一推板推齐管件的同时,利用高压气体将管件内的水分吹出,加快管件的干燥速度。
[0021]4、由于高压气嘴安装在第一推板上的通槽中,可以灵活调整高压气嘴在第一推板上的横向位置,以保证高压气嘴的位置与管件相吻合。
[0022]5、由于机架上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推臂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中,第二推臂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中,约束了第一推臂和第二推臂的移动方向,保证了管件的输送方向。
[0023]6、由于第二滑槽内还滑动安装有托板,托板连接在第二推臂上,可以在成排管件被整体推送且脱离机架的后端时,能临时承托住成排管件,不使其散乱。
[0024]7、搬运装置可以采用由转臂构成翻转机构,将管件翻转到第一输送带上;也可以采用推移机构,将管件推送到第一输送带上;均为现有技术中的成熟结构,结构简单,动作可靠,提尚其稳定性。
[0025]8、由于机架的后端设置管束输送架,管束输送架中安装第二输送带,能够实现管束的自动输送,为打包人员提供了有序的工作空间。
[0026]9、由于管束输送架上还铰接有档臂,档臂连接动力装置,可是档臂与机架的侧壁配合,共同约束管束的两侧面,进一步提高管束的整齐性。
[0027]10、由于第二输送带一侧设置第二推板,能进一步将管束的端部整齐。
[0028]11、本实用新型由于结构简单,动作单一,能够提高管件的排放效率,适应高的管件生产率,便于在行业内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不意图;
[0030]图2是第一推板的放大结构图;
[0031 ]图3是第二滑槽的放大结构图;
[0032]图4是图1的A向视图;
[0033]图5是图1的响视图;
[0034]图6是图1的C向视图;
[0035]图7是图1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为:1、机架;2、第一输送带;3、第一推板;4、第四气缸;5、转臂;6、传动杆;
7、第二滑槽;8、第二推臂;9、第一推臂;10、第一滑槽;11、导轨;12、托臂;13、管束输送架;14、第二输送带;15、档臂;16、底座;17、第二推板;18、导臂;19、横杆;20、第五气缸;21、通槽;22、高压气嘴;23、托板;24、第二气缸;25、第一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8]本实用新型参照管件在机架I上移动方向,将进入机架I的一端定义为前端,相应地将离开机架I的一端定义为后端。
[003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机架I上安装有第一输送带2,第一输送带2凸出机架I的上表面设置。机架I上还开设有第一滑槽10和第二滑槽7,第一滑槽10的前端位于第一输送带2后端的前方,第一滑槽10中滑动安装有第一推臂9,第一推臂9连接第一气缸25,使得第一推臂9的前端位置能位于第一输送带2后端的前方;第二滑槽7的前端位于第一输送带2后端的前方、后端开设到机架I的后端,第二滑槽7中滑动安装第二推臂8,第二推臂8连接第二气缸24,使得第二推臂8的前端位置能位于第一输送带2后端的前方、后端位置能位于机架I的后端;第一推臂9和第二推臂8的顶端均位于机架I的上表面和第一输送带2的上表面之间。如图3所示,第二滑槽7内还滑动安装有托板23,托板23连接在第二推臂8上。机架I的尾端设置竖向的导轨U,导轨11上滑动安装有托臂12,托臂12连接能带动其沿导轨11上下滑动的动力装置,此动力装置可以为刹车电机,也可以为气缸。
[0040]为了能将整条管件搬运至第一输送带2上,如图4所示,在机架I的前部设置了搬运装置,搬运装置中设置铰接在机架I上的转臂5,转臂5与机架I的铰接点位于第一传送带前端的后方,转臂5的另一端铰接传动杆6,传动杆6连接第三气缸。
[0041]为了将进入搬运装置上的管件推齐并将管件内的水分吹出,如图2所示,在机架I的一侧设置第一推板3,第一推板3朝向机架I侧设置且连接第四气缸4,第一推板3在机架I上的位置与搬运装置相对应,使得第一推板3能推动位于搬运装置上的管件。第一推板3上还开设有横向设置的通槽21,通槽21中安装高压气嘴22,可以使得第一推板3在推齐管件的同时,通过高压气嘴22吹出管件内的水分,加快管件的干燥速度。
[0042]为了实现已排列规则的管束的输送,如图5所示,机架I的后端设置了管束输送架13,管束输送架13中安装第二输送带14,第二输送带14的上表面位于导轨11的上下端之间,使得导轨11上的托臂12在下落的过程中能自动将管束放置在第二输送带14上。管束输送架13上还铰接有档臂15,档臂15连接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带动档臂15绕其铰接点转动。此动力装置可以为电机,也可以为气缸。
[0043]为了进一步整齐已排列规则的管束,如图6所示,在第二输送带14一侧设置朝向第二输送带14的第二推板17,第二推板17连接在第五气缸20的伸缩杆上。为更好地保证第二推板17的移动方向,在第二推板17和第五气缸20之间加设有固定的底座16,第五气缸20固定在底座16上,底座16上还安装有两根与第五气缸20的伸缩杆方向一致的横杆19,横杆19中开设有滑孔;在第二推板17上设置了两根导臂18,导臂18滑动安装在滑孔内。
[004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0045]如图7所示,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制管机的出管端,使得制出的管件刚好搭放在转臂5上,高压气嘴22连通高压气源。转臂5收到管件后,第四气缸4带动第一推板3工作,将管件的端部推到适当位置,在推送管件的过程,高压气嘴22喷出高压气体并吹入管件的内腔,将管件内的水分吹出。然后第三气缸工作,通过传动杆6推动转臂5转动,将管件转移到第一输送带2上,第一输送带2带动管件自前至后移动,待管件被输送至第一输送带2的后端时,管件被放置在机架I的上表面。此时,第一气缸25带动第一推臂9动作,将管件继续向后推送,为下一根管件留出放置位置。如此反复,待第一推臂9的推送次数达到管束中一排管件的数量时,第二气缸24带动第二推臂8和托板23动作,推动成排的管件继续向后移动,最终使成排管件脱离机架I的后端,全部承托在托板23上。此时托臂12和档臂15已准备就位,托臂12的上表面仅低于托板23的下表面,档臂15已处于竖直状态,第二气缸24带动第二推臂8和托板23回位,成排管件被放置在托臂12上,托臂12带动成排管件下降一排管件的厚度。反复上述工序,待托臂12上排列的管束达到指定列数时,托臂12继续下移,档臂15翻转至横向放置,解除对管束的阻挡作用,在管束下移的过程中,第五气缸20带动第二推板17工作,将管束推齐,最终将管束放置在第二输送带14上,第二输送带14继续向后端输送,由工作人员在管束输送架13的后端进行打捆,完成管件的捆扎打包。在该过程中,参与动作的部件少,且其动作单一,此排管机经过在制管厂家应用,完全可以满足120米/分钟的出管速率,大大提高了排管的效率与可靠性。
[0046]本实用新型中的搬运装置除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转臂5构成的翻转机构外,还可以采用推移结构方式,例如在机架I上设置推移架,推移架的上表面稍高于第一输送带2的上表面,推移上安装推板,依靠推板将管件推移到第一输送带2,照样可以实现管件的自动搬运。
[004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组合、变更或改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全自动方矩管排管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第一输送带,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带凸出机架的上表面设置;第一输送带一侧的机架上还安装有第一推臂和第二推臂,机架的后端设置竖向的导轨,第一推臂和第二推臂的顶端位于机架的上表面和第一输送带的上表面之间,第一推臂和第二推臂的前端位置位于第一输送带后端的前方,第二推臂的后端位置位于导轨的后端,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托臂;机架的前部还安装有搬运装置,搬运装置的后端位于第一输送带前端的后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方矩管排管机,其特征在于:机架的一侧设置朝向机架的第一推板,第一推板在机架上的位置与搬运装置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方矩管排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板上安装有高压气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方矩管排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板上开设有横向放置的通槽,高压气嘴安装在通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方矩管排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推臂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中,第一滑槽的前端位于第一输送带后端的前方;第二推臂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中,第一滑槽的前端位于第一输送带后端的前方、后端位于导轨的后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方矩管排管机,其特征在于:第二滑槽内还滑动安装有托板,托板连接在第二推臂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方矩管排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装置包括转臂,转臂的一端铰接在机架上、另一端与传动杆相铰接;转臂与机架的铰接点位于传送带前端的后方。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全自动方矩管排管机,其特征在于:机架的后端设置管束输送架,管束输送架中安装第二输送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方矩管排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输送架上还铰接有档臂,档臂连接动力装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自动方矩管排管机,其特征在于:第二输送带一侧设置固定的底座,底座上设有横杆,横杆中开设有滑孔,滑孔中安装导臂,导臂的另一端固定第二推板,第二推板朝向第二输送带设置。
【文档编号】B65B35/44GK205418227SQ201620210659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1日
【发明人】张树林
【申请人】张树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