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递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88760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自动递头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递头装置,其包括外弧形辊道、内弧形辊道以及来料检测装置,内弧形辊道位于外弧形辊道的内侧上部;其中,外弧形辊道采用能够带动制品移动的动力辊制成,外弧形辊道和内弧形辊道之间形成有供制品通过的通道,通道对制品的走向进行限制,通道的大小可通过气动装置调整,当来料检测装置检测到制品后,将来料信号传送至控制系统,再由控制系统控制气动装置动作以调整外、内弧形辊道之间通道的间距,以便制品顺利地被传送至上坡输送带上。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递头装置可以自动将制品由下向上传送,无需人工干涉,解决了制品需要特定人员来对其跟踪和传递的问题。
【专利说明】
自动递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自动递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对产品功能的自动化要求越来越高,也是未来市场需求的趋势。在轮胎加工设备领域,国内同类设备均是采用人工递头的方式将水平输送带上的轮胎原料制品输送到上坡输送带上,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及安全性都会降低;如若改变部套摆放空间位置,又对厂房空间要求很高,所以部套功能自动化是市场需求的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自动递头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弧形辊道、内弧形辊道以及用来检测制品到达预定位置的来料检测装置,所述内弧形辊道位于所述外弧形辊道的内侧上部,所述外弧形辊道和内弧形辊道之间形成有供制品通过的通道;
[0005]所述外弧形辊道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外侧弧形板以及能够转动地安装在两个外侧弧形板之间的多个动力辊,两个所述外侧弧形板一端铰接在机架上且该端靠近水平输送带的尾端设置,两个所述外侧弧形板的外侧还连接有第一气动装置以实现外弧形辊道相对于机架的转动,多个所述动力辊在电机的带动下能够转动;
[0006]所述内弧形辊道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内侧弧形板以及安装在两个内侧弧形板之间且能够转动的多个自由辊,两个所述内侧弧形板一端铰接在上坡输送带端部,且两个内侧弧形板的内侧还连接有第二气动装置以实现内弧形辊道相对于上坡输送带的转动;
[0007]所述来料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水平输送带的尾端,该来料检测装置检测到制品后,将来料信号传送至控制系统,再由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气动装置和第二气动装置动作以调整外弧形辊道和内弧形辊道之间通道的间距,以便制品顺利地被传送至上坡输送带上。
[0008]每个所述动力辊的同一侧端部分别设有两个链轮,相邻的两个动力辊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在多个动力辊中靠近水平输送带尾端的一个动力辊为主动辊,所述主动辊与减速电机传动连接。
[0009]多个所述动力辊的端部还设有一用于罩住动力辊端部链轮的护罩,所述护罩固接在对应的外侧弧形板上。
[0010]两个所述外侧弧形板之间通过多个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动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气缸,每个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尾部铰接在机架上,每个所述第一气缸的气缸杆铰接在对应的外侧弧形板的外侧中部。
[0011]两个所述内侧弧形板之间通过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动装置包括一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尾部铰接在上坡输送带底部,该第二气缸的气缸杆铰接在所述连接板的中部。
[0012]所述来料检测装置包括固接在水平输送带尾端上的安装支架、安装在安装支架上且能够转动的转轴、对称固接在转轴上的两个摆臂、设置在两个摆臂端部之间的辊子、固接在转轴端部的感应板以及固接在安装支架上且与感应板对应设置的接近开关,所述辊子搭接在水平输送带上。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递头装置可以自动将制品由下向上传送,无需人工干涉,解决了制品需要特定人员来对其跟踪和传递的问题;而且在生产线更换制品规格时,可以有效减少停车次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减少了人工干涉,加强了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生产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递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弧形辊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内弧形辊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来料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递头装置包括外弧形辊道1、内弧形辊道2以及用来检测制品到达预定位置的来料检测装置3,所述内弧形辊道2位于所述外弧形辊道I的内侧上部,所述外弧形辊道I和内弧形辊道2之间形成有供制品通过的通道。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外弧形辊道I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外侧弧形板11以及能够转动地安装在两个外侧弧形板11之间的多个动力辊12,两个所述外侧弧形板11 一端铰接在机架4上且该端靠近水平输送带5的尾端设置,两个所述外侧弧形板11的外侧还连接有第一气动装置以实现外弧形辊道I相对于机架4的转动,多个所述动力辊12在减速电机(图中未示)的带动下能够转动。
[0021]每个所述动力辊12的同一侧端部分别设有两个链轮,相邻的两个动力辊12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在多个动力辊12中靠近水平输送带5尾端的一个动力辊为主动辊,其余动力辊为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与电机传动连接,电机带动主动辊转动,主动辊通过链条带动从动辊转动,进而能够带动制品随辊子行进。另外,动力辊12由片轮交叉组成,以避免制品行进时钻入辊缝中造成挤料、堆料等。
[0022]多个所述动力辊12的端部还设有一用于罩住动力辊12端部链轮的护罩7,所述护罩7固接在对应的外侧弧形板11上。护罩7的作用是防护操作人员安全及避免链轮和链条上落上灰尘或杂物,从而保证动力辊12及整个机构安全的正常运转。
[0023]两个所述外侧弧形板11之间通过多个连杆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动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气缸14,每个所述第一气缸14的缸体尾部铰接在机架4上,每个所述第一气缸14的气缸杆铰接在对应的外侧弧形板11的外侧中部。通过两个第一气缸14的伸出、缩回动作可以控制外弧形辊道I以其与机架4铰接处为中心的转动,以便于制品能够顺利地由下向上传送。
[0024]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内弧形辊道2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内侧弧形板21以及安装在两个内侧弧形板21之间且能够转动的多个自由辊22,两个所述内侧弧形板21—端铰接在上坡输送带6端部,且两个内侧弧形板21的内侧还连接有第二气动装置以实现内弧形辊道2相对于上坡输送带6的转动。另外,自由辊22由2A12铝辊组成。
[0025]两个所述内侧弧形板21之间通过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动装置包括一第二气缸23,所述第二气缸23的缸体尾部铰接在上坡输送带6底部,该第二气缸23的气缸杆铰接在所述连接板的中部。通过第二气缸23的伸出、缩回动作可以控制内弧形辊道2以其与机架4铰接处为中心的转动,以便于内弧形辊道2配合外弧形辊道I 一起将制品顺利地由下向上传送。
[0026]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来料检测装置3包括固接在水平输送带5尾端上的安装支架31、安装在安装支架31上且能够转动的转轴32、对称固接在转轴32上的两个摆臂33、设置在两个摆臂33端部之间的辊子34、固接在转轴32端部的感应板35以及固接在安装支架31上且与感应板35对应设置的接近开关36,所述辊子34搭接在水平输送带5上。另外,摆臂33上采用长圆孔与辊子34安装连接,辊子34可以适当的上下调整其与摆臂33的位置,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制品。
[0027]当水平输送带5上的制品行进接触到辊子34时,摆臂33抬起,使感应板35旋转,接近开关36接收信号,然后将来料信号传送至控制系统,再由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气动装置和第二气动装置动作以调整外弧形辊道I和内弧形辊道2之间通道的间距,形成的通道对制品的走向进行限制,以便制品由水平输送带5顺利地被传送至上坡输送带6上。
[002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都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自动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弧形辊道(I)、内弧形辊道(2)以及用来检测制品到达预定位置的来料检测装置(3),所述内弧形辊道(2)位于所述外弧形辊道(I)的内侧上部,所述外弧形辊道(I)和内弧形辊道(2)之间形成有供制品通过的通道; 所述外弧形辊道(I)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外侧弧形板(11)以及能够转动地安装在两个外侧弧形板(11)之间的多个动力辊(12),两个所述外侧弧形板(11) 一端铰接在机架(4)上且该端靠近水平输送带(5)的尾端设置,两个所述外侧弧形板(11)的外侧还连接有第一气动装置以实现外弧形辊道(I)相对于机架(4)的转动,多个所述动力辊(12)在电机的带动下能够转动; 所述内弧形辊道(2)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内侧弧形板(21)以及安装在两个内侧弧形板(21)之间且能够转动的多个自由辊(22),两个所述内侧弧形板(21)—端铰接在上坡输送带(6)端部,且两个内侧弧形板(21)的内侧还连接有第二气动装置以实现内弧形辊道(2)相对于上坡输送带(6)的转动; 所述来料检测装置(3)安装在所述水平输送带(5)的尾端,该来料检测装置(3)检测到制品后,将来料信号传送至控制系统,再由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气动装置和第二气动装置动作以调整外弧形辊道(I)和内弧形辊道(2)之间通道的间距,以便制品顺利地被传送至上坡输送带(6)上。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动力辊(12)的同一侧端部分别设有两个链轮,相邻的两个动力辊(12)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在多个动力辊(12)中靠近水平输送带(5)尾端的一个动力辊为主动辊,所述主动辊与减速电机传动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动力辊(12)的端部还设有一用于罩住动力辊(12)端部链轮的护罩(7),所述护罩(7)固接在对应的外侧弧形板(11)上。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外侧弧形板(11)之间通过多个连杆(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动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气缸(14),每个所述第一气缸(14)的缸体尾部铰接在机架(4)上,每个所述第一气缸(14)的气缸杆铰接在对应的外侧弧形板(11)的外侧中部。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内侧弧形板(21)之间通过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动装置包括一第二气缸(23),所述第二气缸(23)的缸体尾部铰接在上坡输送带(6)底部,该第二气缸(23)的气缸杆铰接在所述连接板的中部。6.按照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来料检测装置(3)包括固接在水平输送带(5)尾端上的安装支架(31)、能够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支架(31)上的转轴(32)、对称固接在转轴(32)上的两个摆臂(33)、设置在两个摆臂(33)端部之间的辊子(34)、固接在转轴(32)端部的感应板(35)以及固接在安装支架(31)上且与感应板(35)对应设置的接近开关(36),所述辊子(34)搭接在水平输送带(5)上。
【文档编号】B65G47/52GK205471474SQ201620232234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4日
【发明人】古川, 向源芳, 门喜德, 戴巍
【申请人】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