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89637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其包括:防护平台,所述防护平台悬吊于内爬塔吊的底部;防倾覆导轮组件,安装于所述防护平台的边缘;每组所述防倾覆导轮组件包括两个导轮支架,一个所述导轮支架安装于防护平台的上表面的边缘,另一个所述导轮支架安装于防护平台的下表面的边缘;所述导轮支架的侧边安装有导轮。防护平台悬吊于内爬塔吊的底部,可以防止物体从防护平台上方向下坠落,有效的提高了建筑物核心筒内部的安全系数。
【专利说明】
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指一种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进步以及施工技术的提高,超高层大型建筑越来越多,超高层施工中垂直运输设备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垂直运输设备的选择是超高层施工顺利与否的关键。在超高层施工中为减少塔吊设备的投入,保证施工工期往往运用内爬塔吊施工技术。
[0003]超高层核心筒结构水平结构与竖向结构往往分开施工,这也导致了水平结构与竖向结构施工不同步的问题,竖向结构施工往往要快于水平结构施工,这也导致核心筒内水平结构与竖向结构存在一定的高差,施工安全防护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核心筒内爬升式塔吊底部防护安全隐患尤为突出,塔吊内爬顶升过程中,筒内易出现物体打击,对筒内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设置于建筑物核心筒的内部,其包括:
[0006]防护平台,所述防护平台悬吊于内爬塔吊的底部;
[0007]防倾覆导轮组件,安装于所述防护平台的边缘;每组所述防倾覆导轮组件包括两个导轮支架,一个所述导轮支架安装于防护平台的上表面的边缘,另一个所述导轮支架安装于防护平台的下表面的边缘;所述导轮支架的侧边安装有导轮。
[0008]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平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和所述防护平台垂直的提升立柱,所述提升立柱通过吊索悬吊于内爬塔吊的底部。
[0009]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平台通过吊索悬吊于内爬塔吊的底部,所述防护平台的上表面焊接有供吊索连接的吊耳。
[0010]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平台通过两组吊索悬吊于内爬塔吊的底部,第一组吊索的顶端连接于所述内爬塔吊的支撑梁,其底端连接于所述防护平台上表面的吊耳;第二组吊索的顶端连接于所述内爬塔吊的塔身,其底端连接于所述提升立柱的顶部。
[001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平台的底部为型钢制成的框架,所述框架的上表面铺设有花纹钢板。
[0012]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平台的上表面的边沿设置有防护翼板,所述防护翼板通过合页连接于所述防护平台的上表面。
[0013]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平台为类矩形平台,所述防护平台的每个侧边至少安装有一组所述防倾覆导轮组件。
[0014]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个所述导轮支架均包括垂直杆以及斜杆,所述垂直杆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防护平台的边缘,所述导轮安装于所述垂直杆的第二端;所述斜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垂直杆的第二端,所述斜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防护平台。
[0015]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的有益效果为:防护平台悬吊于内爬塔吊的底部,可以防止物体从防护平台上方向下坠落,有效的提高了建筑物核心筒内部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的立体视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的侧视图;以及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使用过程中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0]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21]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设置于建筑物核心筒50的内部,其包括:防护平台10以及防倾覆导轮组件30。防护平台10悬吊于内爬塔吊的底部,多组防倾覆导轮组件30安装于防护平台10的边缘。
[0023]防护平台10的底部为型钢制成的框架,框架的上表面铺设有花纹钢板(图1中没有画出花纹钢板)。防护平台10的形状与建筑物核心筒50的截面形状相适应,防护平台10的形状通常为矩形。考虑到建筑物核心筒50的内表面安装有突出的预埋件,为了防止突出的预埋件阻碍防护平台10在建筑物核心筒50内部进行提升,防护平台10的边缘还设置有和预埋件相配合的缺口。
[0024]当防护平台10的跨度过大时,仅通过防护平台10底部的型钢框架无法保证防护平台10的具有足够的强度。因此在防护平台10的上表面安装有多个提升立柱21,提升立柱21垂直连接于防护平台10的上表面。提升立柱21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孔,该连接孔用于和吊索连接。为了增强防护平台10的强度,提升立柱21的侧面设置有斜拉杆22。斜拉杆22倾斜设置,其一端连接于提升立柱21的顶端,其另一端连接于防护平台10的上表面。斜拉杆22和提升立柱21构成沿竖直方向的梯形或三角形结构,因此斜拉杆22和提升立柱21配合可以有效提升防护平台10的强度,防止防护平台10承受载荷或沿竖直方向爬升过程中受力过大发生弯曲变形。
[0025]如图1至图3,在防护平台10的边缘安装有多组防倾覆导轮组件30。本实施例中,防护平台10为类矩形平台,防护平台10的每个侧边至少安装有一组防倾覆导轮组件30。防倾覆导轮组件30的导轮贴近建筑物核心筒50内表面。
[0026]每组防倾覆导轮组件30内部包括两个导轮支架31,一个导轮支架31安装于防护平台10的上表面的边缘,另一个导轮支架31安装于防护平台10的下表面的边缘,两个导轮支架31上下对齐。导轮支架31靠近防护平台10边缘的侧边安装有导轮32。
[0027]每个导轮支架31均包括垂直杆311以及斜杆312,导轮支架31呈三角形。垂直杆311的第一端连接于防护平台10的边缘,导轮32安装于垂直杆311的第二端;斜杆312的一端连接于垂直杆311的第二端,斜杆312的另一端连接于防护平台10。
[0028]防倾覆导轮组件30的导轮不仅可以减小防护平台10与建筑物核心筒50内表面之间的摩擦力。防倾覆导轮组件30的两个导轮32具有较大的竖向距离,这使得防护平台10需要更大的空间进行翻转,因此防倾覆导轮组件30可以有效防止防护平台10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倾覆。
[0029]如图2和图3所示,防护平台10的上表面的边沿设置有防护翼板40。防护翼板40通过合页连接于防护平台10的上表面。在防护平台10悬停过程中,可以将防护翼板40向防护平台10外侧翻转,并将防护翼板40的外侧边沿搭设于建筑物核心筒50的内表面。防护翼板40可以遮挡防护平台10和建筑物核心筒50之间的空隙,防止物体从上述空隙中坠落。在防护平台10提升过程中,为了防止防护翼板40与建筑物核心筒50的内表面发生磕碰,可以将防护翼板40向防护平台1的内侧进行翻转。
[0030]如图3所示,防护平台10通过吊索悬吊于内爬塔吊51的底部,防护平台10的上表面焊接有供吊索连接的吊耳11。在本实施例中,防护平台10通过两组吊索52或53悬吊于内爬塔吊51的底部,第一组吊索52的顶端连接于内爬塔吊51的支撑梁53,其底端连接于所述防护平台10上表面的吊耳11。第二组吊索53的顶端连接于内爬塔吊51的塔身54,其底端连接于提升立柱21的顶端。在内爬塔吊51爬升过程中,支撑梁53和塔身54交替爬升。因此防护平台10通过两组吊索52或53进行悬吊使得防护平台10可以随塔身54爬升、或随支撑梁53爬升,也可以在内爬塔吊51爬升过程中处于悬停状态。
[003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的有益效果为:防护平台10悬吊于内爬塔吊的底部,可以防止物体从防护平台10上方向下坠落,有效的提高了建筑物核心筒50内部的安全系数。
[00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设置于建筑物核心筒的内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平台,所述防护平台悬吊于内爬塔吊的底部; 防倾覆导轮组件,安装于所述防护平台的边缘;每组所述防倾覆导轮组件包括两个导轮支架,一个所述导轮支架安装于防护平台的上表面的边缘,另一个所述导轮支架安装于防护平台的下表面的边缘;所述导轮支架的侧边安装有导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平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和所述防护平台垂直的提升立柱,所述提升立柱通过吊索悬吊于内爬塔吊的底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平台通过吊索悬吊于内爬塔吊的底部,所述防护平台的上表面焊接有供吊索连接的吊耳。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平台通过两组吊索悬吊于内爬塔吊的底部,第一组吊索的顶端连接于所述内爬塔吊的支撑梁,其底端连接于所述防护平台上表面的吊耳;第二组吊索的顶端连接于所述内爬塔吊的塔身,其底端连接于所述提升立柱的顶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平台的底部为型钢制成的框架,所述框架的上表面铺设有花纹钢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平台的上表面的边沿设置有防护翼板,所述防护翼板通过合页连接于所述防护平台的上表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平台为类矩形平台,所述防护平台的每个侧边至少安装有一组所述防倾覆导轮组件。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倾覆功能的超高层施工内爬塔吊底部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轮支架均包括垂直杆以及斜杆,所述垂直杆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防护平台的边缘,所述导轮安装于所述垂直杆的第二端;所述斜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垂直杆的第二端,所述斜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防护平台。
【文档编号】B66C23/88GK205472362SQ201620205435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7日
【发明人】杨红岩, 周洪涛, 苏亚武, 柯子平, 裴鸿斌, 刘鹏, 杨晨, 寇金成, 于海申, 李可柏, 齐轩, 崔爱珍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