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车起重机内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43205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随车起重机内臂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随车起重机内臂结构,包括由上封板(1)、下封板(2)和两外侧板(3)围成的拱桥型的内臂本体(4),所述拱桥型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引桥(5)、主桥(6)和尾部引桥(7),所述头部引桥(5)的左右两侧均由第一加强板(8)连接所述上封板(1)和下封板(2);所述尾部引桥(7)的左右两侧均由第二加强板(9)和第三加强板(10)连接所述上封板(1)和下封板(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随车起重机内臂结构,解决了目前随车起重机内臂重量较重,刚度不高的问题,内臂结构受力更加均匀合理。
【专利说明】
一种随车起重机内臂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随车起重机内臂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折臂随车起重机内臂结构,属于随车起重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折臂随车起重机是指安装在汽车底盘上,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内臂是连接起重机转台与吊臂的重要纽带与桥梁,作为起重机传递动作与力的重要部件,且受力大且复杂,因此随车起重机内臂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随车起重机工作的可靠性。
[0003]目前,随车起重机的内臂主要由左右两侧板、上下封板焊接而成,内臂的头部与尾部焊接加强筋。现有折臂起重机内臂结构大多为整板,厚度一致,保证内臂结构强度,但内臂结构受力不均,刚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内臂内部应力集中问题,使内臂受力更加均匀,提高内臂的强度及刚度,使内臂结构更加安全可靠,从而提高整个内臂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随车起重机内臂结构;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臂重量较轻的随车起重机内臂结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种随车起重机内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封板、下封板和两外侧板围成的拱桥型的内臂本体,所述拱桥型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引桥、主桥和尾部引桥,所述头部引桥的左右两侧均由第一加强板连接所述上封板和下封板;所述尾部引桥的左右两侧均由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连接所述上封板和下封板;所述第三加强板位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外侦h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上均设置有若干轴筒;两所述外侧板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轴筒相对应的通孔,轴套依次穿过对应的所述通孔和轴筒后两端锁紧。
[0007]所述主桥的左右两侧均由侧板加强筋连接所述上封板和下封板。
[0008]所述侧板加强筋包括N型板。
[0009]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朝向所述主桥的一端均设置有三角形缺口,即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朝向所述主桥的一端均为燕尾型;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三加强板的相对侧为与所述第三加强板的三角形缺口相对应的三角型。
[0010]所述轴筒在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上的个数均为至少2个。
[0011]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上均开有若干减重孔。
[0012]所述下封板的中段设置有折弯。
[0013]所述折弯为向上折弯,两所述外侧板的底端均与所述折弯仿形。
[0014]折弯是用于避让轴筒以及其他相关部件,在下封板这段且向上折弯。
[0015]所述主桥为直线型。
[0016]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随车起重机内臂重量较重,刚度不高的问题,使用加强板设计,使其内臂结构受力更加均匀合理。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随车起重机内臂结构,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的设置,改善内臂内部应力集中问题,使内臂受力更加均匀,提高内臂的强度及刚度,使内臂结构更加安全可靠,从而提高整个内臂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侧板加强筋的设置,可加强外侧板整板中间部位的刚度和强度;折弯的设置,可提高内臂结构刚度和强度;减重孔的设置,不但可以减轻内臂整体重量,还可以消除主要受力部位产生的应力集中,使各部位受力较均匀,可有效延长内臂使用寿命;轴套的设置,使内臂各零件通过轴套焊接在一起。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所示,一种随车起重机内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封板1、下封板2和两外侧板3围成的拱桥型的内臂本体4,所述拱桥型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引桥5、主桥6和尾部弓丨桥7,所述头部引桥5的左右两侧均由第一加强板8连接所述上封板I和下封板2;所述尾部弓丨桥7的左右两侧均由第二加强板9和第三加强板10连接所述上封板I和下封板2;所述第三加强板10位于所述第二加强板9的外侧;所述第一加强板8和第三加强板10上均设置有若干轴筒11;两所述外侧板3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轴筒11相对应的通孔12,轴套依次穿过对应的所述通孔12和轴筒11后两端锁紧。
[0023]所述主桥6的左右两侧均由侧板加强筋13连接所述上封板I和下封板2。
[0024]所述侧板加强筋13包括N型板。
[0025]所述第一加强板8、第二加强板9和第三加强板10朝向所述主桥6的一端均设置有三角形缺口 14,即所述第一加强板8、第二加强板9和第三加强板10朝向所述主桥6的一端均为燕尾型;所述第二加强板9与所述第三加强板10的相对侧为与所述第三加强板10的三角形缺口 14相对应的三角型。
[0026]所述轴筒11在所述第一加强板8和第三加强板10上的个数均为至少2个。
[0027]所述第一加强板8、第二加强板9和第三加强板10上均开有若干减重孔15。
[0028]所述下封板2的中段设置有折弯。
[0029]所述折弯为向上折弯,两所述外侧板3的底端均与所述折弯仿形。
[0030]所述主桥6为直线型。
[0031]实施例2:
[0032]如图2所示,一种随车起重机内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封板1、下封板2和两外侧板3围成的拱桥型的内臂本体4,所述拱桥型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引桥5、主桥6和尾部弓丨桥7,所述头部引桥5的左右两侧均由第一加强板8连接所述上封板I和下封板2;所述尾部弓丨桥7的左右两侧均由第二加强板9和第三加强板10连接所述上封板I和下封板2;所述第三加强板10位于所述第二加强板9的外侧;所述第一加强板8和第三加强板10上均设置有若干轴筒11;两所述外侧板3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轴筒11相对应的通孔12,轴套依次穿过对应的所述通孔12和轴筒11后两端锁紧。
[0033]所述第一加强板8、第二加强板9和第三加强板10朝向所述主桥6的一端均设置有三角形缺口 14,即所述第一加强板8、第二加强板9和第三加强板10朝向所述主桥6的一端均为燕尾型;所述第二加强板9与所述第三加强板10的相对侧为与所述第三加强板10的三角形缺口 14相对应的三角型。
[0034]所述轴筒11在所述第一加强板8和第三加强板10上的个数均为至少2个。
[0035]所述第一加强板8、第二加强板9和第三加强板10上均开有若干减重孔15。
[0036]所述下封板2的中段设置有折弯。
[0037]所述折弯为向上折弯,两所述外侧板3的底端均与所述折弯仿形。
[0038]所述主桥6为直线型。
[003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随车起重机内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封板(I)、下封板(2)和两外侧板(3)围成的拱桥型的内臂本体(4),所述拱桥型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引桥(5)、主桥(6)和尾部引桥(7),所述头部引桥(5)的左右两侧均由第一加强板(8)连接所述上封板(I)和下封板(2);所述尾部引桥(7)的左右两侧均由第二加强板(9)和第三加强板(10)连接所述上封板(I)和下封板(2);所述第三加强板(10)位于所述第二加强板(9)的外侧;所述第一加强板(8)和第三加强板(10)上均设置有若干轴筒(11);两所述外侧板(3)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轴筒(11)相对应的通孔(12),轴套依次穿过对应的所述通孔(12)和轴筒(11)后两端锁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车起重机内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桥(6)的左右两侧均由侧板加强筋(13)连接所述上封板(I)和下封板(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随车起重机内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加强筋(13)包括N型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车起重机内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8)、第二加强板(9)和第三加强板(10)朝向所述主桥(6)的一端均设置有三角形缺口(14),即所述第一加强板(8)、第二加强板(9)和第三加强板(10)朝向所述主桥(6)的一端均为燕尾型;所述第二加强板(9)与所述第三加强板(10)的相对侧为与所述第三加强板(10)的三角形缺口(14)相对应的三角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车起重机内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筒(11)在所述第一加强板(8)和第三加强板(10)上的个数均为至少2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车起重机内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8)、第二加强板(9)和第三加强板(10)上均开有若干减重孔(1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车起重机内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板(2)的中段设置有折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随车起重机内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为向上折弯,两所述外侧板(3)的底端均与所述折弯仿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车起重机内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桥(6)为直线型。
【文档编号】B66C23/62GK205527430SQ201620123902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2月17日
【发明人】赵云亮, 乔红娇, 陆永能
【申请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