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箱平衡机构及折叠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70070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箱平衡机构及折叠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箱平衡机构和折叠箱,其中,折叠箱平衡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轴,驱动轴设置在底架上,驱动轴与至少一根弹簧相连接;驱动轴与端墙联动,端墙相对底架发生运动时,驱动轴随端墙发生运动,驱动轴运动时带动弹簧发生形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箱平衡机构相对于现有平衡机构操作性更佳,而且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少,安装便捷,节省成本;另外,该折叠箱平衡机构设置在底架平行于端墙的一端的端部上,避开了折叠箱装卸货的侧边,从而避免了装卸货物的时候货物碰撞到平衡机构,适用性更佳。
【专利说明】
一种折叠箱平衡机构及折叠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箱平衡机构及折叠箱。
【背景技术】
[0002]折叠箱作为集装箱的一种,包括有用于载货的底架和设置在底架两端的端墙,空箱的时候端墙折叠在底架上,当需要装载货物的时候,将端墙打开竖起来即可;通常折叠箱设置有平衡机构,当端墙折叠在底架的过程中,用于缓冲端墙折叠时的冲力;当端墙打开的瞬间给端墙以支撑力以辅助端墙的打开竖起。
[0003]现有技术中,折叠箱的平衡机构结构复杂,安装零件多,加工繁琐,操作性差,摩擦阻力大。而且,现有技术中平衡机构在货物装卸过程中易与货物发生机械碰撞,适用性较差。
[0004]因此,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有必要对现有折叠箱平衡机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折叠箱平衡机构结构复杂、成本高、适用性差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折叠箱平衡机构,所述折叠箱平衡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设置在折叠箱的底架上,所述驱动轴与至少一根弹簧相连接;所述驱动轴与折叠箱的端墙联动,所述端墙相对所述底架发生运动时,所述驱动轴随所述端墙发生运动,所述驱动轴运动时带动所述弹簧发生形变。
[0006]较佳地,所述驱动轴随所述端墙发生的运动为转动,所述驱动轴转动带动所述弹簧发生周向形变,产生扭转力。其中,所述驱动轴所发生的转动为周向转动。
[0007]较佳地,所述弹簧为扭簧;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端墙相平行。
[0008]较佳地,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
[0009 ]较佳地,还包括有限制所述扭簧沿轴向移动的限位机构。
[0010]较佳地,所述驱动轴通过至少一基座与所述底架连接,且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基座为活动连接。
[0011 ]较佳地,所述驱动轴通过至少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端墙相联动。
[0012]较佳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摇臂,所述摇臂的一端与所述端墙联动,所述摇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轴,且所述驱动轴与该另一端联动。
[0013]较佳地,所述端墙下端与所述底架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所述第一铰链或第二铰链,所述驱动轴的端部与所述第一铰链或所述第二铰链连接或一体成型。
[0014]较佳地,所述第一铰链和所述第二铰链之间通过铰链轴实现转动连接,所述铰链轴与所述第一铰链或所述第二铰链轴联动,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铰链轴为一体成型。
[0015]较佳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端墙和所述底架的第一铰链、第二铰链以及至少一个摇臂。
[0016]较佳地,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为一形变端和一固定端;所述形变端与所述驱动轴联动,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底架连接。
[0017]较佳地,所述形变端与所述驱动机构或所述驱动轴连接,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上设置有连接所述形变端的连接孔或卡槽。
[0018]较佳地,所述形变端通过法兰与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法兰上设置有连接所述形变端的连接孔或卡槽。
[00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折叠箱,所述折叠箱具有以上所述的折叠箱平衡机构。
[002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折叠箱,所述折叠箱具有以上所述折叠平衡机构,且所述折叠箱省略用于连接端墙和底架的铰链。所述“用于连接端墙和底架的铰链”包括传统折叠箱上与端墙连接的第一铰链或第二铰链,以及与底架连接的与所述第一铰链或所述第二铰链配合的第二铰链或第一铰链。
[002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22]I)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箱平衡机构,设置在底架与端墙相平行的端部上,避免了装卸货物的时候货物碰撞到平衡机构,适用性更佳;
[002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箱平衡机构,相对于现有平衡机构操作性更佳;而且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少,安装便捷,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0024]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述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0025]图1为实施例1中折叠箱平衡机构安装在底架和端墙上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2为实施例1中折叠箱平衡机构安装在底架和端墙上的正视图;
[0027]图3为实施例2中折叠箱平衡机构安装在底架和端墙上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4为实施例2中折叠箱平衡机构安装在底架和端墙上的正视图。
[0029]符号说明:
[0030]1-端墙2-底架3-驱动轴
[0031]4-扭簧5-基座6-摇臂
[0032]7-第一铰链 8-法兰9-第二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参见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区域的尺寸及相对尺寸。
[0034]针对现有技术中折叠箱平衡机构结构复杂、操作性差、成本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箱平衡机构,该折叠箱平衡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轴,驱动轴设置在底架上,驱动轴与至少一根弹簧相连接;驱动轴与端墙联动,端墙相对底架发生运动时,驱动轴随端墙发生运动,驱动轴运动时带动弹簧发生形变,弹簧形变对端墙产生支撑力(即端墙由折叠状态转变为展开状态)或缓冲力(即端墙由展开状态转变为折叠状态)。采用上述折叠箱平衡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性强和有效降低成本。
[0035]下面就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6]实施例1
[0037]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2,本实施例的平衡机构设置于端墙I和底架2之间,即其同时与端墙I和底架2相连。折叠箱平衡机构包括有一根与端墙I所在的平面平行的驱动轴3,该驱动轴3设置在底架2沿宽度方向上与端墙I重叠的一端上(其中,底架2的宽度方向与端墙I平行,底架2的长度方向与端墙I垂直)。驱动轴3与端墙I联动,端墙I相对于底架2发生运动时,驱动轴3随端墙I发生周向转动。驱动轴3的周向转动带动弹簧发生周向形变,产生扭转力。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驱动轴3,驱动轴3的设置数目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设置,此处不做限制。本实用新型将平衡机构布置在底架2平行于端墙I的一端上,避开了装卸货物的位置,从而避免了装卸过程中货物对平衡机构的碰撞,适用性更佳。
[0038]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轴也可不与端墙平行,根据具体情况来设置驱动轴的位置,驱动轴随端墙做非周向转动方式的运动,扭簧发生其他方向的形变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9]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轴3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带孔的基座5安装在底架2上,本实施例中,驱动轴3插入基座5的孔中,驱动轴3可在基座5的孔内做周向转动。通过该连接方式将驱动轴3与底架2连接,能有效简化其结构,同时保证驱动轴3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其他实施例中,驱动轴与基座为其他方式的活动连接,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然,本实施例中,活动连接也包括可拆卸连接,而非固定连接。其他实施例中,基座5的结构不限于带孔结构,其他的能够与驱动轴3的活动连接的基座,也属于本实施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设有“U”形卡槽的基座等。
[0040]其他实施例中,该折叠箱平衡机构省略基座,驱动轴直接与底架活动连接,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1]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轴3通过一个作为驱动机构的摇臂6与端墙I连接。如图1中所示,摇臂6的一端与端墙I连接,以保持摇臂6的该端与端墙I在运动过程中联动。摇臂6的另一端与驱动轴3的中部连接,以保持驱动轴3的中部与摇臂6的该另一端在运动过程中联动。也就是说该摇臂6的两个端部与对应的端墙I和驱动轴3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固定连接,也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其他能达到所述联动目的的连接方式,例如可拆卸式连接。
[0042]在本实施例中,弹簧优选的采用扭簧,驱动轴3上套设有两个扭簧4,所述两个扭簧4分置在摇臂6的两侧。每个扭簧4均包括一形变端和一固定端。本实施例中,驱动轴3上同轴连接与扭簧4的个数相对应的法兰8,每个法兰8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扭簧4形变端的连接孔或卡槽,扭簧4的形变端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内或卡槽内而不会脱落。本实施例中,法兰8的设置,可以更好地固定扭簧4的形变端。扭簧4的固定端与底架2连接以保证整个平衡机构在运动过程中,固定端与底架2不发生相对运动,其连接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固定连接方式或者可拆卸连接方式来实现,在此不做限制。其中,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底架本身不包括底架上设置的上述基座,也不包括底架上设置的用于将折叠箱上其他部件与底架连接的辅助机构。但是通过该基座或通过这些辅助机构能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扭簧的固定端与所述底架相对固定以配合实现端墙折叠或展开状态时弹簧形变的情况,也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范围之内。
[0043]此外,扭簧4的形变端也可与摇臂6直接连接,其连接方式也可通过在摇臂6上设置用于连接形变端的连接孔或卡槽来实现。此时,上述结构中的法兰8即可省略,从而进一步简化折叠箱平衡机构的整体结构。
[0044]当端墙I向着底架2翻折的时候,摇臂6随之一起转动随即带动驱动轴3转动。当驱动轴3转动的时候,扭簧4的固定端固定不动,扭簧4的形变端随驱动轴3转动,扭簧4扭转产生周向的扭转力。此时,扭转力可对端墙I形成缓冲力,抵消部分端墙I下压的重力。当端墙打开的瞬间,扭簧4恢复,同时给端墙以支撑力以辅助端墙的打开竖起。
[0045]其中,摇臂6的数量以及摇臂6与驱动轴3连接的位置不限于以上本实施例所述,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端墙I转动所需驱动力的大小等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例如,整个折叠箱平衡机构可包括两个摇臂,其分置于驱动轴的两端;也可以包括三个摇臂其分置于驱动轴的两端以及中部。从而确保端墙在翻折过程中,该驱动轴以及驱动轴上的扭簧所受的力是均衡且稳定的。
[0046]其他实施例中,设置其他除摇臂外的驱动机构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7]其他实施例中,不设置摇臂等驱动机构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8]其他实施例中,扭簧形变端与所述法兰不是同轴连接,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9]其他实施例中,如果不设置摇臂,扭簧形变端直接固定在驱动轴上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50]其他实施例中,扭簧形变端通过其他方式与所述驱动轴联动,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51]此外,驱动轴上所设置的扭簧4的数目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此处不作限制。例如,当折叠箱平衡机构的摇臂仅设置于驱动轴的两端时,在扭簧满足受力要求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一根扭簧。
[0052]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平衡机构还设置有限制扭簧4沿驱动轴3的轴向移动的限位机构,以防止扭簧4在驱动轴3上发生窜动,提高端墙折叠时的稳定性。其中,该限位机构可采用固定于驱动轴或者底架上的挡块,其具体结构在此处不作限制,该限位机构的具体位置在此也不作限制。
[0053]本实施例中之所以采用扭簧,是因其性能较好,可以提供较佳的扭转力。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弹簧。
[005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箱平衡机构相对于现有平衡机构操作性更佳,而且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少,安装便捷,节省成本;另外,该折叠箱平衡机构设置在底架2平行于端墙I的端部上,避开了折叠箱装卸货的位置,从而避免了装卸货物的时候货物碰撞到平衡机构,适用性更佳。
[0055]实施例2
[0056]参照图3和4,折叠箱的端墙I的下端两侧各连接有两个第一铰链7,底架2上与第一铰链7对应的位置设有两个第二铰链9,位于同侧的第一铰链7和第二铰链9之间通过铰链轴(俗称直销)连接,铰链轴与对应的第一铰链7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由第一铰链7充当驱动机构,替代实施例1中的摇臂。此处需要声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的位置关系只是举例而言(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一铰链在内,第二铰链在外,端墙与第一铰链相连。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铰链在内,第一铰链在外,端墙与第二铰链相连,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也可将与端墙下方连接的称为第二铰链,将与底架连接的称为第一铰链。此时,由第二铰链充当驱动机构,替代实施例I中的摇臂。
[0057]其中,驱动轴3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铰链轴同轴连接,端墙I转动时,第一铰链7带动与铰链轴连接的驱动轴3转动,从而使得与该驱动轴3固定的扭簧的形变端发生扭转。采用本实施例的折叠箱平衡机构结构可以省略摇臂的加工与安装,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之间通过铰链轴相对应的其他方式实现转动连接,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58]当然,驱动轴与对应连接的铰链轴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获得,加工操作更加方便。
[0059]其他实施例中,驱动轴3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铰链轴非同轴连接,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60]而考虑到驱动轴在本实施例中整体长度加长,为了提高驱动轴的扭转力,连接驱动轴3和端墙I的驱动机构除了第一铰链7外,还可以在驱动轴3的中间段设置一个摇臂6(如图3和4所示),该摇臂6的连接方式可以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此时,驱动机构为第一铰链7和摇臂6。当然,此处举例并非对摇臂6设置的个数和位置进行限制,实际生产中摇臂的数量和位置以及扭簧的数量均可在满足实际作用力需求的前提下进行调整。具体可以参考实施例1。
[0061]其他实施例中,除了第一铰链7和摇臂6中的其他驱动机构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62]本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箱平衡机构,相对于实施例1中的折叠箱平衡机构而言,结构更加简单,加强了驱动轴与端墙之间的联动性。
[0063]实施例3
[006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扭簧设置于驱动轴的上方且与驱动轴相平行。而扭簧的形变端与驱动轴的连接方式,以及扭簧的固定端与底架的连接方式均可参考实施例1,在此不做赘述。
[0065]实施例4
[006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箱,该折叠箱具有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中所述的折叠箱平衡机构。
[0067]实施例5
[006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折叠箱中的折叠箱平衡机构中的摇臂同时充当了折叠箱中端墙与底架转动连接的联动机构。即,本实施例中折叠箱的端墙和底架通过该折叠箱平衡机构的驱动机构连接以实现端墙相对底架的折叠和展开动作,而并非通过传动的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来实现。即省略了传统的折叠箱上采用的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从而进一步简化了折叠箱的底部结构,节省了生产成本。
[0069]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其他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本身的精神或范围。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应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限制为这些实施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作出变化和修改。
【主权项】
1.一种折叠箱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箱平衡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设置在折叠箱的底架上,所述驱动轴与至少一根弹簧相连接;所述驱动轴与折叠箱的端墙联动,所述端墙相对所述底架发生运动时,所述驱动轴随所述端墙发生运动,所述驱动轴运动时带动所述弹簧发生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箱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随所述端墙发生的运动为转动,所述驱动轴转动带动所述弹簧发生周向形变,产生扭转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箱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扭簧;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端墙相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箱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箱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限制所述扭簧沿轴向移动的限位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箱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通过至少一基座与所述底架连接,且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基座为活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箱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通过至少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端墙相联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箱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摇臂,所述摇臂的一端与所述端墙联动,所述摇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轴,且所述驱动轴与该另一端联动。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箱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墙下端与所述底架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所述第一铰链或第二铰链,所述驱动轴的端部与所述第一铰链或所述第二铰链连接或一体成型。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箱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和所述第二铰链之间通过铰链轴实现转动连接,所述铰链轴与所述第一铰链或所述第二铰链轴联动,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铰链轴为一体成型。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箱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端墙和所述底架的第一铰链、第二铰链以及至少一个摇臂。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箱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为一形变端和一固定端;所述形变端与所述驱动轴联动,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底架连接。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折叠箱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端与所述驱动机构或所述驱动轴连接,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上设置有连接所述形变端的连接孔或卡槽。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折叠箱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端通过法兰与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法兰上设置有连接所述形变端的连接孔或卡槽。15.—种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箱具有权利要求1-1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折叠箱平衡机构。16.—种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箱具有权利要求1-8、12-1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折叠平衡机构,且所述折叠箱省略用于连接端墙和底架的铰链。
【文档编号】B65D6/18GK205555098SQ201620197387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5日
【发明人】范文浩, 许双龙
【申请人】胜狮货柜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