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臭车载式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03046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除臭车载式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除臭车载式垃圾箱,为克服车内垃圾气味过重与固液分离式垃圾箱结构复杂的问题,其包括投放筒(5)、外箱(4)与内箱(3);投放筒(5)包括投放筒外筒(22)、投放筒内筒(21)、投放筒盖(8);内箱(3)装入外箱(4)中,投放筒(5)安装在外箱(4)的外箱垃圾投放口(28)上,投放筒外筒(22)下端与外箱垃圾投放口(28)上端焊接,投放筒内筒(21)下端与外箱垃圾投放口(28)下端接触连接,垃圾投放按钮(6)和筒盖关闭按钮(7)安装在投放筒外筒(22)上端的两个圆形孔中,投放筒盖(8)装入投放筒内筒(21)之中,采用螺栓将投放筒内筒(21)、投放筒外筒(22)与投放筒盖(8)连接。
【专利说明】
除臭车载式垃圾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箱,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臭车载式垃圾箱。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垃圾箱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对于长途客车以及火车上的车载式垃圾箱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车载式垃圾箱,只是把垃圾箱或者垃圾桶放在车上。这样一来就出现了,车体内垃圾气味重,垃圾箱容易翻倒等问题。现有的垃圾箱由于只是一个简单的箱体,于是就容易在箱体内形成投放处高,其他地方低的情况,不能充分利用箱体内部空间。现有的固液分离式垃圾箱,结构复杂,不易制作。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车内垃圾气味过重、垃圾箱内空间利用不充分、固液分离式垃圾箱机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除臭车载式垃圾箱。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除臭车载式垃圾箱包括投放筒、外箱、内箱及报警器。
[0005]所述的投放筒由一个投放筒外筒、一个投放筒内筒、一个投放筒盖、垃圾投放按钮和筒盖关闭按钮组成。
[0006]所述的内箱装入外箱之中,投放筒安装在外箱上的外箱垃圾投放口上,投放筒外筒的下端与外箱垃圾投放口上端的大直径口焊接连接,投放筒内筒的下端与外箱垃圾投放口下端的小直径口接触连接,垃圾投放按钮和筒盖关闭按钮安装在投放筒外筒上端的有两个圆形孔中,投放筒盖通过其中的投放筒盖体装入投放筒内筒的内孔之中,投放筒盖体中圆筒体的外壁与投放筒内筒的内孔之间嵌入橡胶,采用螺栓将投放筒内筒、投放筒外筒与投放筒盖体相连接,报警器安装在驾驶室内。
[0007]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投放筒盖体是由上端的空心圆台体与下端的圆筒体连成一体的壳体件,投放筒盖体的内腔是由上小下大的圆台内孔与圆柱孔连成一体的空腔,投放筒盖体顶壁的中心处设置有安装I号投放筒顶盖与2号投放筒顶盖的通孔;圆筒体壁上沿径向设置有两个结构相同的投放筒盖螺栓孔,两个结构相同的投放筒盖螺栓孔的回转轴线共线,两个结构相同的投放筒盖螺栓孔的具体位置与投放筒外筒及投放筒内筒上的固定用圆孔的位置相对应,圆筒体的直径小于投放筒内筒的内孔直径,圆筒体上的投放筒盖螺栓孔为螺纹孔。
[0008]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投放筒盖还包括I号顶盖支撑物、I号马达盒组件、I号投放筒顶盖、2号投放筒顶盖、2号马达盒组件与2号顶盖支撑物;I号马达盒组件包括I号马达、I号马达齿轮与I号马达盒;2号马达盒组件包括2号马达、2号马达齿轮与2号马达盒;I号马达和2号马达分别置于I号马达盒和2号马达盒的内部,I号马达齿轮与2号马达齿轮分别安装在I号马达或2号马达输出端上;I号马达盒组件与2号马达盒组件分别通过I号马达盒与2号马达盒的顶端焊接在投放筒盖体中心通孔两侧的顶壁上,I号顶盖支撑物与2号顶盖支撑物分别安装在I号马达盒组件与2号马达盒组件的内侧,I号马达齿轮与2号马达齿轮分别和I号顶盖支撑物与2号顶盖支撑物中的I号齿轮轴齿轮与2号齿轮轴上的2号齿轮轴齿轮啮合连接;I号投放筒顶盖和2号投放筒顶盖采用小合页安装在投放筒盖体顶壁上的中心通孔中。
[0009]技术方案中I号顶盖支撑物与2号顶盖支撑物结构相同,2号顶盖支撑物还包括2号扭转弹簧、2号扭转弹簧挡板、2号支撑物凸起、2号支撑板、2个结构相同的2号支架臂及2号齿轮轴;所述的2号扭转弹簧挡板的右端焊接固定在2号马达输出轴端的2号马达盒外壁上,2号马达输出端安装有2号齿轮,2号齿轮与2号齿轮轴上的2号齿轮轴齿轮啮合连接,2号齿轮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2个结构相同的2号支架臂的下端,2个结构相同的2号支架臂的上端固定在2号支撑板右端底面的前后角处,在2号齿轮轴的上方的前面的2号支架臂上固定有2号支撑物凸起,在2号扭转弹簧挡板与2号支撑物凸起上安装有一个2号扭转弹簧。
[0010]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箱包括外箱体、外箱箱门与主开关(11);所述的外箱体为一个直角梯形状的壳体件,即外箱体上有一个倾斜箱壁,外箱体的倾斜箱壁的倾斜角度为25?65度,外箱透气板位于外箱体的顶壁的一侧,外箱垃圾投放口设置在外箱透气板的左侧,外箱垃圾投放口的上端为大直径口,大直径口的直径与投放筒外筒的外径相等,外箱垃圾投放口的下端为小直径口,小直径口的直径小于投放筒内筒直径,投放筒外筒和外箱垃圾投放口之间采用焊接连接在一起;外箱体的大竖直壁的内侧设置有外箱凸起,外箱凸起的上端面与外箱体倾斜箱壁内部的倾斜面顶端边线在同一水平面内,外箱凹槽的槽底部短边的中线与倾斜箱壁的倾斜边的中线共线。
[0011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内箱包括内箱体、红外传感器盒、推拉电机盒、垃圾托板、垃圾挡板、按压式开关、滤板及蓄水槽;所述的垃圾托板位于内箱垃圾入口的正下方,垃圾托板的底面与内箱凹槽上表面接触,垃圾托板的左端与内箱凹槽上方的内箱壁相接触,垃圾托板的一个侧面和与内箱门相对的一侧的内箱壁相接触,所有接触部位采用焊接连在一起,推拉电机盒安装在垃圾托板的上面,推拉电机盒的底部和垃圾托板采用焊接相连接,推拉电机盒的左侧壁与内箱体内壁通过焊接连接,红外传感器盒安装在推拉电机盒的上方,红外传感器盒底面与内箱内壁接触线的中点和推拉电机盒上表面与内箱内壁接触线的中点重合;红外传感器盒与内箱内壁和推拉电机盒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垃圾挡板采用小合页安装在内箱体的顶壁内侧,垃圾挡板垂下时与垃圾托板边缘相接触;按压式开关通过螺栓安装在推拉电机盒正对着的内箱短竖直壁上;蓄水槽中的蓄水槽主体设置在内箱体的底部,是个方形的盒体,滤板通过插进三个条形小凹槽的方式与内箱体连接。
[0012]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内箱体为一个直角梯形状的壳体件,除了安装内箱门的一侧,其余均为闭合;内箱体上设置有内箱垃圾入口、内箱凸起、内箱凹槽、内箱透气板;内箱垃圾入口与外箱垃圾投放口位置相对应,内箱垃圾入口的大小与外箱垃圾投放口下端的小直径口大小一致,内箱凸起与内箱凹槽分别和外箱凹槽与外箱凸起位置、大小相一致,内箱透气板与外箱透气板位置相一致,内箱门的形状为一个直角梯形状的平板结构件,采用门用合页与内箱体的短竖直壁相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臭车载式垃圾箱将垃圾箱置于车体外部,可有效减少车体内部的垃圾气味,本垃圾箱米用双重隔尚,进一步减少了垃圾箱内部的垃圾气味散发;
[0015]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臭车载式垃圾箱在垃圾装满时会发出警报,提醒人们及时清理;
[0016]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臭车载式垃圾箱的一个侧面采用斜坡式设计,可以有效地利用箱内空间;
[0017]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臭车载式垃圾箱还有固液分离装置,可以减少垃圾箱内垃圾的腐烂,减少臭味。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臭车载式垃圾箱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臭车载式垃圾箱中投放部分主视图上的剖视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臭车载式垃圾箱中投放筒盖的两个投放筒顶盖的俯视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臭车载式垃圾箱中投放筒盖传动部分的轴测投影视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臭车载式垃圾箱中投放筒盖传动部分的左视图;
[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臭车载式垃圾箱中垃圾箱外箱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0025]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臭车载式垃圾箱中垃圾箱内箱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0026]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臭车载式垃圾箱中垃圾箱内箱底部轴侧投影视图;
[0027]图中:1.外箱箱门,2.外箱凸起,3.内箱,4.外箱,5.投放筒,6.垃圾投放按钮,7.筒盖关闭按钮,8.投放筒盖,9.固定用圆孔,10.外箱透气板,11.主开关,12.外箱凹槽,13.投放筒盖体,14.1号顶盖支撑物,15.1号马达盒组件,16.1号投放筒顶盖,17.2号投放筒顶盖,18.2号马达盒组件,19.2号顶盖支撑物,20.投放筒盖螺栓孔,21.投放筒内筒,22.投放筒外筒,23.2号扭转弹簧,24.2号齿轮轴齿轮,25.2号马达齿轮,26.2号扭转弹簧挡板,27.2号支撑物凸起,28.外箱垃圾投放口,29.滤板,30.内箱凹槽,31.垃圾托板,32.推拉电机盒,33.红外传感器盒,34.内箱垃圾入口,35.内箱透气板,36.垃圾挡板;37.按压式开关,38.内箱门,39.内箱凸起,40.蓄水槽,41.2号支撑板,42.2号支架臂,43.2号齿轮轴,44.1号条形凹槽,45.2号条形凹槽,46.3号条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0029]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臭车载式的垃圾箱包括投放筒5、外箱4、内箱3及报敏翌
m TiFT ο
[0030]投放筒5由一个投放筒外筒22、一个投放筒内筒21、一个投放筒盖8、垃圾投放按钮6和筒盖关闭按钮7组成D
[0031]投放筒外筒22与投放筒内筒21均为金属圆筒,投放筒外筒22的直径大于投放筒内筒21的直径,投放筒外筒22与其中的投放筒内筒21的回转轴线共线。投放筒外筒22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圆形孔,两个圆形孔安装有两个圆形按钮即垃圾投放按钮6和筒盖关闭按钮7,投放筒外筒22上端的两个圆形孔在圆周方向的位置可根据需要随便安放,投放筒外筒22上的圆形孔的大小与两个圆形按钮大小相一致,两个圆形按钮即垃圾投放按钮6和桶盖关闭按钮7选用普通双引脚圆形按钮。投放筒外筒22与投放筒内筒21上分别沿径向设置有I个固定用圆孔9,投放筒外筒22与投放筒内筒21上的固定用圆孔9的回转中心线共线,固定用圆孔9位于垃圾投放按钮6的右侧,即垃圾投放按钮6位于桶盖关闭按钮7和固定用圆孔9之间,固定用圆孔9的直径大小与投放筒盖8上的螺栓孔20的直径大小相等。投放筒5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随意改变。
[0032]参阅图2,投放筒盖8包括投放筒盖体13、1号顶盖支撑物14、1号马达盒组件15、1号投放筒顶盖16、2号投放筒顶盖17、2号马达盒组件18、2号顶盖支撑物19;
[0033]投放筒盖体13由上端的空心圆台体与下端的圆筒体连成一体的上小下大的壳体件,投放筒盖体13的内腔是由上小下大的圆台内孔与圆柱孔连成一体的空腔,以保证投放筒5不被堵塞,投放筒盖体13顶壁的中心处设置有安装I号投放筒顶盖16与2号投放筒顶盖17的通孔;圆筒体壁上沿径向分布着两个结构相同的投放筒盖螺栓孔20,两个投放筒盖螺栓孔20的回转轴线共线,两个结构相同的投放筒盖螺栓孔20的具体位置与投放筒外筒22和投放筒内筒21上的固定用圆孔9的位置相对应。圆筒体的直径小于投放筒内筒21的内孔直径,投放筒盖体13的圆筒体装入投放筒内筒21的内孔之中,圆筒体外壁与投放筒内筒21的内孔之间嵌入橡胶,以实现圆筒体与投放筒内筒21的连接紧密,圆筒体上的投放筒盖螺栓孔20为螺纹孔,采用螺栓实现投放筒内筒21与投放筒外筒22和投放筒盖体13的圆筒体之间的连接。
[0034]参阅图3,1号投放筒顶盖16、2号投放筒顶盖17均为结构对称相等的梯形板状的金属结构件,梯形板状的I号投放筒顶盖16与2号投放筒顶盖17的两腰边为对称相同的圆弧面边。I号投放筒顶盖16和2号投放筒顶盖17通过小合页与投放筒盖体13顶壁上的中心通孔的左右两矩形平面边相连接,I号投放筒顶盖16与2号投放筒顶盖17并排地放在一起所具有的面积和投放筒盖体13的顶壁上通孔的面积相等,S卩I号投放筒顶盖16与2号投放筒顶盖17安装在投放筒盖体13顶壁上的通孔中。
[0035]参阅图2,图4与图5,所述的I号马达盒组件15和2号马达盒组件18均由正方体形封闭空心的马达盒(I号马达盒与2号马达盒)、马达齿轮(I号马达齿轮与2号马达齿轮25)与马达(I号马达与2号马达)组成,S卩I号马达盒组件15包括I号马达、I号马达齿轮、I号马达盒,2号马达盒组件18包括2号马达、2号马达齿轮25、2号马达盒,I号马达和2号马达分别置于I号马达盒和2号马达盒的内部,I号马达与I号马达盒的内壁之间、2号马达与2号马达盒的内壁之间嵌入橡胶。马达即I号马达和2号马达选用普通的130型小马达。I号马达或2号马达输出端安装有I号马达齿轮或2号马达齿轮25,在马达输出轴端的I号马达盒与2号马达盒的外壁上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有一个金属挡板即I号扭转弹簧挡板与2号扭转弹簧挡板26。
[0036]所述的I号顶盖支撑物14和2号顶盖支撑物19结构相等,2号顶盖支撑物19由长方形的2号支撑板41、2个结构相同的2号支架臂42、2号齿轮轴43、2号扭转弹簧23、2号扭转弹簧挡板26及2号支撑物凸起27组成;
[0037]2号扭转弹簧挡板26的右端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2号马达输出轴端的2号马达盒的外壁上,2号马达输出端安装有2号马达齿轮25,2号马达齿轮与2号齿轮轴43上的2号齿轮轴齿轮24啮合连接,2号齿轮轴4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2个结构相同的2号支架臂42的下端,2个结构相同的2号支架臂42的上端固定在2号支撑板右端底面的前后角处。在2号齿轮轴43上方的前面的2号支架臂42上固定有2号支撑物凸起27,2号扭转弹簧23安装在2号扭转弹簧挡板26和2号支撑物凸起上。I号马达盒、2号马达盒的顶端通过焊接连接在投放筒盖体13中心通孔两侧的顶壁的底面上。所述的I号顶盖支撑物14与I号投放筒顶盖16之间的位置关系和2号顶盖支撑物19与2号投放筒顶盖17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同。2号支撑板41的两条长边中点的连线与2号投放筒顶盖17的短直边重合。2号支撑板41两短边中点的连线,与2号投放筒顶盖17两直边中点的连线重合。2号马达盒组件18位于2号投放筒顶盖17的短直边外侧。
[0038]参阅图6,所述的外箱4包括一个外箱体、一个外箱箱门1、一个主开关11。
[0039]所述的外箱体从侧面看近似为一个直角梯形的壳体件,即外箱体上有一个倾斜箱壁,外箱体的倾斜箱壁的倾斜角度为25-65度以确保垃圾能够顺利地滑下,垃圾箱中垃圾堆放呈倒三角形式空间,以便充分利用垃圾箱的空间。镂空的外箱透气板10位于外箱体的顶壁的一侧。外箱透气板10选择直接在外箱体顶壁相应位置挖出透气孔的方式实现。外箱垃圾投放口 28设置在外箱透气板10的左侧,外箱垃圾投放口 28上端为大直径口,与投放筒外筒22的外径相等,外箱垃圾投放口 28下端小直径口,即外箱垃圾投放口 28为一个圆台形的上大下小的锥孔,小于投放筒内筒21直径,使得投放筒内筒21刚好能被托住。投放筒外筒22和外箱4上的外箱垃圾投放口 28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外箱体的大竖直壁的内侧设置有外箱凸起2,外箱凸起2的上端面与外箱体倾斜箱壁内部倾斜面顶端边线在同一水平面上。外箱凹槽12的底部内壁短边中线与倾斜箱壁的倾斜边中线相对应。外箱凸起2和外箱凹槽12的具体尺寸要根据垃圾箱的具体大小来计算。所述的一个外箱箱门I形状近似为直角梯形,为金属材质,与主箱体通过普通合页连接。合页可选取普通门用合页。所述的一个主开关11采用普通圆形双引脚按钮。
[0040]参阅图7,所述的内箱3包括内箱体、内箱门38、红外传感器盒33、推拉电机盒32、垃圾托板31、垃圾挡板36、按压式开关37、滤板29及蓄水槽40。
[0041]所述的内箱体从侧面看近似为一个直角梯形的壳体件,除了安装内箱门38的一侦U,其余均闭合。内箱体上设置有内箱垃圾入口 34、内箱凸起39、内箱凹槽30、内箱透气板35。内箱垃圾入口 34与外箱垃圾投放口 28位置相对应,内箱垃圾入口 34的大小与外箱垃圾投放口 28底部大小一致。内箱凸起39和内箱凹槽30分别和外箱凹槽12与外箱凸起2位置、大小相一致。内箱透气板35也与外箱透气板10位置相一致,位于内箱垃圾入口 34的右侧,实现方式为在内箱体顶部相应的位置挖出方形孔。
[0042]所述的内箱门38的形状为一个直角梯形状的平板结构件,通过常规门用合页与垃圾箱内箱体的短竖直壁连接起来。
[0043]所述的垃圾托板31位于内箱垃圾入口34正下方,垃圾托板31为有一定刚度的厚金属板,厚度不应小于I厘米。垃圾托板31底面与内箱凹槽30上表面接触,且与内箱凹槽30上方的内箱壁相接触,垃圾托板31的一个侧面和与内箱门38相对的一侧的内箱壁相接触,所有接触部位通过焊接连在一起。垃圾托板31距离内箱垃圾入口 34的竖直距离不小于25厘米,以确保瓶子之类的垃圾可以在垃圾托板31上存放,不会卡到投放筒5中。垃圾托板31距离内箱凹槽30相对箱壁的最近距离大于垃圾托板31距内箱垃圾入口 30的竖直距离。以确保垃圾托板31上的垃圾能够成功落到内箱3内。
[0044]所述的推拉电机盒32在垃圾托板31与内箱凹槽30结合处的上方,推拉电机盒32为一个可伸缩金属盒体,底部和垃圾托板31通过焊接相连接,推拉电机盒32的一(左)侧壁与内箱体内壁通过焊接连接,另一侧为可伸缩面,当伸缩面向外伸出时,整个推拉电机盒32依然保持密封。可伸缩面伸出到达的最远点为垃圾托板31的右边缘。推拉电机盒32不向外伸出时,可伸缩面距离与推拉电机盒32焊接内壁的距离小于内箱垃圾入口 34距离此内壁的距离。推拉电机盒32顶部距离内箱体顶壁的距离不作要求。推拉电机具体型号可参照永诺/YNT-Ol0
[0045]所述的红外传感器盒33为一个方形盒体,在一个侧面有开孔。红外传感器置于盒内,红外发射头对准开孔处,红外传感器盒33与传感器之间的部分,嵌入橡胶。红外传感器盒33的位置在推拉电机盒32与内箱壁接触位置的上方,红外传感器盒33底面与内箱内壁接触线的中点和推拉电机盒32上表面与内箱内壁接触线的中点重合。红外感应范围小于红外发射口到内箱垃圾入口 34最近点的水平距离,大于推拉电机盒32不做反应时红外发射口到推拉电机盒32可伸缩面间的距离。红外传感器盒33与内箱内壁和推拉电机盒32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红外传感器具体型号可参照E18-D80NK红外避障传感器。
[0046]所述的垃圾挡板36由一块薄金属板在两侧粘上软橡胶板制成,垃圾挡板36安装在内箱体的顶壁内侧,通过常规小合页与内箱体顶壁内侧连在一起,垃圾挡板36垂下时与垃圾托板31边缘相接触。垃圾挡板36与垃圾托板31、内箱体内壁在整个垃圾箱的内箱3中形成一个与外界隔离的小空间。
[0047]所述的按压式开关37通过螺栓安装在推拉电机盒32可伸缩面正对的内箱短竖直壁上。为一个方形按压开关,具体型号可参照金宏EJ16-221A。
[0048]参照图8,所述的蓄水槽40包括垃圾箱内箱蓄水槽主体以及三个条形凹槽即I号条形凹槽44,2号条形凹槽45,3号条形凹槽46。蓄水槽主体设置在内箱体的底部,是个方形的盒体。三条水平的小凹槽即I号条形凹槽44,2号条形凹槽45,3号条形凹槽46在滤水槽上端的垃圾箱内箱体的三个内壁上。所述的滤板29在蓄水槽40的上端,即蓄水槽40和滤板29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滤板29通过插进三个条形小凹槽(I号条形凹槽44,2号条形凹槽45,3号条形凹槽46)的方式与内箱体连接。
[0049]所述的报警器由一个蜂鸣器和一个led灯组成,安置在驾驶员的驾驶室内。
[005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除臭车载式垃圾箱的工作原理如下:
[0051]将所述的内箱3放入外箱4中,关闭外箱门I按动主开关11,系统启动。按下垃圾投放按钮6,投放筒盖8打开,投放完毕后按下筒盖关闭按钮7,投放筒盖8关闭。垃圾扔下后,掉落到垃圾托板31上,当垃圾托板31上的垃圾堆得高度到达红外传感器盒33所能反应的高度时,红外传感器盒33发出信号,推拉电机盒32开始启动,推拉电机盒32的可伸面开始连续做三次往复运动,每次往复运动推拉电机盒3 2的可伸缩面运动到垃圾托板31边缘。垃圾顶开垃圾挡板36落入内箱体中。当内箱体内的垃圾堆积足够多时,推拉电机盒32的可伸缩面会推着垃圾按动按压式开关37,系统封锁,报警器发出报警,提醒人们处理垃圾。换上新的内箱3后按总开关11,系统开始运行。
[0052]在垃圾掉落,投放筒盖8关闭后,垃圾托板31、垃圾挡板36与垃圾箱内箱壁形成的小空间,可实现对垃圾的一次隔离。垃圾被推拉电机盒32的可伸缩面推入箱体内后,实现了对垃圾的二次隔离。
[0053]垃圾托板31距离内箱垃圾入口34的竖直距离不小于25厘米,以确保瓶子之类的垃圾可以在垃圾托板31上存放,不会卡到投放筒5中。垃圾托板31距离内箱凹槽30对面的内箱壁的最近距离比垃圾托板31距内箱垃圾入口 34的距离长至少5厘米。以确保垃圾托板31上的垃圾能够成功落到内箱3内。
[0054]红外传感器盒33感应范围小于红外发射口到内箱垃圾入口34最近点的水平距离
0.5厘米,大于推拉电机盒32不做反应时红外发射口到推拉电机盒32可伸缩面间的距离。以确保不会有垃圾扔下就反应,充分节约了能源。
[0055]垃圾箱箱体的倾斜箱壁的倾斜角度为25-65度以确保垃圾能够顺利地滑下,垃圾箱中垃圾堆放呈倒三角形式空间,以便充分利用垃圾箱的空间。
[0056]安装要求,垃圾箱外箱4安装到车体底部(如长途客车的行李箱),在车体上通过一个洞将垃圾箱投放筒5连接到车内。外箱4上方距离车体底部有一定距离,以方便垃圾箱中的气体能够排出。
【主权项】
1.一种除臭车载式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臭车载式垃圾箱包括投放筒(5)、外箱(4)、内箱(3)及报警器; 所述的投放筒(5)由一个投放筒外筒(22)、一个投放筒内筒(21)、一个投放筒盖(8)、垃圾投放按钮(6)和筒盖关闭按钮(7)组成; 所述的内箱(3)装入外箱(4)之中,投放筒(5)安装在外箱(4)上的外箱垃圾投放口(28)上,投放筒外筒(22)的下端与外箱垃圾投放口(28)上端的大直径口焊接连接,投放筒内筒(21)的下端与外箱垃圾投放口(28)下端的小直径口接触连接,垃圾投放按钮(6)和筒盖关闭按钮(7)安装在投放筒外筒(22)上端的有两个圆形孔中,投放筒盖(8)通过其中的投放筒盖体(13)装入投放筒内筒(21)的内孔之中,投放筒盖体(13)中圆筒体的外壁与投放筒内筒(21)的内孔之间嵌入橡胶,采用螺栓将投放筒内筒(21)、投放筒外筒(22)与投放筒盖体(13)相连接,报警器安装在驾驶室内。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车载式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放筒盖体(13)是由上端的空心圆台体与下端的圆筒体连成一体的壳体件,投放筒盖体(13)的内腔是由上小下大的圆台内孔与圆柱孔连成一体的空腔,投放筒盖体(13)顶壁的中心处设置有安装I号投放筒顶盖(16)与2号投放筒顶盖(17)的通孔;圆筒体壁上沿径向设置有两个结构相同的投放筒盖螺栓孔(20),两个结构相同的投放筒盖螺栓孔(20)的回转轴线共线,两个结构相同的投放筒盖螺栓孔(20)的具体位置与投放筒外筒(22)及投放筒内筒(21)上的固定用圆孔(9)的位置相对应,圆筒体的直径小于投放筒内筒(21)的内孔直径,圆筒体上的投放筒盖螺栓孔(20)为螺纹孔。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车载式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放筒盖(8)还包括I号顶盖支撑物(14)、1号马达盒组件(15)、1号投放筒顶盖(16)、2号投放筒顶盖(17)、2号马达盒组件(18)与2号顶盖支撑物(19); I号马达盒组件(15)包括I号马达、I号马达齿轮与I号马达盒;2号马达盒组件(18)包括2号马达、2号马达齿轮(25)与2号马达盒;I号马达和2号马达分别置于I号马达盒和2号马达盒的内部,I号马达齿轮与2号马达齿轮(25)分别安装在I号马达或2号马达输出端上;I号马达盒组件(15)与2号马达盒组件(18)分别通过I号马达盒与2号马达盒的顶端焊接在投放筒盖体(13)中心通孔两侧的顶壁上,I号顶盖支撑物(14)与2号顶盖支撑物(19)分别安装在I号马达盒组件(15)与2号马达盒组件(18)的内侧,I号马达齿轮与2号马达齿轮(25)分别和I号顶盖支撑物(14)与2号顶盖支撑物(19)中的I号齿轮轴齿轮与2号齿轮轴(43)上的2号齿轮轴齿轮(24)啮合连接;I号投放筒顶盖(16)和2号投放筒顶盖(17)采用小合页安装在投放筒盖体(13)顶壁上的中心通孔中。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臭车载式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号顶盖支撑物(14)与2号顶盖支撑物(19)结构相同,2号顶盖支撑物(19)还包括2号扭转弹簧(23)、2号扭转弹簧挡板(26)、2号支撑物凸起(27)、2号支撑板(41)、2个结构相同的2号支架臂(42)及2号齿轮轴(43); 所述的2号扭转弹簧挡板(26)的右端焊接固定在2号马达输出轴端的2号马达盒外壁上,2号马达输出端安装有2号齿轮(25),2号齿轮(25)与2号齿轮轴(43)上的2号齿轮轴齿轮(24)啮合连接,2号齿轮轴(4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2个结构相同的2号支架臂(42)的下端,2个结构相同的2号支架臂(42)的上端固定在2号支撑板(41)右端底面的前后角处,在2号齿轮轴(43)的上方的前面的2号支架臂(42)上固定有2号支撑物凸起(27),在2号扭转弹簧挡板(26)与2号支撑物凸起(27)上安装有一个2号扭转弹簧(23)。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车载式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箱(4)包括外箱体、外箱箱门(I)与主开关(11); 所述的外箱体为一个直角梯形状的壳体件,即外箱体上有一个倾斜箱壁,外箱体的倾斜箱壁的倾斜角度为25?65度,外箱透气板(10)位于外箱体的顶壁的一侧,外箱垃圾投放口(28)设置在外箱透气板(10)的左侧,外箱垃圾投放口(28)的上端为大直径口,大直径口的直径与投放筒外筒(22)的外径相等,外箱垃圾投放口(28)的下端为小直径口,小直径口的直径小于投放筒内筒(21)直径,投放筒外筒(22)和外箱垃圾投放口(28)之间采用焊接连接在一起;外箱体的大竖直壁的内侧设置有外箱凸起(2),外箱凸起(2)的上端面与外箱体倾斜箱壁内部的倾斜面顶端边线在同一水平面内,外箱凹槽(12)的槽底部短边的中线与倾斜箱壁的倾斜边的中线共线。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车载式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箱(3)包括内箱体、红外传感器盒(33)、推拉电机盒(32)、垃圾托板(31)、垃圾挡板(36)、按压式开关(37)、滤板(29)及蓄水槽(40); 所述的垃圾托板(31)位于内箱垃圾入口(34)的正下方,垃圾托板(31)的底面与内箱凹槽(30)上表面接触,垃圾托板(31)的左端与内箱凹槽(30)上方的内箱壁相接触,垃圾托板(31)的一个侧面和与内箱门(38)相对的一侧的内箱壁相接触,所有接触部位采用焊接连在一起,推拉电机盒(32)安装在垃圾托板(31)的上面,推拉电机盒(32)的底部和垃圾托板(31)采用焊接相连接,推拉电机盒(32)的左侧壁与内箱体内壁通过焊接连接,红外传感器盒(33)安装在推拉电机盒(32)的上方,红外传感器盒(33)底面与内箱内壁接触线的中点和推拉电机盒(32)上表面与内箱内壁接触线的中点重合;红外传感器盒(33)与内箱内壁和推拉电机盒(32)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垃圾挡板(36)采用小合页安装在内箱体的顶壁内侦U,垃圾挡板(36)垂下时与垃圾托板(31)边缘相接触;按压式开关(37)通过螺栓安装在推拉电机盒(32)正对着的内箱短竖直壁上;蓄水槽(40)中的蓄水槽主体设置在内箱体的底部,是个方形的盒体,滤板(29)通过插进三个条形小凹槽的方式与内箱体连接。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臭车载式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箱体为一个直角梯形状的壳体件,除了安装内箱门(38)的一侧,其余均为闭合;内箱体上设置有内箱垃圾入口(34)、内箱凸起(39)、内箱凹槽(30)、内箱透气板(35);内箱垃圾入口( 34)与外箱垃圾投放口(28)位置相对应,内箱垃圾入口(34)的大小与外箱垃圾投放口(28)下端的小直径口大小一致,内箱凸起(39)与内箱凹槽(30)分别和外箱凹槽(12)与外箱凸起(2)位置、大小相一致,内箱透气板(35)与外箱透气板(10)位置相一致,内箱门(38)的形状为一个直角梯形状的平板结构件,采用门用合页与内箱体的短竖直壁相连接。
【文档编号】B65F1/00GK205589822SQ201620389395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5月4日
【发明人】张强, 孙国强, 张莉, 王景祥, 刘利, 肖英奎, 于路路
【申请人】吉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