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44813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润滑油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润滑油塑料容器,包括楔形桶体,所述楔形桶体的上顶面一体化加工有注油孔,在所述楔形桶体上一体化加工有把手,所述把手为具有水平段、竖直段和弧形过渡段的空心把手,所述竖直段的下端开口与楔形桶体的斜面连通,所述竖直段的上端通过弧形过渡段与水平段的一端连接,所述水平段的另一端与楔形桶体的上顶面连通。本实用新型由1个楔形和1个三角形设计元素组成,没有任何形状的夸张和怪异,降低了容器本身材料的消耗,降低了包装纸箱的空间、降低了运输单体空间成本,幅度有10%之多。
【专利说明】
润滑油塑料容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盛装器皿,具体的来说是一种润滑油塑料容器。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盛装发动机润滑油的液体塑料容器大多数都存在夸张、奢侈、力求怪异的风格。其缺陷,除去美学上的所谓“中国机油”华丽特征之外,是容器本身材料的增加、包装纸箱空间的增加、运输单位空间成本的增加。这是和现代大规模集约运输分销的需求相背离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形状规则且耗材少的润滑油塑料容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种润滑油塑料容器,包括楔形桶体,所述楔形桶体的上顶面一体化加工有注油孔,在所述楔形桶体上一体化加工有把手,所述把手为具有水平段、竖直段和弧形过渡段的空心把手,所述水平段的下端开口与楔形桶体的斜面连通,所述水平段的上端通过弧形过渡段与水平段的一端连接,所述水平段的另一端与楔形桶体的上顶面连通。
[0006]优选地,所述塑料容器的容积为4公升,质量小于或等于230?250克。
[0007]优选地,所述注油孔的内径为40?44mm。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09]本实用新型由I个楔形和I个三角形设计元素组成,没有任何形状的夸张和怪异,降低了容器本身材料的消耗,降低了包装纸箱的空间、降低了运输单体空间成本,幅度有10%之多。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润滑油塑料容器的主视图;
[0011]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12]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图1-3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4]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润滑油塑料容器的主视图。
[0015]如图2所示,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16]—种润滑油塑料容器,包括楔形桶体I,楔形桶体I的上顶面一体化加工有注油孔2,在楔形桶体I上一体化加工有把手,把手为具有水平段3、竖直段4和弧形过渡段的空心把手,竖直段4的下端开口与楔形桶体I的斜面连通,竖直段4的上端通过弧形过渡段与水平段3的一端连接,水平段3的另一端与楔形桶体I的上顶面连通。把手的水平段3和竖直段4均没有超过整个润滑油塑料容器的外缘,避免把手突出本体造成占用空间加大,同时把手的三角形设计配合桶体的楔形设计增加了容器本身的刚性和强度。
[0017]塑料容器的容积为4公升,质量小于或等于230?250克。注油孔2的内径为40?44_。塑料容器的底部至注油孔2的高度为300?320_,楔形桶体I的下底面长215?225_,宽92?95mm,楔形桶体I的底部至把手水平段3上边的距离为295?305mm。在以上尺寸规格限制的情况下,结合塑料容器本身质量形成的润滑油桶的壁厚使得本容器具备足够的刚性承受灌装线点压装置的冲击,具备足够的强度承受2.5米以上高空的坠落冲击。
[0018]如图3所示,图3为图2的仰视图。
[0019]在塑料容器的底部设有凹槽5和以及向容器内凸起的肋6,更进一步增加了容器的刚度。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润滑油塑料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楔形桶体,所述楔形桶体的上顶面一体化加工有注油孔,在所述楔形桶体上一体化加工有把手,所述把手为具有水平段、竖直段和弧形过渡段的空心把手,所述竖直段的下端开口与楔形桶体的斜面连通,所述竖直段的上端通过弧形过渡段与水平段的一端连接,所述水平段的另一端与楔形桶体的上顶面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塑料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容器的容积为4公升,质量小于或等于230?250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塑料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孔的内径为40?44mm ο
【文档编号】B65D1/20GK205633326SQ201620140568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5日
【发明人】季嘉凡
【申请人】阿文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