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落式翻转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63523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下落式翻转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落式翻转平台,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翻瓶机构,以钢瓶从装载车滚动至机架的运动方向为机架的长度方向,所述翻瓶机构包括用以承接钢瓶的平板、固定在平板上的纵板、固定在平板上的限位板以及用以带动平板转动的驱动机构,纵板设置在机架沿宽度方向的一侧,限位板设置在机架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平板通过第一铰接部铰接机架的上部,在平板转动至竖直状态时,纵板位于机架的下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在实现钢瓶翻转的同时可以实现钢瓶的下降,可以将翻转后的钢瓶直接转移至散装格内,如此本实用新型的减小劳动强度的同时,无需另外设置升降平台,具有节省占地空间、投资小的优点。
【专利说明】
下落式翻转平台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钢瓶装卸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下落式翻转平台。
【背景技术】
[0002]钢瓶主要用于贮存高压气体、煤气、石油液化气等,钢瓶充装站主要用于对钢瓶进行充装气体。为了提高钢瓶的装载量,尤其是装载氧气钢瓶时,市场上的车辆在运输空钢瓶时一般采用卧式装载方法,即将多个钢瓶平躺放置并堆放在车厢内,运输至充气站后再将钢瓶逐一卸下进行充气。为了提高钢瓶的装卸效率,减小搬运人员的劳动强度,本
【申请人】提出过一种气瓶装卸系统,参见授权公告号CN 203582394 U,名称为“一种气瓶装卸系统”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气瓶装卸系统,包括升降机、设置于升降机顶部的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上的摆放区和气瓶移动区、以及可放置于摆放区内的散装格,所述散装格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四周的围栏,所述围栏上设置有供气瓶出入的通道、以及设置于围栏上可开启或阻断所述通道的第一档杆;所述气瓶移动区的顶面高于所述摆放区的顶面,且两者的高度差大于或等于所述散装格底座的高度;所述工作台设置有位于前侧的气瓶移动区和位于后侧的左、右摆放区,左、右摆放区之间设置有与气瓶移动区连接的过渡区,过渡区与气瓶移动区等高。在工作台前侧沿设置有用于与气瓶运输车后侧桥接的搭接板,搭接板可以定位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用以辅助钢瓶从运输车上卸下。
[0003]这种气瓶装卸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装卸效率,减轻了搬运人员的劳动强度,然而当钢瓶从运输车滚动至气瓶移动区时,还需要人工将每个钢瓶一一翻转至垂直状态,之后握持钢瓶的上端,转动钢瓶让钢瓶沿气瓶移动区移动至散装格内。由于钢瓶本身重量较大,将钢瓶从平躺状态翻动至竖直状态比较费力,会增加搬运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还存在钢瓶打滑砸伤搬运人员的安全隐患。为此,在授权公告号CN 204310772U,名称为“一种通用于卧式或立式散装钢瓶的装卸平台”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通用于卧式或立式散装钢瓶的装卸平台,包括升降机和设置于升降机顶部的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钢瓶摆放区、钢瓶移动区以及放置在钢瓶摆放区内的散装格,工作台上设有位于钢瓶移动区左、右两侧的护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钢瓶移动区上的翻瓶装置和用以承接从翻瓶装置翻送过来的钢瓶暂放板,翻瓶装置包括可在水平面与竖直面之间翻转的翻板以及用于驱动翻板动作的驱动机构,钢瓶暂放板设置在翻板与对应的所述护栏之间。该装卸平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装卸效率和减少劳动强度,但钢瓶从装载车滚动至钢瓶移动区后,由于惯性,钢瓶有向钢瓶摆放区滚动的趋势,因此需要设置限位杠,而限位杠的设置会阻碍钢瓶从钢瓶移动区移送至钢瓶摆放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04]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劳动强度、成本低的钢瓶落地式翻转装置。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0007]下落式翻转平台,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翻瓶机构,以钢瓶从装载车滚动至机架的运动方向为机架的长度方向,所述翻瓶机构包括用以承接钢瓶的平板、固定在平板上的纵板、固定在平板上的限位板以及用以带动平板转动的驱动机构,纵板设置在机架沿宽度方向的一侧,限位板设置在机架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平板通过第一铰接部铰接机架的上部,在平板转动至竖直状态时,纵板位于机架的下部。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机架的下部设有底座,所述驱动机构为油缸,油缸铰接在底座上,油缸的活塞杆的伸出端通过第二铰接部铰接在所述平板上,第二铰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部与所述纵板之间。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纵板与所述平板垂直设置,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平板垂直设置。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纵板的高度大于所述钢瓶的外径。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铰接部为水平设置的铰接轴,铰接轴与所述平板固定连接,铰接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001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货车上的钢瓶滚动至平板上,通过翻瓶机构将钢瓶从平躺状态抬至竖直状态,之后再将钢瓶转入散装格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翻瓶机构在平板转动至竖直状态时,纵板位于机架的下部,本实用新型在实施钢瓶翻转的同时也可以将钢瓶下移至机架的下部,用以容装钢瓶的散装格对应放置在机架的下部,如此可以将翻转后的钢瓶直接转移至散装格内,如此本实用新型的减小劳动强度的同时,无需另外设置升降平台,具有节省占地空间、投资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配合散装格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钢瓶装卸时的第一种使用状态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钢瓶装卸时的第二种使用状态图;
[0017]图中:
[0018]10-机架11-底座
[0019]21-平板22-纵板
[0020]23-限位板24-驱动机构
[0021]241-油缸242-活塞杆
[0022]25-第一铰接部26-第二铰接部
[0023]30-钢瓶40-散装格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0025]参照图1至图4,下落式翻转平台,包括机架10和设置在机架10上的翻瓶机构,以钢瓶30从装载车滚动至机架10的运动方向为机架10的长度方向,所述翻瓶机构包括用以承接钢瓶30的平板21、固定在平板21上的纵板22、固定在平板21上的限位板23以及用以带动平板21转动的驱动机构24,纵板22设置在机架10沿宽度方向的一侧,限位板23设置在机架10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平板21通过第一铰接部25铰接机架10的上部,在平板21转动至竖直状态时,纵板22位于机架10的下部。采用这种结构,在货车上推动钢瓶,使得钢瓶滚动至平板21上,限位板23则对钢瓶30起到限位作用,避免钢瓶30滑落,当平板21上承接一定数量的钢瓶30后,停止钢瓶30的输送,通过驱动机构24使得平板21从水平状态缓缓地转动至竖直状态,与此同时纵板23从竖直状态逐渐变换成水平状态,同时纵板23带动钢瓶30下降至机架10的下部。如此,只需要在地上放置散装格40,直接将纵板22上的钢瓶30转动至散装格内,之后再通过叉装车将散装格移走即可。
[00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机架10的下部设有底座11,所述驱动机构24为油缸241,油缸241铰接在底座10上,油缸241的活塞杆242的伸出端通过第二铰接部26铰接在所述平板21上,第二铰接部26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部25与所述纵板22之间。采用这种结构,利用油缸241的转动和活塞杆242的伸缩可以实现平板21的平缓转动和下降,从而实现稳定翻瓶。
[00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纵板22与所述平板21垂直设置,所述限位板23与所述平板21垂直设置。当然,纵板22与平板21之间的夹角并不局限于90度,二者之间的夹角设计只要使得钢瓶30抬起后不会倾倒即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机架10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00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纵板22的高度大于所述钢瓶30的外径,以更好地承接钢瓶30。
[00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铰接部25为水平设置的铰接轴,铰接轴与所述平板21固定连接,铰接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
[0030]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主权项】
1.下落式翻转平台,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翻瓶机构,以钢瓶从装载车滚动至机架的运动方向为机架的长度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瓶机构包括用以承接钢瓶的平板、固定在平板上的纵板、固定在平板上的限位板以及用以带动平板转动的驱动机构,纵板设置在机架沿宽度方向的一侧,限位板设置在机架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平板通过第一铰接部铰接机架的上部,在平板转动至竖直状态时,纵板位于机架的下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落式翻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下部设有底座,所述驱动机构为油缸,油缸铰接在底座上,油缸的活塞杆的伸出端通过第二铰接部铰接在所述平板上,第二铰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部与所述纵板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落式翻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板与所述平板垂直设置,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平板垂直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落式翻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板的高度大于所述钢瓶的外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落式翻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部为水平设置的铰接轴,铰接轴与所述平板固定连接,铰接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文档编号】B66F7/08GK205653122SQ201620411327
【公开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请日】2016年5月9日 公开号201620411327.2, CN 201620411327, CN 205653122 U, CN 205653122U, CN-U-205653122, CN201620411327, CN201620411327.2, CN205653122 U, CN205653122U
【发明人】侯大庆
【申请人】福建泉惠梅塞尔气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