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袋的口部相邻的位置具有通向大气的界面通风孔的一体吹塑内装袋容器;用于制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549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与袋的口部相邻的位置具有通向大气的界面通风孔的一体吹塑内装袋容器;用于制造 ...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涉及对于分配式内装袋容器的新研发,尤其涉及界面通风孔设 计,该界面通风孔设计允许控制所述内装袋容器的内层(袋)和外层(容器) 之间的界面处的压力,从而将内层与外层隔开并使内袋收縮。本发明还涉及用 于生产出所述内装袋容器的方法,尤其涉及用于生产出该内装袋容器的预制坯 和用于生产出所述预制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内装袋容器根据外部容器的几何形状也被称为内装袋瓶或内装袋盒,这里 被认为包含在术语内装袋容器的含义内的所有物品是一类液体分配包装,该液 体分配包装包括外部容器和可收縮的内袋,该外部容器包括通向大气的开口 ——口部,该内袋连接至所述容器且在所述口部通向大气。该系统必须包括至 少一个通风孔,该通风孔将大气流体地连接至内袋和外部容器之间的区域,从 而控制所述区域的压力以挤压内袋,因此分配其中包含的液体。传统上,内装袋容器仍然通过单独地生产设有特定颈部封闭组件的内袋和 结构容器(通常呈瓶的形式)来形成。袋可借助于颈部封闭组件插入已完全形 成的瓶的开口中且固定至其,该颈部封闭组件包括通向袋内的一个开口和将袋 和瓶之间的空间流体地连接至大气的通风孔;这种构造的例子尤其可参见 USA3484011、 USA3450254、 USA4,330,066和USA4892230。这些类型的内装 袋容器具有可重复使用的优点,但是它们非常昂贵且生产费力。最近的研发聚焦于"一体吹塑内装袋容器"的生产,通过将聚合物多层预 制坯吹塑成包括内层和外层的容器,以使因此生产出的容器的内层和外层之间 的粘合足够弱从而一旦在界面处引入气体就容易层离,从而避免将袋组装入容器的费力步骤。"内层"和"外层"可各包括单层或多层,但是无论如何至少 一旦层离就可易于识别。所述技术涉及许多挑战,提出了许多替代解决方案。
多层预制坯可挤压或注射成形(参见USA6238201、 JPA10128833、 JPA1 1010719、 JPA9208688、 USA6649121)。挤压成形方法在生产率方面是有利的, 而当通常在用于分配饮料的容器中要求壁厚精度时,注射成形方法是较佳的。
用于生产一体吹塑内装袋容器的预制坯与用于生产吹塑共层合容器的预 制坯明显不同,其中,容器的各层在层厚方向将不层离。内装袋容器由包含柔 性可收縮袋的外部结构封装件来构成。因此,容器的外层基本上比内袋厚。这 个相同的关系当然也可在预制坯中找到,其特点是,内层基本上比外层薄。而 且,在一些情况下,预制坯已经包括通风孔,而在用于生产共层合容器的预制 坯中绝不存在通风孔(参见EPA1356915)。
一体吹塑内装袋容器的另一问题是界面通风孔的形成。提出了若干解决方 案,其中,在内装袋容器吹塑之后形成通风孔,参见USA5301838、USA5407629、 JPA5213373、 JPA8001761。这种方法当然有缺点,它需要附加的生产步骤且有 刺破袋子的风险。实际上,这些解决方案的共同之处在于垂直于外部容器的壁 形成孔,要求很高的精度从而不破坏内层的壁。
在EPA1356915和USA6649121中,首先注射成形外层,接着在外层之上 注射成形内层,来形成预制坯。在诸层的注射成形过程中,用突销来形成垂直 于外层的壁的通风孔,该突销与因此获得的外层的内表面平齐。上方注射的内 层不受销影响,该方法解决了与通风孔形成过程中破坏内袋的风险有关的问 题。通风孔必须定位成靠近容器的口部,位于在吹塑操作过程中没有或几乎没 有拉伸的区域。
然而,EPA1356915和USA6649121中所述的通风孔不适于连接至加压气 体源以迫使内袋被层离和挤压。此外,内层和外层在靠近容器口部的区域几乎 不被拉伸或不被拉伸,导致在该区域有比容器本体更厚和更刚性的壁。因此, 当用作分配类似啤酒和苏打水之类的饮料的内装袋容器时,需要通过垂直于界 面的通风孔以较高的压力吹入压縮空气来使内层与外层层离。
JPA10180853披露了一种一体吹塑内装袋容器,其中,预制坯由内预制坯 装配入外预制坯的组件来构成,从而在非常靠近预制坯组件口部的位置具有横向于外容器的壁的孔。 一旦吹塑之后,所述通风孔就保持在因此生产出的内装
袋容器中。应该注意,在JPA10180853中披露的预制坯的壁厚局部地变化,这 会导致吹塑之后最终内装袋容器的严重的加工和可重复性问题。
为了在将加压气体吹入通风孔之后优化内层和外层的层离,所述通风孔较 佳地应平行于两层之间的界面延伸以提供楔形效应。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关于 一体吹塑内装袋容器提出的解决方案中,通风孔垂直于界面,且通过交叉于和 垂直于外部容器的壁的孔来通向大气,因此不会提供楔形效应,且因此降低了 内袋与外部容器层离的效率和可重复性。
用于诸如啤酒或苏打水之类的饮料的内装袋容器通常定位在专门涉及的 器具中,该器具包括连接至内袋的口部的分配通道和连接至通风孔的加压气体 (通常是空气)源。为了器具的紧凑性,通风孔设计受到限制,且较佳地应在 与内装袋容器的口部相邻且沿与该口部相同轴线定向的位置通向大气,从而允 许所有的管道捆扎在一起。这种设计在这点上与传统的啤酒桶接口相符,这当 然是一个优点,因为它允许用一体吹塑内装袋容器来替换传统的啤酒桶而无需 更换分配器具。
从前述可知,在用一体吹塑内装袋容器分配饮料的现有技术中仍然有以下 需求,要能优化在界面处注入加压气体之后、内袋与外部容器的层离,同时可 与现有的分配器具一起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由所附的诸独立权利要求来限定。诸较佳实施例由诸从属权利要求 来限定。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吹塑内装袋容器,该内装袋容器具有 形成袋的内层和形成容器的外层、以及将由该袋限定的容积流体地连接至大气 的口部。该容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将内层和外层之间的界面流体地连接至大气的 界面通风孔,所述至少一个通风孔平行于内层和外层之间的界面延伸,并在与 内装袋容器的口部相邻且定向成与该口部大致同轴的位置通向大气。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吹塑形成本发明的内装袋容器的预制坯。该预制坯 包括内层和外层、本体、颈部、以及将由内层限定的空间流体地连接至大气的 口部,其中,内层和外层至少在颈部的高度处通过界面彼此连接。预制坯包括
7至少一个平行于该界面延伸的界面通风孔,该通风孔在与预制坯口部相邻且定
向成与该口部同轴的位置通向大气。
本发明的预制坯(和因此的内装袋容器)的内层和外层可由不同材料或相 同材料构成。在外层的基本上整个内表面上,预制坯的两层可通过界面连接在 一起。相反,它们也可在预制坯本体的大部分区域上隔开包含空气的间隙,该 间隙与至少一个界面通风孔流体地连通。预制坯可以是两个单独的内预制坯和 外预制坯形成的组件,或者,预制坯可以是通过层层相叠地注射成形获得的一 体预制坯。
通风孔较佳地具有楔形形状,该楔形在其开口的高度处具有宽侧,且随着 其穿透深入容器而变薄,直到两层相接形成界面为止。容器可包括围绕内装袋 口部的唇边均匀分布的一个或多个通风孔。
一种用于生产出本发明的内装袋容器的有利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如上所述的预制坯,其中,包含空气的间隙在预制坯本体的大部分 区域上将内层和外层隔开,所述间隙与至少一个界面通风孔流体地连通;
*使所述预制坯达到吹塑温度;
,在颈部高度处用吹塑工具中的固定装置固定因此已加热的预制坯;
*对因此已加热的预制坯进行吹塑以形成内装袋容器;
其中,
,在第一阶段,将气体吹入由内层限定的空间中以拉伸预制坯,同时通过 用位于同定装置中的阔封闭所述至少一个预制坯界面通风孔来防止隔开预制 坯内层和外层的间隙中的空气排出;以及
*在第二阶段,当所述间隙中累积的空气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打开阀从而 允许封闭在间隙中的空气排出。
本发明的预制坯的一尤其较佳实施例是一体两层预制坯,该一体两层预制 坯可由包括下列依次步骤的方法制成
,将预制坯的内层注射成形到芯部上;
,将预制坯的外层注射成形到内层上;
*将因此形成的预制坯从芯部脱出;
其中,所述芯部在其基部设有至少一个适于形成界面通风孔的销,所述通
8风孔平行于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界面延伸,并在与预制坯口部相邻且定向成与该口部同轴的位置通向大气。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预制坯的第一实施例和对该预制坯吹塑之后获得的内装袋容器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IB是根据本发明的预制坯的第二实施例和对该预制坯吹塑之后获得的内装袋容器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参见附图1A和1B,示出了一体吹塑内装袋容器2和用于制造其的预制坯1和l'。预制坯1包括内层11和外层12,内层11和外层12至少在颈部6的高度处通过界面(示于右手侧)结合在一起。内层11和外层12之间的区域可包括两层基本彼此接触的界面14,或包括与至少一个通风孔3流体地连通的间隙14'。所述通风孔3包括位于与所述预制坯口部5相邻且定向成于该口部5同轴的开口 4。
预制坯可包括两个分离的预制坯的组件11和12,这两个分离的预制坯彼此单独地生产,此后组装在一起以使内部预制坯11装配入外部预制坯12。该解决方案允许颈部和通风孔设计中的、以及各预制坯构件的组成材料选择中的更大自由度。或者,预制坯可以是通过层层相叠地注射成形获得的一体预制坯。后一实施例相对于组装式预制坯是有利的,因为它不包括组装步骤,只需一个生产工位用于预制坯制造。另一方面,通风孔的设计尤其受限,内层和外层的相应熔点必须根据首先注射的那层来小心匹配;根据经验,首先注射的那层通常需要较高的熔点。
预制坯1的内层和外层可由不同材料或相同材料构成。在使用不同材料的情况下,根据预制坯注射成形和内装袋吹塑中的工艺参数,必须满足某些要求。当然重要的是,两种材料可在相当类似的工艺窗口下加工,它们不会形成太强的界面,太强的界面在界面处注射加压气体之后不会有令人满意的分离。
替代的且令人惊讶的是,对于内层和外层由相同材料构成的预制坯,也可获得良好的结果。在下列情况下,相同的聚合物被认为与内层和外层之间界面的两侧相接触
内层和外层由相同材料构成(例如,PETrtPET外,无论各PET的特定等级如何);或
内层和外层由具有至少一种相同聚合物的混合物或共聚物来构成,假设所述相同聚合物位于界面处,而不同的聚合物基本上不在所述界面处(例如,(0.85PET+0.15PA6)内(0.8 PET+0.2 PE)外)。
在层中存在少量添加剂不被认为会使材料不同,只要添加剂基本上不改变界面即可。
用于本发明的预制坯和内装袋容器的较佳材料是聚酯,诸如PET、 PEN、PTT、 PTN;聚酰胺,诸如PA6、 PA66、 PAll、 PA12;聚烯烃,诸如PE、 PP;EVOH;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诸如聚乙二醇(PGAc)、聚乳酸(PLA);及其
共聚物和混合物。在不同材料用于内层和外层的情况下,它们的最佳吹塑温度不应彼此差超过约7(TC,较佳地4(TC,最佳地1(TC,理想地应具有相同的吹塑温度。层的温度可通过红外测量来确定。
在外层的基本上整个内表面上,预制坯的两层11和12可通过界面14连接在一起(参见图1A的(l))。相反,它们也可在预制坯本体的大部分区域上隔开包含空气的间隙14',该间隙14'与至少一个界面通风孔3流体地连通(参见图1B中的(l'))。后一实施例在使用预制坯组件时较易实现,该预制坯组件设计成内预制坯在颈部6处牢固地固定至外预制坯且因此可在内层11和外层12之间形成基本间隙14'。
脱模剂可在界面处涂敷在内层和外层的任一表面或两个表面上,这些表面将形成内装袋容器的界面。在将外层注射成形到内层之上的情况下,脱模剂可在注射成形外层之前涂敷在内层的外表面上。
可使用市场上可购得的任何脱模剂,其最好适于预制坯所用材料且耐抗吹塑温度,例如是基于硅或PTFE的脱模剂(例如,Freekote)。脱模剂可就在将预制坯装入吹塑单元之前进行涂敷,或者预制坯可经受预处理。
脱模剂的涂敷对于内层设计是尤其有利的。实际上,界面粘合强度的降低有利于内层与外层层离,因此减少了层离时施加在内层上的应力,因此内层可设计成非常薄和柔性,而在层离时不会有损坏内层的风险。显然,内袋的柔性对于液体分配来说是关键参数,而且当内层可设计成非常薄时,也可在节省材料方面来实现节省成本。
至少一个通风孔较佳地具有楔形的形状,楔形具有位于其开口 4的高度上的宽侧,且随着其穿透深入容器而变薄,直到两层相接而至少在颈部高度处形成界面14为止。容器可包括围绕内装袋口部的唇边均匀分布的一个或多个通风孔。多个通风孔是有利的,因为它们允许一旦通过所述通风孔吹入加压气体
就使内装袋容器2的内层21和外层22更加均匀地分离。较佳的是,预制坯包括在容器口部唇边处直径方向相反位置的两个通风孔。更佳的是,在口部唇边上以规律间隔开有三个通风孔,最佳的是,开有至少四个通风孔。
通风孔的楔形形状对于界面分离且对于一体预制坯生产都是有利的。 一种用于生产根据本发明的适于吹塑内装袋容器的一体预制坯的方法,包括下列步

*将预制坯的内层注射成形到芯部上;,将预制坯的外层注射成形到内层上; 将因此形成的预制坯从芯部脱出;
其中,所述芯部在其基部设有至少一个适于形成界面通风孔的销,所述通风孔平行于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界面延伸,并在与预制坯口部相邻且定向成与该口部同轴的位置通向大气。该芯部可包括单个销,但是较佳地包括一个以上的销,从而围绕容器口部的唇边形成多个通风孔。销较佳地具有楔形的形状,因为一方面,楔形的通风孔具有上述优点,另一方面,楔形使得因此生产的一体预制坯能从型芯部更容易地脱出。销的尺寸取决于内装袋的尺寸,尤其取决于其口部和唇边的尺寸。对于容量约为56升的通常家用饮料分配器,销的长度约为5 —75mm,较佳地为5 —50mm,更佳地为10 — 20mm,其形成通风孔的基部较佳地是弓形截面形状,该弓形截面的长度为3 — 15mm,较佳地为5 — 10mm,该弓形截面的宽度为0.5 — 5mm,较佳地为0.5—2mm。
本发明的内装袋容器2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提供如上所述的预制坯;使所述预制坯达到吹塑温度;在颈部高度处用吹塑工具中的固定装置固定因此已加热的预制坯;以及对因此己加热的预制坯进行吹塑以形成内装袋容器。因此
11获得的内装袋容器的内层21和外层22在外层的基本上整个内表面上通过界面
24彼此连接。所述界面24通过通风孔3与大气流体地连通,因为通风孔所位于的预制坯颈部由固定装置保持固定且在吹塑过程中基本上不被拉伸,所以通风孔3在整个吹塑过程中保持其原始几何形状。
必要的是, 一旦通过通风孔以一致和可重复的方式吹入加压气体,内层21和外层22之间的界面24就分离。所述操作的成功取决于多个参数,尤其是界面粘合强度,通风孔的数量、几何形状和分布,以及注射气体的压力。界面强度当然是关键问题,且可以通过内层和外层材料的选择和通过吹塑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来调节。所用的压力一时间一温度窗口当然是首要的,但令人惊讶地发现,即使在上述类型的预制坯上实施吹塑工艺,也可获得优良的结果,在该上述类型的预制坯中,包含空气的间隙使内层和外层在预制坯本体的大部分区域上隔开,且所述间隙与至少一个界面通风孔流体地连通,并且,
,在第一阶段,将气体吹入由内层限定的空间中以拉伸预制坯,同时通过用位于固定装置中的阀封闭所述至少一个预制坯界面通风孔来防止隔开预制坯内层和外层的间隙中的空气排出;以及
*在第二阶段,当所述间隙中累积的空气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打开阀从而允许封闭在间隙中的空气排出。
通过该方法,当两层的相应温度最高时,用隔开两层的间隙内封闭的气垫来防止内层与外层相接触。随着拉伸继续,间隙变得越来越薄,且间隙内的空气压力增大。当压力达到预设值时,使封闭通风孔的阀打开,排出空气,允许内层与外层相接触,且在当两层相应温度下降到两层之间无法建立任何基本程度的粘合时的阶段,与外层形成界面。
替代地或附加地,在吹塑之后或期间,较佳地在内层的颈部上沿着图1A中箭头P所示方向施加一 (机械)压力。令人惊讶地发现,施加这个压力有利于在吹塑操作过程中分离界面,因此有利于在通过通风孔吹入加压气体之后进一步分离界面。实际上,在内层的颈部上施加这个压力能在内装袋容器肩部处诱导内层和外层之间的间隔,该间隔有利于在通过上述通风孔吹入加压气体之后内层和外层的进一步层离。
通过如下方式生产出根据本发明的预制坯将熔融材料注射入以T模具。C的
12温度冷却的第一型腔中来形成预制坯的内层11。将熔融材料注射入冷却的第二型腔中,以形成预制坯的外层12。将两个预制坯构件组装在一起,以形成根据本发明的预制坯。
在包含红外灯装置的加热室中对如上所述生产出的预制坯进行加热,然后将预制坯固定入吹塑模具中,该吹塑模具的壁保持在所想要的温度。将加压空气吹入预制坯。然后对因此生产出的内装袋容器充注液体,将该内装袋容器连接至包括压縮空气源的用于分配饮料的器具,从而确定层离压力。
层离压力如下进行确定。将所述内装袋容器的界面通风孔连接至压縮空气源。通过诸通风孔以恒定压力注射空气,观察内层和外层之间的界面。逐步增大压力,直到达到层离压力为止。层离压力定义为内层与外层在其整个界面上分离且内层收縮时的压力。对于因此分离的两层的表面检查结合痕迹。
上述内装袋容器的层离压力约为0.5 ± 0.1巴过压,在内层和外层之间几
乎没有出现粘合破裂的痕迹。该实例示出了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体预制坯可生产出优良质量的内装袋容器。
权利要求
1.一种一体吹塑内装袋容器(2),包括形成所述袋的内层和形成所述容器的外层,以及将由所述袋限定的容积流体地连接至大气的口部,所述容器具有至少一个将内层和外层之间的界面流体地连接至大气的界面通风孔,所述至少一个通风孔平行于内层和外层之间的所述界面延伸,并在与所述内装袋容器的口部相邻且定向成与所述口部大致同轴的位置通向大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装袋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由 不同材料构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装袋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由相同材料构成。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装袋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由 选自以下的材料构成PET、 PEN、 PTT、 PA、 PP、 PE、 HDPE、 EVOH、 PGAc、 PLA、及其共聚物或混合物。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装袋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通风孔是 楔形的通风孔,所述楔形在其开口 (4)的高度处具有宽侧,且随着其穿透深 入容器而变薄,直到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相接形成界面为止。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装袋容器,其特征在于, 一个以上的通风孔围绕 所述内装袋容器的口部的唇边分布。
7. —种用于吹塑形成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装袋容器的预制坯,其中,所 述预制坯包括内层和外层、本体、颈部、以及将由所述内层限定的空间流体地 连接至大气的口部,其中,所述内层和外层至少在所述颈部的高度处通过界面 彼此连接,所述预制坯包括至少一个界面通风孔,所述界面通风孔平行于所述 界面延伸,并在与所述预制坯的口部相邻且定向成与所述口部大致同轴的位置 通向大气。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由不同 材料构成。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由相同材料构成。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由选自以下的材料构成PET、 PEN、 PTT、 PA、 PP、 PE、 HDPE、 EVOH、 PGAc、 PLA、及其共聚物或混合物。
11.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通风孔是楔 形的通风孔,所述楔形在其开口的高度处具有宽侧,且随着其穿透深入容器而 变薄,直到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相接形成界面为止。
12.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坯,其特征在于, 一个以上的通风孔围绕所 述预制坯的口部的唇边分布。
13.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坯的所述内层和 所述外层在所述外层的基本上整个内表面上通过界面连接。
14.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坯的所述内层和 外层在所述预制坯的本体的大部分区域上由包含空气的间隙来隔开,所述间隙 与至少一个界面通风孔流体地连通。
15.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坯具有由两个单 独的内预制坯和外预制坯彼此装配在一起而形成的组件。
16.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坯具有通过层层 相叠地注射成形获得的一体预制坯。
17. —种用于生产出内装袋容器的方法,所述内装袋容器具有 形成所述袋的内层和形成所述容器的外层,以及将由所述袋限定的容积流体地连接至大气的口部,所述容器具有至少一个将内层和外层之间的界面流体 地连接至大气的界面通风孔,所述至少一个通风孔平行于内层和外层之间的所述界面延伸,并在与所述 内装袋容器的口部相邻且定向成与所述口部大致同轴的位置通向大气,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预制坯,所述预制坯具有通过层层相叠地注射成形获得的一体预制坯;使所述预制坯达到吹塑温度;在颈部高度处用吹塑工具中的固定装置固定己加热的预制坯;以及对已加热的预制坯进行吹塑以形成内装袋容器。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坯包括由两个单独 的内预制坯和外预制坯彼此装配在一起而形成的组件。
19.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坯的所述内层和外层在所述预制坯的本体的大部分区域上由包含空气的间隙来隔开,所述间隙与至少一个界面通风孔流体地连通,并且,所述吹塑操作还包括下面两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将气体馈送入由所述内层限定的空间中以拉伸所述预制坯,同时通过用位于所述固定装置中的阀封闭所述至少一个预制坯界面通风孔来防止隔开所述预制坯内层和外层的所述间隙中的空气排出;以及在第二阶段,当所述间隙中累积的空气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打开所述阀从而允许封闭在所述间隙中的空气排出。
20. —种用于制造预制坯的方法,所述预制坯具有通过层层相叠地注射成 形获得的一体预制坯,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所述预制坯的内层注射成形到芯部上; 将所述预制坯的外层注射成形到所述内层上;以及 将如此形成的预制坯从所述芯部脱出;其中,所述芯部在其基部设有至少一个适于形成界面通风孔的销,所述通 风孔平行于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界面延伸,并在与所述预制坯的口部相 邻且定向成与所述口部大致同轴的位置通向大气。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销具有楔形形 状,所述楔形在所述销与所述芯部的基部连接之处的高度处具有宽侧。
22.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个以上销围绕所述芯部分布。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体吹塑内装袋容器(2)和用于制造该内装袋容器的预制坯(1)。内装袋容器(2)具有形成袋的内层(21)和形成容器的外层(22)、以及将由该袋限定的容积流体地连接至大气的口部(5)。该容器还具有至少一个将内层和外层之间的界面(14)流体地连接至大气的界面通风孔(3),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通风孔(3)平行于内层(21)和外层(22)之间的界面延伸,并在与内装袋容器的口部(5)相邻且定向成与该口部同轴的位置(4)通向大气。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制造如上所述的预制坯和内装袋容器的方法。
文档编号B29B11/14GK101663142SQ200880012694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9日
发明者D·佩尔斯曼, R·韦尔波特恩, S·范霍夫 申请人:英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