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色阀针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759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换色阀针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系统,尤其是涉及针阀式热流道系统的阀针套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注塑行业普遍采用的注塑模具为热流道注塑模具,热流道注塑模具 比较普通模具而言,通过热流道系统注塑的塑胶产品质量更高,且节约原料,可提 高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比如开放式大水口热流道系统,针阀式热流 道系统,均可以实现高效、高质、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但是,热流道系统也
存在些缺陷,比如针阀式热流道系统,由于其阀针套套筒10的自由端筒壁端 面为斜凹面ll,参看图l、图2、图3,套筒内壁比外壁短很多,这样导致穿过 通孔12的针阀(未图示)与套筒自由端斜凹面间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空间,当 注塑原料经分流板流道流经套筒斜凹面再向下沿热嘴流道流至产品型模内进行 产品注塑时,由于针阀的阻挡作用,注塑原料流经至针阀处时,没办法直接冲 刷针阀后面与套筒些F1面间的空间,因此在针阀与套筒斜凹面间的空间内会积 存残留注塑原料。当更换注塑原料颜色时,新更换的注塑原料会将残留在针阀 与斜凹面间的残留的不同颜色原料冲刷至产品型模中进行产品注塑,造成产品 颜色,斑点等质量瑕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色阀针套,在针阀与阀针套套 筒间不会有注塑原料直接冲刷不到的空间,避免了注塑原料在冲刷死角残留的 现象发生,提高了产品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色阀针套,其包 括阀针套底座,与所述阀针套底座一端面固定为一体的套筒, 一供阀针穿过的 阀针通孔贯穿所述阀针套底座与所述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自由端的端 面为斜曲面,所述套筒内壁尖端与外壁尖端与所述底座等距,且所述两尖端处 筒壁连接为 -水平直线。
本实用新型的阀针套在套筒的自由端端面处设计为斜曲面,套筒内壁尖端与 外壁尖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且连接为一水平直线,当阀针穿过套筒通孔时,阀针
3与套筒内壁紧密接触,因此避免了在阀针正后面与套筒外壁之间形成空间,避 免了注塑原料残留的现象发生,更方便于换色作业,提高了换色后产品的质量 品质。

图1现有技术阀针套正视图
图2现有技术阀针套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3现有技术阀针套仰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换色阀针套正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换色阀针套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换色阀针套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图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如下
参看图4、图5、图6,阀针套20包括底座21,套筒31;其中,底座21为 一端面带有凸台22的圆柱形底座,在该底座21上自凸台一端面至底座21另--端面开设有可供阀针(未图示)穿过的通孔23,该底座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套 筒31形状为中空的长筒形,其一端一体制做在相对于底座21凸台的另一端面 上,该套筒31的内部通孔32与底座21的通孔23连通供阀针(未图示)穿过; 该套筒31的自由端的筒壁端面为沿着筒壁长度方向倾斜的斜曲面34,该斜曲面 的一端比另一端距离底座的距离长,该斜曲面距离底座21距离长的一端的套筒 31的内壁尖端35与外壁尖端36处于同一水平线,且该两尖端间连接为一直线, 也就是说该两内外壁尖端与底座的距离相同;当阀针穿过通孔时,该阀针与套 筒31的内壁紧密接触直至内壁尖端处,由于内壁尖端与外壁尖端处于同一水平 面且连接为直线,因此在阀针与外壁尖端间不存在具有一定深度的空间,因此, 在注塑原料流过时,不会造成原料残留积存,也就避免了换色时因为残留原料 造成的产品质量瑕疵的不良现象,提高了注塑产品的作业品质,提高了产品合 格率。
权利要求1.一种换色阀针套,其包括阀针套底座,与所述阀针套底座一端面固定为一体的套筒,一供阀针穿过的阀针通孔贯穿所述阀针套底座与所述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自由端的端面为斜曲面,所述套筒内壁尖端与外壁尖端与所述底座等距,且所述两尖端处筒壁连接为一水平直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换色阀针套,其自由端设计成沿筒壁长度方向倾斜的斜曲面,其内壁尖端与外壁尖端均与底座等距,使阀针与套筒外壁间不存在可积存残留原料的空间,因此提高了换色作业时的产品作业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29C45/27GK201361968SQ20092014546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4日
发明者李象烈 申请人: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