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物料注塑机转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6208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物料注塑机转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物料注塑机,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注射时需要转动模具的 多物料注塑机转盘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转盘技术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点1、现有转盘无法提供抽芯所需的压力 油,现有小吨位转盘(直径在1米以下),在其配置上仅需提供冷却水,有的甚至没有冷却水 也能满足其工作要求。而在模具有抽芯技术要求时,无法提供抽芯所需的压力油,致使转盘 通常只能用在中小型吨位的多物料注塑机上,无法用在大型多物料注塑机上。2、现有转盘 的运水结构存在的问题,结构上存在缺陷,无法判断装配效果。经常出现漏水现象,无法满 足工作要求。漏水一直以来困扰着多物料注塑机生产厂家及其客户,阻碍着多物料转盘技 术的发展。只有解决以上问题才能推动多物料转盘技术向前发展,为塑料制品提供更多解 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 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新的结构形式,为模具输送压力油及冷却水。提供一种结构紧凑、 经济实用、制造成本低、工作稳定的多物料注塑机转盘结构,其操作方便、生产率高、品质稳 定、使用方便,且安全性能可靠。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多物料注塑机转盘结构结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 案一种多物料注塑机转盘结构,包含有底板,底板中部设有轴套,底板的表面上设有 转盘,转盘中部设有轴,轴的远离转盘端穿越底板并伸出在底板的背面,轴套内设有轴,轴 套上开设有加工孔和沟槽,轴上开设有加工孔和沟槽,转盘和轴固联在一起,转盘的背面开 设有沟槽,轴上的压力油、冷却水与转盘中的油管、水管相联接,轴上的压力油、冷却水通过 油管、水管接到转盘上。进一步地,所述轴和转盘之间通过油管、水管相联接,轴和转盘通过压力油和冷却 水相接,在转盘背面的沟槽里设有油管、水管,油管、水管接通到转盘的正面,轴上的压力 油、冷却水输送到转盘的正面,轴靠近转盘的端部设有管接头,转盘的外侧设有齿合连接的 从动轮,从动轮的外侧设有齿合连接的主动轮;上述的轴套和轴之间安装有密封件和A轴承,A轴承设在轴远离转盘的端部,轴伸 出底板背面的轴杆外设有轴套,轴与底板之间设有B轴承。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轴套和轴上钻孔、开环形槽,如附图4、附图6所示。将压力油、 冷却水通入轴套、轴的孔和槽,使压力油和冷却水变为可以和轴一起旋转的压力油、冷却 水。转盘中心围绕轴中心一起转动,在转盘上加工槽,槽内安装油管、水管。将轴上的压力 油、冷却水与转盘中的油管、水管相联接,压力油、冷却水输送到转盘的正面。[0009]本实用新型的注射机多物料转盘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转盘结构中不能为转 盘抽芯提供压力油的难题,更好的提供了冷却水输送方案,从而实现了转盘技术在大吨位 注塑机上的应用。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通过轴、轴套、底板、转盘、密封件及管件相装配连接 实现将压力油和冷却水变成能够和转盘一起转动的压力油和冷却水。
附图 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盘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A-A向的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轴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B-B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 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相关结构主要包括以下零部件(或装置)底板1、轴套2、轴3、A轴承 4、B轴承5、转盘6、从动轮7、主动轮8、管接头9、密封件10。结构器件如
图1,本实用新型包含有底板1,底板1中部设有轴套2,底板1的表面 上设有转盘6,转盘6中部设有轴3,轴3的远离转盘6端穿越底板1并伸出在底板1的背 面,轴套2内设有轴3,轴套2上开设有加工孔和沟槽,轴3上开设有加工孔和沟槽,转盘6 和轴3固联在一起,转盘6的背面开设有沟槽,轴3上的压力油、冷却水与转盘6中的油管、 水管相联接,轴3上的压力油、冷却水通过油管、水管接到转盘6上。轴3与底板1之间设有B轴承5,轴3伸出底板1背面的轴杆外设有轴套2,在轴 3靠近转盘6的端部设有管接头9 ;在轴套2和轴3之间安装有密封件10和A轴承4,A轴 承4设在轴3远离转盘6的端部。轴3和转盘6之间通过油管、水管相联接,轴3和转盘6通过压力油和冷却水相接, 在转盘6背面的沟槽里设有油管、水管,油管、水管接通到转盘6的正面;轴3上的压力油、 冷却水输送到转盘6的正面,转盘6的外侧设有齿合连接的从动轮7,从动轮7的外侧设有 齿合连接的主动轮8。本实用新型解决压力油和冷却水(此处所说的压力油、冷却水包括了来回油和来 回冷却水)能输送到转盘6上需要以下两步1、利用轴3和轴套2以及密封件10结构(如附图3、附图4所示),实现将压力 油和冷却水变成可以和轴3 —起旋转的压力油和水。此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步,即让压力 油和水能够转动起来;能实现这一功能关键结构在于轴套2及轴3两个零件所加工孔和槽 (此两零件的结构如附图4、附图5所示),再加上密封件10的作用,共同实现的。2、第二步将压力油和冷却水通过轴3和转盘6相接,以实现将压力油和冷却水输 送到转盘6上。具体做法为将转盘6和轴3固定在一起,转盘6在转动过程中以轴3为轴 心一起旋转。将轴3上的压力油、冷却水通过油管、水管接到转盘6上;油管、水管安装在转 盘6背面的沟槽里,后接到转盘6的正面(如附
图1所示)。通过此步已达到将压力油或冷 却水输送到转盘6正面的目的。在此步的实现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结构是转盘6上所开的沟槽。 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为方便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 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 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多物料注塑机转盘结构,包含有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中部设有轴套(2),底板(1)的表面上设有转盘(6),转盘(6)中部设有轴(3),轴(3)的远离转盘(6)端穿越底板(1)并伸出在底板(1)的背面,轴套(2)内设有轴(3),轴套(2)上开设有加工孔和沟槽,轴(3)上开设有加工孔和沟槽,转盘(6)和轴(3)固联在一起,转盘(6)的背面开设有沟槽,轴(3)上的压力油、冷却水与转盘(6)中的油管、水管相联接,轴(3)上的压力油、冷却水通过油管、水管接到转盘(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物料注塑机转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3)伸出底板 (1)背面的轴杆外设有轴套(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物料注塑机转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2)和轴(3) 之间安装有密封件(10)和A轴承(4),A轴承(4)设在轴(3)远离转盘(6)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物料注塑机转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3)与底板(1) 之间设有B轴承(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物料注塑机转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3)靠近转盘 (6)的端部设有管接头(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物料注塑机转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6)的外侧 设有齿合连接的从动轮(7),从动轮(7)的外侧设有齿合连接的主动轮(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物料注塑机转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3)和转盘(6) 之间通过油管、水管相联接,轴⑶和转盘(6)通过压力油和冷却水相接,在转盘(6)背面 的沟槽里设有油管、水管,所述油管、水管接通到转盘(6)的正面,轴(3)上的压力油、冷却 水输送到转盘(6)的正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结构形式的多物料注塑机转盘结构,为模具输送压力油及冷却水,其结构紧凑、经济实用、制造成本低、工作稳定。本实用新型包含有底板,底板中部设有轴套,底板的表面上设有转盘,转盘中部设有轴,轴的远离转盘端穿越底板并伸出在底板的背面,轴套内设有轴,轴套上开设有加工孔和沟槽,轴上开设有加工孔和沟槽,转盘和轴固联在一起,转盘的背面开设有沟槽,轴上的压力油、冷却水与转盘中的油管、水管相联接,轴上的压力油、冷却水通过油管、水管接到转盘上。本实用新型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转盘结构中不能为转盘抽芯提供压力油的难题,更好的提供了冷却水输送方案,从而实现了转盘技术在大吨位注塑机上的应用。
文档编号B29C45/17GK201736400SQ201020262400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6日
发明者张春林, 李向东, 阳熵铖 申请人:东华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