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模具的滑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9667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塑胶模具的滑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胶模具的滑块。
背景技术
在注塑模具中,一般浇口位置的选择是根据CAE分析报告与过往经验综合评估得出,为了避免一些产品注塑时的缺陷,会把浇口选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但受到产品本身结构所限,通常浇口的最佳位置正好处在滑块结构区域,即流道与浇品处于滑块上。理论上模具结构无影响脱模的倒扣,正常状态应该是产品与流道凝料一同处于公模部分由顶针顶出, 但实际注塑成型后常会由于主流道较深(30-40mm)、流道侧壁不够光滑等综合原因使流道凝料粘于母模,当注塑完成,公母模打开过程中流道凝料会粘于母模部分,而由于流道凝料粘随于母模,而产品则随公模运动,因此产品与流道凝料为相对运动,在开模运动过程中常会把浇口区域产品拉伤。解决此类问题常有的对策就是对流道侧壁抛光处理,抛光后虽然对粘母模拉伤产品现象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可提高产品合格率,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塑胶模具的滑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开模时,垂直流道凝料粘于母模部分,而产品随公模运动,产品与流道凝料相对运动,浇口区域产品容易被流道凝料拉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塑胶模具的滑块,包括凸台、孔;滑块上有一个高于水平流道的凸台,凸台在滑块紧邻水平流道并靠外侧的这一部分上,凸台侧壁上有一个孔,孔与水平流道相通,且其高度小于水平流道高度。孔的深度为5 10mm。孔为从底部到开口部高度逐渐增大的喇叭状。有益效果本技术是在保证浇口位置不改变,模具整体结构不变更的前提下,只对该位置滑块结构加以改进,以力学原理为支撑,从根本上解决流道凝料粘母模拉伤产品的现象,无需高要求的抛光技术,在模具设计时从结构上预防流道凝料粘母模拉伤产品问题的产生,无需返修,减少试模成本,并提高产品合格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动凝料脱离母模示意图(水平流道凝料未完全脱离孔)。图3是本实用新型带动凝料脱离母模示意图(水平流道凝料已经完全脱离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
3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塑胶模具的滑块,包括凸台1、孔2;滑块4上有一个高于水平流道3的凸台1,凸台1在滑块4紧邻水平流道2并靠外侧的这一部分上,凸台1侧壁上有一个孔2,孔2与水平流道3相通,且其高度小于水平流道3高度。当模具公模部分在注塑机的作用力下往公模方向移动开模时,斜导柱抽动滑块4 向左滑动,在滑块4向左开始滑动初期,由于有滑块4上孔2内水平流道凝料的存在,使得水平流道凝料无法脱离滑块4,从而带动与之相连的竖直流道凝料抗拒粘母模的作用力,使流道凝料在开模动作过程中脱离母模部分,随附公模,开模时,流道凝料与产品被拉断,从而避免拉伤产品。
权利要求1.一种塑胶模具的滑块,包括凸台(1)、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⑷上有一个高于水平流道(3)的凸台(1),所述凸台(1)在滑块(4)紧邻水平流道O)并靠外侧的部分上,所述凸台(1)侧壁上有一个孔0),所述孔( 与水平流道C3)相通,且其高度小于水平流道⑶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的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孔(2)的深度为5 IOmm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的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孔( 为从底部到开口部高度逐渐增大的喇叭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胶模具的滑块,包括凸台、孔;凸台在滑块紧邻水平流道并靠外侧的这一部分上,凸台侧壁上有一个孔,孔与水平流道相通,且其高度小于水平流道高度。采用本实用新型,当开模时,由于有滑块上孔内水平流道凝料的存在,使得水平流道凝料无法脱离滑块,从而带动垂直凝料抗拒粘母模的作用力,使流道凝料在开模动作过程中脱离母模部分,随附公模,从而避免流道凝料粘在母模上,在开模时拉伤附随在公模上的产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加工成本低。
文档编号B29C45/33GK201970452SQ201020593318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4日
发明者刘黄军 申请人:嘉兴信元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