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混配供给装置及材料混配供给方法

文档序号:446446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材料混配供给装置及材料混配供给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规定比例将多种粉粒体材料混配后供给至成形机的材料混配供给装置及材料混配供给方法。
背景技术
:以前,作为以规定比例将多种粉粒体材料混配并将该混配后的材料供给至成形机的材料混配供给装置,已知有这样的材料混配供给装置,即由设置了负载传感器(loadcell)等传感器的单一批次(batch)式计量机计量从分别存放多种粉粒体材料的多个材料供给机供给的各粉粒体材料,使该粉粒体材料为预先规定的质量比。构成为,上述计量机计量的1批次量的材料由该计量机下游侧的混合鼓(混合用容器)等混合机构混合后供给至成形机等供给对象(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3093号公报发明概要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上述材料混配供给装置中,为了能适用于各种成形机及成形机的各种工作方式,一般将能向成形机供给的混配供给装置自身的材料混配供给能力事先设定得与成形机每单位时间处理的材料的处理能力相比足够大。例如,为了能迅速对应于来自成形机侧的请求,计量机将一次计量的1批次量设定得较大,各部(计量机下游侧的料斗(hopper)等存放部)中存放与该批次量相应的量(1批次量至数批次量等)。另外,若计量机以后的各部(计量机、存放部)中材料耗尽,则立即进行计量及补给,在各部中使材料等待。其中,当进行材料更换及各材料的质量比变更、成形品变更(模具变更)等制造批号(lot)更换时或成形结束(运行结束)时等,在计量机以后的各部中所等待、保持的材料因为已混配多种材料,所以存在难以再利用、废弃量变多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制造批号更换或成形结束时等已混配的材料降低的材料混配供给装置及材料混配供给方法。解决课题所采用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材料混配供给装置,在计量机中计量从分别存放多种粉粒体材料的多个材料供给机供给的各粉粒体材料,以使各粉粒体材料为预先设定的质量比,将由混合机构混合后的材料供给到成形机,该材料混配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处理能力检测机构,检测所述成形机中每单位时间处理的材料的处理能力;混配供给能力检测机构,检测每单位时间能向所述成形机供给的材料的混配供给能力;以及混配供给能力控制机构,根据规定程序,比较所述处理能力与所述混配供给能力,当该混配供给能力与该处理能力相比过剩且能减少至规定基准时,更新该混配供给能力以使该混配供给能力减少来执行混配供给。这里,上述粉粒体材料指粉体、粉体状材料,包含微小薄片状、短纤维片状、条状的材料等。另外,作为上述材料,可以是树脂颗粒、树脂纤维片等合成树脂材料、或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木质材料、药品材料、食品材料等材料。在本发明的材料混配供给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混配供给能力控制机构使所述计量机计量的1批次目标量减少,从而使所述混配供给能力减少。关于该1批次目标量的减少,也以是,在使所述1批次目标量减少之前,根据所述计量机计量1批次所需的时间与该1批次的目标量,算出该计量机每单位时间可计量的材料的计量能力,根据该计量能力与所述处理能力,使所述1批次目标量减少。在本发明的所述任一个材料混配供给装置中,可以执行第1等待模式和第2等待模式,该第1等待模式下,在从所述计量机下游侧输出材料请求信号之前,在所述计量机中使材料等待,该第2等待模式下,在输出所述信号之前在该计量机中不使材料等待,在输出该信号之后开始计量。该情况下,所述混配供给能力控制机构将所述第1等待模式变更为所述第2等待模式,从而使所述混配供给能力减少。在本发明的所述任一个材料混配供给装置中,在使所述混配供给能力减少之前,根据从由所述计量机计量的1批次量在所述成形机中被处理时生成的信号或关联生成的信号开始到下次信号为止的时间、与该1批次的目标量,所述混配供给能力控制机构算出所述成形机的处理能力。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材料混配供给方法,在计量机中计量从分别存放多种粉粒体材料的多个材料供给机供给的各粉粒体材料,以使各粉粒体材料为预先设定的质量比,将由混合机构混合后的材料供给到成形机,该材料混配供给方法的特征在于,比较所述成形机中每单位时间处理的材料的处理能力、与每单位时间能向所述成形机供给的材料的混配供给能力,当该混配供给能力与该处理能力相比过剩且能减少至规定基准时,更新该混配供给能力以使该混配供给能力减少来执行混配供给。发明效果在本发明的所述材料混配供给装置中,采用以下结构比较作为供给对象的成形机的材料处理能力与该材料混配供给装置可供给的材料的混配供给能力,当该混配供给能力与该处理能力相比过剩且能减少至规定基准时,更新该混配供给能力以使其减少。通过像这样当能与成形机的处理能力相应地减少时使混配供给能力减少,该材料混配供给装置各部中所等待、保持的已混配材料减少。因此,能使制造批号更换时或成形结束时等产生的已混配材料(残留材料)减少。结果,能降低材料的浪费,且使废弃量减少。在本发明的所述材料混配供给装置中,若所述混配供给能力控制机构使所述计量机计量的1批次目标量减少从而使所述混配供给能力减少,则能使计量机计量的每1批次的材料减少。因此,与上述同样地能使计量机之后的各部中所等待、保持的已混配材料减少。另外,由于能与成形机的处理能力相应地细致地变更1批次目标量,所以上述混配供给能力能够接近成形机的处理能力至安全范围(不担心产生进料不足等的程度)的规定基准,能使残留材料有效减少。在如上所述使1批次目标量减少的方式下,在使所述1批次目标量减少之前,根据所述计量机计量1批次所需的时间与该1批次的目标量,算出该计量机每单位时间能够计量的材料的计量能力,根据该计量能力与所述处理能力,使所述1批次目标量减少,从而可实现以下效果。S卩,由于有时计量机的计量能力会根据混配的材料的种类(体积密度不同的材料等)或材料数量而较大地变动,所以,例如,与事先制作并存储将成形机的处理能力和与之对应的1批次目标量对应起来的数据表并根据该表来进行减少的情况相比,能更安全且可靠地使混配供给能力减少。在本发明的所述任一个材料混配供给装置中,能够执行第1等待模式和第2等待模式,该第1等待模式下,在从所述计量机下游侧输出材料请求信号之前在所述计量机中使材料等待,在第2等待模式下,在输出所述信号之前在该计量机中不使材料等待,在输出该信号之后开始计量;所述混配供给能力控制机构将所述第1等待模式变更为所述第2等待模式,从而使所述混配供给能力减少,由此实现以下效果。S卩,作为使混配供给能力减少的方式,代替使上述计量机的1批次目标量减少的方式,还可以变更计量机的等待方式。由此,通过与成形机的处理能力对应地将第1等待模式变更为第2等待模式,从而在第2等待模式下,在输出材料请求信号之后计量机开始计量,所以在计量机中能够不始终等待、保持材料,与之相应的残留材料减少。在本发明的所述任一个材料混配供给装置中,在使所述混配供给能力减少之前,根据从由所述计量机计量的1批次量在所述成形机中被处理时生成的信号或关联生成的信号开始到下次信号为止的时间、与该1批次的目标量,在所述混配供给能力控制机构中算出所述成形机的处理能力,从而可实现以下效果。S卩,由于根据上述信号间的时间与1批次目标量而自动算出成形机的处理能力,所以,例如与将成形机的处理能力或用于算出处理能力的各种设定数值等手动输入操作部等的情况相比,不产生操作错误等,能取得正确的处理能力,能根据该处理能力使混配供给能力减少。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材料混配供给方法,与上述本发明的材料混配供给装置实现的效果同样,能使在该材料混配供给装置的各部中所等待、保持的已混配的材料减少,能使制作批号更换时或成形结束时等产生的残留材料减少。图1是示意地表示具备本发明的材料混配供给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系统构成的一例的概略构成图。图2是该材料混配供给装置的控制框图。图3是用于说明由该材料混配供给装置执行的基本动作的一例的概略时序图。图4(a)是表示由该材料混配供给装置执行的成形机处理能力检测功能的基本动作的一例的概略流程图,图4(b)是表示由该材料混配供给装置执行的计量机计量能力检测功能的基本动作的一例的概略流程图。图5(a)是表示由该材料混配供给装置执行的混配供给能力变更功能的基本动作的一例的概略流程图,图5(b)是用于说明该例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由该材料混配供给装置执行的混配供给能力变更功能的基本动作的另一例的概略流程图。图7(a)、图7(b)是用于说明由该材料混配供给装置执行的混配供给能力变更功能的基本动作的另一例的概略流程图。图8是用于说明该例中的第2等待模式的动作例的概略时序图。图9是用于说明该例中的第3等待模式的动作例的概略时序图。图10(a)、图10(b)均是示意地表示具备该材料混配供给装置的变形例的系统构成的一例的概略构成图。图11是示意地表示具备该材料混配供给装置的其他变形例的系统构成的一例的概略构成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图1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粉粒体材料的混配供给装置、其动作例及变形动作例、以及变形例的说明图。另外,图1、图10及图11中,用实线示意地表示使气体(输送空气)、粉粒体材料流通的管路(气体管路、粉粒体材料输送管路等)。另外,图10及图11中省略部分详细符号。图例的粉粒体材料的混配供给装置1如图1所示,具备材料供给部10,向下游侧供给混配前的粉粒体材料;单一的计量机20,计量从该材料供给部10供给的各粉粒体材料以构成预先设定的质量比(重量比);作为混合机构的混合鼓30,混合该计量机20计量的粉粒体材料;暂时存放料斗40,暂时存放该混合鼓30混合后的粉粒体材料;装料料斗(chargehopper)50,存放从该暂时存放料斗40输送的已混配的粉粒体材料;以及控制盘60。将该装料料斗50的下端排出口连接设置于作为已混配材料供给对象的注塑成形机9的材料投入口9a。注塑成形机9省略详细说明,在缸(cylinder)内使从材料投入口9a投入的已混配材料熔融,使熔融后的1喷射(shot)量的树脂从缸顶端的喷嘴射出到模具(未图示)内,成形树脂成形品。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混配供给装置1中混配后的材料的供给对象,不限于成形合成树脂成形品的注塑成形机,也可以将其他材料用的注塑成形机或挤压成形机、压缩成形机等其他成形机设为供给对象。材料供给部10具有分别存放多种混配前的粉粒体材料(图例中A材、B材、C材及D材4种)的多个材料供给机11(11A、11B、11C、11D)。这些多种粉粒体材料例如在成形合成树脂成形品的情况下可以举出新制(virgin)材料及粉碎材料、母料(masterbatch)、各种添加剂等。各材料供给机11具备存放上述各材料的材料料斗12(12A、12B、12C、12D)、与设置在这些材料料斗12下端部的供给进料器(定量供给器13(13A、i;3B、13C、13D)。供给进料器13在图例中示出了具有马达等驱动部的螺旋式进料器13A、13B、13C、与具有气缸等驱动部的滑动挡板(slidedamper)(滑动闸门)式进料器13D。这些各供给进料器13设置成其材料排出口临近后述计量机20的计量料斗21上端的投入口,从各供给进料器13分别地依次供给的各材料因自重下落(自然下落)而投入到计量料斗21内进行计量。另外,各供给进料器的构成不限于图例,例如也可以是具有振动发生部的振动进料器、旋转式进料器、用刮刀(scraper)刮取转台(turntable)上的材料来供给微少量材料的微进料器(microfeeder)等其他材料切取装置。在各材料料斗12中设有材料传感器15((15A、15B、15C、15D)、(参照图2)),通过这些材料传感器15的材料请求信号来执行各材料的输送控制。另外,在各材料料斗12的上端部,设有对从材料罐(未图示)空气输送的各材料进行捕集的捕集器14(14A、14B、14C、14D)。各捕集器14分别连接有末端具有吸嘴(suctionnozzle)5a的材料输送管5...,这些吸嘴fe被插入各材料罐内。关于向这些捕集器14的各材料的输送,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利用吸引鼓风机等的吸引空气源2产生的吸引作用来进行吸引输送的方式。该吸引鼓风机2与吸引管3的一端连接,该吸引管3的另一端与输送材料切换阀4连接,该输送材料切换阀4连接有条数与材料数对应的(在图例中为4条)吸引管3。另外,该4条吸引管3分别连接于上述各材料供给机11的各捕集器14。构成针对上述材料供给部10的材料输送部件的吸引鼓风机2及输送材料切换阀4、以及材料供给部10中的各材料传感器15及各供给进料器13如图2所示,经信号线连接于作为控制部的CPTO1,根据规定程序而被控制。即,关于向各材料供给机11进行的材料输送动作,若从材料料斗12中的某个材料传感器15输出材料请求信号,则对输送材料切换阀4进行切换,以使有材料请求的材料供给机11的捕集器14所连接的吸引管3与吸引鼓风机2连通,使吸引鼓风机2起动,从而将与该材料料斗12对应的材料罐内存放的粉粒体材料经材料输送管5向捕集器14输送。之后,在该捕集器14中进行捕集后,从捕集器14投入下方的材料料斗12中来存放。S卩,在这些各材料料斗12中,为了在该混配供给装置1的动作中始终存放规定量以上的各材料,利用各材料传感器15的材料请求信号,适当向各材料供给机11输送、补给各材料。另外,从各材料罐向各材料供给机11的各材料的输送方式不限于吸引输送,也可以利用压缩机等压缩空气供给源来进行压送。另外,材料供给机11的设置个数不限于图例的4个,也可以设置此外的多个。计量机20具备计量料斗21,接受来自上述各材料供给机11的材料;排出挡板23,将该计量料斗21的下端排出口开闭;以及负载传感器等重量(质量)传感器22,用于计量投入到计量料斗21中的各材料。这些负载传感器22及排出挡板23与上述材料输送机构及材料供给部10同样,如图2所示,经信号线连接于CPTO1,与上述各材料供给机11一起根据规定程序而被控制,执行计量工序。S卩,如图5(b)所示,若设1批次目标量的初始设定值(初始设定时批次量)为6000g、各材料的混配比为A材B材C材D材=153460,则首先使存放A材的A材料供给机IlA的供给进料器13A动作,使A材投入计量料斗21,根据负载传感器22的计测值,对供给进料器13A进行反馈(feedback)控制,若达到作为目标设定值的60g,则使供给进料器13A停止,停止A材的供给。下面,同样地,驱动控制各材料供给机11,分别地依次将B材、C材、D材投入计量料斗21并执行计量,直到B材、C材、D材分别为300g、2040g、3600g为止。若将各材料分别计量至目标设定值,则1批次量的计量工序结束。直到经过规定的开放时间t3(参照图幻为止使计量机20下部的排出挡板23开放,向设置在计量机20下游侧的混合鼓30排出该计量机20计量的已计量(已混配)材料。另外,当驱动控制上述各供给进料器13时,也可以考虑驱动停止时的落差量来进行驱动控制,或以阶段性地或连续地使各材料计量时的供给量减少的方式来进行驱动控制。另外,上述开放时间t3能够按能排出最大量(初始设定时批次量)的1批次量材料的程度的时间来适当设定。并且,不限于计量4种材料的实施方式,也可以计量此外的多种材料。从上述计量机20排出的已计量的1批次量的材料被投入混合鼓30并进行混合。该混合鼓30具备收容被投入的材料的收容部31;用于搅拌混合收容部31内的材料的搅拌叶片32;旋转驱动搅拌叶片32的搅拌用马达33;以及将收容部31的下端排出口开闭的排出挡板34。该混合鼓30的搅拌用马达33及排出挡板34与上述同样,如图2所示,经信号线连接于CPTOl,根据规定程序而被控制,执行混合工序。即,若闭合上述计量机20的排出挡板23且经过规定的延迟时间,则使搅拌用马达33进行旋转驱动,进行搅拌、混合直到经过规定的混合时间t5(参照图幻。若经过混合时间t5,则开放下部的排出挡板34直到经过规定的开放时间t6(参照图3),向设置在混合鼓30下游侧的暂时存放料斗40排出已混合(已混配)的材料,混合工序结束。另外,关于上述混合时间t5,在如后所述地使1批次目标量变更的形态下,也可以对应于1批次目标量而适当变更,另外,也可以是能混合最大量(初始设定时批次量)的1批次量材料的程度的一定时间。另外,上述开放时间t6与上述开放时间t3同样,能够按能排出最大量(初始设定时批次量)的1批次量材料的程度的时间来适当设定。并且,构成为,在混合鼓30的混合工序之后,即,使排出挡板34开放、完成已混合材料的排出动作、关闭排出挡板34之后,从计量机20向混合鼓30投入材料。将从上述混合鼓30排出的已混合的1批次量的材料投入暂时存放料斗40中存放并保持,直到从下游侧的装料料斗50的材料传感器52有材料请求信号为止。该暂时存放料斗40具备材料存放部41,与对材料存放部41内的材料有无进行检测的材料传感器42,至少能存放该混配供给装置1的最大量(初始设定时批次量)的1批次量的材料。另外,材料传感器42构成为至少能检测最低批次量的材料有无。在该暂时存放料斗40的材料存放部41下端部设置的材料排出口与材料输送管8的一端连接。材料输送管8的另一端连接于在注塑成形机9的上部设置的装料料斗50的上部捕集器53。装料料斗50具备使下端排出口与注塑成形机9的材料投入口9a连通的材料存放部51,与对该材料存放部51内存放的材料料位(level)下降至规定料位这一情况进行检测的材料传感器52。该材料存放部51中至少能够存放初始设定时批次量的几批次量程度的材料。另外,该材料传感器52被设定成,例如使得该材料传感器52的检测料位以下的存放容量为从初始设定时批次量的一半批次量程度至一批次量半程度的规定量。另外,也可以在装料料斗50的下部还设置向注塑成形机9的材料投入口9a定量供给已混配材料的与上述同样的供给进料器等。上述装料料斗50的上部的捕集器53经与上述同样的吸引管7连接于吸引鼓风机6。这些装料料斗50的材料传感器52以及构成材料输送机构的吸引鼓风机6与上述同样,如图2所示,经信号线连接于CPTO1,根据规定程序而被控制,执行输送工序。S卩,若从装料料斗50的材料传感器52输出材料请求信号,则使吸引鼓风机6起动,使之动作直到经过规定的输送时间tl(参照图3),将存放在暂时存放料斗40中的1批次量的已混合材料经材料输送管8向捕集器53输送,在捕集器53中进行捕集后,从捕集器53投入下方的材料存放部51中来存放。另外,上述输送时间tl例如能够以能输送该混配供给装置1中最大量(初始设定时批次量)的1批次量材料的程度的时间来适当设定。控制盘60如图1及图2所示,具备作为控制部的CPTO1,根据上述规定程序来控制该混配供给装置1的上述各构件,并执行后述各程序;操作面板62,经信号线分别连接于该CPTO1,构成用于对各种设定等进行设定、输入或显示的显示操作部;以及由各种存储器等构成的存储部63,存储由该操作面板62的操作所设定、输入的设定条件及输入值、用于执行后述的基本动作及各动作等的控制程序等各种程序、预先设定的各种动作条件及各种数据表等。CPU61如后所述,与内置的时钟计时器等计时机构及运算处理部、以及计量机20及各种传感器42、52等一起,构成对注塑成形机9中每单位时间处理的材料的处理能力进行检测的处理能力检测机构、以及对每单位时间能向注塑成形机9供给的材料的混配供给能力进行检测的混配供给能力检测机构。另外,CPU61如后所述,构成混配供给能力控制机构,比较处理能力与混配供给能力,当该混配供给能力与该处理能力相比过剩、且能减少至规定基准时,以使该混配供给能力减少的方式进行更新而执行混配供给。下面,根据图3图5来说明上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混配供给装置1执行的基本动作的一例。另外,在图3、后述的图8及图9所示的概略时序图中,示意地图示了各构件的ON/OFF动作及输出信号、各排出挡板的开闭动作等。另外,图3所示的概略时序图相当于后述的混配供给能力变更类型(pattern)C中的第1等待模式的动作例。<初始准备运行>在该混配供给装置1起动之后,执行规定的初始准备运行。当该混配供给装置1起动时,成为上述计量机20、暂时存放料斗40以及装料料斗50各部中材料还未被计量等待或存放保持的状态(空状态)。即,成为从装料料斗50的材料传感器52及暂时存放料斗40的材料传感器42输出材料请求信号的状态。首先,在计量机20中以初始设定时批次量来执行上述计量工序,向混合鼓30进行排出后,继续执行计量工序。与此并行地,在混合鼓30中执行上述混合工序,向暂时存放料斗40进行排出。由此,暂时存放料斗40的材料传感器42的材料请求信号消失,在该材料请求信号消失后,若经过规定的延迟时间,则起动上述吸引鼓风机6,向装料料斗50输送暂时存放料斗40内的已混合的1批次量的材料。由此,从暂时存放料斗40的材料传感器42输出材料请求信号,若上述计量工序完成,则向混合鼓30进行排出,与上述同样,经过混合工序,存放在暂时存放料斗40中,与上述同样,向装料料斗50输送。重复这样的动作直到来自装料料斗50的材料传感器52的材料请求信号消失为止,若该材料请求信号消失,则成形准备完成。若成形准备完成,则适当执行用于将注塑成形机9的上次制造批号时的材料废弃的废弃射出或直到成形品为合格品为止的试验射出。<稳态运行第1等待模式>在上述初始准备运行之后,注塑成形机9依次执行使成形品成形的稳态运行。在本动作例中,以第1等待模式执行混配供给。在该第1等待模式下,如图3所示,在从装料料斗50的材料传感器52输出材料请求信号之前,向暂时存放料斗40补给1批次量的材料并使材料等待,并且,在暂时存放料斗40的材料传感器42输出材料请求信号之前,在计量机20中使1批次量的材料计量并等待。S卩,若从装料料斗50的材料传感器52输出材料请求信号,则使上述吸引鼓风机6动作直到经过输送时间tl,将存放在暂时存放料斗40中的1批次量的材料输送到装料料斗50。若从暂时存放料斗40的材料传感器42输出材料请求信号,则使计量机20的排出挡板23开放直到经过开放时间t3,将计量机20保持的1批次量的材料投入混合鼓30,执行上述混合工序,将材料投入暂时存放料斗40,使1批次量的材料等待直到输出下一个材料请求信号为止。另外,与上述并行地,若关闭计量机20的排出挡板23,则执行上述计量工序,使1批次量的材料等待直到输出下一个材料请求信号为止。这样,在第1等待模式下,计量机20及暂时存放料斗40中基本成为使材料等待(计量等待及存放保持)的状态,计量机20的计量工序的执行与混合鼓30的混合工序的执行并行进行。下面,同样地每当从装料料斗50的材料传感器52输出材料请求信号时,则执行材料的输送、计量及混合。注塑成形机9一边消耗被混配后供给的已混配材料一边以规定的1喷射量及喷射周期(shotcycle)依次使成形品成形,但当制造批号更换或成形结束时,上述计量机20和暂时存放料斗40以及装料料斗50中已混配的材料成为残留材料。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规定的混配供给能力变更程序,由上述CPTOl检测向稳态运行的转移,检测处理能力及混配供给能力(计量能力),根据这些处理能力及计量能力,使该混配供给装置1的混配供给能力减少,使残留材料减少。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中执行的混配供给能力变更程序的一动作例。〈稳态运行转移检测〉在本动作例中,当该混配供给装置1起动后,检测每单位时间向注塑成形机9侧供给的材料的处理能力,当该处理能力成为规定的稳定状态时,判别为已转移到稳态运行。该向稳态运行转移的检测可以根据图4(a)与后述的处理能力检测功能的动作例同样地,检测处理能力来检测向稳态运行的转移。S卩,如图4(a)所示,若开放计量机20的排出挡板23(步骤102),则使计时器起动(步骤103),接着,若开放计量机20的排出挡板23(步骤104),则复位计时器,使处理时间t2(参照图幻存储在存储部63中,使计时器再起动(步骤105)。根据上述处理时间t2与在这期间中计量机20计量的1批次目标量(在初始准备运行时为初始设定时批次量),算出处理能力X,存储在存储部63中(步骤106)。另外,在步骤105中,在再起动计时器之后,与上述同样,监视计量机20的排出挡板23有无开放,每当计量机20的排出挡板23开放,则算出处理能力X(步骤104106)。也可以是,在该混配供给装置1起动之后,每当计量机20的排出挡板23开放,则算出上述处理能力X并存储在存储部63中,当该每次算出的处理能力X的偏差在某个阈值以内时,判别为稳定状态,判别为已转移到稳态运行。该稳定与否的判别例如也可以是,当算出的处理能力X与其最近算出的几次(例如5次左右等)的处理能力X的平均值之差在百分之几至10%程度以内时,或当每次算出的处理能力X的差分值为规定阈值以下并稳定时,判别为已成为规定的稳定状态,判别为已转移到稳态运行。S卩,在初始准备运行中,如上所述,该混配供给装置1的各部中材料为未等待、未保持的状态,执行最大限度的混配供给,之后,执行废弃射出或试验射出等,但此间注塑成形机9不进行稳定的材料消耗(大致一定的处理速度及处理量),处理能力X(初始准备运行时在各部中使材料等待、保持之前,实质上注塑成形机9不进行材料的处理(消耗),但根据该期间检测的处理时间t2与1批次目标量而算出的值也设为处理能力。)上下较大地变动,处于不稳定状态。在本动作例中,当该不稳定状态成为上述的规定的稳定状态时,判别为已转移到稳态运行。当转移到稳态运行后,如上所述,注塑成形机9以规定的1喷射量及喷射周期依次进行成形品的成形,所以处理能力X成为大致一定且稳定的状态。另外,从初始准备运行向稳态运行的转移的检测不限于上述方式,例如,也可以是,在用户对通过试验射出等而成形品稳定地成为合格品这一情况进行确认等后,对操作面板62的稳态运行(连续运行)开关等进行操作,CPU61检测该操作信号,由此检测向稳态运行的转移。或者,代替通过用户的开关操作、或基于根据表示上述处理程度的指标(处理时间t2及1批次目标量)而算出的处理能力X稳定程度的自动检测来检测向稳态运行转移的方式,例如也可以是,在从注塑成形机9输出喷射周期时间等表示成形状态的信息的情况下,当该成形状态成为规定的稳定状态时,判别为向稳态运行的转移。另外,在上述方式中,说明了监视计量机20的排出挡板23的开放动作信号并取得处理时间t2的方式,但也可以根据能检测计量机20的计量开始定时或与之关联的定时的信号来取得处理时间t2。例如,也可以是,监视来自暂时存放料斗40的材料传感器42的材料请求信号、或计量机20每次计量时的计量开始动作信号或计量完成动作信号、混合鼓30中的各构件的动作信号等,取得处理时间t2。〈处理能力检测〉如图4(a)所示,在执行规定的初始准备运行(步骤100)之后,如上所述地判别是否已转移到稳态运行,若检测出向稳态运行的转移(步骤101),则与上述同样地算出处理能力X,将稳态运行时的处理能力X存储在存储部63中(步骤102106)。例如,在执行后述的混配供给能力的变更之前,若假设计量机20中的1批次目标量为初始设定时批次量(图5(b)中为6000g)、信号间的时间t2为3分钟,则处理能力X为120kg/ho该稳态运行时的处理能力X如上所述,大致一定且稳定,可以利用稳态运行时的一次算出来取得处理能力X并存储,之后不检测处理能力X,但在本动作例中,与上述稳态运行转移检测时同样,每当计量机20的排出挡板23开放,则算出处理能力X并存储在存储部63中。另外,关于为了算出上述处理能力而取得的处理时间t2,将从在注塑成形机9中对由计量机20计量的1批次量的材料进行处理时生成的信号或关联生成的信号开始到下次信号为止的时间设为处理时间t2即可。关于该信号,如本实施方式所示那样在暂时存放料斗40中存放1批次量的材料、若有来自下游侧的材料请求信号则向装料料斗50输送全部量的情况下,与上述稳态运行转移检测时大致同样,例如可以是来自装料料斗50或暂时存放料斗40的材料传感器42、52的材料请求信号、计量机20每次计量时的计量开始动作信号或计量完成动作信号、混合鼓30中的各构件的动作信号等。另外,处理能力X的检测方式不限于上述方式,例如也可以采用根据在注塑成形机9中成形的1喷射量与喷射周期时间来检测处理能力X的方式。这些1喷射量与喷射周期时间可以通过用户向操作面板62的输入来取得,或者也可以根据从注塑成形机9输出的数据等取得。或者,也可以是,参照注塑成形机9的成形数据的显示等,使用户将处理能力X自身手动输入操作面板62,CPU61检测该操作信号,由此检测处理能力X。另外,也可以是,通过各种方式来检测每单位时间注塑成形机9处理的材料的处理能力X。<混配供给能力(计量能力)检测>与上述处理能力检测时同样,如图4(b)所示,在执行规定的初始准备运行(步骤100)之后,若检测出向稳态运行的转移(步骤101),则检测计量能力Y。监视计量机20的计量动作,根据该计量动作所需的时间算出该计量能力Y。S卩,若计量开始(步骤112),则起动计时器(步骤113),若计量完成(步骤114),则复位计时器,将计量时间t4(参照图幻存储在存储部63中(步骤115)。根据上述计量时间t4与计量机20计量的1批次目标量,算出该计量机20的计量能力Y、即每单位时间能向注塑成形机9供给的材料的计量能力Y,存储在存储部63中(步骤116)。例如,在执行后述的混配供给能力的变更之前,若假设计量机20中的1批次目标量为初始设定时批次量(图5(b)中为6000g)、计量时间t4为1分钟,则计量能力Y为360kg/h(参照图5(b))。一般地,如上所述,混配供给装置中,为了能适用于各种成形机或成形机的各种工作方式,混配供给装置的最大混配供给能力设定得足够大。另外,计量工序需要的所需时间基本上比对计量机20以外的各部中的混合工序及输送工序需要的时间加上延迟时间后的所需时间长,在上述第1等待模式下,计量能力Y与该混配供给装置1每单位时间能向注塑成形机9供给的材料的混配供给能力相当,在本动作例中,将计量能力Y作为混配供给能力。另外,计量能力Y也可以在后述的混配供给能力变更类型A中根据转移到稳态运行后的一次计量工序来算出并存储,但如图4(b)的双点划线所示,在后述的混配供给能力变更类型B中,每当执行计量工序,则算出计量能力Y并存储。<混配供给能力变更类型A>如图5(a)所示,对检测并存储的处理能力X与计量能力Y进行比较,算出与处理能力X相应的目标计量能力,算出1批次目标量(步骤200)。判别根据该1批次目标量算出的各材料的目标设定值是否为最小计量可能值以下(步骤201),若该目标设定值为最小计量可能值以下,则将变更前的1批次目标量(图5(b)中为初始设定时批次量的6000g)变更为根据该最小计量可能值算出的最低批次目标量(图5(b)中为500g)(步骤20幻。另一方面,若上述目标设定值超过最小计量可能值,则将变更前的1批次目标量变更为规定的1批次目标量(步骤203)。上述最小计量可能值被预先设定为在计量机20中如上所述地对每种材料计量时能够计量的值,在图5(b)的例子中,将5g设定为最小计量可能值。关于上述规定的1批次目标量的算出,例如若如上所述地以稳态运行转移后的处理能力X为120kg/h、计量能力Y为360kg/h的情况为例,则因为计量能力Y与处理能力X相比过剩,所以,以成为与处理能力X相符的120kg/h的方式来算出目标计量能力、并根据该目标计量能力算出1批次目标量(图5(b)的例子中为2000g)即可。S卩,以使变更前检测到的计量能力Y(360kg/h)与处理能力X(120kg/h)—致的方式来算出目标计量能力(120kg/h)、与该目标计量能力相对于上述计量能力Y的减少比例相应地根据初始设定时批次量(6000g)算出1批次目标量(2000g)即可。根据如此算出的1批次目标量与预先设定的质量比,算出各材料的设定值。在如上所述地使目标计量能力与处理能力X—致来算出并设定、更新1批次目标量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将舍入而进行了尾数处理后的值(例如lMkg/h的情况下为120kg/h)作为处理能力X来存储,以使得处理能力X例如按照10kg/h单位而成为安全侧的值。另外,在如此使目标计量能力与处理能力X—致来算出并设定、更新1批次目标量的情况下,通过1批次目标量的减少,上述计量时间t4变短,1批次目标量更新后的实际计量能力Y(实测值)变大,所以也不存在产生向注塑成形机9侧的进料不足(〉3—卜74一K)的问题。在如上所述地更新1批次目标量之后,按该1批次目标量执行计量,按上述稳态运行时的同样的动作(第1等待模式)来执行混配供给,若处理能力X增加到规定阈值以上(步骤204),则重设1批次目标量(步骤20,向初始准备运行转移。例如,在作为供给对象而向混配供给装置1连接有或新连接多台注塑成形机9、应供给的注塑成形机9的工作台数增加的情况下,处理能力X大幅度增加,根据更新后的1批次目标量则有时会产生进料不足。因此,在本动作例中,如上所述地预先设定处理能力X的允许增加幅度,重设变更后的1批次目标量,恢复成初始设定时批次量,向初始准备运行转移。在转移到该初始准备运行之后,可以与上述同样,判别是否已转移到稳态运行,检测处理能力X及计量能力Y,进行更新以使混配供给能力减少,执行混配供给。另外,当上述处理能力X增加到规定阈值以上时,也可以从扬声器等通知机构鸣叫警报或异常消息等。另外,也可以取代如上述那样一边始终监视处理能力X—边检测异常(处理能力X的大幅度增加)的方式,而采用利用手动操作来进行重设的方式。或者,也可以不执行上述步骤204之后的工序。或者,在处理能力X增加了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以使计量能力Y成为与处理能力X相符的值的方式算出目标计量能力,进行更新以使1批次目标量增加。如上所述,在本动作例中,对检测到的处理能力X与检测到的计量能力Y进行比较,以使计量能力Y减少的方式算出目标计量能力,使1批次目标量减少,所以,能使制造批号更换时或成形结束时等产生的已混配材料(残留材料)减少。即,能使计量机20及暂时存放料斗40中分别计量等待及存放的1批次量材料、以及输送到装料料斗50而慢慢消耗的1批次量的材料减少。结果,能够降低材料的浪费,并且能够使废弃量减少。下面,根据图6来说明由本实施方式的材料混配供给装置1执行的混配供给能力变更程序的其他动作例。另外,稳态运行转移检测、处理能力检测以及计量能力检测的方式与上述例子同样,所以省略说明。在上述混配供给能力变更类型A的动作例中,根据转移到稳态运行后的处理能力X与计量能力Y,仅变更并更新一次计量机20计量的1批次目标量,而在本动作例中,执行使1批次目标量阶段性地减少而使计量能力Y接近处理能力X至规定基准的控制。<混配供给能力变更类型B>S卩,如图6所示,首先,与上述同样,对检测并存储的处理能力X与计量能力Y进行比较,算出与处理能力X相应的目标计量能力,算出1批次目标量(步骤210)。此时,在本动作例中,对处理能力X乘以规定的安全率(可以是,安全系数,1.1左右),算出目标计量能力。例如,与上述同样,若以稳态运行转移后的处理能力X为120kg/h、计量能力Y为360kg/h的情况为例,则使计量能力Y与处理能力X—致,为120kg/h,对其乘以安全系数1.1,成为13^g/h,根据该目标计量能力相对于上述计量能力Y的减少比例,算出1批次目标量(2200g)。根据上述那样算出的1批次目标量,与上述同样地算出各材料的目标设定值,判别是否是最小计量可能值以下(步骤211),若该目标设定值是最小计量可能值以下,则将变更前的1批次目标量变更为根据该最小计量可能值算出的最低批次目标量(步骤212)。另一方面,若上述目标设定值超过最小计量可能值,则将变更前的1批次目标量变更为规定的1批次目标量(步骤213)。在步骤212或213中,在更新了1批次目标量之后,与上述同样,若处理能力X增加到规定阈值以上(步骤214或步骤216),则重设1批次目标量(步骤21,向初始准备运行转移。另一方面,在上述目标设定值超过最小计量可能值的情况下,再次检测到的计量能力Y未接近上述目标计量能力至规定基准的情况下(步骤217),返回步骤210,再次与上述同样地算出1批次目标量(步骤210)。S卩,若使1批次目标量减少来对其进行更新,则如上所述,实际的计量能力Y因为计量时间t4变短而变大,1批次目标量更新后的下一计量动作时检测的计量能力Y与设定的目标计量能力相比而变大。因此,在本动作例中,上述1批次目标量根据算出更新前的计量能力Y时的计量时间t4(l分钟)与目标计量能力(13^g/h)而算出,作为暂定值,并根据1批次目标量更新后的下一计量动作时检测的计量能力Y,再次算出、更新1批次目标量,之后,执行1批次目标量的更新,直到计量能力Y接近上述目标计量能力至规定基准。例如,如上所述,在将1批次目标量从6000g更新为2200g的情况下,若假设下一计量动作时的计量时间t4实际上不是1分钟而是45秒,则更新后的计量能力Y的实测值为17mcg/h。若根据该实测值的计量时间t4(45秒)与目标计量能力(13^g/h)再次算出1批次目标量,则成为1650g,更新1批次目标量。下面,同样地,根据算出更新前的计量能力Y时的计量时间t4与目标计量能力,算出、更新1批次目标量作为暂定值,并根据更新后的下一计量能力Y检测时的计量时间t4与目标计量能力,算出、更新1批次目标量,重复上述步骤,并重复使1批次目标量减少并更新的工序,直到计量能力Y接近目标计量能力至规定基准(步骤217、210)。即,在本动作例中,每执行2次计量动作,执行1批次目标量的更新。关于是否已接近上述目标计量能力至规定基准的判别,例如可以是,对目标计量能力设定士百分之几(例如士5%)左右的阈值,若更新后的计量能力Y在该阈值范围内,则判别为已接近目标计量能力至规定基准。如上所述,在本动作例中,重复使1批次目标量减少并更新的工序直到计量能力Y接近以处理能力X为基准算出的目标计量能力至规定基准,所以,能使制造批号更换时或成形结束时等产生的已混配材料(残留材料)更有效地减少。即,能使计量能力Y减少至与注塑成形机9的处理能力X相符的能力且为必要最小限度的能力,能使残留材料大幅度减少。另外,也可以代替如上所述地重复1批次目标量的更新直到计量能力Y接近目标计量能力至规定基准,而是例如事先设定1批次目标量的更新次数N,仅更新该N次。另外,在上述动作例中,初次更新时,对处理能力X乘以安全率而算出目标计量能力,并据此算出1批次目标量,但例如也可以是,初次或到第多次的更新与上述混配供给能力变更类型A同样地算出1批次目标量,第2次或第多次以后的更新采用本动作例中1批次目标量的算出方式。另外,在上述各动作例(类型A及类型B)中,对自动检测到的计量能力Y与处理能力X进行比较,以规定方式算出目标计量能力,以使该自动检测到的计量能力Y成为与处理能力X相符的规定能力,根据该算出的目标计量能力算出并更新1批次目标量,但不限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事先存储使成形机的处理能力与计量机的1批次目标量对应的表,根据该表来变更1批次目标量。该情况下,也可以根据混配的材料的种类、计量的材料数量来准备多种表。另外,当如此制作表时,为了不产生进料不足等,也可以将安全率设定得较大而使1批次目标量与处理能力对应。下面,根据图7图9来说明由本实施方式的材料混配供给装置1执行的混配供给能力变更程序的其他动作例。另外,稳态运行转移检测及处理能力检测的方式与上述各例同样,所以省略说明。在上述混配供给能力变更类型A及类型B的动作例中,根据转移到稳态运行后的处理能力X与计量能力Y,使1批次目标量减少,从而使该混配供给装置1的混配供给能力减少,而在本动作例中,能根据计量机20及暂时存放料斗40中的材料的等待方式有无的组合来执行多个等待模式,通过变更该等待模式,使该混配供给装置1的混配供给能力减少。在本动作例中,能执行上述第1等待模式、图8所示的第2等待模式与图9所示的第3等待模式,首先,根据图8及图9来说明这些第2等待模式及第3等待模式的动作例。另外,第1等待模式与上述同样,所以省略说明。〈第2等待模式〉在该第2等待模式中,如图8所示,在从装料料斗50的材料传感器52输出材料请求信号之前,向暂时存放料斗40补给1批次量的材料并使材料等待(存放保持),并且,在从暂时存放料斗40的材料传感器42输出材料请求信号之前,在计量机20中不使材料计量等待,在从材料传感器42输出材料请求信号之后,开始计量。S卩,若从装料料斗50的材料传感器52输出材料请求信号,则使上述吸引鼓风机6动作直到经过输送时间tl,将存放在暂时存放料斗40中的1批次量的材料输送到装料料斗50。若从暂时存放料斗40的材料传感器42输出材料请求信号,则计量机20执行计量工序,若计量工序结束,则混合鼓执行混合工序,使已混合的材料投入暂时存放料斗40,暂时存放料斗40中使1批次量的材料等待。这样,在第2等待模式中,计量工序与混合工序不并行执行,而是串行地依次执行,此外,在混合工序结束后仍不开始计量直到从暂时存放料斗40的材料传感器42输出材料请求信号。下面,同样地每当从装料料斗50的材料传感器52输出材料请求信号,则串行执行材料的输送、计量及混合。〈第3等待模式〉在该第3等待模式中,如图9所示,在从装料料斗50的材料传感器52输出材料请求信号之前,在计量机20及暂时存放料斗40中不使材料计量等待及存放保持,在从材料传感器52输出材料请求信号之后,开始计量。S卩,若从装料料斗50的材料传感器52输出材料请求信号,则计量机20执行计量工序,若计量工序结束,则混合鼓执行混合工序,使已混合的材料投入暂时存放料斗40。由此,暂时存放料斗40的材料传感器42检测出有材料,使上述吸引鼓风机6动作直到经过输送时间tl,将存放在暂时存放料斗40中的1批次量的材料输送到装料料斗50。这样,在第3等待模式下,与上述第2等待模式同样,计量工序与混合工序不并行执行,而是串行地依次执行,并且,计量机20及暂时存放料斗40基本不使材料等待(计量等待及存放保持),为空状态。下面,同样地每当从装料料斗50的材料传感器52输出材料请求信号,则串行执行材料的计量、混合及输送。<混配供给能力变更类型C>上述说明的各模式下的混配供给能力从其等待方式可知,第1等待模式最大,第3等待模式最小,根据注塑成形机9的上述处理能力X、与根据各模式的等待方式算出的基准时间条件等来选择这些各模式。首先,如图7(a)所示,在执行了规定的初始准备运行(步骤100)之后,若检测到向稳态运行的转移(步骤101),则根据装料料斗50的材料传感器52的检测料位以下的材料等待量LM及处理能力X,算出检测料位以下的材料的供给可能时间t7,存储在存储部63中(步骤122)。即,算出以检测料位以下的材料等待量LM能提供多长的成形时间(处理时间)。可以预先设定或手动输入设定上述检测料位以下的存放容量,根据该存放容量与预先设定或手动输入的各材料的质量比及各材料的体积密度来算出上述材料等待量LM。另外,根据1批次目标量与处理能力X,算出暂时存放料斗40中存放保持的材料的供给可能时间t8,存储在存储部63中(步骤12;3)。即,算出以暂时存放料斗40中存放保持的材料能提供多长的成形时间(处理时间)。另外,根据计量时间t4、混合时间t5及各部中的输送时间、以及各部中的延迟时间,算出串行执行上述计量工序、上述混合工序及上述输送工序的情况下的混配供给可能时间t9,存储在存储部63中(步骤124)。即,算出在从装料料斗50的材料传感器52输出材料请求信号之后到将计量出的1批次量的材料投入装料料斗50为止的时间。另外,上述步骤122、步骤123及步骤IM不必按图7(a)所示的顺序执行,也可以并行执行。若如上所述地算出、存储各基准时间t738、t9,则对它们进行比较,执行将各等待模式变更的混配供给能力变更类型C。S卩,如图7(b)所示,比较供给可能时间t7与混配供给可能时间t9,若混配供给可能时间t9不在供给可能时间t7以上,即混配供给可能时间t9比供给可能时间t7小(步骤220),则使作为初始设定时的模式的上述第1等待模式变更为上述第3等待模式(步骤221)。即,判别为第3等待模式下的混配供给能力比处理能力X大,将第1等待模式变更为第3等待模式,以上述第3等待模式执行以后的混配供给。另一方面,若混配供给可能时间t9在供给可能时间t7以上(步骤220)且在对供给可能时间t7加上供给可能时间伪后的时间以上(步骤222),则判别为处理能力X比第2等待模式及第3等待模式下的混配供给能力大,使作为初始设定时的模式的上述第1等待模式继续(步骤223)。另外,若混配供给可能时间t9在供给可能时间t7以上(步骤220)且比对供给可能时间t7加上供给可能时间伪后的时间小(步骤222),则判别为第2等待模式下的混配供给能力比处理能力X大,将第1等待模式变更为第2等待模式(步骤224),之后的混配供给由上述第2等待模式执行。在步骤221或2M中,在如上所述地变更等待模式之后,与上述同样,若处理能力X增加到规定阈值以上(步骤22,则从各等待模式变更为第1等待模式(步骤226),向初始准备运行转移。如上所述,在本动作例中,根据检测到的处理能力X、与根据各等待模式的等待方式算出的基准时间条件等,当能够进行等待模式变更时,使等待模式变更,使该混配供给装置1的混配供给能力减少,所以能够使制造批号更换时或成形结束时等产生的已混配材料(残留材料)减少。即,在上述第2等待模式下,在从暂时存放料斗40的材料传感器42输出材料请求信号之前,在计量机20中不使材料计量等待,在从材料传感器42输出材料请求信号之后开始计量,所以,在计量机20中,不始终使材料计量等待,能使相应的残留材料减少。另外,在上述第3等待模式下,计量机20及暂时存放料斗40中基本不使材料等待(计量等待及存放保持)而为空状态,所以能比第2等待模式进一步减少残留材料。另外,也可以是,除了如本动作例那样变更等待模式使混配供给能力减少的方式夕卜,如上述类型A及类型B所示,还执行变更1批次目标量而使混配供给能力减少的方式。该情况下,可以根据混配供给可能时间t9与1批次目标量算出串行运行时的混配供给能力,将该混配供给能力取代上述计量能力来适用。例如,可以是,判别能否变更等待模式,在变更等待模式之后,若变更后的等待模式是上述第1等待模式,则与上述同样,根据计量能力使1批次目标量减少,另一方面,若变更后的等待模式是上述第2等待模式或第3等待模式,则根据上述串行运行时的混配供给能力使1批次目标量减少。这样,使基于等待模式变更的混配供给能力减少的方式与基于1批次目标量变更的混配供给能力减少的方式进行组合,从而能使残留材料更有效地减少。另外,在本动作例中,算出用于进行比较以使各等待模式下的混配供给能力并非未达到处理能力X的基准时间条件,据此变更各等待模式,但例如也可以在安全范围内将各等待模式下的混配供给能力大致算出并事先存储,在稳态运行转移后与处理能力相比较,执行各等待模式的变更控制。并且,在本动作例中,能够执行上述第1等待模式、上述第2等待模式及上述第3等待模式这3个等待模式,并对各等待模式进行变更,但也可以仅能够执行上述第1等待模式及上述第2等待模式,将上述第1等待模式变更为上述第2等待模式,从而使混配供给能力减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混合鼓30中除混合时以外不使材料等待,但也可以是,能执行混合鼓使材料等待或不等待的模式,除上述各等待模式外,能够从这些各等待模式变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述基本动作例中,利用一次材料请求信号向装料料斗50输送暂时存放料斗40中存放保持的1批次量的材料的全部量,但也可以分为多次间歇地向装料料斗50输送。并且,也可以在装料料斗50的前级设置干燥装置或加热装置等,在向装料料斗50供给已混配的材料之前,在该干燥装置或加热装置中干燥或加热已混配的材料。下面,根据图10及图11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混配供给装置的变形例。另外,对与上述混配供给装置1同样的构成附加相同符号,省略或简略说明其说明。图10(a)表示第1变形例的混配供给装置1A,该混配供给装置IA中,在计量机20与暂时存放料斗40之间不设置混合鼓,使计量机20与暂时存放料斗40上下邻接。另外,在装料料斗50A的上部设置作为混合机构的混合鼓30A,使该混合鼓30A兼用作装料料斗50A的捕集器。在这种构成的混配供给装置IA中,能执行与上述基本动作例大致同样的动作,另夕卜,能执行上述混配供给能力变更类型A及混配供给能力变更类型B。另外,在执行上述混配供给能力变更类型C时,将对上述供给可能时间伪加上从暂时存放料斗40向混合鼓30A的输送时间及混合鼓30A中的混合时间以及各部中的延迟时间后的时间设为供给可能时间伪即可。图10(b)表示第2变形例的混配供给装置1B,该混配供给装置IB中,仅混合机构的构成与上述第1变形例的混配供给装置IA不同,其他构成同样。S卩,本变形例的混配供给装置1B,代替上述那样的混合鼓,在装料料斗50B的上部设置气流混合捕集器30B。该气流混合捕集器30B虽然省略详细说明,但具备上部的流动料斗、将在流动料斗中流动并混合后的材料暂时存放的投入管、和设置在该投入管与注塑成形机9的材料投入口9a之间的开闭阀。该气流混合捕集器30B中,在流动料斗内将被吸引输送的材料去除微粉等同时混合并投入到投入管,使开闭阀开闭,从而使已混合的材料投入装料料斗50。根据这样的构成,能作为使输送工序与混合工序相关联的工序来执行,与上述各例相比,能缩短这些工序的时间。图11表示第3变形例的混配供给装置1C,该混配供给装置IC与上述各例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不设置暂时存放料斗而直接设置在注塑成形机9的上部(直接安装型)。即,在混合鼓30的下方设置装料料斗50C。根据这样的构成,不需要上述向成形机侧输送材料用的输送机构及上述输送工序,与上述各例相比,装置构成紧凑,并且能缩短混配供给工序整体的时间。在这样构成的混配供给装置IC中,也能执行与上述基本动作例大致同样的动作,另外,能执行上述混配供给能力变更类型A及混配供给能力变更类型B。另外,在执行上述混配供给能力变更类型C的情况下,不能执行上述第3等待模式,但能使上述第1等待模式变更为第2等待模式,使混配供给能力减少。符号说明1、1A、IB、IC材料混配供给装置9注塑成形机(成形机)11A、11B、IlCUlD材料供给机20计量机(混配供给能力检测机构)23排出挡板(处理能力检测机构)30、30A混合鼓(混合机构)30B气流混合捕集器(混合机构)42,52材料传感器(处理能力检测机构)61CPU(混配供给能力控制机构、处理能力检测机构、混配供给能力检测机构)X处理能力Y计量能力(混配供给能力)t2处理时间(从由计量机计量的1批次量在成形机中被处理时生成的信号或关联生成的信号开始至下次信号为止的时间)t4计量时间(在计量机中1批次的计量所需的时间)权利要求1.一种材料混配供给装置,在计量机中计量从分别存放多种粉粒体材料的多个材料供给机供给的各粉粒体材料,以使各粉粒体材料为预先设定的质量比,将由混合机构混合后的材料供给到成形机,该材料混配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处理能力检测机构,检测所述成形机中每单位时间处理的材料的处理能力;混配供给能力检测机构,检测每单位时间能向所述成形机供给的材料的混配供给能力;以及混配供给能力控制机构,根据规定程序,比较所述处理能力与所述混配供给能力,当该混配供给能力与该处理能力相比过剩且能减少至规定基准时,更新该混配供给能力以使该混配供给能力减少来执行混配供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混配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配供给能力控制机构使在所述计量机中计量的1批次目标量减少,从而使所述混配供给能力减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材料混配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配供给能力控制机构在使所述1批次目标量减少之前,根据在所述计量机中计量1批次所需的时间与该1批次的目标量,算出该计量机每单位时间能够计量的材料的计量能力,根据该计量能力与所述处理能力,使所述1批次目标量减少。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材料混配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执行第1等待模式和第2等待模式,该第1等待模式下,在从所述计量机下游侧输出材料请求信号之前,在所述计量机中使材料等待,该第2等待模式下,在输出所述信号之前在该计量机中不使材料等待,在输出该信号之后开始计量,所述混配供给能力控制机构将所述第1等待模式变更为所述第2等待模式,从而使所述混配供给能力减少。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材料混配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配供给能力控制机构在使所述混配供给能力减少之前,根据从由所述计量机计量的1批次量在所述成形机中被处理时生成的信号或关联生成的信号开始到下次信号为止的时间、与该1批次的目标量,算出所述成形机的处理能力。6.一种材料混配供给方法,在计量机中计量从分别存放多种粉粒体材料的多个材料供给机供给的各粉粒体材料,以使各粉粒体材料为预先设定的质量比,将由混合机构混合后的材料供给到成形机,该材料混配供给方法的特征在于,比较所述成形机中每单位时间处理的材料的处理能力、与每单位时间能向所述成形机供给的材料的混配供给能力,当该混配供给能力与该处理能力相比过剩且能减少至规定基准时,更新该混配供给能力以使该混配供给能力减少来执行混配供给。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材料混配供给装置(1),计量机(20)计量从多个材料供给机(10A、10B、10C、10D)供给的各粉粒体材料,以使各粉粒体材料为预先设定的质量比,将由混合机构(30)混合后的材料供给到成形机(9),该材料混配供给装置(1)具备处理能力检测机构(61),检测所述成形机每单位时间处理的材料的处理能力;混配供给能力检测机构(61),检测每单位时间能向所述成形机供给的材料的混配供给能力;以及混配供给能力控制机构(61),根据规定程序,比较所述处理能力与所述混配供给能力,当该混配供给能力与该处理能力相比过剩且能减少至规定基准时,更新该混配供给能力以使该混配供给能力减少来执行混配供给。文档编号B29C45/18GK102470562SQ20108003148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申请日期2010年7月8日优先权日2009年7月13日发明者上田亨,花冈一成申请人:株式会社松井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