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溢料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65497阅读:3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具溢料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溢料槽的模具。
背景技术
溢料,又称飞边、溢边等,大多发生在模具分合位置上,如聚聚的分解面、滑块的滑配部位、镶件的缝隙、顶杆的空隙等处。飞边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进一步扩大化,从而压印模具形成局部陷塌,最终可能造永久性的损害。镶件缝隙和顶杆空隙的溢料还会使制品卡在模具上,影响脱模。溢料的产生原因有下面四种(1)合模力不足;(2)料温过高;(3)模具缺陷;(4)工艺条件控制不当。、
中国专利CN 201183304Y公开了一种减缓射出溢料的模具流道结构,该模具上开有流道,其上下模合面高于流道的密合面,且两者落差大于五厘米,流道包括主流到及副流道。该专利通过改变流道周围模面结构,避免了熔胶射出成型时因模穴饱模瞬间回压造成流道液压大于机台合模压而产生熔胶自流道溢出上下模面的避空带。但是,该专利只是减缓了射出溢料,而对于溢出的熔胶并未及时处理或者将溢料收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模具溢料槽,通过在模具四周设置截面为U形或V形的槽将溢料收集,降低了溢料对产品的损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模具溢料槽,设置于模具的模板上,所述模具溢料槽包围在模板的型腔四周。上述模具溢料槽,所述模具溢料槽为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的中心线到所述型腔的距离为5_至50_。上述模具溢料槽,所述模具溢料槽的横截面呈U字形。上述模具溢料槽,所述模具溢料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上述模具溢料槽,所述模具溢料槽的横截面的直径为6mm。上述模具溢料槽,所述模具溢料槽的横截面成V字型。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在模具上设置了截面为U形或V形的溢料槽将溢料收集,尤其是将溢料槽设计为截面为直径6mm的半圆形以收集更多的溢料,降低了溢料对产品的损坏。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图I是带有本发明模具溢料槽的模板;
图2是模具溢料槽的剖面示意图。附图符号说明I-模板,2-型腔,3-模具溢料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压模是将原料放入成型温度下的模具加料腔,使其受热受压,成为熔融状态充满整个型腔。当塑件固化成形后,上下模打开利用顶出装置顶出塑件,从而得到所需制品,主要用于热固性熔胶成型。其特点是简单、无浇注系统、料耗少、制品变形小、收缩小、各向异性小。压缩模的典型结构为固定式压缩模,其上下模都固定在压机上,开模、合模、脱模等工序均在压机内进行,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开模振动小,模具寿命长。但其结构复杂,成本高,且安放嵌件不方便。适用于成形批量较大或形状较大的塑件。热固性熔胶压缩成型需花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因此模具必须加热,常见的加热方式有电加热、蒸汽加热、煤气或天然气加热等,电加热应用普遍,但是其维修保养麻烦,且温度均匀性难以控制。高精度的压缩模应用较多的是采用油加热,其加热温度可保证一致性好,且成本低同时可 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按照模具上下模配合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溢式、半溢式和不溢式三种。溢式模具是由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上下两部分的准确闭合由导合钉来保证,制品的脱模靠顶出杆完成,但小型的溢式模具不一定有导合钉和顶出杆。这种模具结构比较简单,操作容易,制造成本低,对压制扁平盘状或蝶状制品较为合适,适用于压制各种类型熔胶。但因阴模较浅,不宜压制收缩率大的熔胶。在模压时,多余物料可溢出。由于溢料 关系,压制时闭模不能太慢,否则溢料多而形成较厚的毛边,去除毛边费工费时,制品外观也受影响。闭模也不能太快,否则溅出较多的料,模压压力部分损失在模具的支撑面上,制品密度下降,性能降低。溢料槽用于溢出多余的熔胶、防止熔接痕的产生。它开在易出现熔接痕的部位,或开设在分型面上。溢料槽的大小应适当,槽过大则溢料过多,塑件组织疏松或缺料,槽过小则溢料不足。一般情况下,槽宽3-4mm,深0. 1-0. 2mm,通过试模修正。不溢式压模又称封闭式压模,这种模具有加料室,其断面形状与型腔完全相同,力口料室是型腔上部的延续。没有挤压边,但上模与下模有高度不大的间隙配合,一般每边间隙值约0.075 _左右,压制时多余的熔胶沿着配合间隙溢出,使塑件形成垂直方向的毛边。模具闭合后,上模与下模即形成完全密闭的型腔,压制时压机的压力几乎能完全传给熔胶。不溢式压缩模的特点是塑件承受压力大,故密实性好,强度高。不溢式压缩模由于熔胶的溢出量极少.因此加料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塑件的高度尺寸,每模加料都必须准确称量,所以塑件高度尺寸不易保证,故流动性好、容易按体积计量的熔胶一般不采用不溢式压缩模。上模与加料室侧壁摩擦,不可避免地会擦伤加料室侧壁,同时,加料室的截面尺寸与型腔截面相同,在顶出时带有伤痕的加料室会损伤塑件外表面。不溢式压缩模必须设置推出装置,否则塑件很难取出。
图I示出了带有本发明模具溢料槽的模板。由图可见,模具溢料槽3设置于模具的模板I上,所述模具溢料槽3包围在模板的型腔2四周。所述模具溢料槽3为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的中心线到所述型腔2的距离为5mm至50mm。图2示出了模具溢料槽的剖面示意图。本发明模具溢料槽的一个实施例为所述模具溢料槽3的横截面呈U字形。优选的,所述模具溢料槽3的横截面为半圆形,该半圆形的直径为6mm。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为所述模具溢料槽的横截面成V字型。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限于此,在本发明的上述指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模具溢料槽,设置于模具的模板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溢料槽包围在模板的型腔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模具溢料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溢料槽为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的中心线到所述型腔的距离为5mm至50mmo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模具溢料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溢料槽的横截面呈U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溢料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溢料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溢料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溢料槽的横截面的直径为6mm。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模具溢料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溢料槽的横截面成V字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具溢料槽,设置于模具的模板上,所述模具溢料槽包围在模板的型腔四周。模具溢料槽的横截面呈U字形或V字型。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在模具上设置了截面为U形或V形的溢料槽将溢料收集,尤其是将溢料槽设计为截面为直径6mm的半圆形以收集更多的溢料,降低了溢料对产品的损坏。
文档编号B29C45/26GK102729405SQ201110091049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2日
发明者那仓孝行 申请人:苏州腾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