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柱式压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6614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导柱式压力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成型的压力机,具体涉及一种导柱式压力机。
背景技术
压力机,是一种能使滑块作往复运动,并按所需方向给模具施加一定压力的机器; 具有用途广泛,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压力机可广泛应用于切断、冲孔、落料、弯曲、铆合和成形等工艺,通过对金属坯件施加强大的压力使金属发生塑性变形和断裂来加工成零件。在现有的加工过程中,通常采用四根导柱的压力机,每完成一次注塑成型过程就需要操作工手动将下模板拖出,再换上新的模板,进行下一步注塑成型的工作,然而由于模具本身的重量相对较重,耗费操作人员较多的体力,导致工作强度较大,耽误较多人工,同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效率。另外,采用四导柱压力机的压力不平均,压注产品的材料致密性能也会受到影响, 使得产品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证。因此,一种能够节约人工,进而提高生产效率的导柱式压力机亟待提出。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节约人工,进而提高生产效率的导柱式压力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导柱式压力机,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在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间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为三根,在其中一根导柱上装设有旋转盘并可绕所述导柱转动;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上模板,所述旋转盘上装设有与所述上模板相匹配的下模板,所述下模板加工中心到所述旋转盘的转轴的距离即旋转半径与所述上模板加工中心到所述旋转盘的转轴的距离是一致的。优选的,所述旋转盘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设置于所述下模板前侧。优选的,所述下模座上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中装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气缸,在所述气缸顶端设置有限位杆。优选的,所述下模板至少为一个。优选的,所述3根导柱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优选的,所述上模板设置于所述3根导柱的中心位置处。优选的,还包括定位传感器和自动控制装置,所述定位传感器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自动控制装置与所述气缸电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导柱式压力机,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在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间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为三根,在其中一根导柱上装设有旋转盘并可绕所述导柱转动;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上模板,所述旋转盘上装设有与所述上模板相匹配的下模板,所述下模板加工中心到所述旋转盘的转轴的距离即旋转半径与所述上模板加工中心到所述旋转盘的转轴的距离是一致的;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导柱式压力机,当完成一组压塑动作后,通过旋转盘的旋转,达到预定位置后,第二组进行压塑工作,同时在非工作位置的模具可以进行换模和拆卸压塑件等工序;当压塑位置模具完成压塑动作后,利用旋转再更换模具,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工的消耗, 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柱式压力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导柱式压力机实施例的剖面图;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导柱式压力机实施例的俯视图。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上模座11.上模板2.下模座21.下模板3.导柱4.旋转盘5.限位孔 6.腔体7.气缸8.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节约人工,进而提高生产效率的导柱式压力机。实施例,如图1、如图2和如图3所示,一种导柱式压力机,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还包括旋转盘4,在所述上模座1和所述下模座2之间设置有三根导柱3,所述3根导柱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在其中一根导柱上装设有旋转盘4并可绕所述导柱转动;所述上模座1上设置有上模板11,所述上模板11设置于所述3个导柱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旋转盘4上装设有与所述上模板11相匹配的下模板21,下模板21的数量为三个,在加工位置的所述下模板21 加工中心到所述旋转盘4的转轴的距离即旋转半径与所述上模板11加工中心到所述旋转盘4的转轴的距离是一致的。所述旋转盘4上设置有限位孔5,所述限位孔5设置于所述下模板21前侧,所述下模座上开设有腔体6,所述腔体6中装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气缸7,在所述气缸7顶端设置有限位杆8。所述导柱式压力机还包括定位传感器(未示出)和自动控制装置(未示出),所述定位传感器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自动控制装置与所述气缸电连接。其工作原理是启动压力机,上模座1带动上模板11向下运动,与旋转盘4上的下模板21配合,进行压塑动作,待注塑成型后,上模板11向上退回一些距离,转动旋转盘4,所述定位传感器接收到信号后传给自动控制装置,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将信号传递给气缸7,气缸7向上顶出,将限位杆8顶出限位孔5,旋转盘4继续旋转,当限位杆8与下模板21接触时,旋转盘4停止转动,所述传感器将信号传给自动控制装置,所述自动控制装置控制气缸 7收缩,限位杆8回位,使待加工的下模板21定位于压力机压力中心位置,再压下上模板11 进行压塑工作,同时在非工作位置的下模板21,操作工可以进行换模和拆卸压塑件等工序。 当压塑位置模具完成压塑动作后,利用旋转盘再更换模具,重复上述步骤。采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完成一组压塑动作后,通过旋转盘4的旋转,达到预定位置后,第二组进行压塑工作,同时在非工作位置的模具可以进行换模和拆卸压塑件等工序;当压塑位置模具完成压塑动作后,利用旋转再更换模具,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工的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将上模板11设置于所述三个导柱的中心,使得整个装置更平稳,并且在旋转盘4上设置3个下模板21,能够使旋转盘更平稳,从而压塑件受力更均勻,注塑产品的质
量更高。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导柱式压力机,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在所述上模座1和所述下模座2之间设置有导柱3,所述导柱3为三根,在其中一根导柱3上装设有旋转盘4并可绕所述导柱转动;所述上模座1上设置有上模板11,所述旋转盘4上装设有与所述上模板11相匹配的下模板21,所述下模板21加工中心到所述旋转盘的转轴的距离即旋转半径与所述上模板11加工中心到所述旋转盘的转轴的距离是一致的;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导柱式压力机,当完成一组压塑动作后,通过旋转盘4的旋转,达到预定位置后,第二组进行压塑工作,同时在非工作位置的模具可以进行换模和拆卸压塑件等工序;当压塑位置模具完成压塑动作后,利用旋转再更换模具,这样在工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不需要等模具全部拆卸完再换上新的下模板21后,再重复进行压塑工作,在换模同时进行压塑工作,这样减少了非工作时间,也可以使得操作人员的体力有一定时间的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工的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由于三点导柱使其压力中心更加集中,压塑件受力更均勻,产品的质量一致性会有所提高。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够节约人工,进而提高生产效率的导柱式压力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导柱式压力机,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间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为三根,在其中一根导柱上装设有旋转盘并可绕所述导柱转动;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上模板,所述旋转盘上装设有与所述上模板相匹配的下模板,所述下模板加工中心到所述旋转盘的转轴的距离即旋转半径与所述上模板加工中心到所述旋转盘的转轴的距离是一致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柱式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设置于所述下模板前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柱式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上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中装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气缸,在所述气缸顶端设置有限位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柱式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至少为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柱式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3根导柱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柱式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设置于所述3根导柱的中心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导柱式压力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传感器和自动控制装置,所述定位传感器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自动控制装置与所述气缸电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柱式压力机,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设置有导柱,导柱为三根,在其中一根导柱上装设有旋转盘并可绕所述导柱转动;上模座上设置有上模板,旋转盘上装设有与所述上模板相匹配的下模板,所述下模板加工中心到所述旋转盘的转轴的距离即旋转半径与所述上模板加工中心到所述旋转盘的转轴的距离是一致的;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导柱式压力机,当完成一组压塑动作后,通过旋转盘的旋转,达到预定位置后,第二组进行压塑工作,同时在非工作位置的模具可以进行换模和拆卸压塑件等工序;当压塑位置模具完成压塑动作后,利用旋转再更换模具,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工的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9C45/06GK202011114SQ20112000511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0日
发明者陈普进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安固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