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2031阅读:6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多层共挤吹膜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
背景技术
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具有很好的阻水、阻氧、阻二氧化碳、阻油性能,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在生产过程中,膜泡从机头挤出后,各层物料均需得到冷却才能冷凝、结晶,上述各层物料冷却速度决定了该层物料冷凝结晶的快慢,又由于各层物料挤出后是以相同速度上升(或下降),因此各层物料冷却速度决定了该层物料发生冷凝结晶时的竖向位置,这个位置又称为该层的“冷凝位置”或“冷却线”;在某一层物料的厚度及材质确定的情况下,该层物料的冷凝位置主要取决于冷却速度,冷却速度越快,其冷凝位置越低。多层共挤高阻隔膜通常需要含有阻隔性能优异的尼龙层。但尼龙是一种极性材料,它需要利用粘合剂才能和其它层粘合,而尼龙材料的散热效率又与其它材料有较大差异,因此当多层物料从机头挤出后,需要精细地控制各层物料特别是尼龙层的冷却速度,使各层冷凝速度基本一致,才能使尼龙层和其它层之间得到很好的粘结。虽然现有多层共挤吹膜机既有外冷机构(从膜泡外面进行冷却),又有内冷风环 (从膜泡里面进行冷却),且外冷及内冷的风量均可调节,但是现有内冷风环的冷却速度调节只能是对膜泡整体冷却速度的调节,不能精细地控制各层的冷凝位置,使各层物料的冷凝速度差异大,这容易导致薄膜的分层。例如,当尼龙层靠近膜泡内表面,则在内冷风环作用下,该层尼龙层可能过早凝结,导致该层尼龙层的冷凝位置与相邻层的冷凝位置相差太远,尼龙层凝结时相邻层尚未凝结,两者无法很好粘结在一起。而且随着多层共挤技术从三层、五层、七层提高到九层甚至更多层时,高阻隔膜中的尼龙层也通常再细分为几个薄层,以节省昂贵的尼龙用料,或提高阻隔性能。以九层共挤高阻隔膜为例,它可能含有一层、两层、三层甚至四层尼龙,其配方(配方包括各层的成分、各层之间排列顺序、各层的厚度)千变万化,常见的配方就有三四十种,由于配方不同, 尼龙层的排列位置、厚度就完全不同,呈现多种可能性;而且由于各层的径向排列位置内外有别,导致内冷风环对各层物料的冷却程度、冷却作用的滞后时间并不一致,上述两方面因素使各层的冷凝位置调控变得十分复杂。现有共挤吹膜机的内冷结构,只有一个环形出风口,其控制冷却速度的方式也单纯只有依靠调节输入风压一种手段,根本无法根据各种不同配方的尼龙层的不同位置、厚度,精细地分层控制各层物料的冷却速度、冷凝位置,容易导致薄膜的分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它能精细地分层控制各层物料的冷凝位置。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该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包括内冷风环,内冷风环设有环形出风口 ;在内冷风环中央设有竖向出风管,在内冷风环下方的出风管外围设有进风管,该进风管管壁和出风管管壁之间形成进风通道;其主要特点在于,在内冷风环上方的出风管外围还套有第二环形壁,第二环形壁和出风管管壁之间形成第二环形腔;第二环形腔和进风通道连通,在第二环形壁外围由上而下设有多片带锥度的分隔片,相邻分隔片的锥度方向相反而形成V字形,所述分隔片每相邻两片分为一组,每一组的两片分隔片夹合形成一个环形风腔;每个环形风腔在第二环形壁对应开设有进风口,每个环形风腔设有朝向四周外围的出风孔;每个环形风腔分别对应设有独立的一个风量调节机构。所谓锥度方向,是指该锥度部位的直径是由上而下逐渐变小,还是由下而上逐渐变小。“由上而下直径逐渐变小”的锥度方向与“由下而上直径逐渐变小”的锥度方向相反。“由上而下直径逐渐变小”的锥度方向即上大下小,“由下而上直径逐渐变小”即上小下大。所述每个环形风腔上面的分隔片呈上小下大的锥度,而下面的分隔片呈上大下小的锥度,两分隔片的远中心端之间的环形间隙形成该环形风腔的出风孔;在每个环形风腔的两片分隔片中,其中一片分隔片与第二环形壁设有螺纹旋接结构,该螺纹旋接结构形成所述的风量调节机构;所述每个环形风腔的进风口为在第二环形壁上沿周向均勻分布的多个进风小孔。所谓环形风腔的远中心端,是指该环形风腔远离竖向中心轴线的一端。所述每个环形风腔上面的分隔片呈上大下小的锥度,而下面的分隔片呈上小下大的锥度,两分隔片的远中心端之间设有环形片,环形片上均勻密集分布有多个微孔,所述的微孔形成该环形风腔的出风孔;所述每个环形风腔的进风口为开设在第二环形壁的进风小孔,每个进风小孔对应连通有一条进风小管,每条进风小管从进风通道穿入到第二环形腔; 各环形风腔的进风小管对应连接有一个调控风量的调节阀门,调节阀门设在进风通道外面,该调节阀门形成所述的风量调节机构。所述环形片为金属烧结网。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冷却风环的基础上,在内冷风环上方增设有上下多个环形风腔,利用内冷风环的进风渠道向各环形风腔送入冷却空气,每个环形风腔对应设有朝向四周外围的出风孔,利用内冷风环的进风渠道将各环形风腔的冷却空气排走。各个环形风腔对各层物料的冷却作用存在三方面的差异(1)、由于各层物料内外位置不同,使每个出风孔对各层物料的冷却程度存在差异,由于热传递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内外物料冷却也存在时间差;O)、各环形风腔的出风孔竖向位置不相同,不同竖向位置的环形风腔因为与冷凝位置的距离不同,所以即使输出同样风量的冷却风,对物料冷凝过程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3)、每个环形风腔还分别独立设有风量调节机构,可以独立调节输出的冷却风量。这样,本实用新型在传统风环的基础上,可以分别调节不同高度的环形风腔出风孔的输出风速,对各层物料冷凝位置的调控手段多样化、立体化,其调控手段具有多种多样的组合方式,可以从这些多种多样的组合方式中,选择到最合乎具体配方的一种理想组合方式,以适应具体一种膜泡的具体配方(配方包括各层物料的成分、各层之间排列顺序、各层的厚度等因素),从而精细地调节各层物料在上升路途中的冷却过程,最终精细地控制各层物料的冷凝位置,使尼龙层与其它层的凝结时间、凝结位置很好地配合,相互间粘结良好,避免出现分层、剥离,减少应力开裂现象,达到理想的调控效果,特别适合于九层共挤吹膜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4是图2中B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图1所示,该九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包括内冷风环1,内冷风环设有环形出风口 11 ;在内冷风环1中央设有竖向出风管21,在内冷风环下方的出风管外围设有进风管22,该进风管管壁和出风管管壁之间形成进风通道23 ;在内冷风环1上方的出风管外围还套有第二环形壁31,第二环形壁31和出风管管壁之间形成第二环形腔32 ;在内冷风环上开设有连通孔12,使第二环形腔32和进风通道23连通;图1、图3所示,在第二环形壁外围由上而下设有多片带锥度的分隔片41、42,相邻分隔片的锥度方向相反而形成V字形,所述分隔片每相邻两片分为一组,每一组的两片分隔片41、42夹合形成一个环形风腔43;每个环形风腔上面的分隔片41呈上小下大的锥度,而下面的分隔片42呈上大下小的锥度,两分隔片的远中心端之间的环形间隙形成该环形风腔的出风孔52,出风孔52呈环形而朝向四周外围;在每个环形风腔中,其中位于上面的分隔片与第二环形壁设有螺纹旋接结构6,该螺纹旋接结构6形成每个环形风腔独立的风量调节机构;每个环形风腔43在第二环形壁上沿周向均勻分布的多个进风小孔51,这些进风小孔51形成每个环形风腔43的进风口。上述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针对不同配方的膜泡,先旋转各环形风腔上面的分隔片41,分别独立调节各环形风腔的环形间隙52大小,即分别独立调节各环形风腔的环形出风孔52大小。生产时,外界的冷却空气由进风通道23进入内冷风环,一部分由环形出风口 11吹向膜泡而对其进行冷却;同时,有另一部分冷却空气经内冷风环上的连通孔 12进入第二环形腔32中,并由各环形风腔的进风口 51进入各环形风腔23,最后由各环形风腔的环形出风孔52均勻吹向膜泡四周而进行冷却,如图3中箭头所示,各环形出风孔52 吹出的风量不同并且可调。环形出风口 11及环形出风孔52吹出的冷却空气最后经竖向出风管21的上端进入竖向出风管21中,如图1中向下箭头所示,由竖向出风管21的下端向外排走。实施例二图2所示,该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括内冷风环1,内冷风环1设有环形出风口 11 ;在内冷风环中央设有竖向出风管21,在内冷风环下方的出风管外围设有进风管22,该进风管管壁和出风管管壁之间形成进风通道23 ;在内冷风环上方的出风管外围还套有第二环形壁31,第二环形壁31和出风管管壁21之间形成第二环形腔32 ;图2、图4所示,在第二环形壁外围由上而下设有多片带锥度的分隔片41、42,相邻分隔片的锥度方向相反而形成V字形,所述分隔片每相邻两片分为一组,每一组的两片分隔片41、42夹合形成一个环形风腔43 ;所述每个环形风腔上面的分隔片41呈上大下小的锥度,而下面的分隔片42呈上小下大的锥度;两分隔片的远中心端之间设有环形片53,该环形片为环形金属烧结网, 环形金属烧结网均勻密集分布有多微孔,所述的多个微孔形成该环形风腔朝向四周外围的出风孔;每个环形风腔43在第二环形壁对应开设有一个进风小孔51,每个进风小孔51对应连通有一条进风小管7,第二环形腔32和进风通道23连通,每条进风小管7从外界进入进风通道23,并穿过内冷风环进入到第二环形腔32,每条进风小管7末端利用接头71连接在对应的进风小孔51。每条进风小管7对应连接有一个调控风量的调节阀门,调节阀门设在进风通道23外面(图中未示出),该调节阀门形成各个对应环形风腔43独立的风量调节机构。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针对不同配方的膜泡,分别独立调节各调节阀门的开口大小。生产时,外界的一部分冷却空气由进风通道23进入内冷风环1,由环形出风口 11吹向膜泡而对其进行冷却;同时,外界的另一部分经过压缩的冷却空气(可压缩至 0. 5MPA左右)由各条进风小管7经进风小孔51进入各环形风腔43 ;由于各环形风腔43的出风口为金属烧结网微孔,且微孔沿周向均勻密集分布,因此压缩冷却空气进入环形风腔 43后进行二次分配,从而在周向上达到均勻,接着由各环形风腔的多个微孔均勻吹向膜泡四周而进行冷却,如图4中箭头所示。环形出风口 11及环形分布微孔吹出的冷却空气最后经竖向出风管21的上端进入竖向出风管21中,如图2中箭头所示,由竖向出风管21的下端向外排走。上述进入各条进风小管7的冷却空气经过压缩,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1)、 由于各环形风腔43的出风口为微孔,微孔孔径很小,甚至小至肉眼难以看出,因此空气需要有一定压力才能穿过微孔;(2)、压缩空气穿过金属烧结网微孔后压力下降,因此会吸收热量、降低温度,更增加了实际冷却效果;(3)、由于进风小管7管径较小,所以采用压缩空气有利于保证进气量。
权利要求1.一种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包括内冷风环,内冷风环设有环形出风口 ;在内冷风环中央设有竖向出风管,在内冷风环下方的出风管外围设有进风管,该进风管管壁和出风管管壁之间形成进风通道;其特征在于在内冷风环上方的出风管外围还套有第二环形壁,第二环形壁和出风管管壁之间形成第二环形腔;第二环形腔和进风通道连通,在第二环形壁外围由上而下设有多片带锥度的分隔片,相邻分隔片的锥度方向相反而形成V字形, 所述分隔片每相邻两片分为一组,每一组的两片分隔片夹合形成一个环形风腔;每个环形风腔在第二环形壁对应开设有进风口,每个环形风腔设有朝向四周外围的出风孔;每个环形风腔分别对应设有独立的一个风量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环形风腔上面的分隔片呈上小下大的锥度,而下面的分隔片呈上大下小的锥度,两分隔片的远中心端之间的环形间隙形成该环形风腔的出风孔;在每个环形风腔的两片分隔片中,其中一片分隔片与第二环形壁设有螺纹旋接结构,该螺纹旋接结构形成所述的风量调节机构;所述每个环形风腔的进风口为在第二环形壁上沿周向均勻分布的多个进风小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环形风腔上面的分隔片呈上大下小的锥度,而下面的分隔片呈上小下大的锥度,两分隔片的远中心端之间设有环形片,环形片上均勻密集分布有多个微孔,所述的微孔形成该环形风腔的出风孔;所述每个环形风腔的进风口为开设在第二环形壁的进风小孔,每个进风小孔对应连通有一条进风小管,每条进风小管从进风通道穿入到第二环形腔;各环形风腔的进风小管对应连接有一个调控风量的调节阀门,调节阀门设在进风通道外面,该调节阀门形成所述的风量调节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片为金属烧结网。
专利摘要一种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包括内冷风环,在内冷风环中央设有竖向出风管,进风管管壁和出风管管壁之间形成进风通道;在内冷风环上方的出风管外围还套有第二环形壁,第二环形壁和出风管管壁之间形成第二环形腔;在第二环形壁外围设有多片带锥度的分隔片,每一组的两片分隔片夹合形成一个环形风腔;每个环形风腔在第二环形壁对应开设有进风口,每个环形风腔设有朝向四周外围的出风孔;每个环形风腔分别对应设有独立的一个风量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能精细地分层控制各层物料的冷凝位置,使尼龙层与其它层的凝结时间、凝结位置很好地配合,相互间粘结良好,避免出现分层、剥离,减少应力开裂现象,达到理想的调控效果,特别适合于九层共挤吹膜机。
文档编号B29C55/28GK202293335SQ20112042645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2日
发明者关文强, 李 浩, 林梓生, 林楚漂 申请人: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