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与注塑模具配合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0884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注塑机与注塑模具配合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机与注塑模具配合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行业中,产品生产质量以及生产效率是企业运营的两个关键要素,如何能在保证满足客户产品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成 为企业盈利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发明人发现,现在模具制造中,标准模胚仍是每套模具首选的模胚设计方案;然而,在实际生产中,注塑机与注塑模具反复上模、下模,并且每一次上模时,都需要校对注塑机与注塑模具,以使注塑机的射嘴与注塑模具的进胶口准确配合,满足注塑要求;然而,校对时间过长的话,会严重影响注塑模具中制品的生产效率。尤其对于如遥控器等具有多套注塑模具的制品来说,如何快速实现注塑机与注塑模具的精确定位,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注塑机与注塑模具配合定位机构,能够实现注塑机与注塑模具配合时的精确定位,节约了上模时间,提高了注塑模具的制品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机与注塑模具配合定位机构,包括注塑机与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机包括码模板,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固定板与后模固定板,所述码模板与前模固定板、后模固定板之间设有定位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前模固定板与后模固定板上的定位槽组、以及与该定位槽组配合的定位柱,定位柱设置在码模板上。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组包括设在前模固定板上的第一定位槽、以及设在后模固定板上的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处于同一竖直面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均为V型槽。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组有两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注塑机与注塑模具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保证注塑过程中,注塑机与注塑模具之间的快速精确上模,节约上模与下模的时间,对于具有多套注塑模具的制品来说,其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操作方便,上模时仅需将定位柱与模具上的定位槽组相配,锁紧模具即可生产。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注塑机与注塑模具配合定位机构的俯视图;图2为图I中注塑模具的示意图;其中,I-注塑模具,10-前模固定板,11-后模固定板,2-码模板,3-定位槽组,30-第一定位槽,31-第二定位槽,4-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结合图I、图2所示,一种注塑机与注塑模具配合定位机构,包括注塑机与注塑模具1,注塑机包括码模板2,注塑模具I包括前模固定板10与后模固定板11,码模板2与前模固定板10、后模固定板11之间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槽组3、以及与定位槽组配合的定位柱4,其中,定位槽组3包括设在前模固定板上的第一定位槽30、以及设在后模固定板上的第二定位槽31,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处于同一竖直面内,定位柱4设置在码模板2上,上模时仅需将定位柱与定位槽组配合,即可方便进行注塑操作,节约了上模时间,对于具有多套注塑模具的制品来说,其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改进,所述第一定位槽30、第二定位槽31均为V型结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改进,所述定位槽组3有两组,其中,每一组定位槽组3中的第一定位槽可以位于前模固定板的同一边侧上,或位于前模固定板的相邻边侧上,或位于前模固定板的相对边侧上。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注塑机与注塑模具配合定位机构,包括注塑机与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机包括码模板,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固定板与后模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码模板与前模固定板、后模固定板之间设有定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注塑机与注塑模具配合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前模固定板与后模固定板上的定位槽组、以及与该定位槽组配合的定位柱,定位柱设置在码模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机与注塑模具配合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组包括设在前模固定板上的第一定位槽、以及设在后模固定板上的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处于同一竖直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机与注塑模具配合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均为V型槽。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注塑机与注塑模具配合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组有两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机与注塑模具配合定位机构。所述注塑机与注塑模具配合定位机构包括注塑机与注塑模具,注塑机包括码模板,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固定板与后模固定板;在前模固定板与后模固定板上设有定位槽组,该定位槽组包括设在前模固定板上的第一定位槽、以及设在后模固定板上的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处于同一竖直面内;码模板上设有与定位槽组配合的定位柱。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注塑过程中,注塑机与注塑模具之间的快速准确上模,提高了注塑模具制品的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9C45/17GK202507463SQ20122016276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7日
发明者张绪文, 黄权平 申请人:青岛伟胜电子塑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