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压式注塑机双缸差动快速开合模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6030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压式注塑机双缸差动快速开合模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压式注塑机,尤其是一种开合模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直压式注塑机,开合模液压系统包括油缸和开开合模阀,所述开开合模阀包括开模阀工作状态和开合模阀工作状态,所述油缸包括油缸前腔和油缸后腔,开合模的移动模板位于油缸的前端,且所述移动模板与油缸内的活塞连接。存在的技术问题开合模速度较慢。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已有直压式注塑机开合模液压系统的开合模速度较慢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开合模速度的直压式注塑机双缸差动快速开合模液压系统。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压式注塑机双缸差动快速开合模液压系统,包括油缸和开合模阀,所述油缸的活塞后侧为油缸后腔,活塞前侧为油缸前腔,所述活塞与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油缸前腔与移动模板连接,所述开合模阀包括用以向油缸前腔供高压油同时油腔后腔回油实现开模的开模端、用以向油缸后腔供高压油同时油腔前腔回油实现合模的合模端,所述开合模液压系统还包括差动阀,所述开合模阀与所述差动阀连接,所述差动阀与所述油缸连接,其中,所述差动阀包括用以当开模时油腔前腔辅助回油同时提供向油缸后腔供高压油的通路的非工作状态端,用以当合模时连通油缸后腔和油缸后腔的工作状态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提升开合模速度。

图1是直压式注塑机双缸差动快速开合模液压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开模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合模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 图3,一种直压式注塑机双缸差动快速开合模液压系统,包括油缸I和开合模阀2,所述油缸I的活塞后侧为油缸后腔B,活塞前侧为油缸前腔A,所述活塞与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油缸前腔与移动模板3连接,所述开合模阀2包括用以向油缸前腔供高压油同时油腔后腔回油实现开模的开模端、用以向油缸后腔供高压油同时油腔前腔回油实现合模的合模端,所述开合模液压系统还包括差动阀4,所述开合模阀2与所述差动阀4连接,所述差动阀3与所述油缸I连接,其中,所述差动阀包括用以当开模时油腔前腔辅助回油同时提供向油缸后腔供高压油的通路的非工作状态端,用以当合模时连通油缸后腔和油缸后腔的工作状态端。本实施例中,差动合模时,开合模阀和差动阀同时工作,使压力油P与油缸后腔B、油缸前腔A同时连通,靠两腔的承压面积差来克服负载阻力而使活塞前进,这时液压系统和油缸前腔的油液同时充入油缸后腔,从而达到增速的目的。开模时只有开模阀工作,压力油推动活塞后移,由于油缸后腔容积大,储存油液多,我们采用开开合模阀和差动阀同时回油,使油缸回油阻力降到最低,实现快速开模。参照图2,差动合模时,开合模阀和差动阀同时工作,使压力油P与油缸后腔B、油缸前腔A同时连通(油缸前腔、后腔同时冲入压力油),靠两腔的承压面积差来克服负载阻力而使活塞前进(因为油缸后腔活塞的受压面积大于有活塞杆的前腔活塞受力面积),这时液压系统和油缸前腔的油液同时充入油缸后腔,从而达到增速的目的。参照图3,开模时只有开模阀工作,压力油推动活塞后移,由于油缸后腔容积大,储存油液多,我们采用开开合模阀和差动阀同时回油,使油缸回油阻力降到最低,实现快速开模。
权利要求1. 一种直压式注塑机双缸差动快速开合模液压系统,包括油缸和开合模阀,所述油缸的活塞后侧为油缸后腔,活塞如侧为油缸如腔,所述活塞与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芽过所述油缸前腔与移动模板连接,所述开合模阀包括用以向油缸前腔供高压油同时油腔后腔回油实现开模的开模端、用以向油缸后腔供高压油同时油腔前腔回油实现合模的合模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模液压系统还包括差动阀,所述开合模阀与所述差动阀连接,所述差动阀与所述油缸连接,其中,所述差动阀包括用以当开模时油腔前腔辅助回油同时提供向油缸后腔供高压油的通路的非工作状态端,用以当合模时连通油缸后腔和油缸后腔的工作状态端。
专利摘要一种直压式注塑机双缸差动快速开合模液压系统,包括油缸和开合模阀,所述油缸的活塞后侧为油缸后腔,活塞前侧为油缸前腔,所述活塞与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油缸前腔与移动模板连接,所述开合模阀包括用以向油缸前腔供高压油同时油腔后腔回油实现开模的开模端、用以向油缸后腔供高压油同时油腔前腔回油实现合模的合模端,所述开合模液压系统还包括差动阀,所述开合模阀与所述差动阀连接,所述差动阀与所述油缸连接,其中,所述差动阀包括用以当开模时油腔前腔辅助回油同时提供向油缸后腔供高压油的通路的非工作状态端,用以当合模时连通油缸后腔和油缸后腔的工作状态端。本实用新型能提升开合模速度。
文档编号B29C45/67GK202895634SQ20122054868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4日
发明者陈一青, 陈思楠 申请人:昌盛达机械(浙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