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层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632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叠层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叠层模具,包括动模部分以及定模部分,所述动模部分与所述定模部分之间设有中间部分,所述动模部分以及所述定模部分的内侧设有导柱,所述中间部分套设于所述导柱上,所述动模部分以及所述定模部分的底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尾部延伸至所述中间部分下方并支撑所述中间部分,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中间部分之间设有滑动机构。该叠层模具,在动模部分和定模部分设有支撑板,支撑板支撑中间部分,从而减少导柱对中间部分的承重,避免中间部分过重而导致导柱弯曲变形,确保型腔部分与型芯能够对准定位;在支撑板上设有滑动机构,实现对中间部分滑动支撑,减少在开模方向上的阻力,使叠层模具开模顺畅。
【专利说明】叠层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叠层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叠层模具主要应用于一模多腔的小型塑料制品的注塑,它的注塑效率能够得到成倍的提升;而大型塑料制品在叠层模具中的应用目前还是一片空白,如LCD电视机前壳。现在的LCD电视机产品特别畅销,一款产品往往要采用多套模具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但是这样一来便会增加大量的模具成本和注塑成本。
[0003]大型塑料制品的注射类模具可采用叠层模具,这样可以在不改变现有注塑资源的情况下,又能大大提升单机日产量。在大型叠层模具中,型腔部分需要背靠背安装在中间部分,型芯分别安装在定模和动模部分,由于大型叠层模具的中间部分的重量很重,致使导柱过度承重从而使导柱变形,以致难于保证型腔部分与型芯能够定位配合。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叠层模具,在动模部分和定模部分利用支撑板滑动支撑中间部分,旨在解决叠层模具的中间部分过重导致导柱变形,进而影响型腔部分与型芯部分难于定位配合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0006]叠层模具,包括动模部分以及定模部分,所述动模部分与所述定模部分之间设有中间部分,所述动模部分以及所述定模部分的内侧设有导柱,所述中间部分套设于所述导柱上,所述动模部分以及所述定模部分的底侧分别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尾部延伸至所述中间部分下方并支撑所述中间部分,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中间部分之间设有滑动机构。
[0007]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两相间布置的固定板,两所述固定板之间穿设有滚轴,两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支撑板上端面。
[0008]进一步地,两所述固定板底侧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上端面以及所述固定板底侧。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端面设有滚轴支撑块,所述滚轴支撑块支撑所述滚轴中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部分底侧设有耐磨块,所述耐磨块抵接于所述滚轴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首部设有朝上凸起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连接孔,两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连接孔分别固定在所述动模部分和所述定模部分的底侧。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叠层模具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中间部分底侧的挡块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板侧边的凸块,所述挡块与所述凸块相间布置并沿开模方向与所述凸块抵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部分底侧设有垫块,所述挡块固定于所述垫块的侧边。
[0014]进一步地,所述动模部分以及所述定模部分的底侧各设有一块所述支撑板,所述各支撑板尾部延伸至所述中间部分下方并支撑所述中间部分,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中间部分之间设有所述滑动机构,所述两支撑板相互平行布置。
[0015]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动模部分和定模部分设有支撑板,支撑板支撑中间部分,从而减少导柱对中间部分的承重,避免中间部分过重而导致导柱弯曲变形,确保型腔部分与型芯能够对准定位;在支撑板上设有滑动机构,实现对中间部分滑动支撑,减少在开模方向上的阻力,使叠层模具开模顺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叠层模具的开模状态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叠层模具的分解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滑动机构以及限位装置的立体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动机构立体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齿条以及第二齿条与齿轮的连接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叠层模具,包括动模部分11以及定模部分12,动模部分11与定模部分12之间设有中间部分13,动模部分11以及定模部分12的内侧设有导柱2,中间部分13套设于导柱2上,动模部分11以及定模部分12的底侧均设有支撑板3,支撑板3尾部31延伸至中间部分13下方并支撑中间部分13,支撑板3与中间部分13之间设有滑动机构4。
[0023]在大型叠层模具中,中间部分13的重量很重,致使导柱2过度承重从而使导柱2变形,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中支撑板3用于支撑中间部分13,从而减少导柱2对中间部分13的承重,避免中间部分13过重而导致导柱2弯曲变形,确保型腔部分与型芯能够对准定位;并且支撑板3分别设于动模部分11以及定模部分12的底侧,而不是固定于注塑机上,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叠层模具不用局限于某一台注塑机,而是可以在任意一台注塑机上生产,这样将大大提高生产的灵活性。
[0024]滑动机构4设于支撑板3与中间部分13之间,支撑板3通过滑动机构4在开模方向滑动,实现对中间部分13滑动支撑,减少支撑板3与中间部分13在开模方向上的阻力,使叠层模具开模顺畅。
[0025]滑动机构4既可以固定在中间部分13的底侧,也可以固定在支撑板3的上端面。
[0026]如图4所示,滑动机构4包括两相间布置的固定板41,两固定板41之间穿设有滚轴42,两固定板41设于支撑板3上端面。当中间部分13向开模方向移动时,中间部分13在滚轴42上滑动,采用滚轴42滚动的摩擦力很小,减少开模的阻力。
[0027]当然,滑动机构4也可以采用其它装置,如滑轮。
[0028]本实用新型实施中滚轴42的直径为10mm,长度为168mm,两固定板41之间穿设有54条滚轴42,每条滚轴42之间的间距为10.5mm。如果其中一个滚轴42发生损坏,更换一个即可,可以降低模具的维修成本。
[0029]如图4所示,两固定板41底侧设有固定柱411,固定柱411连接于支撑板3上端面以及固定板41底侧。通过固定柱411,将固定板41固定于支撑板3上端面。
[0030]如图4所示,为了防止滚轴42变形,支撑板3上端面设有滚轴支撑块421,滚轴支撑块421支撑滚轴42中部。滚轴42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固定板41中,在受到中间部分13重力作用下,滚轴42可能会发生变形,导致滚轴42不能正常工作,而滚轴支撑块421支撑滚轴42中部,可避免滚轴42产生变形现象。
[0031]本实用新型实施中滚轴支撑块421为两排,两排滚轴支撑块421位于两固定板41之间。
[0032]如图1和图3所示,中间部分13底侧设有耐磨块131,耐磨块131抵接于滚轴42上。中间部分13在滚轴42上滑动,不是将中间部分13直接置于滚轴42上,而是通过耐磨块131在滚轴42上滑动而实现中间部分13的滑动,避免由于滑动产生的摩擦力而对中间部分13磨损。
[0033]结合图1,参照图3,支撑板3首部32设有朝上凸起的凸台321,凸台321上设有连接孔3211,两支撑板3通过连接孔3211分别固定在动模部分11和定模部分12的底侧。凸台321与支撑板3上端面形成高度差,也就是说支撑板3上端面与中间部分具有间隙,以便在间隙中置放滑动机构4。利用螺杆或者其它连接件穿过连接孔3211,将两支撑板3分别固定在动模部分11和定模部分12的底侧。
[0034]当然,支撑板3首部32也可以不设有凸台321,两支撑板3首部32分别设于动模部分11和定模部分12的底侧,并与动模部分11和定模部分12的底侧具有间隙。
[0035]如图3所示,叠层模具还包括限位装置132,限位装置132包括设于中间部分13底侧的挡块1321以及设于支撑板3侧边的凸块1322,挡块1321与凸块1322相间布置并沿开模方向与凸块1322抵接。挡块1321随着叠层模具的中间部分13向开模方向移动,中间部分13通过挡块1321和固定在支撑板3上的凸块1322来限位。限位距离为挡块1321与凸块1322之间的距离。
[0036]如图3所示,中间部分13底侧设有垫块133,挡块1321固定于垫块133的侧边。挡块1321体积相对较小,挡块1321不是直接固定在中间部分13底侧,而是固定在垫块133的侧边,再把垫块133通过螺钉固定在中间部分13底侧,在以后的维护较方便。
[0037]如图1所示,动模部分11以及定模部分12的底侧各设有一块支撑板3,各支撑板3尾部延伸至中间部分13下方并支撑中间部分13,支撑板3与中间部分13之间设有滑动机构4,两支撑板3相互平行布置。中间部分13与动模部分11以及定模部分12在同一直线上,两支撑板3相互平行布置,在合模时,避免两支撑板3发生碰撞。
[003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叠层模具的工作过程做进一步描述:叠层模具合模时,注塑机通过热流道系统完成产品的成型。当成型后,动模部分11向开模方向移动,固定在动模部分11的第一齿条51随着向开模方向移动,第一齿条51带动齿轮53转动,齿轮53带动第二齿条52移动,由于第二齿条52固定在定模部分12的一侧,第二齿条52不能移动,第二齿条52对固定在中间部分13的齿轮53产生反作用力,使中间部分13向开模方向移动,中间部分13的开模速度和距离为动模部分11的一半。
[0039]当叠层模具打开到一定程度,中间部分13通过固定在定模部分12的支撑板3和固定在动模部分11的支撑板3上的挡块1321来限位。由于大型叠层模具中间部分重量很重,此模具通过在中间部分13固定的耐磨块131,使其在支撑板3上滑动,来起到对叠层模具的中间部分13的支撑,避免由于中间部分13重量太大,导致导柱2变形。
[0040]当叠层模具打开时,分型面6通过齿轮53、齿条(51、52)同时打开。当完全打开后,定模部分12通过油缸7带动顶出机构71,将定模部分12的产品顶出。动模部分11同样通过油缸7a带动动t旲顶出机构71a顶出广品,广品可以人工或者机械手拿出。
[004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叠层模具,包括动模部分以及定模部分,所述动模部分与所述定模部分之间设有中间部分,所述动模部分以及所述定模部分的内侧设有导柱,所述中间部分套设于所述导柱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部分以及所述定模部分的底侧分别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尾部延伸至所述中间部分下方并支撑所述中间部分,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中间部分之间设有滑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两相间布置的固定板,两所述固定板之间穿设有滚轴,两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支撑板上端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层模具,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固定板底侧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上端面以及所述固定板底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端面设有滚轴支撑块,所述滚轴支撑块支撑所述滚轴中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分底侧设有耐磨块,所述耐磨块抵接于所述滚轴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首部设有朝上凸起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连接孔,两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连接孔分别固定在所述动模部分和所述定模部分的底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模具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中间部分底侧的挡块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板侧边的凸块,所述挡块与所述凸块相间布置并沿开模方向与所述凸块抵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叠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分底侧设有垫块,所述挡块固定于所述垫块的侧边。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叠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部分以及所述定模部分的底侧各设有一块所述支撑板,所述各支撑板尾部延伸至所述中间部分下方并支撑所述中间部分,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中间部分之间设有所述滑动机构,所述两支撑板相互平行布置。
【文档编号】B29C45/26GK203567058SQ201320674698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9日
【发明者】袁建忠, 张松平, 王国强, 王帅 申请人:深圳创维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