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延机主冷辊水温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5545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温控制系统,特别是指一种流延机主冷辊水温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流延机、淋膜机、热复合机等热塑料加工机械,需要使高温塑料熔体从模头流延出来到出主冷辊这一段接触面积中,迅速冷却到规定温度,而且主冷辊表面的温度变化不能超过1摄氏度,所以这需要对水温控制系统有极高要求。常规水温控制,使用温控表,电磁阀,热电偶进行控制,对水流量、热交换量的控制都是极其模糊的,所以控制精度不高。所以需要开发一种高精度的水温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延机主冷辊水温控制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流延机主冷辊水温控制系统,包括冷水塔、冷水池、冷冻机、温控表以及电动三通阀,该冷水池设置在冷水塔的下方用于回收冷水塔冷却后的水量,所述冷冻机通过两条水道连接主冷辊的进口和出口以构成内循环水路,冷水池连接有水泵M3并且该水泵M3分别输出冷水池的水量至冷冻机进水口和主冷辊进水口,冷冻机至主冷辊的送水管道设置有水泵M1,主冷辊至冷冻机的回水管道设置有水泵M2,电动三通阀设置在回水管道且其第三端进水口与送水管道连通,电动三通阀的出水口还通过管道连接至冷水塔以回收热水;所述温控表连接有检测内循环水路水温的热电偶,并通过PID闭环控制电动三通阀的工作控制内循环水路的水温。

进一步,所述水泵M3与冷冻机进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一手动阀门,水泵M3与主冷辊进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二手动阀门,所述水泵M1与冷冻机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三手动阀门,水泵M2与电动三通阀的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第四手动阀门,所述冷水塔与电动三通阀的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五手动阀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流延机主冷辊水温控制系统安装简单,双闭环控制的精度高,而且冬夏季区分,在一些气候条件特殊地区也适用,冬夏季区分节约用电量,减少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延机主冷辊水温控制系统的水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流延机主冷辊水温控制系统,包括冷水塔、冷水池、冷冻机、温控表以及电动三通阀,该冷水池设置在冷水塔的下方用于回收冷水塔冷却后的水量,所述冷冻机通过两条水道连接主冷辊的进口和出口以构成内循环水路,冷水池连接有水泵M3并且该水泵M3分别输出冷水池的水量至冷冻机进水口和主冷辊进水口,冷冻机至主冷辊的送水管道设置有水泵M1,主冷辊至冷冻机的回水管道设置有水泵M2,电动三通阀G设置在回水管道且其第三端进水口与送水管道连通,电动三通阀的出水口还通过管道连接至冷水塔以回收热水;所述温控表连接有检测内循环水路水温的热电偶L,并通过PID闭环控制电动三通阀的工作控制内循环水路的水温。

具体的,所述水泵M3与冷冻机进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一手动阀门K1,水泵M3与主冷辊进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二手动阀门K2,所述水泵M1与冷冻机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三手动阀门K3,水泵M2与电动三通阀的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第四手动阀门K4,所述冷水塔与电动三通阀的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五手动阀门K5。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1)夏季气温较高,外围水温高,所以需要制冷。手动打开M1,M2,M3,冷冻机,冷水塔,温控表。打开第一手动阀门,三手动阀门K3,第四手动阀门K4。关闭第二手动阀门K2,第五手动阀门K5。此时水路为内循环运行,设定冷冻机的冷却温度,和内循环水路温度。需要冷却的水温由冷冻机自动控制,内循环的水温由温控表,热电偶检测,电动三通阀进行PID闭环控制。

(2)冬季气温较低,外围水温较低。这时不需要制冷,直接将外部的冷水输入即可。手动打开M1,M3电机,冷水塔,第二手动阀门K2,第五手动阀门K5。关闭第一手动阀门K1,三手动阀门K3,第四手动阀门K4。设定温控表的温度。水温由温控表,热电偶检测,电动三通阀进行PID闭环控制。

本发明的PID闭环控制所基于的计算公式:

Q=C*M*T,其中(Q为热交换的量,C为比热容,M为体积,T为温度);

所以计算水的流量公式为:

Q水 = Q熔 = C*M*(T水1-T水2) =C*M*(T熔1-T熔1);

C 水的比热容,M为水的体积 ,(T水1-T水2) 为水温的变化量。

C 水的比热容,M为水的体积 ,(T熔1-T熔1) 为水温的变化量。

C*M*(T熔1-T熔1)=2.1*103*700*210=C*M*(T水1-T水2)=4.2*103*M*2*2/3*3/4=73500KCALM=75M3;制冷机冷冻量为Q1=147000KCAL/H;M2:流量50 m³/h,扬程18m;M3:流量92 m³/h,扬程19m。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