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手机外壳压合的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1322阅读:734来源:国知局
用于手机外壳压合的治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手机外壳压合的治具。



背景技术:

某些手机外壳在制造时需要bonding制程,将外观塑料件与铝件相结合,且外观塑料件与铝件之间结合处的间隙要求控制在0.05mm之内,因此工艺及品质管控要求非常严格。现有技术中的用于手机外壳制造过程中bondin制程的压合设备包括上模、下模、以及用于将产品定位于下模上的定位模组,定位模组包括将产品抵紧在下模上的滑块,该滑块由气缸驱动移动。由于气缸受压力影响,由气缸驱动的滑块对产品施力定位时各处力度不均匀,造成产品质量的不稳定,产品良率低。而且压合完成后,需要手工费力从下模上将产品取下,不容易操作,并增加了操作人员的疲劳度。采用现有的压合设备,除去压合的时间,只计算放入产品和取下产品的耗时,每片产品需要2分钟的手动操作时间,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手机外壳压合的治具。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手机外壳压合的治具,它包括用于将产品定位在压合模具上的定位模组,该定位模组包括可移动并将产品抵紧在压合模具上的滑块、与滑块相连接并带动滑块移动的弹簧。

进一步地,滑块和弹簧均设置有多个,且一一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弹簧由气缸驱动来带动滑块移动。

更进一步地,气缸同步驱动多个弹簧。

更进一步地,多个滑块分别设置在压合模具的四周。

进一步地,压合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定位模组用于将产品定位在下模上。

更进一步地,滑块和弹簧均设置有多个,且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滑块分别设置在下模的四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用于手机外壳压合的治具,相较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弹簧来进行调节,使滑块对产品进行定位时,产品各处受力均匀,从而保证了产品的品质,良率由过去的由过去的65%提升到97%;

2.在气缸的驱动下,弹簧能够自动推紧和弹开,方便取出产品,每片产品的放入和取下时间只需要0.5分钟,大大缩短了操作时间,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一个人可以同时操作多台治具(至少8台),既节省了人力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产能由每天10000片提升为每天40000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手机外壳压合的治具及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3为附图2的A-A面剖视图;

附图4为附图2的B-B面剖视图。

图中标号为:

1、下模;

2、定位模组;21、滑块;22、弹簧;23、推块;

3、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参照附图1至附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手机外壳压合的治具,它包括用于将产品3定位在压合模具上的定位模组2,该定位模组2包括可移动并将产品3抵紧在压合模具上的滑块21、与滑块21相连接并带动滑块21移动的弹簧22。

上述的压合模具包括下模1和上模(附图中未画出),定位模组2用于将产品3定位在下模1上。

上述的弹簧21由气缸驱动来带动滑块21移动。本实施例中,每个弹簧22 连接在其对应的滑块21和其对应的一推块23之间,各推块23与气缸相连接,气缸带动推块23动作,从而驱动弹簧22。

滑块21和弹簧22均设置有多个,且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滑块21及弹簧22分别设置在下模1的四周,对产品3的四个侧面进行定位。上述的气缸同步驱动多个弹簧22。

在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气缸可以同步驱动多个定位模组2中的弹簧22。

本实用新型用于手机外壳压合的治具,气缸的动作由控制中心来进行控制,在对产品进行压合时,操作人员按下操作按钮,气缸驱动弹簧22自动弹开,操作人员放入产品,之后再按下压合按钮,上模3下压合模,同时弹簧22自动推紧产品(如附图2所示),压合7分钟后,上模3自动升起,同时弹簧22自动弹开,操作人员将压合好的产品取出。

本实用新型用于手机外壳压合的治具,通过对毛坯料先进行冷挤,再进行NC粗铣,相较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设置弹簧来进行调节,使滑块对产品进行定位时,产品各处受力均匀,从而保证了产品的品质,良率由过去的由过去的65%提升到97%;2.在气缸的驱动下,弹簧能够自动推紧和弹开,方便取出产品,每片产品的放入和取下时间只需要0.5分钟,大大缩短了操作时间,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3.一个人可以同时操作多台治具(至少8台),既节省了人力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产能由每天10000片提升为每天40000片。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