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驱动四辊压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4803阅读:4075来源:国知局
四驱动四辊压延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橡胶压延机。



背景技术:

橡胶压延机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辊筒按一定形式排列,在一定温度下,将橡胶压制展延成一定厚度和表面形状的胶片,并可对纤维帘帆布或钢丝帘布进行挂胶的机械。压延机按照辊筒数目可分为两辊、三辊、四辊压延机等,传统的橡胶压延机由于受辊筒数量、辊筒结构机器传动方式等的制约,挤压出胶片厚度和密度不均匀,压延制品厚度精度低,容易压坏。并且一台机器只能实现一种橡胶制品的压延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传统橡胶压延机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四驱动四辊压延机。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四驱动四辊压延机,底座1上安装机架2、减速机7和驱动电机8,辊筒装置3两端通过轴承座安装于机架2上,辊筒装置3包括1#辊筒16、2#辊筒17、3#辊筒18和4#辊筒19,辊筒装置3一端连接温控系统14,减速机7为四支输入轴、四支输出轴结构,辊筒装置3另一端通过四个万向联轴器6连接减速机7四个输出轴,减速机7四个输入轴连接四个驱动电机8,辊筒装置3一侧的机架上安装调距装置4。

所述1#辊筒16、2#辊筒17和3#辊筒18处的机架上安装预负荷弯曲装置10。

所述1#辊筒16和4#辊筒19处的机架上安装轴交叉装置9。

所述2#辊筒17处安装过接头装置12。

所述机架2上设有挡胶板装置13和切边装置11。

本实用新型的四驱动四辊压延机,减速机采用四支输入轴、四支输出轴的形式,由四台电机分别驱动四组齿轮副转动,这样可实现四支辊筒速比任意可调,可适应不同胶料的压延成型;在1#、2#及3#辊筒上配预负荷弯曲装置,可避免胶料压延时厚度波动,从而提高压延制品厚度精度;在1#辊筒及4#辊筒上配轴交叉装置,弥补辊筒中高度不足的现象,从而提高压延制品的厚度精度;在2#辊筒上配过接头装置,通可避免帘布接头过厚造成压坏的现象;四通道温控系统为压延机四支辊筒输入恒温水,可保证压延机工作时辊筒表面温度恒定,同时温控系统的加热温度可任意设定,这样可实现不同橡胶制品的压延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驱动四出轴四辊压延机主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单驱动四出轴四辊压延机剖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单驱动四出轴四辊压延机俯视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单驱动四出轴四辊压延机压片工艺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机架,3、辊筒,4、调距装置, 5、稀油润滑系统,6、万向节联轴器,7、传动减速机,8、驱动电机,9、轴交叉装置,10、预负荷弯曲装置,11、切边装置,12、过接头装置,13、挡胶板装置,14、四通道温控系统,15、液压系统,16、1#辊筒,17、2#辊筒,18、3#辊筒,19、4#辊筒,20、待压延胶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四驱动四辊压延机结构如图1-3所示,底座1上安装机架2、减速机7和驱动电机8,辊筒装置3两端通过轴承座安装于机架2上,辊筒装置3包括1#辊筒16、2#辊筒17、3#辊筒18和4#辊筒19,辊筒装置3一端连接温控系统14,减速机7为四支输入轴、四支输出轴结构,辊筒装置3另一端通过四个万向联轴器6连接减速机7四个输出轴,减速机7四个输入轴连接四个驱动电机8,辊筒装置3一侧的机架上安装调距装置4。1#辊筒16、2#辊筒17和3#辊筒18处的机架上安装预负荷弯曲装置10,所述1#辊筒16和4#辊筒19处的机架上安装轴交叉装置9,2#辊筒17处安装过接头装置12,机架2上设有挡胶板装置13、切边装置11。

本实用新型减速机采用四支输入轴、四支输出轴的形式,由四台电机分别驱动四组齿轮副转动,这样可实现四支辊筒速比任意可调,可适应不同胶料的压延成型;在1#、2#及3#辊筒上配预负荷弯曲装置,通过预负荷弯曲装置的油缸作用,可消除辊筒两端轴承的间隙以及调距装置的间隙,这样可避免胶料压延时厚度波动,从而提高压延制品厚度精度;在1#辊筒及4#辊筒上配轴交叉装置,通过轴交叉装置的减速电机作用,将1#及4#辊筒产生一定的交叉量,以弥补辊筒中高度不足的现象,从而提高压延制品的厚度精度;在2#辊筒上配过接头装置,通过过接头装置油缸动作,瞬间将2#辊筒提升一定高度,帘布接头可顺利通过2#、3#辊筒辊缝,这样可避免帘布接头过厚造成压坏的现象;四通道温控系统为压延机四支辊筒输入恒温水,可保证压延机工作时辊筒表面温度恒定,同时温控系统的加热温度可任意设定,这样可实现不同橡胶制品的压延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四辊压延机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四个辊筒相对运转时,待压延的胶料20与1#辊筒16和2#辊筒17、3#辊筒18和4#辊筒19产生摩擦,因胶料具有一定的可塑度,在摩擦力作用下胶料被拉入1#辊筒16和2#辊筒17、3#辊筒18和4#辊筒19之间,由于辊距截面逐渐变小,处于两辊之间的胶料逐渐受到强烈的挤压而延展成型,初步成型的胶片由2#辊筒17和3#辊筒18之间挤出最终成型,经多个辊筒挤压与剪切后的胶片厚度与密度均可达到理想的使用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