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产品性能的模具浇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8541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提高产品性能的模具浇道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提高产品性能的模具浇道结构。



背景技术:

模具的浇道系统的好坏,对成型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益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现有技术中,成型面积较大的板状产品,产品容易产生气孔、裂纹等不良。本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通过对模具浇道结构的改良,有效改善了前述产品不良现象,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新型斜顶机构的模具,其通过对模具浇道结构的改良设计,确保了流动顺畅性、稳定性,提高了产品性能,减少了产品成型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产品性能的模具浇道结构,包括有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内具有型腔和用于朝向型腔进料的浇道;所述浇道包括有纵向浇道、连接通于纵向浇道下端的横向浇道及连通于横向浇道的C形分流道;

所述纵向浇道的上端为注入口;所述横向浇道呈"人"字形结构,其具有第一流道段、第二流道段和第三流道段,所述第一流道段的一端连通于前述纵向浇道,所述第二流道段和第三流道段共同连通于第一流道段的另一端,前述C形分流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二流道段、第三流道段的末端;所述C形分流道上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分注入口,所述分注入口位于C形分流道内侧且连通至前述型腔,所述C形分流道外侧间距式设置有若干渣包,所述渣包底面形成有向上拱起的限流凸台,所述限流凸台高于C形分流道与型腔的连通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流凸台的上表面球冠状结构;在所述渣包内,于限流凸台周围形成有低于限流凸台的环形凹状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渣包连接有排气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纵向浇道包括有上下连通的第一纵向浇道和第二纵向浇道,所述第一纵向浇道的横向截面尺寸大于第二纵向浇道;所述第二纵向浇道下端连通于前述第一流道段的入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C形分流道上对应横向浇道的对侧位置,其连接的渣包进一步连通设置有辅助渣包,所述辅助渣包位于相应渣包之远离型腔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对模具浇道结构的改良设计,确保了流动顺畅性、稳定性,提高了产品性能,减少了产品成型缺陷,例如:气孔缺陷等。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前模的大致结构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后模的大致结构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前、后模组装后的大致结构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第一纵向浇道 20、第二纵向浇道

31、第一流道段 32、第二流道段

33、第三流道段 40、渣包

50、排气孔 60、辅助渣包。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包括有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内具有型腔和用于朝向型腔进料的浇道;所述浇道包括有纵向浇道、连接通于纵向浇道下端的横向浇道及连通于横向浇道的C形分流道。

通常,所述模具主体包括有前模、后模,本实施例中,对应前述型腔位置,于前模内、后模内分别设置有上冷却水路、下冷却水路,相当于在型腔的上、下侧均形成有冷却水路,有效减少冷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成品质量。此处,如图1和图2所示,上冷却水路、下冷却水路均包括有若干条横向设置的冷却水路分支,各冷却水路分支对应型腔上侧或下侧穿过并伸出型腔左、右侧。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纵向浇道的上端为注入口;所述横向浇道呈"人"字形结构,其具有第一流道段31、第二流道段32和第三流道段33;所述第一流道段31、第二流道段32和第三流道段33的顶部分别连接有排气结构;所述第一流道段31的一端连通于前述纵向浇道,所述第二流道段32和第三流道段33共同连通于第一流道段31的另一端,前述C形分流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二流道段32、第三流道段33的末端;所述C形分流道上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分注入口,所述分注入口位于C形分流道内侧且连通至前述型腔,所述C形分流道外侧间距式设置有若干渣包40,所述渣包40底面形成有向上拱起的限流凸台,所述限流凸台高于C形分流道与型腔的连通口。作为优选,所述限流凸台的上表面球冠状结构;在所述渣包40内,于限流凸台周围形成有低于限流凸台的环形凹状结构。

结合图2及从上述描述可知,所述每个渣包40分别连接有排气孔50,整个C形分流道上环绕式布置有渣包40。所述C形分流道上对应横向浇道的对侧位置,其连接的渣包40进一步连通设置有辅助渣包60,所述辅助渣包60位于相应渣包40之远离型腔侧,不易产生局部涡流,对型腔的温度分布也有所改善,减少产品流痕、冷隔和浇不足的现象。

如图3所示,所述纵向浇道包括有上下连通的第一纵向浇道10和第二纵向浇道20,所述第一纵向浇道10的横向截面尺寸大于第二纵向浇道20;所述第二纵向浇道20下端连通于前述第一流道段31的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对模具浇道结构的改良设计,确保了流动顺畅性、稳定性,提高了产品性能,减少了产品成型缺陷,例如:气孔缺陷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