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倒装式进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5428阅读:2329来源:国知局
注塑模具倒装式进胶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倒装式进胶系统,属于注塑模具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注塑模具进胶系统都是从模具的定模侧进胶,在注塑一些面积大,且厚度较薄的产品时,由于该类产品要求表面光滑、无痕,所以在进胶时一般采用多点侧进胶或潜伏进胶结构,但不管是多点侧进胶或是潜伏进胶结构,其进胶口均是设置在产品的侧边,对于宽度和长度超过1000×1000mm以上的产品而言,例如一种纯电动汽车的塑料车顶等,由于侧边进胶,流道流程长,熔融的塑料原料容易冷却凝固,导致模具进胶填充不充分,注塑产品缺料产生瑕疵、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采用倒置进胶结构,从模具动模侧中心进胶,既满足产品表面要求,又保证进胶填充饱满,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注塑模具倒装式进胶系统。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倒装式进胶系统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模具定模复板和动模复板,定模复板下安装定模板,动模复板上安装两块模脚,两模脚上安装动模板,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的间隙构成模腔,模腔中注塑产品,两块模脚之间设置上顶板和下顶板,上顶板上连接顶针和斜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块模脚与动模板之间安装流道固定板,流道固定板上安装流道支架,流道支架上连接热嘴,热嘴伸入动模板中并与模腔连通,所述的动模复板上设置浇口,浇口上连接热流道,热流道穿过上顶板、下顶板和流道固定板连接流道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倒装式进胶系统,主要特点是将浇口设置在动模复板中,将流道支架和热嘴设置动模板下,即将模具的流道进胶系统设置在模具的动模侧,这样热嘴注塑后产生的余料(料柄)与模具的顶出机构(顶针和斜顶杆)位于同一侧,也是产品的背面侧,不影响产品外表面光滑、美观。同时热嘴直接进胶,与多点侧进胶或潜伏进胶相比,进胶速度更快,进胶流动更均匀,保证进胶填充充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倒装式进胶系统,所述的动模板底面开制支架装配室,流道支架安装在支架装配室中,有了装配室,流道支架安装方便、牢靠。所述的流道支架上连接1—3个热嘴,各热嘴之间以浇口为中心呈横向平行排列,可均匀进胶,保证填充饱满。所述的热嘴头部周缘设置冷水套,冷水套连接冷却水路,可对热嘴进行冷却,防止热嘴温度过高烫伤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倒装式进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倒装式进胶系统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倒装式进胶系统,如图1、图2所示,包括模具定模复板1和动模复板2,定模复板下安装定模板3,动模复板上安装两块模脚4,两模脚上安装动模板5,动模板5与定模板3之间的间隙构成模腔6,模腔中注塑产品23,两块模脚4之间设置上顶板7和下顶板8,上顶板7上连接顶针9和斜顶杆10,所述的两块模脚4与动模板5之间安装流道固定板11,流道固定板上安装流道支架12,流道支架12上连接热嘴13,热嘴13伸入动模板5中并与模腔6连通,所述的动模复板2上设置浇口15,浇口15上连接热流道16,热流道16穿过上顶板7、下顶板8和流道固定板11连接流道支架12。本方案的主要特点是将浇口设置在动模复板2中,将流道支架12和热嘴13设置动模板5下,即将模具的流道进胶系统设置在模具的动模侧,这样热嘴13注塑后产生的余料(料柄)与模具的顶出机构(顶针和斜顶杆)位于同一侧,也是产品的背面侧,不影响产品外表面光滑、美观。同时热嘴直接进胶,与多点侧进胶或潜伏进胶相比,进胶速度更快,进胶流动更均匀,保证进胶填充充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所述的动模板5底面开制支架装配室20,流道支架12安装在支架装配室20中,有了装配室,流道支架安装方便、牢靠。所述的流道支架12上连接1—3个热嘴13,各热嘴之间以浇口15为中心呈横向平行排列,可均匀进胶,保证填充饱满。所述的热嘴13头部周缘设置冷水套21,冷水套连接冷却水路22,可对热嘴进行冷却,防止热嘴温度过高烫伤产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