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壳体注塑处理设备和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21282阅读:1177来源:国知局
手机壳体注塑处理设备和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壳体注塑处理设备和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多采用一体包围式金属壳体,这样可以简化制造工艺,缩短生产周期。由于金属壳体对智能手机信号有一定的屏蔽作用,为此生产厂商利用纳米注塑工艺在金属壳体的上下两端各形成一塑胶隔断条从而释放手机信号。

目前,市场中认可度较高纳米注塑树脂为pbt(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gf(glassfiber,玻璃纤维)。若采用浅色系的注塑树脂时可以隐藏浮纤发白的现象;若采用黑色系的注塑树脂时则浮纤发白现象明显。

相关技术中通过降低注塑树脂中白色浮纤的含量,亦或对塑胶隔断条进行表面处理,以期避免或者缓解浮纤发白现象,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一种手机壳体注塑处理设备和处理方法,以解决或者部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手机壳体注塑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单元、擦拭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擦拭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架单元上,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支架单元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预设时序控制所述支架单元动作从而带动所述擦拭单元相对于塑胶隔断条按照预设方向,在所述擦拭单元的无尘布上沾取擦拭液后擦拭所述塑胶隔断条。

可选地,所述支架单元包括第一底座、立柱、第一横梁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立柱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上,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横梁;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响应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所述第一横梁相对于所述立柱和所述塑胶隔断条前后上下移动。

可选地,所述支架单元包括第一底座、立柱、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立柱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上,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远离立柱的一端;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响应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所述第一横梁相对于所述立柱和所述塑胶隔断条前后上下移动;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梁上,响应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所述擦拭单元相对于所述立柱和所述塑胶隔断条左右移动。

可选地,所述支架单元包括第一底座、立柱、第一横梁、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立柱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横梁;所述擦拭单元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远离立柱的一端;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响应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所述第一横梁相对于所述立柱和所述塑胶隔断条前后上下移动;

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响应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所述立柱相对于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塑胶隔断条左右移动。

可选地,所述支架单元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立柱、t型立柱、第一横梁、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

所述立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t型立柱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柱和所述t型立柱的横柱上;所述擦拭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上;

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响应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所述立柱相对于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塑胶隔断条左右移动;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响应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所述擦拭单元相对于所述立柱和所述塑胶隔断条前后上下移动。

可选地,所述擦拭单元包括第四驱动装置和多个擦拭头;

所述第四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响应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切换多个所述擦拭头。

可选地,多个所述擦拭头呈圆形排列,相邻两个擦拭头之间具有相同的夹角;

或者,

多个所述擦拭头呈直线形排列。

可选地,还包括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为设置在底座上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所述手机的长度和宽度。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至少一侧壁上设置可伸缩卡爪;所述可伸缩卡爪与对面侧壁或者设置在所述对面侧壁上的可伸缩卡爪共同固定所述手机。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手机壳体注塑处理方法,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手机壳体注塑处理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擦拭单元从第一预设位置沾取润滑剂于无尘布之上;所述无尘布固定在所述擦拭单元上;

控制所述擦拭单元擦拭所述塑胶隔断条,以使所述润滑剂浸入到所述塑胶隔断条表面缝隙中;

控制所述擦拭单元从第二预设位置沾取有机溶剂于无尘布之上;

控制所述擦拭单元擦拭所述塑胶隔断条,以使擦拭单元擦拭清洗所述塑胶隔断条表面的润滑剂。

可选地,若支架单元包括第一底座、立柱、第一横梁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立柱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上,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横梁;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响应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所述第一横梁相对于所述立柱和所述塑胶隔断条前后上下移动。

可选地,若支架单元包括第一底座、立柱、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立柱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上,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远离立柱的一端;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梁上;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响应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所述第一横梁相对于所述立柱和所述塑胶隔断条前后上下移动;

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响应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所述擦拭单元相对于所述立柱和所述塑胶隔断条左右移动。

可选地,若支架单元包括第一底座、立柱、第一横梁、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立柱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横梁;所述擦拭单元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远离立柱的一端;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响应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所述第一横梁相对于所述立柱和所述塑胶隔断条前后上下移动;

控制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响应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所述立柱相对于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塑胶隔断条左右移动。

可选地,若支架单元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立柱、t型立柱、第一横梁、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立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t型立柱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柱和所述t型立柱的横柱上;所述擦拭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上;

控制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响应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所述立柱相对于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塑胶隔断条左右移动;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响应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所述擦拭单元相对于所述立柱和所述塑胶隔断条前后上下移动。

可选地,若所述擦拭单元包括第四驱动装置和多个擦拭头;所述第四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控制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切换多个所述擦拭头。

可选地,所述擦拭单元的擦拭头与所述塑胶隔断条之间压力大于或者等于5n。

可选地,所述润滑剂包括医用凡士林,所述有机溶剂包括医用乙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擦拭单元沾取润滑剂后擦拭塑胶隔断条,利用无尘布打磨掉塑胶隔断条表面的浮纤且使润滑剂浸润到塑胶隔断条表面的缝隙中,可以使塑胶隔断条的表面光滑细腻;然后,控制单元控制擦拭单元沾取有机溶剂擦拭该塑胶隔断条,清洗塑胶隔断条表面上的润滑剂。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公开可以提升手机壳体注塑原料色系范围,缓解塑胶隔断条表面浮纤发白现象。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手机壳体注塑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手机壳体注塑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手机壳体注塑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手机壳体注塑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手机壳体注塑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擦拭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夹持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夹持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夹持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手机壳体注塑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手机壳体注塑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该设备适用于不同场景中注塑浮纤发白现象的处理,下面仅对生活场景中常见智能手机的注塑隔断条上浮纤发白现象处理过程进行说明。图1所示手机壳体1的上端有第一塑胶隔断条11和下端有第二塑胶隔断条11’。如图1所示,该处理设备包括:擦拭单元2、支架单元3和控制单元(图1中未示出)。该擦拭单元2设置在支架单元3上,控制单元与支架单元3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预设时序控制所述支架单元动作从而带动所述擦拭单元相对于塑胶隔断条按照预设方向,在所述擦拭单元的无尘布上沾取擦拭液后擦拭所述塑胶隔断条。

本实施例中,擦拭单元2包括至少一个擦拭头,每个擦拭头上设置有无尘布。

本实施例中,按照预设方向移动包括前移动、后移动、左移动、右移动、上移动和下移动。前移动是指,擦拭单元2从支架单元3向第一塑胶隔断条11移动的方向,即图1中左上方方向;后移动是指,擦拭单元2从第一塑胶隔断条11向支架单元3移动的方向,即图1中右下方方向;左移动是指,以第一塑胶隔断条11所在平面为基准,擦拭单元2从第一塑胶隔断条11向第二塑胶隔断条11’移动的方向,即图1中左下方方向;右移动是指,以第一塑胶隔断条11所在平面为基准,擦拭单元2从第二塑胶隔断条11’向第一塑胶隔断条11移动的方向,即图1中右上方方向;上移动是指,以第一塑胶隔断条11所在平面为基准,擦拭单元2从第一塑胶隔断条11向远离该从第一塑胶隔断条11移动的方向,即图1中正上方方向;下移动是指,以第一塑胶隔断条11所在平面为基准,擦拭单元2从远离该第一塑胶隔断条11向第一塑胶隔断条11移动的方向,即图1中正下方方向。

本实施例中,预设时序是指,根据目标动作擦拭单元2需要到达的位置的时刻,可以理解为擦拭单元到达各位置的先后顺序。例如沾取润滑剂、有机溶剂、擦拭等动作,控制单元需要调整支座3或者控制单元所需要发出控制指令的先后顺序。

本实施例中,通信连接可以包括有线通信连接和无线通信连接。有线通信连接可以采用光纤、同轴电缆、电话线、网线等方式实现,无线通信连接可以采用蓝牙、近场通信nfc、cdma2000、gsm、rfid等方式实现。可理解的是,在控制单元与驱动装置实现通信连接的情况下,至于采用何种连接方式,本公开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擦拭液包括润滑剂和有机溶剂。例如,图1中的润滑剂5,有机溶剂6。

本公开中,控制单元根据预设时序可以生成多组控制指令,这些控制指令会传输到支架单元3。支架单元3响应于这些控制指令:

支架单元3的驱动装置直接或者间接带动擦拭单元2按照预设方向沾取到润滑剂5于无尘布21之上;然后,带动擦拭单元2按照预设方向擦拭第一塑胶隔断条11(或者第二塑胶隔断条11’)。

支架单元3的驱动装置直接或者间接带动擦拭单元2按照预设方向沾取到有机溶剂6于无尘布21之上;然后,带动擦拭单元2按照预设方向擦拭第一塑胶隔断条11。

实际应用中,擦拭单元2与第一塑胶隔断条11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压力,经过本申请发明人的大量实验证明,上述压力在大于或者等于5n时,无尘布21与第一塑胶隔断条11摩擦具有以下效果:一方面第一塑胶隔断条11上的浮纤可以被无尘布21打磨掉;另一方面润滑剂可以被无尘布21的均匀涂布到第一塑胶隔断条11的表面,在涂布过程中,有部分润滑剂会浸润到第一塑胶隔断条11的表面缝隙中,这样会使第一塑胶隔断条11的表面光滑细腻,可以提升手机壳体注塑原料色系范围,缓解塑胶隔断条表面发白现象。

本公开中擦拭单元2的无尘布21上沾取有机溶剂6,用于擦拭清理第一塑胶隔断条11表面上的润滑剂5,避免润滑剂残留在手机壳体1上和沾到用户手上形成脏污。

当然,本公开提供的处理设备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场景生成其他控制指令,支架单元3响应于这些控制指令:

先于擦拭单元2涂布洗润滑剂的步骤,支架单元3的驱动装置直接或者间接带动擦拭单元2按照预设方向沾取到润滑剂5于无尘布21之上;然后,带动擦拭单元2按照预设方向擦拭第一塑胶隔断条11(或者第二塑胶隔断条11’),可以先擦拭打磨掉手塑胶隔断条所在区域的尘土、碎屑等杂物,防止后续步骤中上述杂物进入到第一塑胶隔断条11的缝隙中。

后于擦拭单元2擦拭清洗润滑剂的步骤,支架单元3带动擦拭单元2按照预设方向利于干净的无尘布擦拭第一塑胶隔断条11(或者第二塑胶隔断条11’),这样擦拭清洗第一塑胶隔断条11上的润滑剂以及有机溶剂,防止残留的有机溶剂溶解掉一部分浸润到表面缝隙中的润滑剂,保持表面光滑细腻整洁。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架单元3包括第一底座31、立柱32、第一横梁33和第一驱动装置34。第一驱动装置34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立柱32的一端(图1中立柱32的下端)固定在第一底座31上,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横梁33。

在接收到控制单元发送的控制指令时,第一驱动装置34响应于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第一横梁33相对于立柱32和第一塑胶隔断条11前后上下移动。即第一驱动装置34根据对应的控制指令带动第一横梁33沿着立柱32上下移动(图1中正上方或者正下方),这样可以调整控制单元的擦拭头(该擦拭头上设置有无尘布21)与第一塑胶隔断条11(已事先调整好位置于擦拭头正下方)的相对位置,可以使擦拭头与第一塑胶隔断条11两者挤压且两者之间压力大于或者等于5n。在擦拭头远离第一塑胶隔断条11时,第一驱动装置34继续带动擦拭单元2向润滑剂5或者有机溶剂6所在容器移动,然后再带动擦拭单元2向下移动,从而使擦拭头上的无尘布21沾取到润滑剂5或者有机溶剂6。

在接收到控制单元发送的控制指令时,第一驱动装置34还响应于该控制指令带动第一横梁33相对于立柱32前后移动,即擦拭单元2沿着第一塑胶隔断条11一端到达另一端,这样可以擦拭单元2上的无尘布可以擦拭第一塑胶隔断条11。

第一驱动装置34可以采用电动机实现。在立柱32和第一横梁33上设置有齿轮,当电动机上的齿轮与立柱32上的齿轮啮合时,带动第一横梁33上下移动;当电动机上的齿轮与第一横梁33上的齿轮啮合时,带动第一横梁33前后移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装置34设置在立柱32或者第一横梁33上。当第一驱动装置34设置在立柱32上时,为保证第一横梁33上下移动,此时第一驱动装置34也同步移动。

当然,第一驱动装置34可以采用两个电动机实现,一个电动机负责带动第一横梁32相对立柱上下移动,另一个电动机负责带动第一横梁32在立柱11与第一塑胶隔断条11之间,或者立柱11与润滑剂5(或者有机溶剂6)之间移动。

后文中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和第四驱动装置也可以采用电动机实现,详细说明参见第一驱动装置34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架单元3包括第一底座31、立柱32、第一横梁33、第一驱动装置34、第二横梁35和第二驱动装置36。第一驱动装置34和第二驱动装置36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立柱32一端固定在第一底座31上,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横梁33;第二横梁35固定在第一横梁33远离立柱32的一端。第一驱动装置34响应于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第一横梁33相对于立柱32和第一塑胶隔断条11前后上下移动。其中,第一底座31、立柱32、第一横梁33和第一驱动装置34与上一实施例中的对应部件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仅介绍图2所示处理设备与图1所示处理设备不同之处。

如图2所示,第二驱动装置36可以设置在第二横梁35上,在接收到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时,该第二驱动装置36响应于该控制指令带动擦拭单元2相对于立柱32和第一塑胶隔断条11左右移动。即,第二驱动装置36带动第二横梁36沿着箭头方向移动,从而带把擦拭单元2相对于立柱32和第一塑胶隔断条11左右移动。

与图1所示的处理设备相比较,图2所示的处理设备无需调整手机壳体的方向,通过第一驱动装置34和第二驱动装置36即可自动调整擦拭单元2的位置,实现一次放置手机即可完成两第一塑胶隔断条11的擦拭过程,简化擦拭工艺。

本公开再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支架单元3包括第一底座31、立柱32、第一横梁33、第一驱动装置34和第三驱动装置37。第一驱动装置34和第三驱动装置37分别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其中,立柱32一端固定在第一底座31上,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横梁33;擦拭单元2固定在第一横梁33远离立柱32的一端。第一驱动装置34响应于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第一横梁33相对于立柱32和第一塑胶隔断条11前后上下移动。

第三驱动装置37设置在第一底座31或者立柱32上,响应于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立柱32相对于第一底座31和第一塑胶隔断条11左右移动。

与上述实施例中具有相同标号的部件具有相同的工作过程,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仅介绍图3所示处理设备与图1所示处理设备不同之处。

为保证立柱32可靠移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第一底座31上设置有凹槽38。该凹槽38内侧设置有齿条,当第三驱动装置37采用电动机实现时,电动机上的齿轮与齿条啮合可以带动支柱32左右移动,从而使擦拭单元2从一条第一塑胶隔断条11移动到另一第二塑胶隔断条11’侧。与图1所示的处理设备相比较,图3所示的处理设备无需调整手机壳体的方向,通过第一驱动装置34和第三驱动装置37即可自动调整擦拭单元2的位置,实现一次放置手机即可完成两第一塑胶隔断条11的擦拭过程,简化擦拭工艺。

本公开还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支架单元3包括第一底座31、第二底座31’、立柱32、t型立柱32’、第一横梁33、第一驱动装置34和第三驱动装置37。立柱32设置在第一底座31上,t型立柱32’设置在第二底座31’上,第一横梁3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立柱32和t型立柱32’的横柱上;擦拭单元2设置在第一横梁33上。其中,

第三驱动装置37响应于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第一横梁33相对于立柱32和第一塑胶隔断条11左右移动。

第一驱动装置34响应于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擦拭单元2相对于立柱32和第一塑胶隔断条11前后上下移动。

当第三驱动装置37不足以带动立柱32以及t型立柱32’移动或者同时移动时,相应地,在t型立柱32’处设置另一个驱动装置37’,并且使第三驱动装置37和另一个驱动装置37’同步驱动立柱32和t型立柱32’。

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当手机壳体调整方向时,如图5所示,此时两条塑胶隔断条分别靠近第一底座31和第二底座31’。第一驱动装置34响应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第一横梁33相对于立柱32和第一塑胶隔断条11前后上下移动,这样擦拭单元2可以被调整到两塑胶隔断条,并且挤压一塑胶隔断条。第三驱动装置37带动支柱32和t型支柱32’相对于所述立柱和所述塑胶隔断条左右移动,这样擦拭单元2可以擦拭塑胶隔断条,以及沾取润滑剂5或者有机溶剂6。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多个实施例中,每个实施例中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增加到其他实施例中,或者多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结合到一起,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同样可以解决本公开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也就是说,上述这些技术方案同样落入本公开所保护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公开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擦拭单元2仅包括一个擦拭头(无尘布21所包裹)。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仅设置一个擦拭头时,处理设备结构比较简单。但是无尘布21分别沾取润滑剂5和有机溶剂6,不仅会污染润滑剂5和有机溶剂6,还会影响擦拭第一塑胶隔断条11的效果,这是因为有机溶剂6与润滑剂5混合时,会稀释或者溶解润滑剂5,不利于润滑剂浸润到第一塑胶隔断条11表面的缝隙中。

为此,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擦拭单元2包括第四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和多个擦拭头(n1、n2、n3)。图6(a)中,擦拭单元2包括2个擦拭头即擦拭头n1和擦拭头n2;图6(b)中,擦拭单元2包括3个擦拭头即擦拭头n1、擦拭头n2和擦拭头n3。当然,实际场景需要更多时,上述擦拭单元2还只可以设置更多个擦拭头。图6(a)和图6(b)中示出了多个擦拭头呈圆形排列。实际应用中,多个擦拭头中相邻两个擦拭头之间具有相同的夹角。当然上述多个擦拭头可以呈直线排列。

上述第四驱动装置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响应于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切换多个擦拭头。例如,擦拭头n1可以沾取润滑剂5、擦拭头n2可以沾取有机溶剂6,擦拭头n3仅设置有无尘布。擦拭头n1用于向第一塑胶隔断条11擦拭润滑剂5,以打磨掉表面浮纤以及使润滑剂5浸润到表面缝隙中。擦拭头n2用于擦拭清洗第一塑胶隔断条11表面上多余的润滑剂5。或者,擦拭头3用于擦拭残留在表面上的润滑剂5和有机溶剂6。这样,通过将擦拭单元2设置多个擦拭头,可以提升本公开中缓解塑胶隔断条表面浮纤发白现象的实际效果。

本公开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手机壳体被固定到夹持单元4中。上述夹持单元4可以采用相关技术中的弹性夹爪实现。或者,如图7所示,上述夹持单元4设置在底座上的凹槽。该凹槽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所述手机的长度和宽度。为方便测试人员取放手机,在该凹槽的一对边设置有指孔41。如图8所示,夹持单元设置在底座上相互交叉的凹槽,这样可以调整手机放置的朝向,从而方便测试人员根据处理设备的工作过程选择合适的朝向。

为进一步固定手机,防止擦拭单元2擦拭过程了手机晃动,在夹持单元2为凹槽时,在凹槽的至少一侧壁上设置有可伸缩卡爪7。可伸缩卡爪7与对面侧壁或者设置在对面侧壁上的可伸缩卡爪7共同固定所述手机。其中,可伸缩是指,可伸缩卡爪7与手机壳体1相对运动,包括图9中正上方和正下方、左侧和右侧移动以及前方和后方移动(前方是指,指向图9之内的方向;后方是指指向图9之外的方向)。例如,正上方和正下方移动方便手机壳体1被放置到该可伸缩卡爪7中,以及使位于凹槽两侧壁的可伸缩卡爪7能够水平相对,防止手机壳体倾斜导致擦拭过程用力不均。又如,左侧和右侧移动方便手机壳体1与该可伸缩卡爪7之间挤压力足够大,这样有利于放置不同尺寸的手机壳体1且使手机壳体1被固定在该可伸缩卡爪7上面。再如,可伸缩卡爪7的尾部与侧壁限位槽相匹配,使该可伸缩卡爪7沿着侧壁限位槽前后移动,这样方便手机壳体1从可伸缩卡爪7的一端进入,适用于手机壳体1尺寸较大不方便可伸缩卡爪7上下移动的场合。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手机壳体注塑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方法,可以适用于不同场景中注塑浮纤发白现象的处理过程。下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处理设备的基础上,利用该处理方法对生活场景中常用智能手机上注塑隔断条发白现象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该处理方法包括:

s1、控制擦拭单元从第一预设位置沾取润滑剂于无尘布之上;所述无尘布固定在所述擦拭单元上;

s2、控制所述擦拭单元擦拭所述塑胶隔断条,以使所述润滑剂浸入到所述塑胶隔断条表面缝隙中;

s3、控制所述擦拭单元从第二预设位置沾取有机溶剂于无尘布之上;

s4、控制所述擦拭单元擦拭所述塑胶隔断条,以使擦拭单元擦拭清洗所述塑胶隔断条表面的润滑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处理方法为仅需要擦拭一次润滑剂和一次有机溶剂的场景。上述步骤s3的位置可以设置在步骤s1的前面、后面或者同时进行,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置。

在处理方法包括擦拭两次有机溶剂的场景时,两次沾取过程可以分开或者同时进行,也可以设置在步骤s1的前面、后面或者同时沾取,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置。

上述第一预设位置、第二预设位置是指,分别放置润滑剂5和有机溶剂6的位置。例如,在图1、图2和图3所示处理装置的场景下,可以将润滑剂5和有机溶剂6放置在手机壳体1的前方,与手机壳体1和支架单元3可以呈直线排列,即图1、图2和图3中左上方的位置,这样第一驱动装置34可以带动擦拭单元2向前移动沾取润滑剂5或者有机溶剂6。又如,在图4、图5所示处理装置的场景下,可以将润滑剂5和有机溶剂6放置在手机壳体1的左侧,即图4、图5中左下方的位置,这样第三驱动装置37可以带动擦拭单元2向左移动沾取润滑剂5或者有机溶剂6。当然润滑剂5和有机溶剂6也可以放置在手机壳体1的右侧以及手机壳体与支架单元之间。该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可以根据处理设备的使用场景进行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进行选择。

步骤s2中擦拭单元2与第一塑胶隔断条11两者相互挤压且两者之间压力大于或者等于5n。在上述压力的情况下,擦拭单元2需要擦拭第一塑胶隔断条11多次,例如5次,这样无尘布21可以打磨掉第一塑胶隔断条11表面的浮纤,并且使润滑剂5浸润到塑胶隔断条表面的缝隙中,可以使塑胶隔断条的表面光滑细腻。也就是说,擦拭单元2在一定压力下反复擦拭多次。该压力值和擦拭次数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进行设置,本公开不作限定。

步骤s4中擦拭单元2与第一塑胶隔断条11相互挤压后,擦拭清洗掉表面多余的润滑剂5,避免润滑剂5残留在手机壳体1上和沾到用户手上形成脏污。

实际应用中,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方法,在步骤s4后,还可以包括:

s5、控制所述擦拭单元擦拭所述塑胶隔断条,以使擦拭单元2擦拭清洗所述塑胶隔断条表面的润滑剂5和有机溶剂6。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5中擦拭单元2可以采用干净的无尘布或者重新沾取有机溶剂6的无尘布,这样可以进一步擦拭清洗掉第一塑胶隔断条11表面多的润滑剂5和有机溶剂6,避免步骤s4中残留润滑剂5和有机溶剂6(溶解了部分润滑剂5)。

在图1所示处理设备的基础上,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响应于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第一横梁33相对于立柱和塑胶隔断条前后上下移动。例如,如图1所示,控制单元先控制第一驱动装置34带动第一横梁33前后移动,沾取到润滑剂5或者有机溶剂6于无尘布21之上,然后再带动第一横梁33上下移动调整擦拭单元2与第一塑胶隔断条11之间的压力(若是有机溶剂6时,压力可以适当减少),最后再使擦拭单元2反复擦拭第一塑胶隔断条11。

在图2所示处理设备的基础上,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驱动装置34响应于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第一横梁33相对于立柱32和第一塑胶隔断条11前后上下移动。然后,控制单元控制第二驱动装置36响应于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擦拭单元2相对于立柱32和第一塑胶隔断条11左右移动。例如,如图2所示,控制单元先控制第一驱动装置34带动第一横梁33前后移动,沾取到润滑剂5或者有机溶剂6于无尘布21之上,然后再带动第一横梁33上下移动调整擦拭单元2与第一塑胶隔断条11之间的压力,最后控制单元控制第二驱动装置36带动第二横梁35以及擦拭单元2左右移动,从而使擦拭单元反复擦拭第一塑胶隔断条11。当一条第一塑胶隔断条11擦拭完成后,控制单元控制第一横梁33前后移动到达另一条第二塑胶隔断条11’所在区域,重复上述动作。

在图3所示处理设备的基础上,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驱动装置34响应于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第一横梁33相对于立柱31和第一塑胶隔断条11前后上下移动。然后控制单元控制第三驱动装置37响应于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立柱32相对于第一底座31和第一塑胶隔断条11左右移动。如图3所示,控制单元先控制第一驱动装置34带动第一横梁33前后移动,沾取到润滑剂5或者有机溶剂6;然后再带动第一横梁33上下移动调整擦拭单元2与第一塑胶隔断条11之间的压力,最后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驱动装置34带动第一横梁33以及擦拭单元2前后移动,从而使擦拭单元2反复擦拭第一塑胶隔断条11。当一条第一塑胶隔断条11擦拭完成后,控制单元控制第三驱动装置37带动立柱32左右移动到达另一条第二塑胶隔断条11’所在区域,重复上述动作。

在图4所示处理设备的基础上,控制单元控制第三驱动装置37响应于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立柱32相对于第一底座31和第一塑胶隔断条11左右移动;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驱动装置34响应于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擦拭单元2相对于立柱32和第一塑胶隔断条11前后上下移动。如图4所示,控制单元先控制第三驱动装置37左右移动,沾取到润滑剂5或者有机溶剂6于无尘布21之上,恢复到第一塑胶隔断条11的正上方;然后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驱动装置34带动第一横梁33上下移动调整擦拭单元2与第一塑胶隔断条11之间的压力,最后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驱动装置34带动第一横梁33以及擦拭单元2前后移动,从而使擦拭单元2反复擦拭第一塑胶隔断条11。当一条第一塑胶隔断条11擦拭完成后,控制单元控制第三驱动装置37带动立柱32左右移动到达另一条第二塑胶隔断条11’所在区域,重复上述动作。

在图5所示处理设备的基础上,控制单元控制第三驱动装置37响应于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立柱32相对于第一底座31和第一塑胶隔断条11左右移动;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驱动装置34响应于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带动擦拭单元2相对于立柱32和第一塑胶隔断条11前后上下移动。如图5所示,控制单元先控制第三驱动装置37左右移动,沾取到润滑剂5或者有机溶剂6于无尘布21之上,恢复到第一塑胶隔断条11的正上方;然后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驱动装置34带动第一横梁33上下移动调整擦拭单元2与第一塑胶隔断条11之间的压力,最后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驱动装置34带动第一横梁33以及擦拭单元2前后移动,从而使擦拭单元2反复擦拭第一塑胶隔断条11。当一条第一塑胶隔断条11擦拭完成后,控制单元控制第三驱动装置37带动立柱32左右移动到达另一条第二塑胶隔断条11’所在区域,重复上述动作。

在图1~图5所示处理设备的基础上,若擦拭单元2还包括图6所示的第四驱动装置和多个擦拭头(n1、n2、n3……),且第四驱动装置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此时控制单元控制第四驱动装置切换多个擦拭头。例如,在步骤s1过程中,控制单元可以控制第四驱动装置的擦拭头分别沾取润滑剂5和有机溶剂6。然后,控制单元再控制第一驱动装置34、第二驱动装置36和/或第三驱动装置37分别带动第一横梁33、第二横梁35和/或支柱32移动。最后再带动擦拭单元2擦拭第一塑胶隔断条11。

实际应用中,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润滑剂5采用医用凡士林,有机溶剂6采用医用乙醇。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其他润滑剂和/或有机溶剂实现,在解决本申请所要解决问题的前提下,相关方案落入本申请所要保护的范围。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设备的各个单元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装置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处理设备的结构根据实际使用场景发生变化时,本公开提供的处理方法会发生相应的调整。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对于方法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设备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设备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和方法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公开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1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1100的处理器11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上述指令可由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处理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